非遗文化如何融入群众文化活动

2023-03-15 01:01阮丽华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3期
关键词: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融合

【摘 要】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生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表现,我国五千年历史发展中演变出系列非遗,应通过公共文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得以保护。非遗的传承保护工作需要群众的积极参与支持,群众文化具有地域性、民族性与社会性等特征,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具有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非遗管理部门主导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建设中,可以提升非遗元素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应用传播效果。研究概述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分析群众文化活动发展现状,提出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融合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3—072—03

文化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部分,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工程,对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非遗是人类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成果,是民族蕴含精神的显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中出现忽视非遗传承保护现象,非遗传承受到冲击导致群众精神文化层面匮乏。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具有密切的联系,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具有可行性与必要性,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有利于促进非遗的传承保护,更好地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满足大众多元精神需求。

一、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的意义

非遗蕴含国家民族地区独有的优秀传统文化,是社区群体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社会实践表现形式及手工艺品等,非遗包含表演艺术,传统手工技能及表现文化空间等[1]。非遗记录历史发展轨迹阶级结构变迁等,对推动社会主義文化发展意义重大,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群众文化是以主体划分为依据的文化,指群众以满足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非职业性的社会文化现象,包括群众文化工作活动与事业队伍等。群众文化以自身活动为主体,是在闲暇时间自我参与开发娱乐的社会性文化。具有参与主体群众性,活动内容本源性等特点。非遗文化是群众文化的起源基础,群众文化发展需要非遗的传承保护。

非遗具有传承性、大众性与独特性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非遗传承保护重视度加强,非遗传承保护中可以为群众文化提供广阔平台,区域文化可以推动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非遗文化为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增加动力[2]。(1)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应从非遗中汲取丰富营养,非遗主要由人创造需要群众相关活动进行传承。非遗主要由基层群众通过不断积累创造,必须将非遗融入群众文化中促进非遗的传承发展。(2)非遗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形成的结晶,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使得很多非遗失去生存空间,目前群众文化占据主流文化重要位置,非遗是民族文化中的重要部分,是新时代文化建设长久发展的重要载体,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要以非遗为主体。(3)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有利于扩大影响力,使当地文化氛围更加浓厚,丰富群众文化活动。非遗关系到民族间的团结统一,保护传承非遗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加强群众文化与非遗的有效关联才能让群众了解非遗的内涵,是宣传非遗文化保护增强群众文化活动丰富性的有效手段。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非遗文化传承问题分析

非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是各民族世代相传的优秀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群众文化具有传承娱乐与教化服务等功能,改革开放后我国群众文化活动得到很大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群众文化活动中传承非遗具有政策保障,经济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与教育发展提高群众主体素质等优势[3]。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面临新的挑战,目前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存在许多问题,需要深入分析群众文化中传承非遗现状,探索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策略。

(一)群众文化活动传承非遗存在的问题

非遗是人类文明的历史证明与沉淀,以其独特方式讲述记载人类文明发展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性。近年来各地深入贯彻落实文旅部相关决策部署大力推进非遗文化相关工作,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传承融合取得良好成效,体现传承保护能力不断提升保护体系初具规模,为群众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提供文化支撑[4]。由于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融合实践中仍存在许多不足,主要表现为群众观念意识滞后保护意识淡薄,保护机制不完善,开发过度商业化功利化倾向偏重,传统观念影响大传承人面临断层。

(1)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融合非遗中存在文化产业发展缓慢经济带动力弱,文化产品供求错位,文化干部队伍参差不齐,群众文化设施建设发展不均衡等突出问题[5]。群众文化活动中要以群众为基础,当前很多群众文化活动开展中缺乏群众支持,导致群众对非遗保护了解不够,由于缺少相应的技术导致很多非议破坏。(2)非遗传承保护中传承保护方式不够科学。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保护工作开展存在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群众缺少对非遗保护的认知,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活动脱节等系列问题。(3)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融合中面临文化场所利用率低,工作人员素质偏低,文化活动经费短缺,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等方面困境。非遗传承保护方式不科学体现在部分工作人员急功近利,习惯沿用传统模式不能结合时代发展创新,缺乏对背后历史文化精神内涵的传承。

(二)非遗融入群众文化活动问题原因

文化是国家民族兴旺发达的依托,我国非遗文化种类多民族特色浓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非遗独特魅力得到重新审视。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融合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加强文化民生建设。(1)当下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融合受到诸多因素制约,包括传统环境改变等外部因素,内部方面自身竞争力弱化与传承方式脆弱性[6]。(2)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存在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思想观念制约严重,管理机制体制不完善等多方面挑战。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融合主要问题是基层文化队伍薄弱产品供给不足,文化建设持续投入不足基础设施薄弱,思想认识不重视实用主义盛行,文化活动供给主体单一社会力量参与不足。(3)非遗与群众文化融合问题根本原因是基层领导干部对群众文化活动不作为,人们对文化活动与经济相互促进关系认识不到位。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传承融合问题主要体现在组织开展活动困难,文化活动公共空间狭小,群众文化活动形式单一,文化活动创新性不强等。

三、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策略

非遗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我国各民族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中造就众多非遗,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很多非遗项目面临濒危消逝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7]。非遗与群众文化融合可以丰富新时代群众文化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发扬。当前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存在保护措施不到位,民众认识与社会参与度不强,非遗保护缺少资金支持等诸多难题。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融合要坚持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从多方面采取综合措施推动非遗保护传承与群众文化活动发展。

(一)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融合措施

群众文化活动融入非遗文化是系统的工程,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拓展群众文化活动空间[8]。首先,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要完善保护机制,合理开发利用注重创新驱动,突破传统观念健全传承机制,树立保护意识鼓励公众参与。其次,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融合要联动共享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多元运作提高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积极性,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对业余团队文化能人的辅助培训机制。再次,群众文化活动融入非遗需要加大管理,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形式,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经济的促进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与非遗文化结合需要从加强宣传推广,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才,创新非遗表现内容形式与建立健全政策支持体系等方面开展。①要促进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首先需要让广大群众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应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推广,通过各种渠道让群众了解非遗文化的内涵和价值。可以在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场所举办非遗文化展览、讲座和互动体验活动,让群众亲身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可以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现代传媒手段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覆盖面,提高非遗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②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是促进两者融合的重要途径,可以通过组织各类非遗文化活动,如传统音乐、舞蹈表演、民间技艺展示等,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可以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如文化艺术节、民俗活动等,使群众在享受文化乐趣的同时,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精华。③培养非遗文化传承人和群众文化人才是促进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融合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对非遗文化传承人的培养和保护,鼓励年轻人学习、传承非遗文化。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群众文化人才,支持他们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通过组织培训、交流学习等途径,提高这些人才的非遗文化素养和群众文化活动能力。④为了更好地融入群众文化活动,非遗文化需要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和内容。可以通过引入现代元素、融合其他文化形式等方式,创新非遗文化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例如,可以通过引入现代舞美、音乐等元素,将传统戏曲、音乐等非遗文化形式进行再创作,使其更符合现代审美需求。另可以通过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创作出更多符合群众口味、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产品。⑤加强对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融合发展的支持和引导。应加大对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资金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场馆、设施等硬件支持。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措施,支持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发展,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二)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建议

非遗保护模式包括法律档案与数字化等形式,第一,群众文化活动中融入非遗文化需要注意坚持人才导向强化非遗人才队伍建设,拓宽资金渠道完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条例引领推进完善非遗保护机制,拓宽非遗宣传渠道引导群众参与,利用数字化技术助推非遗传承保护,坚持合理开发实现非遗资源创新利用。第二,要提高管理部门的参与度,转变观念推动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搭建平台加强非遗保护基础工作,加大宣传拓宽非遗保护传播空间。第三,要将非遗作为群众文化创作资源,以非遗节庆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促进非遗传承。

非遗文化是指文化遗产中具有独特性、代表性、濒危性、传承性等特点的文化形态,群众文化活动是指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而开展的各种文艺娱乐等活动,群众文化与非遗文化融合需要挖掘非遗文化的价值,创新非遗文化的形式,加强非遗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其一,非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融入群眾文化活动中需要充分挖掘非遗文化的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喜爱非遗文化。同时要加强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让它们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展现。其二,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在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需要将非遗文化与现代科技、时尚文化等相结合,创新非遗文化的形式,让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例如,可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来展现非遗文化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或者利用时尚设计来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到服装设计中。其三,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加强教育和普及工作,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对非遗文化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和喜爱非遗文化。例如,可以在社区、学校、博物馆等场所设立非遗文化展示中心,让人们可以近距离了解和接触非遗文化。

四、结语

非遗文化是指具有历史、文化、艺术价值的传统技艺、表演、习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前社会,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年轻人对传统非遗文化的忽视、传承方式单一、市场需求不足等。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需要将其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非遗文化。将非遗文化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需要充分挖掘非遗文化的价值,创新非遗文化的形式,加强非遗文化的教育和普及,加强非遗文化的交流和合作。让非遗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展现,同时也能促进非遗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让中华文化瑰宝更加璀璨夺目。

参考文献:

[1]孙红红.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参花(下),2023(10).

[2]叶尔肯古丽·木哈林木.非遗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探讨[J].对联,2023(12).

[3]孔素琴.关于非遗文化和群众文化相融合的思考[J].剧影月报,2023(2).

[4]王继平.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J].黄河.黄土.黄种人,2022(21).

[5]伊志刚.浅析群文非遗文化产业发展前景[J].牡丹,2021(22).

[6]周培培.优秀传统文化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J].文化产业,2021(17).

[7]王良.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J].文化产业,2019(23).

[8]张蕊.儒学优秀文化融入涉外群众文化活动的路径探究[J].广东蚕业,2019(3).

作者简介:阮丽华(1985—),女,汉族,福建宁德人,本科,研究方向为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新时期如何做好群众文化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隆回滩头年画”的特点研究
浅谈网络环境下如何加强群众文化活动对少年儿童的影响
浅谈如何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
在职业学校中建设“非遗校园文化”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