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静(无锡南洋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是发挥文化建设,进行文化育人的主阵地,起到弘扬民族精神,创新文化传承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文化人才的作用。高职院校注重培养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应用型人才,在进行专业建设时充分考虑地方特色,结合地方特色进行课程的开发和内容设置。惠山泥人作为无锡的地方特色,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在教学中对其进行融合运用,贯穿于插画、色彩、文创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广告策划、企业形象设计等课程中。根据课程内容与要求有所侧重,真正培养学生的设计与动手实践能力,推动无锡惠山泥人的文化传承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惠山泥人是我国民间艺术宝库中的明珠,是无锡最具代表性的工艺品,有着很高的艺术价值。2006 年无锡惠山泥人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惠山泥人从诞生至技艺成熟,行业稳步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泥人行业受到冲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其进行保护,建立了惠山泥人厂、泥人博物馆和展示馆等。20 世纪80 年代,惠山泥人曾出现过短暂的兴盛,无锡惠山泥人厂的年产销量达到200 多万件,生产的泥人艺术品获得各种奖项,并作为礼品远销国外。21 世纪初,国家非常重视非遗文化的保护,无锡惠山泥人厂招收学徒,工艺大师们对学徒们口传心授泥人的传统技艺,学徒三年期满,优秀者可以留用,与工厂签约工作,并且市政府给予学徒适当的经济补助,以期这一艺术形式能够传承。但是其中有艺术基础,又耐得住寂寞、清贫,能留下来的人不多。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惠山泥人与现代人的生活越来越远。
分析惠山泥人的产销量低迷,乃至行业没落黯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的原因,也有内部本身的因素。外部的原因是:近代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多元化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现代人追求时尚的生活与物质享受,对传统手工艺兴趣低;传统手工行业的薪资待遇也较低,不具备对年轻人就业的吸引力。内部的原因则是惠山泥人的传承与创新之间的问题。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审美意识都在发生着变化,惠山泥人的题材、造型等如果还只是固有的传统继承方式的话,就难以吸引现代社会的年轻人。因此这一民间工艺品应该立足消费者的需求,从现代生活的角度出发,进行有目的、有策略的创新发展,才能再度赢得人们喜爱。民间工艺传统的传承方式一向是家庭内部或者师徒传承。这些方式虽然较为系统和深入,但是有一些问题:一是规模较小、人员较少,对于社会来说,做不到广泛和全面;二是不能确保人员都是经过专业的美术训练、受过艺术熏陶、有一定创意和设计的能力。文化和教育紧密相连,学校可以聘请工艺大师对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指导,确保这类专门的人才参与其中;学校的学生经过一定美术训练和艺术培养,又是一个广泛的群体,这对于惠山泥人的传承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文创产品是利用技术手段,对各类宝贵的文化资源进行创造、开发、设计并生产出来的一种特殊商品。它是在既有的传统文化资源基础上,赋予或者深度挖掘其文化内涵、人文精神等,使产品更富有文化特色,是充满艺术感的商品。相较于传统工艺品,文创产品更能吸引和满足消费者。
文创产品以市场为导向,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具有持续的生命力,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商业循环。惠山泥人作为商品,具有商业属性,在古代它适应了当时劳动人民的需求,所以泥人才得以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并延续至今。现代消费者发生了变化,市场的需求改变了,泥人也要相应进行转变。消费者有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身份等,在对文创产品进行定位时,要对不同的消费群体进行市场调研,将问题细化、贴切,根据消费者的年龄、层次、认知、需求、身份等,多角度、多方位地深入开发和打造出适合需求的文创产品,“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无锡与苏州接壤,地处太湖畔,依山傍水,自然风景优越,是全国有名的文化旅游城市。自古以来,惠山泥人就作为无锡的土特产和纪念品闻名,现今,全国乃至世界的游客纷至沓来,惠山泥人的文创产品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对其视觉形态和功用进行开发与设计,让游客在领略无锡美好风景的同时,把蕴含着当地特色的泥人工艺品带回去,作为旅行留念,使文创中的文化特色能够持续发展和传播。
优秀的惠山泥人工艺品的制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由一代代手工艺人经过思考、探索、突破而发展至今的,比如近代的泥人大师柳家奎的作品,可以从中看到创新之道,有“破”有“立”,体现了无锡人民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惠山泥人的文创产品源于这一文化精神,因此,有创意的设计是惠山泥人推陈出新、“活”起来的根本。在体现创新与创意的同时,需要充分融入文化内涵,可以在理念、题材内容、视觉形式、表达方式等方面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结合,让消费者通过文创产品感受到既有古典韵味又有新时代气息的文化内涵。在设计时将惠山泥人的典型文化元素进行提取、解构、重塑,根据现代审美取向,紧跟时代的步伐去创新发展,实现泥人新文化的提升与超越。
古代的惠山泥人体现了实用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如“小花囡”是孩童的玩物,细货“手捏戏文”极具艺术性,有收藏价值,同时又是装饰摆件,供人玩赏。但泥人在现代生活中逐渐失去了实用的意义,比如“蚕猫”,现代养蚕人不会再将其放置蚕室中避鼠。商品一旦失去了实用性,就很难吸引消费者。因此,惠山泥人文创产品在设计时需要秉承实用性和艺术性的结合。这既是对惠山泥人文化艺术的汇聚体现,又能将这种艺术内涵通过消费品展示出来。实用多能可以使文创商品具有生命力,使消费者有购买的需要。艺术性确保其能够让消费者感受到美,被消费者喜爱,在精神上感受到共鸣,商品才能长存。惠山泥人文创产品在载体的选择上可以是多方面的,应立足实用多能的原则,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发办公文具用品、动漫周边、服饰、旅游纪念品、家居用品等实用品,让消费者在使用文创产品的同时了解到泥人的文化艺术,这样才能使惠山泥人的价值最大化。
惠山泥人是吴文化的代表,无论是质朴自然的“大阿福”,还是温婉灵动的“手捏戏文”,无不显示出江南的地域特色和诗意情怀。自古以来,惠山泥人寄托了人们祈福避祸、吉祥纳福的愿望,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传统与现代不会割裂开来,美好祝福的心愿,古今都不会变化,文创产品需要将这种情感的传承看作一种资源,利用现代设计手段给这种资源增加高附加值,突出产品的含金量。比如“大阿福”是惠山泥人的经典,寓意吉祥避祸、祥和圆满的“福”文化理念,文创产品可以深入挖掘这一“福”理念,提炼其造型形象、色彩、装饰等元素,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意设计,开拓多样载体,打造具有浓厚无锡文化特色的品牌,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让惠山泥人发扬光大。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现代插画的设计手段将传统的泥人形象进行转变,并运用到文创产品的设计中。以下是针对本课题在理论上进行的一些探索和设计实践中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过程分成三个步骤:首先是收集分析惠山泥人相关资料,结合时代背景,思考题材和设计主体人物;其次是对惠山泥人的造型、色彩、装饰等视觉元素和文化内涵元素进行分析,概括其特征与意蕴,进行主体人物视觉形象设计和插画创作;最后才能设计出具有特色的文创产品。(见图1)
图1 设计步骤框架(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当今文创产品的消费者主力是年轻一代,游戏文化、二次元文化等的流行反映了年轻人的需求。惠山泥人如果一味地坚持传统,不考虑现代社会的变化,那是一种愚昧的态度。要想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就要接受这些流行文化,创新惠山泥人的题材,为其注入活力,使泥人形象具有现代性。
学生对动漫二次元颇感兴趣,仔细研究资料,提炼大阿福的造型艺术特征,融入动漫人物的特征,创作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如“摇滚娃”,这是题材的一次创新尝试。摇滚是近代音乐的产物,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对学生来说较有共鸣。人物设定为新潮流行的摇滚女孩,充满强烈的时尚感,眼睛、面部的妆容和发饰进行夸张,色彩缤纷,服装加入了传统的纹样和生肖图形。“古风娃”,人物设定为中国古代小花囡,身着汉代和清代传统服装,梳着相应发饰,拉大头部比例,显得天真可爱。除了完整的人物形象,还针对头像和表情进行了设计,如“Q 版福禧头像”。惠山泥人经典的“大阿福”是一对男孩女孩,男孩叫“阿福”女孩为“阿禧”,Q 版头像沿用了阿福阿禧的传统造型,一改传统泥人的微笑神态,设计了喜、怒、哀、乐等多种表情,多元化的设计以便能够适应更多的载体。无锡建有国家动漫基地,可以结合这一优势打造阿福系列动漫形象,讲述具有无锡地方特色故事,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见图2)
图2 创新泥人题材(图片来源:学生课程作品)
对惠山泥人的艺术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粗货泥人“大阿福”造型强调的是“满”与“简”。“满”是饱满、圆满、浑圆的意思;“简”是指造型概括,用简练的手法表现泥人的形象、动作和体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取形态中的特征元素,结合现代设计,将其抽象、重构、变化等,进行一定的演绎,从而设计出视觉主形象。如“唐装阿福”,阿福阿禧身着唐装,手拿年轻人喜爱的零食,笑得眉眼弯弯。人物造型简洁,线条圆满,保留了泥人的一些装饰图形,与传统阿福的视觉特征之间进行了有机的结合。“阿福”寓意福气、吉祥、祥和,在意蕴上深入挖掘“阿福”的“福”文化理念,满足人们的精神诉求。如“虎娃”,这两个娃娃风格不同,但都设定为戴虎头帽的孩童形象,寓意远离邪魔病毒,期盼平安幸福。人物造型上保留了泥人形态的意蕴风貌,色彩处理上借鉴惠山泥人用色“爆”的特点,色彩醒目鲜明、对比强烈、主次分明,大胆使用大红、群青、粉绿、金黄等色,色彩搭配缤纷协调。“手捏戏文”被称为细货,是惠山泥人的精髓所在,多表现戏剧中的著名人物或曲目桥段,注重泥人的动作、形态刻画。在教学时针对这一题材表现也做了很多尝试,如“Q 版西厢”,人物造型一改传统细货的古典韵味,加入了流行的动漫成分,结合阿福阿禧主要特征,拉大头部比例,将眼睛进行夸张,人物线条流畅饱满,可爱活泼,身着传统昆曲服饰,表现出人物身份,用另一种方式展现了江南本土戏剧的魅力,富有现代气息。(见图3)
图3 惠山泥人视觉主形象(图片来源:学生课程作品)
现今对惠山泥人的创新设计只是停留在视觉语言方面,想要把这一非遗真正地活化,需要让其具备通俗易懂的文化性和较高的普及性,将视觉图形转化为文创产品。这既是将设计成果普及,也是对学生设计成果的一种检验。文创产品具有商业属性,需要将艺术价值转化为使用价值,将具有观赏功能的艺术品转化为具有使用功能的日常生活用品,融入人们的生活。基于上文的分析,学生将设计主形象在旅游纪念品和生活用品两个类别进行了延展。旅游纪念品有独特、留念、美观的特点,如 “福宝”是一枚印章,可以作为纪念品,也可以在旅行中进行地点打卡留念,人物基于阿福的形象进行概括抽象设计,只用线条单色表现,具有平面装饰性。日常生活用品体现实用性,主要分为家居、办公、学习几个类别,如福禧夹子、福禧杯垫、“古风娃”帆布包和徽章等。(见图4)优秀的文创设计产品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文化传递给消费者,在其使用时感受到美,感受到非遗的魅力。
图4 惠山泥人系列文创设计(图片来源:学生课程作品)
在高职艺术设计教学中对惠山泥人进行插画设计和文创产品设计只是非遗传承迈开的一小步,初期的探索有很多不足之处,比如插画过于注重惠山泥人人物本身的设计创新,对无锡景色、时代发展等结合不够紧密,文创产品的艺术衍生性表现还不够等。但是初步的探索有利于今后的展望,对艺术设计专业的其他课程也可以进行深度融合,比如包装设计课程,一方面可以针对惠山泥人的售卖进行包装设计,另一方面可以将惠山泥人艺术特征融入包装中。除了平面视觉的展现,新媒体技术、数字化表现、跨界设计等使惠山泥人的传承有了更多方向和可能,可挖掘的途径还有很多。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从基础学习到实践应用的一个系统过程,将非遗主题结合教学内容,贯穿在不同的课程中,探索一条非遗在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传承途径,以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