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南,李 冉
(亳州学院,安徽 亳州 236800)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结合农业现代化理念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是保证农业体系完善、发展进程稳定的重要方式。农村经济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经济方向之一,只有全面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保证社会、经济和技术的深度结合,才能保持农业体系的专业演进,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充足动力。但目前农业现代化建设远远不足,高校缺乏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法,无论是人才培养还是农业教育专业性都存在短板,导致农业现代化进程缓慢,无法保证创新型人才的全面应用。因此要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这样才能够促进高校教育体系创新发展,为农业现代化建设提供支持,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它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现代化是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态系统[1]。农业现代化在狭义层面理解可以看成科学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的结合,是依托现代科学技术实现的农业进步。所以农业现代化应结合科技优势和经济优势加强竞争力,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科学的经营策略和完善的现代化管理体系,以此完成对农业资源的再分配,推进农业体系改革。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专业性人才支持,只有保证人才体系的完整与专业,才能推动农业体系全面优化,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农业现代化人才可以分为管理型人才、教育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这不仅为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提供明确方向,也为高校构建全新人才培养体系提供有力指引。所以要秉持农业现代化人才需求来实现农业发展,应满足专业性、应用性和社会性三点需求,以此构建农业现代化人才需求发展路径,形成三位一体的管理制度,将农业产业链由上到下纳入管理之中,以此实现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目的。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教育改革的关键因素,只有全面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保证社会发展稳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助力。人才强国作为国家建设的战略目标,不仅能推进国家创新发展,还能完善教育体系内容,激发教育领域的多元属性。因此高校应重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保证学生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具备积极进取的开拓精神、高超的道德标准。将创新型人才培养与农业现代化结合,是完成农业体系建设的核心方法,应保证农业创新型人才具备完整知识架构和深度社会责任感,这样才能积极投身农业建设发展。
高校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大量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农业作为支撑国家发展的第一产业,是高校实现现代教育体系转型的基础。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能切实提升农业人才综合素质,培养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需求的专业性农业人才。高校应以提高人才素质为目标,为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提供明确指引,保证学生具备进取心、责任心与求知欲,为农业人才素质提高奠定基础。同时重视学生科学观点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保证农业人才做到知行合一,为建设现代化农业体系提供助力,以自身专业素质带动农业创新。
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深入,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这不仅使得教育发展更加普及,让更多学生能够完成高等教育,也能提高整体就业概率。尤其农业领域学生就业本就困难,很多学生对农业领域的工作存在抵触心理。因此高校结合农业发展形势,推动农业现代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能够保障创新精神对学生的引领。与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相比,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更好地整合学生专业能力,确保大学生课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同时提升,保证农业人才具备就业底气,最大限度解决农业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就业率。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升就业质量的前提条件,是帮助大学生开阔就业视野,降低抵触心理的关键因素,有利于确保农业人才的实际应用,为改善农业专业就业低迷提供力量,全面提升农业人才就业概率。
行业特色是实现高校教育创新的引领要求,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的。只有满足行业发展特色才能保证人才培养模式落实,为社会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农业作为维持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基本行业,其行业特色随着现代化理念的不断深入实现全面创新,也对人才应用提出更高要求。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特色的人才具备专属特征,是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产物,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有利于满足行业特色,保证行业发展[2]。农业现代化人才需要具备专业技能和完整知识结构,以此确保创新型人才发挥作用,实现农业发展转变,将现代科技手段融入农业领域。
培养目标是教育发展的起点和终点,不仅要保证培育目标准确,还应加强目标与教育体系的关联性。但部分高校培养目标不明确,无法有效保证农业专业内容的深度应用,导致教学计划推进缓慢,影响人才培养需求。部分高校对农业现代化缺乏有效了解,人才培养体系缺乏新时代教育理念支持,缺少特色培养目标引领,使得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浮于表面。
良好的专业结构是有序推进教学任务的基础条件,可以保证高校落实教学计划的同时完成人才培养。但部分高校专业结构设置不合理,无法保证教育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同步性,影响高校教育体系全面创新优化。部分高校缺乏准确的教学定位,对农业专业知识的实践能力培养不够深入,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不匹配,无法提高综合素质。同时创新能力缺失,影响后续就业[3]。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是保证学生综合能力的关键。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高校对实践体系建设不够重视,导致实践课程体系不完善,无法引导学生完成理论知识转化,影响后续发展。部分高校缺少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对教学资源整合力度不足,使得学生创新精神缺失。同时校企合作不够深入,缺少有效的实践场地,影响农业现代化人才培养。
教师作为教学体系的关键力量,不仅能够对学生形成正向引导,还能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但部分高校教师专业能力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不完整,无法有效落实整体教学计划,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全面应用。高校对专业性教师引进力度不足,缺少高质量农业专业教师,无法根据现有师资力量打造人才计划。
教学培养目标是高校开展教学任务的根本,也是高校开发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只有保证培养目标与整体行业发展的同步性,才能有效推进教学计划,全面落实高校教学目的。创新型人才作为新兴人才培养理念,明确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在逻辑和基础条件。因此面向农业现代化应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实,坚持行业发展方向,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助力。首先,明确培养目标方向。高校应充分结合国家教育方针和农业发展趋势制定人才培养方向,以新时代发展理念和新形式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组建,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全新逻辑体系。由于农业发展的特殊性,要保证基本粮食产量符合国家红线,高校在进行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时要注重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以创新意识带动培养目标,保证大学生成为农业领域的专业素质人才,能够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应保证学生对农业领域和国情发展的基本掌握,以明确的培养目标引领学生。其次,设立特色培养目标,坚持农业发展方向。高校应利用农业特点与行业优势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保证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应用。充分整合农业发展资源,以不同类型的农业资源构建创新型人才发展环境,保证学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有效印证高校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效果,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普及应用。同时要重视创新性与农业发展的结合,保证以创新思维带动农业现代化转变,凸显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适配性与全面性,满足农业行业发展需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在进行教学计划应用和教学任务开展时要主动迎合经济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育内容与教育计划,以此保证教育发展和社会建设的同步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明确指出高校应以迎合社会发展需求,以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的形式加强人才培养[4]。因此在完成农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重教育内容的创新优化,保证专业结构完善科学,可以为人才培养提供基础支持。第一,找准教学定位。高校应基于农业发展趋势进行教学内容改革,引导学生加强实践能力,构建出符合农业现代化的实践教学课程。高校应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发展,通过优化专业结构的形式完成农业课程开发,培养出符合农业现代化需求的高端人才。积极挖掘学生创新思维,明确办学层次,找准科学定位,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提供指引,最大限度激发学校农业专业教学活力。第二,培养创新能力,高校应结合市场发展进行人才培养,构建出产学研结合的专业结构,为学生就业提供帮助。通过加强对农业现代化内容挖掘,以创新技术作为发展引领,激发大学生创新能力,提高整体人才质量。同时要加强对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应用,利用综合知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确保人才投入符合社会发展需求,为农业现代化体系建设添砖加瓦。
农业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比更强调实践性,相关专业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这样才能保证农业发展正规化、科学化。因此高校应依托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农业特色挖掘,以实践验证理论体系,开发出符合现代教育体系需求的教学方式,培养大量综合素质人才。高校要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积极参与农业实践内容,保证学生详细掌握农业领域知识,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助力。第一,建设实验平台和实践基地。高校应结合社会需求和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实践课程频率,提升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要充分开展农业实验教学,积极整合教学资源进行实验室构建,搭建出符合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实验平台,引领学生进行农业实验。结合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制定实验计划,保证学生实验过程的完整性与科学性,实现理论知识落地。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改善,实现科研能力的全面对接[5]。第二,应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高校应重视校企合作建设,以校内资源与相关企业形成共同体,为学生提供实践场地。高校要推动校内资源与校外资源的全面对接,保证优质创新资源流入校内,为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提供帮助。明确自身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地位,结合农业现代化趋势构建协同育人体系。同时深度挖掘校企合作优势,树立共赢人才培养理念,以积极对接企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专业实践,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全面落地,加强校园与企业资源的双向流动,为产学研体系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教师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是落实教学计划的关键因素,因此完整的师资结构与充足的教师力量是高校开展教学任务的根本。高校应建设一流师资队伍,以此实现社会发展理念的全方位应用,引导农业专业学生完成高质量成长。教师队伍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力量,能够对基础性教学资源和战略性教学资源进行汇总,通过自身专业能力完成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开发。高校应通过“引育结合”原则来实现引导与教育的双向落实,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第一,加大专业性教师引进力度。高校应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内核引进一批高质量教师,确保其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积极推进“专职教师”“领军人才”等不同层次的人才专用计划,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应用提供基础条件,也为创新示范提供有力引领。还应积极调动人力资源,为教师工作开展提供便利,调整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的占比,实现师资团队的专业化、科学化转变。第二,改善教师育人思维,以创新性为基础构建全新教学思想,高校应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创新教师队伍教学理念,构建出以育人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确保教师队伍整体性与纯粹性。应注重创新示范内容,为创新型人才成长提供资粮,保证创新能力指导思想的效果发挥。高校可以定期进行教师专业能力培训,为教师专业性成长提供帮助,保证教师无论教学能力、引导能力都得到长足发展。同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推动校园师资队伍有序发展,维持教师队伍的整体稳定。
综上所述,农业现代化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关键,只有保证农业行业发展有序,才能实现社会建设。因此要重视高校农业现代化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以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完成教学任务,突破传统教学思维与教学制度,构建满足农业现代化的人才体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全面结合农业现代化发展趋势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因此要积极推进农业创新型人才模式开发应用,为现代化农业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