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人才高地 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2023-03-14 04:57边宏广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承德中国式二十大

边宏广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河北 承德 067000)

党的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吹响了中华民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号角。这次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绘就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壮丽蓝图,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深远的历史意义、重要的世界意义。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16作为承德市唯一一所市属民族本科高校,如何使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民师力量、民师方案,是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应尽的使命担当。

一、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理论创新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鲜明特色。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2]29二十大报告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现实发展脉络,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全面深刻阐述。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推动扎根于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思想理论创新,第一就是必须深刻学习领会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理解准确、真正落实: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认真领会这六个坚持,从而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创新理论的道理、学理、哲理,不仅要熟练学习文章,而且要深刻理解文章内涵,不仅掌握做事的方法,而且还要精准弄通方法背后的深层原理,真真正正让总书记的新思想新理论在实际工作中落地生根。

中国式现代化是党的二十大的核心议题之一。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下,从思想方面加深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理解,规划方面日益完善,实际工作方面愈益深厚,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实践得以全面开辟和展现。二十大报告全面系统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从历史到现实的发展逻辑、深邃内涵和战略构想,包括深蕴其中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规划安排以及重大原则。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现代化都具有的基本特征,也显现了以中华民族历史文明为基础、蕴含中国元素的特有个性。中国式现代化,是14 亿中国人民这样的巨量人口的现代化,是全体14 亿中国人民共同走上富裕道路的现代化,是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协调一致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高度生态文明的现代化,是拒绝西方侵略扩张老路而完全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报告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报告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步骤、2035 年的总体目标、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做出了全面勾勒。报告同时申明了中国在现代化道路上一定要坚定坚守的五个重大原则: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这些深入系统的理论阐述和战略分析,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对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思考的结晶,是70 多年来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伟大探索的理论升华,是中华民族对于整个世界推动现代化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极其宝贵的充实和完善。为了能够得到这些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过了一条艰辛的探索之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无数人的无私奉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要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要始终把中国以及中华民族的前进奠基于我们14 亿人民所具备的条件潜能之上,将中华民族壮大发达的未来完全控制在中国人民的意志之内,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校,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肩负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珍惜二十大报告中所论述的来之不易的创新理论,组织强大的研究力量,加大研究力度,全面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以此统摄各项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全局筹划,全面推动,学用结合,融会贯通,全面准确地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具体事业之中。

作为一名地方高校的校长,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深刻理解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夯实思想政治根基,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情感认同,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其次,作为校长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校的历史使命,更加增强办学治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当前,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第一位政治任务就是组织全校师生员工,认真研究学习好党的二十大精神,让二十大精神进学习材料、进头脑、进课堂,并结合自身岗位职责和具体工作,把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位。全校上下一定要强化大局观念,精准确定目标任务,拓展发展思路,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推进我校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

二、深刻把握二十大赋予教育科技人才的战略地位,科学谋定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战略目标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对高等教育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对科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3]相较于以往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二十大报告在结构和布局上作出的一项十分重要而鲜明的调整,就是第一次用一个完整单列的条目(“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将教育发展问题、科技发展问题、人才发展问题等三个重大问题放在一起统筹规划、一体安排,从全局的高度通盘完备地部署了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快速高质发展,而且把这一部分内容列于整个二十大报告分项论述的第二位,紧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的论述之后。这一前所未有的调整安排,充分反映了中共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问题的极度重视,体现出教育、科技、人才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二十大报告特别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些论述和部署,深刻体现了党中央对国家现代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洞察,集中反映了最高领导层对世界新技术变革及产业革命的趋势特点的超前意识,全面展示出习近平总书记牢牢把握人类前进方向的高超水平。党中央极为强调和期待新时代新征程新阶段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为到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指明了新的前进方向,为今后高校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在学习二十大报告的文章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全面完整科学地系统规划我国的各项经济社会发展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4]35的重大论断,并制定了一系列重大决策,突出强调以优先发展教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安排。二十大报告重申教育强国战略,并做出更高质量的教育发展要求,具有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围绕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党的中心任务,怀进鹏全面剖析了我国教育事业所面临的历史机遇和巨大挑战。他指出,从世界历史发展规律来看,三次工业革命的发生,五次科学中心的形成,都充分演绎了教育立国、科技立国的发展逻辑。毋庸置疑,教育是国家实现现代化背后必然的“先期投资”。一个国家能否真正实现现代化,人才一定是处于引导发展最前沿的地位,而教育一定是人才孕育形成最重要的基础,教育的战略价值就在于此。怀进鹏强调,新时代各项事业的发展,都更加迫切地需要更优质的教育,更加丰富的科技知识,更加大量的杰出人才。我们越是日益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越是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对教育、科技、人才的渴求。必须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倾力打造全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创造各类高素质人才辈出的美好局面,让更多原创性科技成果不竭涌现。

怀进鹏明确指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期盼的重要途径。新时代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科学的总体方向和重点任务。首先,必须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教育方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坚持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其次,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教育体系,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深刻认识大学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要充分发挥大学的这一独特作用。第三,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统筹协调,互相配合,一体推进。必须坚持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战略,着力推动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发展,积极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河北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提出了河北省到2035 年“8 个方面”的远景目标,勾画了未来5 年“6 个新”的发展目标,承德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提出了承德市到2035 年的总体目标,谋划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河北民族师范学院的“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 年,学校新发展理念更加牢固,新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党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高质量发展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明显增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基本建立,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形成,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围绕一条主线,聚焦两大任务,深化三色办学,力争实现“三提高、六突破、四样板”,为建成特色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三、牢牢把握方向引领,扎根承德,全力推动学校“十四五”规划目标实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5]176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始终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围绕“魅力承德、师院有为”这一命题,充分发挥人才聚集、资源平台优势,主动贴近、主动融入、主动服务,着力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应用型人才,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第一,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牢记“国之大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做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抓好理想信念教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党员干部、全校师生中入脑入心;大力推进“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建设,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打造思政精品项目,作为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的高校,通过讲好、演活塞罕坝红色故事,打造铸魂育人“大思政课”承德样本。二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以“四有”标准定义“好老师”: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这是对师德的明确要求,引领着整个教育工作的价值方向。教师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直接影响着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坚定不移地把师德建设放在首位,建立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营造以德立身、立德树人的良好育人环境。三是提高教育教学水平,要锚定“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式”的总体办学定位,聚焦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服务承德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学生需求、服务学校自身发展需求的“四个需求”办学理念,扎根承德大地,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科学谋划学校发展目标。落实二十大精神,高校怎么办,这是当前高校亟待解答的一个重大课题。要站在全国全省全校大局,对标省内外一流大学,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视野,进一步科学谋划、系统推进,进一步强化落实、务求实效,进一步走在前列、干在实处。一是坚持走特色精品之路,优化结构布局,让学校有限的办学资源更加有效配置;强化高质量发展,推进教学科研十大工程建设,让教学科研工作更具时代内涵;落实特色名校战略,深化三色办学,即弘扬师范底色、强化民族特色、绽放应用新色,让办学特色更加彰显。二是加快实现三个显著提高,即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高、科技创新服务能力显著提高、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努力实现六个新突破,即办学层次新突破、教学水平新突破、平台建设新突破、学科专业建设新突破、师资队伍建设新突破、干部队伍建设新突破;争创河北省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示范校、河北省创业大学、河北省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四个样板。三是聚力党建思政引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教师教育提升、专业建设提升、非遗教学传承、科研服务能力提升、学科和硕士点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开放融合办学、大学文化建设、校园基础建设行动等12 项行动计划,不断推动学校未来发展向高阶迈进。

第三,坚持扎根承德,服务承德。地方高校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服务地方发展。作为承德市属高校,河北民族师范学院要围绕承德发展做出应有贡献。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通话应用、教育强市、创新承德、文化强市等建设,尤其是“三区两城”“3+3 主导产业”、县域“1+2 特色产业”,学校要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制定全面服务承德行动计划,出台相关激励措施和管理制度。着眼于服务承德经济社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打造政产学研协同的新机制、新载体、新平台,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在服务承德发展中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重点对接承德“3+3 主导产业”,深入推进完善教师教育类、民族类、文化旅游类、绿色生态类、大数据类、经济管理类专业集群建设,为承德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用得上”“留得住”的应用型人才。二是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扎根承德、服务承德办大学,把论文写在燕赵大地上,写在承德大地上。我校现建有省部级科研平台15 个,市级平台17 个,尤其是承德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河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批研究基地、河北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等教育平台,均设在我校。学校必须瞄准京津,放眼世界,积极与北京高校院所和企业集团开展合作,探索建立“协同创新共同体”,抓好科技创新工程,引进一批外地人才,培养一批本地带头人,形成一批“产业+”“文旅+”等科研成果,打造转化孵化示范基地,更好地服务承德经济社会发展。

第四,唱响民族团结进步、民族文化发展品牌。作为全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院校,学校自觉将“民族性”办学定位聚焦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国家战略上来,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承德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对“民族性”内涵做了厘清和重新阐释。坚定不移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引导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汉语言文学等相关学科专业的建设发展向此聚焦。获批国家民委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河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首批研究基地、河北省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首批河北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一批高水平、高质量的研究平台,依托平台资源,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立体传承、避暑山庄历史文化研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研究推广作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避暑山庄文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应用、承德“三交史”等,完成好国家试点的重大课题研究,全力打造一批民族文创中心、非遗馆、舞台剧等标志性的“文化项目”,推动承德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结语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蓝图已经绘就,号角已经吹响。”[6]613党的二十大已经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擘画了宏伟蓝图。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既是高校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回应,也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主动选择,同时更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使命。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全校上下必将以一往无前的斗争精神和永不懈怠的奋斗品格,秉“赶考”之心,立“赶考”之志,践“赶考”之行,奋力谱写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发展新篇章!

猜你喜欢
承德中国式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中国式民主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承德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