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原则高度”透视

2023-03-13 08:20:04赵光辉孙新蕊
关键词:本体论文集恩格斯

赵光辉,孙新蕊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25)

2020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根据各学段的特点,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育必修课程,系统加强劳动教育”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03-26),https://www.gov.cn/zhengce/2020-03/26/content_5495977.htm.。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文件精神,教育部出台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并将劳动教育纳入高校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指标中。在高校中形成了一个研究和探索“劳动教育”的理论热潮。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及建设②曲霞、李珂:《高校劳动教育必修课程规范化建设探析》,《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6期。、劳动教育的内涵演变③位涛、刘铁芳:《劳动意涵的历史演变与劳动教育的当代实践》,《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3期。、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核心内容与实践策略④马志霞、黄朝霞:《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核心内容及实践策略》,《中国大学教学》2021年第10期。、大学劳动教育的学段特征⑤班建武:《大学劳动教育的学段特征及其实践要求》,《中国高教研究》2022年第5期。等维度。从高校劳动教育的理论研究维度来看,现有成果和教材距教育部“应加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要求尚存在一定的距离,亦未体现出高校劳动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应有的“原则高度”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即高校劳动教育“高”之所在的理论高度。因此,回到马克思主义,厘清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意蕴,澄清高校劳动教育之前提、划定高校劳动教育之边界,成为迫切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需要。

一、本体论:劳动是人之存在方式

当代中国著名哲学家孙正聿教授在谈到哲学智慧时认为广义教育的首要目标是“使人作为人而成为人”①孙正聿:《当代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与原创性》,《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那么高校劳动教育的首要任务则是让大学生明白劳动对于人的本体论意义,即人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区别于其它物种意义上的人、人在何种意义上成为今天我们能够经验到的现代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否存在本体论、其本体论是什么在学术界都存在巨大争议,如俞宣孟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反对本体论这种形态的哲学的”②俞宣孟:《本体论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67页。,进而认为用本体论这样一个属于旧哲学的范畴强行概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掩盖、抹杀了马克思主义实质上对本体论的批判,而且会模糊马克思主义与旧哲学本体论的区别,从而导致取消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所实现的革命性变革的意义”③俞宣孟:《本体论研究》,第179页。。同样,在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本体论的阵营中,有根源于恩格斯“世界的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页。的物质本体论,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广松涉的关系本体论,宫敬才⑤宫敬才:《诹论马克思的劳动哲学本体论》(上),《河北学刊》2012年第5期。、毛勒堂⑥毛勒堂:《马克思主义劳动概念的本体论意蕴及其当代意义》,《思想理论教育》2020年第10期。等人提倡的劳动本体论,胡岳岷提出的资本本体论⑦胡岳岷:《〈资本论〉中是劳动本体论吗?——兼与谭苑苑博士商榷》,《当代经济研究》2017年第1期。等等。

当恩格斯认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⑧《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13页。,进而把运动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时,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是人作为一种特殊的存在物其存在方式是什么?人何以具有这种特殊的存在方式?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其新唯物主义哲学中所创立的劳动本体论。

(一)劳动是人从猿转变为人的决定性环节

当达尔文从进化论的角度揭示了人类的起源时,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提示出了劳动在类人猿转化为人过程中的作用。劳动促使了类人猿的直立行走,直立行走是“从猿过渡到人的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步”⑨《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1页。。在劳动过程中,猿手开始转变为人手并开始了制造工作,因此,在恩格斯看来,“手不仅是劳动的器官,它还是劳动的产物”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2页。。劳动促使这些正在生成中的人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这就产生了沟通交流的需要,这种需要使得猿类不发达的喉头得到改造,进而产生了语言。正因为如此,恩格斯认为:“语言是从劳动中并和劳动一起产生出来的。”⑪《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3页。在劳动和语言的推动下,猿脑逐渐演化为人脑(意味着人的意识的形成),最终完成了从猿到人的转变。在劳动中形成的人,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同时形成的是人的新的要素即社会,也就是说在人的形成过程中也形成了人的“社会”,即人是“社会”的人。这个新的要素,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人的发展,同时也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加确定的方向。

当我们如此去理解人是劳动的产物时,我们还必须注意人的劳动与动物的活动之差别。人的劳动是在自己的意识指导下进行的社会性活动即“事先思考的、有计划的、以事先知道的一定目标为取向的行为”⑫《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8页。。也正是这种社会性生产劳动将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在这种社会性生产劳动中人将自然界按照自己的意志改造为“人化自然”,“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终的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种这一差别的又是劳动”⑬《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第559页。。换言之,劳动不仅创生了人,劳动还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劳动成为人特有的生存方式即人成了劳动的前提。因此,可以说,如果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同样没有人也就没有所谓的劳动。从根源上来说,是劳动产生了人,只是自人产生之后,二者变成了彼此成就的关系。

(二)劳动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性要件

马克思说,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就是生产满足人生存的吃喝等生活资料,而这些生活资料是人通过劳动中介自然所实现的物质变换即物质资料生产劳动完成的。因此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也只有满足了吃喝住穿的需要,人们才会产生新的需要,“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01页。。一方面,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基础。马克思在批判费尔巴哈的时候就指出了这种连续不断的生产劳动不仅构成了我们直观到的“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还构成了整个人类世世代代发展形成人类历史的基础。因此“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541页。。另一方面,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构成了一个民族或者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基础,这决定了相应的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这些政治和观念的上层建筑又反过来影响着作为社会存在的人的发展。因此,直接的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又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三)劳动是人之成为现代人的过程性基础

当费尔巴哈沉浸在自己的哲学直观理念中妄图研究与黑格尔等传统哲学“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499页。时,马克思尖锐地指出费尔巴哈哲学存在的问题:“他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某种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8页。其实何止是感性世界如此,感性的人亦复如是。人也不是自猿转变过来就一直不变的,同样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劳动的结果。因此,我们才能直观到所谓的“现代人”。换言之,人也是在劳动过程中生成的,而不是不变的存在。

马克思在谈到人与历史的关系时指出:“一旦人已经存在,人,作为人类历史的经常前提,也是人类历史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而人只有作为自己本身的产物和结果才成为前提。”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年,第545页。也就是说,从时间在先的逻辑来说,只有人存在才会有人的历史,因此人的存在是人类历史的前提。同时人在历史中实现了发展,因此人是历史的产物和结果。但是人只有把人类历史上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继承下来,在这个基础上人才能创造属于人的新的历史。因此,人只有首先成为历史的产物和结果才能成为历史的前提。当人要创造新的历史的时候,首先要把前人的劳动过程中创造的文明成果继承下来,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470-471页。。马克思关于人与历史的关系的论述,说明了劳动与现代人之间的关系:人是劳动过程中的生成性存在,人在劳动过程中生成了所谓的现代人,如果没有劳动,也就没有现代人。

综上所述,劳动不仅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起了决定性作用,劳动尤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还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性要件,劳动还是现代人生成的过程性基础。简言之:人就生活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就是人的生活过程,即劳动是人之生存方式。如果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存在者之存在的澄明”即对存在本身的领会。高校的劳动教育,唯有达到这个高度,才能让当代大学生理解劳动对人的重要性,即热爱劳动就是热爱生活本身,尊重劳动就是尊重人本身。

二、价值论:劳动是价值创造的源泉

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之高表现在价值论维度,就是通过高校劳动教育树立正确的财富观,让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深入人心,为当代大学生构建起正确的劳动观奠定基础。

(一)正确财富观的缺失与拜物教

所谓财富观从经济学上来说就是关于什么是财富,如何创造、获取和分配财富等方面的认知体系和根本观点。财富观之所以成为高校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与中国发生的剧烈社会转型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全面转入市场经济,资本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成为一个不能否认的事实。在这种转型的过程中,传统的财富观无论是“以义生利”还是“利以生义”都不断地被消解,但适应市场经济的正确财富观并没有得到及时地确立。最终的结果就是市场经济最核心的规则没有深入人心,市场经济最异化的一面却主宰了很多人的思想。前者表现为劳动价值论并没有成为市场经济中一部分人的主导价值观,后者就表现为商品货币拜物教,如果用通俗的话说就是拜金主义。

这一问题突出地表现为虽然我们反复进行防诈骗教育,但依然有很大群体的大学生上当。这固然与骗子的骗术之高明、学生社会经验之不足等原因有关。但其实一些诈骗手段如“刷单”并不高明,为什么依然有人上当?根源于劳动价值论没有深入人心,根源于商品拜物教的侵蚀。一方面,总有人怀着不劳而获的幻想,或者总妄图通过较小的劳动付出获得较大的回报,置市场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于不顾。另一方面,这一部分人同时也有个发财梦。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通过抽象与具体的方法阐释了什么是商品、货币、资本,其实也就把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的根源一步步具体化出来。如果高等学校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不把劳动价值论讲清楚,让劳动价值论进学生之心、入学生之脑,那么不仅还会有大学生前仆后继地上当受骗,而且也无法通过课堂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为大学生走上社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劳动创造财富的一般性质

当我们说劳动创造财富的时候,其实是在抽象一般性质上而言的。所谓抽象一般性质,不仅是指劳动是抽象的一般劳动,而且财富也是抽象的一般财富。

所谓抽象的劳动,不过是“撇开每一种特定的社会的形式来加以考察”的劳动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7页。,马克思从哲学的高度界定了抽象的劳动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207-208页。。也就是说,无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中、在什么生产关系中,劳动首先表现为人通过自己的行为中介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人把自己的生命本质力量对象化到自然物上,从而把自然物改造成为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当然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同时也改变了人“自身的自然”,这也就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在这个意义上,劳动所创造的财富不是“价值”,而是一般意义上的“使用价值”。换言之,劳动就是人类为了存活不得不对自然的占有即制造使用价值的有目的的活动。这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人类生存条件”,这样的“使用价值”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马克思说劳动是“一切社会形式所共有”的“人类生活得以实现的自然必然性”。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56页。

如果止步于对劳动和财富的如此理解,也只能是从抽象意义上去理解了劳动和财富的一般意义,虽然有助于我们从抽象意义上理解劳动与财富的关系,但却不能解释人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经指出:“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5页。,如果不能阐释清楚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过程,那么这种抽象就没有意义。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之后才会写下“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页。。

(三)劳动创造价值的具体性质

当我们理解了抽象意义上的劳动,同时还要清醒认识到劳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中、一定的生产关系下的劳动。这也就关涉到当代大学生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创造财富的认识。我们生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意味着无论是公有制经济还是非公有制经济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即价值规律运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劳动产品是作为商品呈现出来的。这个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从而使商品具有了可感觉和超感觉的双重特点。商品的价值量不是个别劳动的体现,而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这样不同的商品具有了交换的统一尺度。不同商品交换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这就是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也就意味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使用价值依然具有财富的一般性质,是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但价值已经成为财富的标志。由于货币固定充当了一般等价物,具有了与任何商品交换的通约性,因此货币的多少成为衡量财富多少的标准。这样,通过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体现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这就给商品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马克思称之为商品拜物教,最后发展为货币拜物教——货币成为人的唯一的需要。这就是马克思所批判的需要的异化。

虽然货币成为财富的标志,但是货币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商品。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货币,就是因为它自身具有价值。货币的价值同样是凝结在货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也就是说,货币的价值同样是劳动创造的。马克思分析产业资本的循环时揭示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商业资本的利润、借贷资本的利息和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同样是来源于工人的劳动。总而言之,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同时,商品交换过程中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劳动的交换,而且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唯有如此,才能让大学生牢固树立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才能从根本上抵制拜金主义的不良影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上当受骗的问题。只有当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真正树立起来、并认识到财富不过是自己劳动的对象化的产物时,人们才能真正做到不炫富、不仇富。

三、认识论:劳动是精神富裕的根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第142页。我们不仅要通过高校劳动教育让当代大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也要让大学生深刻领悟劳动是精神富裕的根基。这就是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之高的认识论维度。

(一)劳动使自然界成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马克思曾经指出,虽然人和动物从肉体这个方面来说都是靠自然界维持生活,这是人和动物的共同之处,但是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人具有普遍性。人的这种普遍性在于以下三点。第一,空间上的普遍性。人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对象,而动物只能生活在一个狭小的自然空间中,换言之人是宇宙性的存在物。第二,内容上的普遍性。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仅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来源以维持自己的肉体存活即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人还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精神的无机界”。第三,人的普遍性除了表现在空间和内容上,还表现在劳动的普遍性上。动物是适应自然界生存的生命活动,而人在劳动中改造对象世界即整个自然界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按照所有物种的属性进行改造自然的活动,而且能够按照其它物种所不具有的人的“固有的尺度”改造对象、进行生产,也就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63页。,也就是说人的劳动活动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当人把整个自然界作为自己的精神食粮,作为自己的“精神的无机界”,并不意味着人的精神世界的丰富性就能够自然生成。因为无论是从客观维度来看,还是从主观维度来看,自然界“都不是直接同人的存在物相适合地存在着”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211页。的。正因如此,列宁才指出:“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②《列宁全集》第5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3页。也正是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即人的劳动中,生成了人的感觉、需要、意识的丰富性,形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当马克思认为人的五官感觉(这是人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最基本条件)都是“迄今为止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今天所经验到的现实的个体,不仅包含了肉体,更重要的是“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92页。,即精神世界的现代人,都是在劳动中形成的。

总而言之,在劳动中自然界生成为人的“精神的无机界”。因此马克思深刻地提出:“为了创造同人的本质和自然界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相适应的人的感觉,无论从理论方面还是从实践方面来说,人的本质的对象化都是必要的。”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92页。而这种“本质的对象化”就是劳动。

(二)劳动创造了现实的精神富裕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9页。劳动过程深刻地改变了劳动对象与感性世界的同时,也深刻改变了人自身的自然。从认识论维度来看,劳动生成了人的意识和精神,人的认识在劳动过程中得以升华,进而生成为丰富的精神世界、真理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提出了人的认识过程要经历两次飞跃,一次是从实践到认识,另一次是从认识到实践。恰如列宁所指出的:“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⑥《列宁全集》第55卷,第142页。这里讲的实践,是一个哲学范畴,其中包含了最重要的物质生产实践即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中人们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形成了关于事物现象、外部联系、各个方面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人们借助于自己的抽象思维形成了关于事物本质、全体、规律的理性认识,这是形成人的精神世界的第一步即“从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从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获得了关于事物的理性认识即真理性的认识并不是目的,目的是要改造世界。同时我们在第一阶段获得真理性认识要经过劳动实践的检验和发展。这就是形成人的精神世界的第二步即“从主观精神到客观物质”“从思想到存在”的过程。

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阶段,我们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形成了丰富的精神世界,但这是精神富裕的初级阶段。从认识到实践的第二阶段,我们把第一阶段中获得的真理性认识运用于改造世界的劳动中,把理论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在对象化活动中生成更加充实的人的本质、更加全面的人的丰富性。因此,真正的精神富裕,并不是一个人掌握了多少真理性的知识,而是能够把这些真理性的知识运用于生产劳动中,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全面发展的人。无论是第一阶段,还是第二阶段,都离不开人的劳动。总之,人的劳动生成了“现实的人”的现实的精神富裕。

(三)劳动过程中主客体的双向改变

我们惯常的理解中,劳动是具有劳动能力的人改造自然界以获取物质产品的过程,也就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但是上述阐释已经澄明在劳动过程中我们把自然界人化为“精神的无机界”,生成了人的精神世界,实现了人的精神富裕。这从认识论维度来讲,就意味着劳动过程并不是一个人改造客体的单向度的过程。人改造自然的过程同时也是自然生成人的过程。如果我们把劳动理解为一个单向改造客体的过程,就把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跌落到旧哲学的立场上去了。一方面,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把自己的意志烙印刻画在自然界上,从而把自在自然改造成为人化自然。另一方面,在劳动的过程中逐渐生成了人的丰富性,生成了精神富裕的现代人。因此,人改造自然和自然生成人这两个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劳动过程的两个维度,而不是两个过程,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正面和反面。这就是劳动过程中主体对象化和对象主体化的统一。

这就是劳动过程的辩证法。如此从认识论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劳动,也就是在认识论中坚持了辩证法。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0页。这里的自我改变,不仅包括肉体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精神丰富性的生成。这里的实践,最基本的就是物质生产性的劳动。

四、历史观:劳动生成了人类历史

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在历史观上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从生产力角度来看,劳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即劳动的自然性;从生产关系来看,劳动创造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即劳动的社会性;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从历史观的三个维度上把握劳动观,明确劳动对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一)劳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生产力是改造自然的一种能力,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中不难看出马克思常常将生产力与劳动紧密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生产力以及劳动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诸多论述。马克思恩格斯首先认为生产力是一种共同活动方式。在特定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就是人们共同进行生产活动的方式,在马克思看来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组织方式,就是生产力。这种共同活动方式可以被理解为生产合力,生产力是人内在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随着生产条件的发展而产生变化,同时构成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劳动是实现人与自然统一的重要途径,“人和自然之间的交换,即以人的劳动换取自然的产品”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55页。。并且不同阶段人与自然的统一的实现并不是直线式的,而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而不断改变。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和自然的统一“都随着工业或慢或快的发展而不断改变,就像人与自然的‘斗争’促进其生产力在相应基础上的发展一样”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9页。。这就充分说明了在任何时代,即使是在如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人的劳动也是非常重要的,因而对于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是具有必要性的。

高校劳动教育中把握劳动对于人与自然统一的重要性体现在如何让高校学生理解劳动的自然属性。看似简单的劳动教育课程与劳动体验过程中蕴含的是对于人和生产工具(劳动工具)关系的历史性理解,正如现在人们依赖于电力,因此蜡烛退出了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于便捷的交通,而忽略了先辈们曾用双脚丈量土地。高校劳动教育就是为了使大学生群体在理解生产工具对当代生活的重要性、掌握生产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的同时,理解人与生产工具之间的辩证关系,用人的聪明才智去驾驭同样由人类聪明才智制造出来的工具,并清醒地认识到人不应该轻易地被工具所掌控,不要轻易抛弃过去的智慧,从而辩证地把握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二)劳动创生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生产关系是唯物史观中的另一核心概念,生产关系可以理解为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生产关系作出了如下论述:首先,指明了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决定性作用,“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724页。。其次,马克思从辩证法的角度指出了生产关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即“用来消除已经发现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第547页。。

生产关系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一方面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与发展的,也就是说,“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1页。。另一方面,人们改造自然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进行的,这种生产关系的总和就构成了一定的社会阶段。如我们通常所说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不过是标志一定社会生产关系总和的范畴。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01页。

通过劳动把握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对于高校劳动教育的启发意义在于:我们去理解一定的社会形态,尤其是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时,不是从现象层面看待,而是把资本主义社会看成一种生产关系的总和,看成是在劳动即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中形成的特殊的社会阶段。唯有上升至这个高度,我们当代大学生对资本主义的认识才能构成有“原则高度”的批判。

(三)人类历史就是一部劳动发展史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必须“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阐述现实的生产过程,把同这种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从市民社会作为国家的活动描述市民社会,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阐明意识的所有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形式。”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44页。也就是说,劳动生产力决定了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又决定了上层建筑。

据此可以得出,在劳动过程中,随着人类劳动能力的提升,在不同水平的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生产关系。不同的生产关系又构成了不同的经济基础,在不同的经济基础之上建立了不同的上层建筑。综合起来也就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形态。这一历时态的展开过程就构成了人类历史。如此,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196页。。如果没有人类劳动,就没有人类历史。另一方面,我们也只有从劳动这一根基出发才能深刻理解马克思所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为什么人类会从人的依赖关系的社会(前资本主义社会)转入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未来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的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的社会(共产主义),我们才能深刻领悟马克思耗尽一生心血所著的《资本论》在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意义。

明确劳动对于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对于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指导意义在于使大学生群体深刻领悟劳动对于美好生活创造及共产主义信仰的重要意义。中华民族一贯具有勤劳勇敢、热爱劳动的民族文化基因,全体中国人民正是在一代代艰苦卓绝的奋斗中解决了生存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不仅开创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而且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整个人类历史的新进程。

一言概之,当高校劳动教育分为劳动理论教育和劳动实践教育时,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作为劳动教育中的理论核心内容,我们必须从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历史观等维度阐明劳动之地位,构建起高校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的原则高度,涵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这同时也是高校劳动教育应有的理论高度。

猜你喜欢
本体论文集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熊铁基文集》出版
八卷本《王先霈文集》出版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少儿美术(2020年6期)2020-12-06 07:37:14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郭汉城文集》简介
艺术评论(2019年11期)2019-01-26 02:50:42
CP论题能为本体论论证提供辩护吗?
哲学评论(2018年2期)2019-01-08 02:12:14
张栻的本体论建构及其体用逻辑探析
哲学评论(2018年2期)2019-01-08 02:12:06
西夏文《三代相照文集》述略
张载哲学的本体论结构与归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