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对急性颅脑损伤手术患者护理风险的影响

2023-03-14 04:00黄昭君邵金金
齐鲁护理杂志 2023年4期
关键词:颅脑手术室程序

黄昭君,邵金金,王 喆

(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急性颅脑损伤可由外力撞击、锐器挫伤等原因导致,随着我国交通、建筑业及重工业的蓬勃发展,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呈逐年上升趋势[1]。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以急性颅脑损伤为代表的急性创伤类疾病已成为我国青壮年人群主要死因[2]。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及严重程度根据致伤原因不同差异较大,严重的急性颅脑损伤可有昏迷、休克等表现,残疾及死亡风险较高。手术流程有序、高效进行是确保护理质量、改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标准作业程序是临床为规范护理流程、确保护理流程有序制定的标准护理流程,既往研究显示,通过制订标准作业程序,并进行程序优化可提高急救患者抢救成功率,促进抢救流程的高效运行[3]。故本研究将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应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旨在为急性颅脑损伤的护理干预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分析2020年1月1日~2022年1月31日就诊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资料,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31日采用常规手术护理管理的53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将2021年2月1日~2022年1月31日采用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的59例患者分为标准程序优化组。纳入标准:①在研究选取时间段由于外力打击等原因造成急性颅脑损伤入我院接受治疗者;②入院后全程于我院接受治疗并出院者;③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传染病者;②中途转院获放弃治疗者;③救护车转运过程中死亡或脑死亡者。其中常规组男37例、女16例;年龄13~65(43.92±12.6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5例,高楼坠落19例,暴力打击9例;受伤至接诊时间(29.54±5.24)min。标准程序优化组男41例、女18例,年龄15~66(45.12±13.28)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7例,高楼坠落22例,暴力打击10例;受伤至接诊时间(30.52±6.11)min。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伦理原则。

1.2 方法

1.2.1 常规组 给予常规手术护理管理。患者经救护车或自行入院后,由急诊科医生对其评估后,通知手术室进行准备工作,术后常规转运患者进行神经外科病房。

1.2.2 标准程序优化组 给予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护理。①建立颅脑损伤标准作业程序小组。成员为急诊医生1名、神经外科医生1名、急诊科护士和手术室护士若干名。②制订颅脑损伤标准作业程序流程。术前及术后交接:急救车出诊应配备1名急诊科护士负责传递患者信息,成功接诊后由救护车医生评估患者基础生理情况及病情,评估是否存在颅脑骨折、颅内积血、各神经系统症状等,护士如实记录并在患者转运过程中将信息整理转递给专科医生,专科医生接收信息后应迅速反应,预定相关检查及手术室、嘱手术护士及器械护士到岗完成前期手术室、手术器械准备。制订转运交接单,具体见表1。手术前后转运交接过程严格按照转运交接单进行,完成后做标记,确认核对完毕后方可进行交接转运。手术护理标准流程:a.麻醉医生核对患者信息、确认血压、心率、脉搏等符合麻醉适应证,若患者未因颅脑损伤昏迷,应向患者询问是否存在药物过敏史,告知患者手术及麻醉目的,取得患者配合,询问术前禁饮食情况,若患者在麻醉前6 h曾进食则需提前留置胃管,若患者意识不清则统一留置胃管,防止误吸。由器械护士核对术前器械是否准备完毕。由手术医生核对手术区域、消毒情况、静脉通路建立情况、术中是否需要输血等,器械护士、麻醉医生、手术医生确认上述时间无误后,于手术安全核查表中签字并即刻开始手术。b.颅脑损伤患者手术过程中常需涉及显微手术器械等复杂仪器设备,应统一对器械护士进行培训,术中所用物品应分类放置,便于手术结束时核对,术中暴露脑组织应采用浸有生理盐水的棉片覆盖,术中随时观察术野,及时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采取小组制度,每个小组器械护士、巡回护士、手术医生固定,可定期进行配合训练,培养器械护士、巡回护士和手术医生间的默契度。c.手术完毕,按照转运交接单核对后方可转运患者,转运过程中应遵循颅脑损伤患者转运标准,转运前应依次检查留置导管、静脉输液通路等固定情况,核对患者气道是否通畅、气管插管患者用物是否固定完善、气管内痰液是否吸净,转运过程中将头部妥善固定、记录转运前生命体征,逐条按照标准程序完成后即可完成转运交接。制订标准作业程序后,应对手术室护士进行统一培训,确保护士了解上述标准作业流程,设定考核标准,所有护士参加考核后并经评估通过后方可参与护理。d.通过既往临床病例及三大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中的文献对急性颅脑损伤中可能出现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分析,并预设处理措施,进行风险演练。③全程用文字或视频记录护理及手术过程,每周开展1次复盘讨论会,会议上对目前标准作业程序存在的问题及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优化措施。

表1 转运交接单

1.3 评估指标 ①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物品添加次数。②护理效率:包括手术护士到位时间、抢救设备准备时间、术前交接时间、转运时间。③护理风险事件:包括留置针/管道脱出、管道阻塞、生命体征异常波动、胃内物反流、呼吸道阻塞、转运方式错误、交接信息传递错误。④护理质量:采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护理质量评价问卷评估,该问卷包括制度建设(10项)、急救管理(22项)、安全管理(13项)评估护理质量,每个项目记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护理质量越高[4]。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情况比较

2.2 两组护理效率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护理效率比较

2.3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例(%)]

2.4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见表5。

表5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不同颅脑损伤部位、类型及损伤程度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严重程度及手术、护理侧重点有较大差异,术前术后交接环节的有序进行、交接/手术过程中参与人员的协调与配合为提高抢救效率的重点[5]。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程序优化组术中物品添加次数、手术护士到位时间、抢救设备准备时间、术前交接时间、转运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1,P<0.05),这表明给予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可提高转运效率,减少术中添加物品次数;与既往研究[6]结果类似。分析其原因:①转运标准程序的制订可确保转运过程中的有序性,增加转运过程中各护士间的配合度,提高转运效率[7-9]。②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通过在术前转运过程中配备1名护士负责传递患者信息,救护车随从医生在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后护士将信息整合并传递给手术医生,可确保医生提前了解患者受伤情况及基本病情,并提前调动手术室护士,缩短手术室护士到位时间。③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要求护士在术前准确核对术前器械等准确情况,避免术中多次添加手术物品,延误手术进度。④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将转运交接单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的手术护理中,转运交接单的使用可帮助手术患者尽快、全面了解患者信息,提高交接效率[10-11]。本研究结果还发现,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其原因:可能与手术时间及出血情况主要受患者颅脑损伤类型及严重程度、部位相关,护理对其影响相对较小。

医疗风险为急性颅脑损伤围术期护理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但术前术后进行高效交接,术中给予标准、配合、有序的护理可降低护理风险,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12]。本研究结果显示,标准程序优化组护理风险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常规组(P<0.01),这表明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可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与既往研究[13]结果类似。分析其原因:①标准作业程序通过制订手术护理标准流程,并根据该标准流程对护士进行培训,护士培训合格后方可参与手术护理,可弥补部分护士年资较低、经验不足造成的护理风险[14-15]。②标准作业程序通过设计合理的核对、配合流程,将核对、检查器械等任务分配给手术参与人员,并要求其对自身任务进行逐条核对、实施,可确保护理过程中各参与人员可快速并准确地完成自身任务,标准作业程序的存在还可避免护理细节的疏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质量[16]。③给予标准作业程度优化手术室配合将各护士、医生进行固定分组,并通过配合训练提高各医护人员中的配合度,避免由于配合不佳造成的护理疏漏,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间的默契配合可确保护理质量[17]。④借助视频等手段记录各阶段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情况,并定期对此阶段护理情况进行分析,对标准作业程序进行不断改进、优化。⑤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通过在护理起始前对急性颅脑损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评估并制订应对措施,可提高护理人员面对此等风险事件的处理能力,提高护士护理实践技能、心理素质,护士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得以提升,促使其在面对风险事件时沉着冷静处理、迅速反应并给予对应措施,将护理风险降至最低,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标准作业程序优化手术室配合可缩短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交接、转运及准备时间,降低护理风险发生风险,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颅脑手术室程序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创卫暗访程序有待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