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芳,胡 锐,尹田生
高校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有效利用路径研究——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王政芳1,胡 锐2,尹田生1
(1.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与载体,有的已成为区域性思想政治教育基地。本文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校区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内涵、形态主体、功能、特征等进行理论阐释,并对利用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搞好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从建立健全实践教学协同机制和评价机制,不断丰富和完善“基地”内容,创新实践教学模式,树立服务地方意识,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发挥好高校区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协同机制;评价机制;高等院校
实践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基地是高校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阵地与载体。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是通过“实践育人”的各种形式和途径,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满堂灌的做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否搭建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发挥应有的功能,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质量产生重要影响。黄冈地区红色文化资源丰富,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将分散的资源集成化,建设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简称“实践教学中心”,下同),为全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良好条件,并且也成为黄冈市机关、中小学、企事业单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的实践教学中心已成为区域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如何更加充分发挥区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功能,黄冈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一定的理论探索和创新实践。
所谓高校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是指由高校独自或联合建设的,主要是用于满足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需要,但同时又可满足社会各界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在某一区域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校内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所。其显著特点是场所固定,规模适中,管理规范,可免费对外开放。
“基地”可大致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高校自主建设型。以高校作为主体,主要基于当地丰富的红色文化等资源来搭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基地,教学功能更为突出。
2.与校外单位合作共建型。以高校和特定单位为共同主体,高校与之签订合作建设及使用协议,既满足校内教育教学需要,又满足社会参观学习需要。如纪念馆、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教育馆、资料馆、戒毒所等场所。
1.特有性。即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为高校或与高校密切合作的诸方所特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1]。但就目前来看,依托学校建立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在中小学并不常见,这主要是基于大中小幼五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有着明显的区别,且各有侧重。小学阶段侧重让学生知道“是什么”,中学阶段侧重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大学阶段侧重让学生知道“怎么做”。进入大学阶段,大学生的社会认知、情感及自我意识均已成熟,在不断思考自我与他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的同时普遍渴望融入社会、深入社会、服务社会。因此,在高校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在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同时,引导学生用“小情感”去化解“大社会”,从“小切口”去解构“大斗争”,到“真情境”中去担当“大责任”,从而实现由“真知”到“内化”,再到“践行”的过渡。
2.区域性。即依托地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和红色文化资源等,打造富有地方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高校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不能“向壁虚造”,而应有其特定的、具有较强政治方向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中华民族孕育了丰厚的人文历史资料,在广袤的祖国大地和悠久的历史时空里,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地和资源不计其数。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每个时代都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道德模范、红色胜迹以及红色故事,这些资源是思政课学习和教育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精神食粮。建设高校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就是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教室,走向国情社情一线,通过体验式课堂的方式,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参与热情和激情,从而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根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树立远大目标,自觉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3.开放性。即开门办思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聚势赋能。高校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不仅仅面向校内师生群体,还面向区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组织、中小学等机关团体,实行预约管理、免费开放。通过开门办思政的方式,突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边界局限,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和力量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扩大思政育人空间〔2〕,共建共享实践教学资源,在推动高校思政课高质量发展的同时,推动区域思政建设整体提升,更好地利用优质资源启智润心,激扬斗志,共同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4.教育性。即对大中小学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对政府公职人员、企业员工、社区民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基地是高校在学校或与校外的特定单位合作建设的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长期稳定的实践教育场所。”[3]这种基地化教育能通过它的实用性,依托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教育学等学科,汇聚各方优势教育力量,在实践教学中引导各群体深化对党和国家的认同,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坚定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从而进行思想理论、政治信仰和道德品格的实践转化,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实效性。
1.目的明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文件中曾明确指出,要“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断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是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政策要求的实际行动。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说教上,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让受教育者亲身参与,才能真正受感动、有感悟,从思想上达到“解渴”的作用。因此,建设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能够在有效提升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同时,提高大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教学,能够将爱国见之于行动,文化见之于融合,法治见之于习惯,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获得感、社会成就感引导和激励大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行动,进而内化为品质。
2.相对稳定。相较于专业实践教学基地注重技能培养,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更加注重情感导向,其对于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和潜移默化的,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平台和载体。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这一特点就对基地与基地系统的稳定性要求更高,无论是高校自主搭建,亦或是与校外单位合作,都需要长期的较为稳定的场所。
3.功能互补。目前,高校开设的五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涵盖了政治、历史、法律、道德等诸多方面的内容,故而,搭建实践教学基地要尽可能满足理论教学的目的,如党史国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纪律法治教育等[4]。通过建立不同类型的基地,以发挥其不同的作用,实现功能互补。
据调查,近年来全国许多高校结合自身的实际及地方特色,积极开展区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主要经验做法有:一是搞好基本陈列,发挥基地主阵地作用。二是重视资源整合,提升基地的层次、品位。三是创新举措,健全管理体制,提升基地管理水平。四是承办、组织各种社会活动,扩大基地教育辐射面。五是服务意识不断增强。
但同时许多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1.建筑设施陈旧。基地在场地、环境、安全保障等方面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和问题,环境面貌不美观,影响了正常展览和参观。2.陈展比较落后。基地陈列内容不够丰富,陈列时间过长,展示手段单调,有的对文物史料收集挖掘也不够,不少基地陈列内容、陈列手段仍是当初建馆时的格局,至今没有太大改观,更没有充分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现代科技。3.活动比较单一。基地活动形式不多,活动覆盖面不广,仅成为机关、学校在特定日期开展特别活动的固定场所,基地难以成为社会公众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平台,教育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4.讲解员队伍不稳定。讲解员流动性较大,讲解水平不高,讲解缺乏吸引力、感染力,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基地教育功能的发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是依托黄冈地区人文优势,深入挖掘黄冈丰厚的“名人文化”教育资源建设而成的。黄冈,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演绎过血与火的革命传奇,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黄冈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不屈不挠,英勇奋斗,始终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斗争,28年红旗不倒,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黄冈,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诞生了一批批令世界惊叹、令后人称奇的先哲圣贤、文人志士。他们在各个历史时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民族的进步与振兴,为世界的繁荣与发展,谱写了可歌可泣的不朽篇章。正是基于黄冈地区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心应运而生。
展馆整体陈展面积约1000平方米,由序厅、第一展厅(先贤垂范厅)、第二展厅(时代先锋厅)三个展区构成,于2019年10月18日正式投入使用。其中,第一展厅(先贤垂范厅)分为红色英杰、军事大家、革命先烈、军事名将、科学巨匠等12类,共展示了104位先贤人物,包括了董必武、陈潭秋、包惠僧3位中共一大代表,李先念、林彪、王树声3位军事大家,张浩、林育南、吴焕先等27位革命先烈,陈锡联、韩先楚、秦基伟、许世友、刘华清等30余位军事名将及毕昇、李时珍、李四光、闻一多等多位历史文化名人。第二展厅(时代先锋厅)展示了黄冈籍行业精英、文化名人28位。包括以汤用彤、朱英国等17位两院院士为代表的科教精英,以熊召政、刘醒龙2位矛盾文学奖得主为代表的文艺名家,以华益慰、钟扬等4位“感动中国”人物为代表的时代楷模等,凸显了新时代的黄冈人将黄冈的老区精神与新时代创新、创业精神相融合,为科技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也进一步彰显了黄冈作为文化名城的历史底蕴。除此之外,第二展厅(时代先锋厅)还另设了“校园名人”板块,通过对“名人楷模”和“身边榜样”先进事迹的展示,引领广大学子不忘初心,勇担使命。整个展馆通过图文、音视频、实物等资料,运用多媒体技术及声、光、电等陈展形式,充分展现黄冈地区的红色元素和文化资源,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拓展了校内实践性教学场所,又进一步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更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自正式投入使用之日起,就充分发挥了“小基地、大平台“的作用,努力打造“大思政”育人格局。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八个相统一”要求,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高度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性教学。一是在教学安排上,以实践教学中心为依托设置专门的实践课,由思政课教师带领班级学生,在基地进行体验式教学。每学期每个班级安排校内实践课2学时,教学形式以参观、讲解、谈感受、志愿宣誓等为主。其余工作时间保持全天开放,并安排劳动周学生值班,便于全校师生能够随时前往参观学习。到目前为止,共安排教学班级548批1046个,在校学生33101人到实践教学中心完成了实践教学。二是在活动安排上,利用实践教学中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开学第一课、入党仪式、入团仪式、理论研讨会、师生座谈会等多种活动。三是以实践教学中心为平台,组建了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红色文化宣讲团,以社团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学习宣传黄冈的红色文化。学校安排专职教师担任此学生社团的指导老师,坚持开展黄冈红色文化演讲比赛、红色故事进公交等活动,社团学生积极担任校内学生以及校外中小学生参观的讲解员,产生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和社会效益。
学校“基地”不仅在全校师生中广泛开展着实践教学活动,还积极接待来自省内外、市内外其他组织和人员的参观。学校“基地”自投入使用以来,引起了市内外各界特别是学校和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广泛关注,各级政府、企业单位、中小学校、社区组织的人员纷纷前来参观,共接待参观单位280多个7100多人次,进一步深化了本区域学校间、单位组织间的交流合作,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合力育人,较大限度地发挥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在推进干部群众党史教育常态化长效化以及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区域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基地。
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覆盖面大、参与人数多、涉及部门多等情况,特别涉及到校外实践方面,应加强部门合作,以思政教师为主体,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协调各部门职责任务,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务处、财务处、学生处(学工部)等配合,共同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出力。针对思政课实践教学组织实施不规范、教学内容随意性大的问题,要明确实践教学的目标和教学要求,打造与实际教学内容相呼应的教学方式,强化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可行性和教学模式的规范性。
高校应持续加大红色教学基地的挖掘和打造力度,深挖思想政治教学基地的思想内涵和时代价值,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基地内容。以校地共建思想政治教学基地为平台,全方位、多形式展示红色文化,使思想政治教学基地成为了解本地红色文化的路径窗口。发挥好教学基地纽带作用,服务社会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等工作,精心组织开展主题鲜明、生动直观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定期举行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教育活动。注重思政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的融合,在充分了解学生诉求,分析对应思想问题的基础上,合理选择对应的实践教学模式,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思政实践教学方案,引导思政实践教育教学工作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高校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只有着眼于时代发展的需要,坚定服务社会的价值导向,坚持“立足地方、依托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突出地域性,才能办出特色,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一是要通过项目建设,形成以区域优秀社会资源为依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的独特场所,打造富有地方特色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模式。二是要充分利用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功能,主动走出去,与党政机关、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和街道社区等结成共建共享共管的“思政共同体”,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打造大思政格局。三是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基地作用,通过宣传学习红色文化、名人文化和校园文化,不断增进广大师生员工和企事业单位员工在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树立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四是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利用率,拓宽校地合作的渠道,与社会之间建立良性的互动机制,运用已有的优质思想教育资源,为社会服务,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近几年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在建设运用校内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的过程中,不仅立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而且主动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思政教育服务,使学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所真正成为了区域性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探索出了一条高校与地方合作育人、资源共享的有效路径。但同时也有一些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如何进一步扩大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影响力,让更多的市民知晓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拥有这么好的育人资源?如何扩大服务面向,让更多的地方单位组织主动走进学校共享优质育人资源?如何与地方其他育人资源、场所共建育人体系?等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探索,同时也真诚希望得到更多地指导与帮助。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J].新长征(党建版),2021(3):4-13.
[2]常金玉,安红兵.“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对构建高质量思政文化育人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22-11-22.
[3]高小伶,施程.艺术高职院校思政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的对策与思路[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6): 96-97.
[4]韩晓娟.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模式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9(8):47.
G412
A
1672-1047(2023)04-0044-04
10.3969/j.issn.1672-1047.2023.04.11
2023-07-02
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思想政治理论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服务区域综合应用研究”(20Z105)。
王政芳,男,湖北黄梅人,硕士,副教授,党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职教育,区域文化,农业农村经济。
[责任编辑:侯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