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竹茶艺,活得通透

2023-03-15 09:27陶瑾
现代苏州 2023年3期
关键词:面人吴中区青松

春天,从不会背叛万物对它的等待,风一吹,草就绿了,花就开了。清寂了一阵子的林间,又变得热闹起来。鸟声啭鸣,人心向阳。

春日的生趣和生机,足以盎然和回响。屹立不倒的青松、宁静致远的竹林、田间耕种、采茶吃茶,还有手艺人的创见、传统文化的复兴 生活是道场,要活得通透,活的不过都是一心情。正如我最爱老白茶,没有大喜大忧,无欲望亦无追求,而是淡淡地生活,一切就很美好。白茶需要时间的成全,人也一样。

(记者:陶瑾)

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只见那满眼翠绿的蝉鸣。古人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此言说的正是那青翠挺拔的竹子。绿绿的竹竿笔直地立在那,竹叶也十分茂密,在阳光照射下,仿佛在相互挑逗。

俗话说“岁寒三友”,竹从不畏惧狂风的袭击 ,不畏惧大风的浇灌。尽管风雨在它身上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但它依然笔直地立在那。许多隐士都喜欢竹,隐士大多高洁、清廉,所以竹的另一个特点就是高洁。

竹从不与其他花树争奇斗艳,而是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虽然竹总会被人遗忘,但竹依旧用自己的方式谱写乐章。在这翠绿的竹林中, 我不觉加快了脚步。

吴中区莫厘中学初一 (6)班 费朱瑶

我惊诧于山中的一抹绿。那是一棵青松,孤独地挺立在山的崖壁上。树干倾斜却依旧笔直,它的根牢牢攥在土里。针状的叶子聚在一块,密密麻麻,看起来活像一避雨的屋檐。

山中很安静。正值冬季,又是清晨,很少有人来山上游玩。寒风袭来,青松在风中摇曳,点点碧绿随风飘动,一晃一晃,赋予了山中点点活力。用力吸吮,风中还夹杂露水的清新,是独属于山的韵味。摇曳的它,不知是否为山中氤氲了片片芬芳。

我伫立许久,享受冬晨的惬意。昨夜雨水悄然而至,鞋边不再洁净,被石路旁的湿泥所沾染。这让我想起去年家门口的一棵小树。回春时,小树没能抵抗住严寒夭折了,我只能惋惜。看着青松,我不禁感叹,它是凭借怎样的耐力,在风霜雨露中生长起来的。孤独又顽强,是我的第一感受。儿时课本上,松树是高洁伟岸的。而在它挺拔的身上,有风花雪月留下的足迹,却不减坚贞肃穆。我想,正是如此,松树的精神才会显得格外珍贵吧。

一生中,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挫折与不幸。有人选择抱怨堕落,有人默不作声,负重前行。因为在痛苦中磨炼,毅力才显得尤其可贵。

吴中区莫厘中学初一(4)班 陈思怡

我的奶奶是一名朴实无华的农民,她热爱生活,要说她的一技之长,那就是耕种了。奶奶的耕种本领强,几年前奶奶去田地种菜,我跟了过去,奶奶播种的是黄瓜种子,我不禁有些好奇黄瓜的种植和生长。

奶奶先举起锄头翻土,让紧绷的土壤得到放松。随后,她把土往下拨了拨,松软的土壤被整理成一排排的畦田。然后,在畦田上挖出一个个小坑,坑与坑之间间隔一段距离。接着,她往每个坑中撒入两粒菜种,再盖上一层薄薄的土。最后,用大大的瓢舀起满满一勺倒在菜的周围。

奶奶坐下休息时,我便跑过去,坐在她身旁,向她问了许多问题。她告诉我,她种地用干菜种,因为干菜种耐寒,湿菜种易烂。一个坑中撒两粒菜种,一粒不成活,还有一粒有希望成活。如果两粒都成活了,便拔掉瘦弱的一棵。

我追问奶奶种黄瓜的经历,她说,她第一次种黄瓜时没经验,黄瓜苗枯死了。后来,向周边种植成功的邻居讨教经验,找到原因、进行总结。

于是我也买来菜种尝试。埋下黄瓜种后,一有空闲我就同奶奶一块儿去田里,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比如当土壤发白或树苗叶子下垂时就说明树苗缺水,有虫子就要打农药,瘦弱就要浇化肥水。黄瓜从播种到发芽,再到长成小苗,然后攀上竹竿,绽开淡黄的花,最后结出黄瓜,悄无声息地完成它美满的一生。

我很敬佩奶奶,她耕地经验足并且热爱种植,种出的瓜果蔬菜甘甜可口,而我总是一脸兴奋地奔进田地,抱着满满一篮子水果蔬菜蹦蹦跳跳回家。

吴中区莫厘中学初一(4)班 朱辰语

家住苏州东山,碧螺春之乡。在那里,山坳上有着大片大片的茶树,嫩绿的,翠绿的,深绿的,柔和的色调交织着。那里还有枇杷树、杨梅树、橘树,树上斑驳的光点,呈现着光与影的美。

春天到了,人们不约而同前来采茶,有时会带上小孩,来“体验生活”。在密密麻麻的茶树中挑出一个个嫩绿的芽尖尖,一个又一个,一棵接一棵。大人边采边唠家常,小孩采着采着没了耐性,有时会抱怨几声,有时会偷偷去荆棘堆里挖笋,碰着一身刺儿。茶叶没采多少,倒带走了一篮子笋。

茶树是平凡的,却不普通。它象征劳动人民朴素又美好的生活,代表了江南人民古色古香的慢生活。那是有凝聚力的一种树。茶树矮,一家老小都可以来采,枇杷树、杨梅树太高,便成了青年人的“战场”。春风吹拂,家家户户,老老小小,在山中采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和谐相依。

不同于铁观音,碧螺春的叶子小小的,细细的,精致优雅。听一曲评弹,品一口碧螺春,苦中有甘,承载着整个江南的闲情雅致。

吴中区莫厘中学初二(4)班 汤徐婕

面人虽渺小,传承的价值却很大,正是一代又一代老艺人的传承和守护,才有了现在看到的面人。

我和父母在春节去商场逛的时候,被商场里喜庆的气氛吸引了,红灯笼高高挂着,一副对联呈现眼前。现场的舞狮表演,那叫一个震撼。而一旁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铺,让我产生了好奇。一位老奶奶坐在店里捏着老虎形状的面人,我拉着父母一起过去看捏面人,只见老奶奶一手拿着一根擀面杖,一手拿着一个大面团,用手前擀后擀,擀好后轻轻一挑,翻个面再擀,看得出老奶奶手艺娴熟。后来老奶奶告诉我们,她干这行已经40多年了,一直坚持着,只可惜收不到徒弟,她就没办法把手艺传承下去。

不一会,老奶奶就捏出了老虎面人的眼睛及其他部位,她用手不急不慢地为面团染色,刷子轻快地划过面团。做好的老虎面人十分逼真,瞧那嘴巴、那虎爪真是栩栩如生,仿佛要上前抓我似的,那眼睛炯炯有神,像铜铃发着光。这里头饱含着老奶奶的那份爱与执着。

因为有那么多手艺人的默默坚守,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足以撑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璀璨价值。

相城区春申中学初一(16)班 王泽皓

猜你喜欢
面人吴中区青松
苏州吴中区下好安全宣传“先手棋”
苏州吴中区创新精准执法工作见成效
Experimental Study on Grinding Force of Electrostatic Coated Grinding Wheel
苏州吴中区坚守学训制度 实现动态夯基强能
丰收歌
吴中区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
林青松
孙空空 捏面人
师徒恩怨
面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