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化”的建构
——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

2023-03-15 03:05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思政目标

刘 欣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 广州 510925)

一、问题的提出

“项目化教学”最早是美国的教育威廉·赫德·克伯屈于1918年9月首次提出的,20世纪90年代末逐渐被引入中国。“项目”是指事物的种类或条目,而“化”则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状态,项目化教学是指“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借助多种资源,由师生共同实施并完成预先设计一个完整教学项目的教学方法”。 因此,在项目化教学的实施中以教学内容为基础设计出不同的项目,在教师引导、学生主导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能力,这种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方式,既超越了分学科教学局限,又能鼓励和促进学生在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与创造性,在知识习得与生活应用、问题解决与实践创新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巩固和优化学生的认知。项目化教学虽然具有诸多优势,并在高职院校中广泛应用,但一个传统项目从开始计划、实施到最后产生效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管理部门也需要投入较多的精力配合项目的实施,这样的项目实施起来与思政课实践教学师资配备、课时量、经费等方面的矛盾日渐突出。因此,作为“项目化教学”的下位概念“微项目化”教学开始出现。“微项目化”就是项目的分解和简化,“微项目化”教学就是立足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围绕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设计微型化的实践活动,具有针对性强,活动周期短,活动投入少等特点,能有效解决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化”的建构,既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也丰富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方法,又能在实践中提升学生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做到知行合一,最终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化”的建构原则

(一) 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相结合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 政治属性就是思想政治课的本质属性,不管是实践教学还是理论教学都要在课程中坚持政治性这一重要原则。“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部分,坚持政治性原则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体现出思想性。在“微项目化”实践教学中,坚持政治性与思想性结合,必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对所面临的实际问题予以科学、理性的回答,使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 坚持整体性与科学性相结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课有严谨的逻辑性,是由“思想道德与法治”等多门思政课构成的。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在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课程的整体性。同时,在“微项目”设计与实施中也需要考虑项目的科学性。坚持整体性与科学性相结,一是要理清“思想道德与法治”与其他几门思政课之间的关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实践内容与框架,并结合00后学生的特点和专业特点,形成具有整体视野的交叉性教学内容。二是要凸显实践内容与教学方式的科学性,也就是坚持课程的学理性话语体系,可以利用实践教学的“微项目”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在实践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提升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 坚持实践性与专业性相结合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专业属性相对较强。因此,坚持实践性与专业性相结合,就必须在设计“微项目”的实践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特性。一是寻找行业精英作为榜样人物,以此为依托设计与专业相关的微项目”的实践教学,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劳模精神、劳动精神等。二是实践教学与专业的实践教学相结合,挖掘专业实践中的思政元素,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触动,在触动中行动。实践教学与专业课程相结合,能有效发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功效,体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四) 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00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从小就生活在网络世界,因此,互联网日益成为大学生重要的栖息地。据调查,大学生日均上网的时间超过6小时,手机是大学生最重要的工具,可见,大学生的网络依赖程度相对较高。与此同时,新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互联网与教育之间逐渐建立起紧密的联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也逐渐成为传统教学的重要补充,因此,在网络时代的背景下,面对依赖网络的00后大学生,思政课实践教学也思政课的实践教学也应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充分发挥网络特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转移到网络,把控好互联网这个“最大资源库”,创新实践教学“新内容”,运用混合式教学的“新方法”。比如,高职院校的虚拟仿真实践中心,利用VR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参与;博物馆“云参观”足不出户就可以感受更多优质资源,这些项目被分解成多个“微项目”,广泛地应用于思政课实践教学,帮助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化”的建构路径

(一) 明确教学目标

目标是行动的先导,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思政课实践教学首先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也是微项目化的第一步“明确任务”,需要从宏观把控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教学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需要处理好几对关系。一是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其重要的支撑,因此,从宏观层面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微项目应服务于立德树人的总目标,从微观层面来看,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目标应该落细、落小、落实。二是社会热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社会热点是最感兴趣的话题,但社会热点能不能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项目还取决于社会热点对于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的程度。一方面,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的主题要选择社会热点,紧扣时代主旋律,聚焦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及了解到学生的价值体系,比如最近关于“插队”的话题就可以作为“研讨沙龙”的话题,这个话题不仅有热度,在引导学生讨论时也可以有深度,教师总结时可以有高度。另一方面,某些具有社会热度的话题不能作为实践教学的主题,在对实践教学主题的选题时首先不能孤立于理论课教学,不能影响总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不能为了迎合热点而设置项目,本末倒置,反而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三是学生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关系。高职院校的00后大学生的理论知识基础相对比较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从学习特点来看,学生学习新鲜事物的能力相对较强,喜欢体验、实践操作性项目,对于理论学习的兴趣比较低,人文知识基础比较薄弱,偏爱学习的专业知识。从学生的专业特性来看,学生对于专业课的学习兴趣较大,对于公共课的学习兴趣较小,对于公共课愿意投入的时间、精力都相对较少。因此,在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的教学安排中,应该根据00后学生的特点安排更多动手操作,实践体验的项目。比如,VR虚拟体验,大学生主题摄影作品、红歌演绎、书画作品等项目,这些项目也可以对接省级的“立志、修身、博学、报国”主题教育活动,使实践成果“一举多得”,提升学生的获得感和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 进一步丰富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思政课实践微项目的核心,直接关系到思政课实践微项目的目标体现。在微项目化实施中是第二步“制定计划”,有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在微项目实施中制定完善的教学实施,为下一步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思政课实践微项目的教学内容虽然丰富,但在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时应遵循“三个有利于”。第一,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目标是所有教学行为的灯塔,在选择教学内容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是否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思政课实践微项目有宏观层次的目标—落实立德树人,也有微观层次的目标,根据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而定,比如第三章《继承优良传统 弘扬中国精神》中的爱国部分可以选择的内容就很多,参观“云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爱国主义主题演讲等,但是微项目微观层次的目标需要更加具体,“云参观”某一类的革命纪念馆,可以以地方革命人物为主题,可以以地方的革命事件为主题,这样主题明确的内容有利于落实微观层面的教学目标。第二,有利于微项目的实施。微项目最大的特点就是“微”,以主题演讲为例,大型主题演讲的时间一般为5分钟,微项目演讲的时间可以设定为2分钟左右,主题更细,时间更短,参与面更广,从而有利于项目的实施。第三,有利于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在理论教学中,存在理论无法解决的思想困惑,无法触及学生心灵的情况,这就需要在实践教学中让学生从实践中来体验与感悟,因此,思政课实践微项目应该紧扣理论课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挖掘学生的思想困惑,从学生思想的困惑点,迷茫点入手,让实践微项目实现“从做中学”,让学生在“做”的体验中解决思想困难,拨开思想迷雾,从而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 科学设计实施方案

教学实施是落实教学目标的关键步骤,在微项目化实施中是第三步“实施计划”,也就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制定具体落实的计划。思政课实践教学微项目的落实需要有完整的计划,包括微项目具体的教学目的,实施过程与要求、结果评价,物资准备,人员、时间、场地的安排等。以微项目“研讨沙龙”为例,研究沙龙是主题研讨式的实践活动,以“插队事件”为讨论内容是属于第五章《遵守道德规范 锤炼道德品格》的内容。教师提前布置主题,学生根据主题收集资料,准备个人观点。此微项目研讨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握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引导大学生正确评价网络事件,合理表达个人观点,时间安排2学时。在微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更像是引路人,指导者和保障人员。引导学生思考的方向,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因为学生的准备过程就是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过程。学生需要根据主题查阅资料,准备讨论稿,还有可能遇到难以解决的麻烦,教学需要为学生提供查阅资料的平台,如学校图书馆的某一类资料,网络数据库等,学生讨论稿的主要观点需要提前与老师沟通,发现学生观点中的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也能引导学生更全面的看待这件事。因此,教师在实践指导也是在实践中引导。微项目化的教学实施用时少,参与度高。投入精力少,教学成果好,完善的教学实施是微项目化实施的重要保障,在设计教学的环节中,教师需要全面考虑项目的基本情况,学生的个性特点等,做好项目各项安排,才能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四) 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合理的教学评价是微项目实施的保障,也是微项目实施的第四步“检查评估”的内容。思政课实践微项目的合理评价既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也要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在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组织生生互评、组内互评,小组间互评以及参与微项目指导的工作人员或者专业教师的评价;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主要体现在既要注重微项目的成果也要注重微项目的完成过程,坚持量化与质性相结合。对于过程的评价可以采用观察法,记录学生完成项目的点滴变化,对于结果的评价可以采用量化的标准,从多维度评价学生的项目成果。因此,从评价效果来看,学生之间、小组之间的评价,即是评价自我也是收获成长的过程,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看到别人的优势和不足也就能反观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避免小组项目中个别同学“搭便车”的行为,引导学生“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省”,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教师评价是微项目评价中的重要方面,教师评价除了思政教师还包括指导项目的负责人、专业教师等。教师对于各个学生和各个小组的优缺点总结,其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的指导能直接有效地帮助学生完成项目、提升能力。因此,思政课实践微项目的合理评价是多角度、多维度、多元化来评价,以此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微项目实施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思政目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