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研究

2023-03-15 15:00刘国强陈巧巧
大医生 2023年24期
关键词:吞咽障碍中风临床效果

刘国强 陈巧巧

【摘要】目的 研究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12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对照组实施普通针刺,观察组实施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治疗前后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均降低,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通过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治疗,可进一步促使患者康复,改善其负面情绪,提升生活质量,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中风;吞咽障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2665.2023.24.0.04

DOI:10.3969/j.issn.2096-2665.2023.24.037

吞咽障碍主要指的是因为患者的下颌、双唇、舌部、软腭、食管括约肌、咽喉功能发生损伤,无法使食物从口腔安全地送入胃部,无法使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以及水分。脑卒中是引发患者发生吞咽障碍的主要因素,根据有关统计发现[1]:脑卒中患者中,有30%~50%的患者存在吞咽障碍反应。若吞咽障碍程度轻微,则会使患者进食时或者饮水时发生呛咳反应;若程度嚴重,患者只能够通过鼻饲流食或者进行补液来维持生命,处置不当会使患者发生脱水、水电解质平衡失稳等情况,还会使患者的气道中产生较多痰液,使其发生窒息,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早期针灸以及康复训练等康复措施对于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临床研究发现:运用“反应点针灸”理论治疗中针刺风吞咽障碍患者,在患者颈部、项部、头部、面部选取阳性痛点、结节点行快速针刺治疗,使被针刺者感受到酸、麻、胀、痛等得气感受,以此改善中风患者吞咽功能[3]。本研究旨在研究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5月至12月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收治的60例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38±5.19)岁;病程14~60 d,平均病程(43.65±4.18)d。观察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6.18±5.06)岁;病程14~60 d,平均病程(43.51±4.13)d。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重庆市长寿区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诊断标准:①参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的诊断标准[4],有锥体束征的阳性反应(单边或双边肢体动作无法完成);情绪疾病的发生(面部表情冷漠、呆滞或者毫无理由的大笑和大哭),经头颅影像学确诊。②中风后吞咽障碍诊断标准[5]:咀嚼及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舌肌、咬肌、脸颊肌,以及喉肌的活动功能阻碍。纳入标准:①达到缺血性脑卒中和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②意识清醒;③发生吞咽障碍的时间为发病后2周~2个月;④2级≤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5]<5级。排除标准:①患者无法经口进食;②恢复脑卒中后出现意识模糊、心理问题、失语症;③不能配合接受检查和治疗的患者;④脑卒中后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或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⑤对针刺存在极度恐惧的患者。

1.2 治疗方法 基础治疗:神经内科二级预防治疗及常规吞咽康复训练治疗。神经内科二级预防治疗:患者均接受针对性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及抑制血小板凝集。常规吞咽康复训练内容如下。①上咽吞咽:在医生的指引下,患者适时在吞咽前与吞咽过程中暂停呼吸3~5 s,让声带闭合。吞咽之后,再进行咳嗽1次。

②呼吸-发音锻炼:引导患者稳定胸部,在医生指导下呼“啊”音,进行呼气且发音。③口腔与喉咙部分冷刺激:医生需要将棉棒浸泡在0℃下的冰水中,然后使用棉棒对患者的喉咙内壁、舌根、腭弓进行轻微刺激,并且鼓励患者进行反复吞咽,每次需要持续训练5 min,3次/d。④空吞咽:患者每次吞咽之后,需要做空吞咽运动(所谓空吞咽,就是咽喉处无食物时进行吞咽)。

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联用普通针刺。针刺穴取风池、廉泉、金津、玉液。针具采用铭医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针灸用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苏食药监械(准)字2012第2270523号,规格为0.30 mm×50 mm]。风池定位:在项部枕骨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刺法:进针方向和喉结方向保持一致,针刺1.0~1.2寸,捻转泻法,直到患者感受到酸胀感觉为止,每次留针30 min。廉泉定位:在颈部,当前正中线上,喉结上方,甲状软骨和舌骨之间,深部为会厌。刺法:直刺1.5~1.8寸,捻转补法,使喉头有酸胀感,每次留针30 min。金津、玉液定位:卷舌向后,选在舌根下方、舌带两侧的静脉处刺破,左侧为金津,右侧为玉液。刺法包括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为要求患者卷起舌头,应用28号针对舌下静脉进行针刺,直到血液能够自然地流出为止;第二种方法为用左手缠绕已经被清洁过的纱布,拉出舌头,应用三棱针对舌下静脉进行针刺,直到血液能够自然流出为止。

观察组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在基础治疗上联用反应点针刺治疗。反应点针灸定位:针刺者用手拇指分别在患者颈部、项部、头部、面部以同等力度方式在各部位进行触摸,寻找选取阳性痛点;在每个部位选取1个阳性反应最为明显的点定位,一共4个定位。将其作为该患者“反应点针灸治疗”的最佳定位,并做好定位标记,作为该患者治疗方案的疗程针刺定位。针具与对照组一致。刺法:在4个部位选取的阳性反应点,行快速针刺治疗,使患者局部出现酸、麻、胀、痛感,每个部位针刺持续1~2 min。针刺时注意避开大的动脉血管、并根据实际刺激部位的解剖情况,把握针刺的方向、深度,有效规避风险。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及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估:给予患者30 mL温水,待患者喝下温水后,对其时间、呛咳次数进行观察。Ⅰ级:5 s内顺利咽下30 mL温水,并能够一次性吞服,此为1分;Ⅱ级:5~10 s内分

2次及以上咽下30 mL温水,且无呛咳,此为2分;Ⅲ级:5~10 s内一次性咽下30 mL温水,并且存在呛咳反应,此为3分;Ⅳ级:5~10 s内2次以上咽下30 mL温水,并且存在呛咳反应,此为4分;Ⅴ级:10 s内无法吞咽30 mL温水,并且存在频繁呛咳,此为5分。抽取空腹静脉血6 mL,取3 mL进行离心(3 000 r/min、10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白蛋白。另取3 mL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水平。②治疗前后焦虑、抑郁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DS)[6]: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重;抑郁自评量表(SAS):分值越低,抑郁程度越低。③临床治疗总有效率[7]。痊愈:吞咽困难消失,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1分或焦虑量表(SAS)标准分<50分、抑郁量表(SDS)标准分<50分或白蛋白、血红蛋白在正常值范围内;有效:吞咽功能恢复良好,通过洼田饮水试验評估得知分值在2分及以下,但是较治疗前提高1分或者1分以上或焦虑量表(SAS)标准分:50~59分、抑郁量表(SDS)标准分:50~59分;无效:吞咽困难改善不明显,饮水试验评定3分以上或焦虑量表(SAS)标准分:60~69分、抑郁量表(SDS)标准分:60~69分或白蛋白、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值范围,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组间总例数×100%。④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8]。根据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生活质量和分值呈正相关。⑤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不良事件包括:晕针、呛咳、误吸、误吸性肺炎、脱水与营养不良。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各基不良事件发生例数之和/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及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均降低,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评分、抑郁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4。

2.5 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中风后吞咽障碍是一种以舌肌和咽喉肌麻痹为主的常见综合性疾病。其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喝水呛咳、嗓音嘶哑、吞咽困难及言语不清等。位于脑干的疑核、舌下神经核、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等神经元受损引起的真性延髓性麻痹,其主要症状包括患者在吃东西或喝水时候会发生咳嗽,咽喉的反射作用降低甚至消失,讲话出现问题,舌肌萎缩并出现震颤等现象;中风后吞咽障碍是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综上,大部分影响中风后吞咽障碍神经解剖位置多集中在颈、项、头、面部,因此在该部位选取上述神经损伤引起中风后吞咽困难的阳性反应点进行针刺意义重大[9]。

本文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洼田氏饮水试验评价量表评分、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反应点针刺能够提升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事实上,因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通过中医疗法治疗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中医疗法种类较多,得到的治疗效果也各不相同,其中“反应点针灸”的研究较少。“反应点针灸”理论是重庆市名中医杨俊荣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总结。所谓“反应点针灸”,即以体表反应点为刺激穴位,以“体表-内脏相关”“体表-体表相关”“体表-中枢相关”等交互反射为主要机制的针灸[10]。其核心理念是刺准反应点中心,为穴位针刺之要。反应点针灸能够强调身体内外“交互反映”的理念,且穴位生理反应点具有成片、成带汇聚分布的特性:又可称为穴区或反射区,而病理反应点经常就位于这些穴区的中心,通过反应点针刺,能够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攻逐邪气的效果[11]。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反应点针刺能够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得到有效改善。其原因在于:运用传统中医针刺解决中风后吞咽障碍,减少因胃管置入、球囊扩张、外科创伤性造瘘手术带来痛苦,患者易接受[12]。

综上所述,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采取基于“反应点针灸”理论针刺治疗,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同时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郑丹. 中医针灸疗法理论指导下的吞咽康复护理干预中风后吞咽障碍临床研究[J].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8): 132-133.

陆红梅. 针灸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 2020, 12(19): 46-48.

赵嫦莹, 黄春荣, 萧韵雅, 等.针灸结合吞咽康复疗法治疗中风患者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 2021, 43(1): 46-48.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J]. 中华神经科杂志, 2018, 51(9): 666-682.

陈香妹, 林慧娟.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59例[J]. 江西中医药, 2016, 47(8): 71-73.

孙成, 刘艳翠, 孙平, 等. 康复期乳腺癌患者睡眠情况及其对抑郁、焦虑的作用评价[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19, 6(4): 440-441.

陈璐, 张根明. 针灸综合康复方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16, 25(6): 1111-1113.

郝秋菊.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生活质量评分的影响[J]. 吉林医学, 2019, 40(4): 892-893.

杨瑛, 金海鹏. 基于“调神通窍”理念针刺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4): 22-23.

王寅, 何宇峰, 凌水桥, 等.廉泉穴不同针刺深度联合冰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康复, 2021, 36(6): 335-338.

李宏玉, 张世强, 姜浩鑫, 等.吞咽-呼吸导引术联合针刺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2(012): 1654-1657.

黄小丽, 欧素琼, 朱燕花, 等. “咽三针”点按联合“金津、玉液”放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疗效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 2021, 13(1): 40-42.

基金项目:重庆市长寿区科技计划项目(编号:CSKJ2023--045)

作者简介:刘国强,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针灸学。

通信作者:陈巧巧,大学本科,主治中医师,研究方向:中医针灸学。Email:1099770573@qq.com

猜你喜欢
吞咽障碍中风临床效果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脑卒中伴吞咽障碍患者不同训练方法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体会
持续负压吸引防止老年人吸入性肺炎临床研究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