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03-13 20:58:37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12期
关键词:乡风文明建设

孙 悦

(齐齐哈尔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6)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与战略目标,是乡村精神文明的集中体现与发展成果。在乡村振兴视域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在整个农村发展全局中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始终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面临的根本问题。我国在顺利完成攻坚脱贫任务后,还面临着拓展与巩固攻坚脱贫成果的关键任务[1]。乡村振兴是拓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举措,在推进乡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乡风文明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支持与抓手,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

首先是政治方面,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关乎美丽乡村建设的质量,关乎农村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我党站在历史的高度全面统筹农村、农民、农业问题,大力推进乡村经济工作,实现了消除区域贫困与绝对贫困问题。站在新起点,农村居民对更有质量、更加美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向往日益强烈。然而我国乡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距离农民对精神生活的更高质量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而构建业兴人和、美丽宜人的新农村,提高农民生活条件,有利于激发乡村居民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乡风文明程度,促进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发展。与此同时,还能更好地回应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能够为全面推进精神共同富裕与物质共同富裕提供基础。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加强乡风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是实践方面,乡风文明是拓展与巩固攻坚脱贫成果的抓手。虽然我国已经顺利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但与高水平、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差距,如何拓展、巩固脱贫成果,如何让每一个脱贫家庭及人口不再返贫,并实现致富的目标,依旧是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农民、农业依旧是民族复兴的薄弱环节。乡村振兴是农村农业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发展,顺应民心民意的必然举措。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仅要实现产业振兴,还要实现乡村人才、文化、生态、社会组织的全面振兴;不仅要推进乡村自身的发展与振兴,还要以城乡融合实现全中国的振兴[2]。通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能够为我国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因此推进乡风文明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最后是文化方面,文化拥有持久性、基础性、深层次力量,乡村文化的凋敝,必然导致乡村社会的衰弱,乡村文明成果也会消失殆尽。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城市文化的光怪陆离、丰富多彩导致青年农民抛弃了本土和本乡的文化。致使乡土文化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几乎消失殆尽。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不仅能提高农村居民的文明素养、文化水平,还能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高乡村居民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豪感。

2 乡风文明与乡村振兴的逻辑关联

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巩固、拓展乡风文明建设成果,而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更全面地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首先,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一方面,乡风文明建设能够凝聚乡村振兴主体力量。乡风文明是农村居民在社会实践与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因子,拥有发展性与连续性的特征。乡风文明是人民群众共同认可的精神文化,可以发挥乡村主体力量的作用,使其在认同乡村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因此,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助推新农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另一方面,乡风文明是多元主体协同发力的载体。乡风文明拥有自身的结构和特征,但伴随时代发展,乡风文明不断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和冲击,导致乡风文明建设的根基出现松动,又由于乡村社会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老龄化与空心化问题,造成乡村振兴战略的建设主体不断削弱。而推进乡风文明建设,能够促进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能够让乡村振兴多元主体达成共识,进而朝着共同的方向不断努力和发展。简而言之,乡风文明建设所涉及的维度、内容、领域较为广泛,可以通过精神文明建设,统筹多元主体的思想,使其形成发展合力,从而更好地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其次,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为乡风文明提供环境支持与文化支持。乡风文明主要指以农村社会为载体,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村落在长期生活中所形成的乡土习俗、语言习惯或风俗人情。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本质是促进乡村精神文明的建设,就是引领乡村居民自觉改掉陈规陋俗、保留符合新农村发展的文明习惯及礼节习俗[3]。乡风文明是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的保障,而乡村振兴战略又为乡风文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无论是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文化建设、经济建设,都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乡村的“社会系统”,使乡风文明所处的外部环境发生转变,进而指引乡村居民积极保留文明行为习惯,祛除封建传统思想,让乡风精神文明朝着现代化、信息化、科学化的方向快速发展。而在文化支持层面,通过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培育传统手工艺人、保护文化资源,能够促进乡村优秀文化的发展与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文化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力量来源,能够提升农民对农村社会的亲切感,鼓励更多的农民参与到乡风文明的建设中。究其原因在于乡村文化能够作用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能够提升乡风文明建设质量,更好地推进精神共同富裕与物质共同富裕等目标的实现。

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首先,农民参与意识不强,人才留不住。乡风文明的本质是农民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乡村居民对乡风文明建设质量发挥着决定性、全局性的作用,然而在乡风文明的建设中,我们却面临着诸多层面的问题。一方面,部分乡村居民的责任意识不高,社会交往匮乏,习惯于在宗亲群体中活动,难以定位自身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是乡村居民认为生活好就是财富的积累,因此会忽视对乡村发展、精神生活、集体利益等方面的追求。此外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国还面临着优秀人才留不住,村民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缺乏科学的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及文化教育体系,导致乡风文明建设进程缓慢。

其次,我国乡村社会依旧存在一些落后的腐朽习俗及思想理念,影响到乡风文明建设的整体进程。其一,部分居民存在乱丢垃圾、随地吐痰,不爱护公共环境等行为。其二,邻里关系不融洽,一些村民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打出手。其三,部分乡村居民存在子女抚养及老人赡养不足的问题[4]。此外,在乡村社会生活中,依旧存在一些封建迷信活动,影响到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质量。而在思政教育层面,村级干部虽然积极开展各类思政教育活动,但收益缓慢、效果不理想,不能切实引领村居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乡村振兴的视域下,我们应明确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提高对道德与思想问题的认识,通过优化“行动方案”,提高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质量。

最后,乡村文化流失。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是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手段,是深化乡村振兴与乡风文明的重要依托。然而我们却面临着乡村文化流失的问题。一方面,在都市文化的影响下,乡村文化活动越来越少,村民对本土文化失去热情和激情,导致乡土文化濒临灭绝的风险。另一方面,乡村文化在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中面临着诸多的困境,难以将文化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影响到乡村文化的发展、传承质量。

4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村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4.1 培育乡风文明建设人才队伍

首先是留住人才与鼓励村民参与。只有培育高层次的乡村人才,才能推进乡村精神与物质两方面的建设,才能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进程。我们应构建乡风文明人才管理体系,特别在人才选拔层面,要让人才留得住,要构建人才选聘制度,提升人才待遇,让高素质、有能力、敢担当的青年人才留下来。除了人才引进,还需要调动乡村居民的积极性。我们要发挥人才的引领作用,指引乡村居民真正地参与进来。因为乡村居民不仅是乡风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也是乡风文明建设的受益者。地方政府部门要制定多元化、多样化的激励政策,调动乡村居民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发挥乡村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其次加强人才培育。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应加强村民教育与技能培训。这里的教育主要指开展农村文化教育,要在乡村教育中渗透一定内容的民俗文化,包括风俗节庆、方言文化、饮食习惯等内容。在教材编写时,要发挥文化传承者的作用,要走访村寨老人,使其参与到文化课程的建构与开发中,从而编写出一套能够提高村民文化自信与自豪感的教材。而技能培训主要针对留守的村民,传授他们一定的技能知识,使其通过技能得到收益,从而增强其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决心与热情。

4.2 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多个环节的协同努力,对农村居民进行道德和思想上的指引。首先,我们要对农村居民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引。我们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乡风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帮助农村居民成为行为自觉、文明向上的人。农村干部可以通过构建微信群的方式,分享、转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或者创建短视频账号,分享社会热点,拓宽教育维度,推进乡风文明建设的进程。其次是改进思政教育方式。思政教育是提高居民道德与思想水平的抓手,传统以说教式、灌输式为主的教育方式,忽视了村民的能动性与个体性需求。所以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紧密联系乡村振兴的基本特征与乡风文明建设的要点,将“跟党走”“感党恩”“听党话”作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并结合乡村振兴的实施情况,开展诸如广场舞、村晚表演,乡村歌唱等活动,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5]。

4.3 传承并发展乡村传统文化

首先是传承民俗文化活动。民俗文化活动体现了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民俗文化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从灯会小吃、舞龙舞狮、社庙祭祀等活动中,我们能看到乡村居民的民俗风貌,感受到民俗文化的智慧与魅力。在此基础上,应组织学者及专家对当地文化活动资源进行系统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科学的发展、保护策略,以此提升乡村文明建设质量,让乡村文化成为筑牢乡村文明的抓手。其次是推进乡村工艺的发展。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我们要通过民俗节庆活动,提升乡村文化的影响力,通过打造文化节的方式,增强乡村居民的文化认同感与自信心。以文化工艺品为抓手,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为乡村居民提供更多优秀的文化产品。譬如水城县农民画,便在提升文化自信心、文化自豪感,促进乡村文化建设中,发挥鲜明的现实作用。而植根乡村生活的民族蜡染、刺绣 、雕刻、剪纸等民间艺术,不仅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与审美意识,还能诠释民族信仰、历史文化,为乡村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养料。这些工艺品可以使村民产生共鸣,感受到乡村文化的魅力,进而为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基础,提供助力。为此,我们应加强与旅游公司、文化部门的合作,推动民间工艺品的市场化、商品化发展,从而形成文化品牌,通过批量销售、流通及生产等方式,拓宽乡村文化的传承维度。

猜你喜欢
乡风文明建设
打造一村一馆 传承乡风文明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1:58
请文明演绎
银潮(2021年8期)2021-09-10 09:05:58
乡风
漫说文明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中国外汇(2019年18期)2019-11-25 01:41:56
厚植勤劳脱贫的乡风家风
红土地(2018年11期)2018-12-19 05:11:02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电子制作(2018年14期)2018-08-21 01:38:28
文明乡风聚人心
人大建设(2018年4期)2018-06-26 08:38:26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人大建设(2017年10期)2018-01-23 03:10:17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0:2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