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

2023-03-14 13:16肖颜陶广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23年4期
关键词:侧卧位保护措施压疮

肖颜,陶广华

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手术室,江西南昌 330003

压疮是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影响正常的血液循环,使得受压处皮肤缺乏营养而失去正常功能,导致受压处组织红肿、破损、溃烂,严重时甚至坏死,对患者健康造成较大威胁[1]。压疮多发生于体质虚弱、病情危重需要卧床休养的患者,以骨隆突处最为高发,另外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压疮的风险也较高,被临床称为体位性压疮[2-3]。过去认为,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术中形成压疮的可能性较小,导致缺乏预防压疮发生的意识,但受完全制动、麻醉等多种因素影响,术中压疮的发生屡见不鲜,应引起外科临床重视。手术过程中为获得良好的手术视野与操作空间,患者常被迫采用侧卧位,侧卧位下身体与手术台接触面积较小,导致受压部位易出现压疮[4]。压疮会大大增加患者痛苦,影响术后恢复,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若能深入分析相关因素,并拟定相应的干预措施,可避免或减少侧卧位手术中压疮的发生[5]。鉴于此,本研究拟探讨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形成的危险因素,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21 年3 月至2022 年3 月于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行侧卧位手术治疗的11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8 例,女50 例;年龄20~78 岁,平均(48.67±5.82)岁;体质量41~85kg,平均(67.09±4.81)kg;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12 例,中专17 例,高中44 例,大专及以上24 例;婚姻状态:未婚19 例,已婚84 例,离婚10 例,丧偶5 例;手术类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1 例,全髋关节置换术29 例,泌尿系手术19 例,痔疮自动套扎术40 例,肱骨骨折手术9 例。纳入标准:①患者满足手术指征,以侧卧位进行手术;②患者身体素质良好,可耐受手术治疗;③术前皮肤未见破损、坏死等;④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伴有影响皮肤观察的皮肤病;②存在精神疾病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正常交流;③伴有恶性病变;④术前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或自身免疫疾病;⑤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本研究经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伦理审批号:SYXLL-KY-20210315),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以侧卧位实施手术治疗,记录术中急性压疮发生情况,根据《2019 EPUAP 快速参考指南:压力性溃疡/损伤的预防和治疗》[6]制定判断标准。Ⅰ期:受压处皮肤完整,但使用透明玻璃片按压3s 后,该处皮肤有压之不褪色的红斑;Ⅱ期:局部真皮层出现部分缺损,皮肤出现水疱、表浅性溃疡等表现;Ⅲ期:全皮层缺损,皮下组织可见溃烂或坏死,皮肤脂肪显露,但未涉及深部组织;Ⅳ期:全皮层缺损,损害深部组织,可达肌肉或骨骼等组织。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压疮将患者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间、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术前血红蛋白、术中有无施加压力、合并基础疾病、术中有无保护措施、术中体温、术中失血量、术中最低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率)[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探讨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危险因素。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急性压疮发生情况

118 例侧卧位手术患者中,13 例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11.02%。

2.2 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单因素分析

发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2h、BMI ≥25kg/m2、术前血红蛋白<60g/L、术中无保护措施、术中体温<36 ℃占比均显著高于未发生组(P<0.05);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术中有无施加压力、合并基础疾病、术中失血量、术中最低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单因素分析[n(%)]

2.3 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多因素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赋值后进行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手术时间:0=<2h,1=≥2h;BMI:0=<25kg/m2,1=≥25kg/m2;术前血红蛋白:0=≥60g/L,1=<60g/L;术中有无保护措施:0=有,1=无;术中体温:0=≥36℃,1=<36℃),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h、BMI≥25kg/m2、术前血红蛋白<60g/L、术中无保护措施、术中体温<36℃均是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侧卧位是手术的常用体位之一,如泌尿系手术、全髋关节置换术等均可用到,侧卧位时大大减少了身体与床面的接触面积,使得肩部、髂嵴、膝部、外踝等部位成为受力点,当手术时间较长时上述部位受压严重,易导致压疮发生[7]。手术过程中为了获得理想的操作空间及术野,在麻醉后患者被迫摆放各种体位,侧卧位时患者受力点主要集中于几处关节点,加之受术中麻醉影响,增加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风险[8]。急性压疮的发生不仅增加患者生理上的痛苦,延长治疗时间,还会引起不满情绪,导致发生医疗纠纷,影响医患关系[9]。近年来,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率已成为衡量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常用指标,可反映手术室护理质量,对积极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发生有重要意义。

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机制较为复杂,与多种因素相关,临床若能针对高危因素拟定护理措施,对预防压疮发生有重要意义[10]。本研究结果显示,118 例侧卧位手术患者中,13例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11.02%。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2h、BMI≥25kg/m2、术前血红蛋白<60g/L、术中无保护措施、术中体温<36℃均是侧卧位手术患者发生术中急性压疮的独立危险因素。表明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易发生急性压疮,临床可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分析其原因:①手术时间与压疮发生存在密切关系,随着手术时间延长,各受压点的受压时间也随之增加,术中无法变更体位,导致压疮风险大大升高。研究显示,局部组织持续受压时间超过2h 便会出现不可逆损害,受压组织处于低灌注或缺血状态的时间越长,压疮发生风险越高[11]。② BM I>25kg/m2提示患者超重,超重患者受压部位承受的压力也相对更大,且皮下脂肪层也更厚,压疮发生风险远高于BMI 小的患者。③术前血红蛋白反映患者营养状况,当其水平异常降低时提示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是导致压疮发生的重要原因[12]。④若手术过程中予以体位垫、减压垫等保护措施,可缓解受压力,降低压疮发生风险。⑤当患者术中低体温时,身体会自动关闭外周循环,减少皮肤受压区域血供,导致压疮发生。体温每升高1℃将增加10%的机体新陈代谢率与氧气利用率,可维持受压区域血供,降低压疮发生风险[13]。

为积极预防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临床可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以下预防措施: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能够降低急性压疮发生风险。临床需制定相应的评估量表,在术前对患者发生急性压疮的风险进行评估,对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积极制定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急性压疮的发生风险[14]。②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使其认识到积极预防压疮发生的重要性,必要时可纳入考核,增强护理人员责任心。③对手术时间长、超重的患者需予以高度重视,术前根据患者体质量、预计手术时间、营养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可采取体位垫、减压垫等保护措施,对受压部位进行严格的消毒、按摩,另外手术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手术医生、麻醉师的沟通与配合,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④手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不影响手术操作的情况下,护理人员可对受压部位进行适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⑤注意术中保暖,避免低体温对患者外周血运的影响,保证受压部位良好的血液供应,提前将手术室温度调至22~25℃,对术中需要输注液体进行加温处理,非手术部位尽可能使用保温毛毯覆盖或用其他方法包裹,降低热量散失。术中及时清除多余液体,可使用吸水性好的手术单擦拭多余的残留液体,尽量保持皮肤干燥,避免消毒液、血液对患者皮肤造成刺激,从而降低术中急性压疮的发生风险。徐秀珍等[15]研究显示,集束化护理在神经外科侧卧位手术患者体位安置与压疮防护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对预防压疮发生有较好作用,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医护纠纷风险。上述研究结果进一步佐证护理干预措施对预防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侧卧位手术患者术中急性压疮发生率较高,手术时间≥2h、BMI≥25kg/m2、术前血红蛋白<60g/L、术中无保护措施、术中体温<36℃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针对高危因素制定干预措施,以降低压疮发生率。

猜你喜欢
侧卧位保护措施压疮
使用手持式眼压计评价侧卧位时不同头位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的影响
城市道路施工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沅江怀化段渔业资源增殖保护措施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侧卧位和俯卧位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比较研究
地面气象观测场防雷保护措施分析
菊花枕改善血压失眠
高山茶园如何做好防冻保护措施
头高侧卧位护理在新生儿胃食管反流中的应用效果
浅谈压疮的预防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