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英
(江西省玉山县中医院,江西 玉山 334700)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大多数是因各种动力、机械性因素而造成的椎动脉刺激、压迫,此时患者血管会变得折曲、狭窄,从而使得椎基底动脉供血无法达到正常数值。椎动脉走行于颈椎的横突孔,正常情况下颈椎有向前弯曲的曲度,长时间的低头活动易改变颈椎曲度,使颈椎曲度变直或出现反曲情况。这种情况易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颅脑后循环的缺血[1]。另一方面,还易使得颈椎部位出现骨质增生,其中钩突骨质增生压迫到椎动脉,导致椎动脉供血不足的概率极高。此外,还有韧带钙化或椎间盘突出,也是导致颈椎椎动脉迂曲或受压的因素,引起相应的后循环缺血后,会造成患者头疼、头晕,长此以往,患者的大脑会出现缺氧或缺血现象,极易形成脑血栓[2]。病情严重时,颈椎疼痛是难以忍受的,患者的相关日常活动也会受到大幅度限制,对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诱发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见原因有血管变异、管腔狭窄、增生骨刺等,病症发作时,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晕、视觉障碍等,大部分患者会在变换体位的时候出现眩晕,同时存在恶心、呕吐等现象。因体质不同,少数患者还有一定概率会出现肢体麻木、听力下降、视力下降等情况。因此临床方面为进一步缓解患者病情,早发现、早治疗是十分有必要的。彩色多普勒超声具有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等优势,能够详细反映出患者的椎动脉血流参数情况。但目前来看,关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资料相对较少,所以本文以此为基础,对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展开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展开分析(设为观察组),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群众(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50-70岁,平均为(59.97±4.45)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46例,年龄52-72岁,平均为(58.57±4.35)岁。(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且自愿参加;②确诊为椎动脉型颈椎病;③年龄在18岁以上;④主观意识清晰,具备自主呼吸能力;⑤理解能力正常,可正确表达自身真实意愿;⑥存在头痛、眩晕、耳鸣、耳聋、听力减退等现象;⑦在本院接受治疗未中断;⑧病历完整真实无隐瞒。(2)排除标准:①视听、认知功能存在障碍;②器官、系统功能存在障碍;③具有神经系统、血液系统、免疫系统疾病;④具有位置性眩晕、脑动脉硬化等相关并发症;⑤曾经实施过颈部、脑部手术;⑥因其他因素造成的眩晕;⑦治疗期间依从性差;⑧因外界因素中断治疗。所有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研究具有可行性,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入院后对病情有基础认识,并对治疗方式、药物无过敏反馈,已经签署告知书,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方法:对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就诊的7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观察组)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例群众(对照组)进行对比。所有患者的检查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展开,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频谱特点等,并对患者后续治疗展开长期随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步骤如下:医护人员从旁协助,患者以仰卧体位躺好,头部略微偏向一侧的同时向后仰,将颈部充分暴露出来。超声探头放置在颈部,对颈部总动脉的后侧、两侧进行扫描。显示出颈部总动脉、颈内动脉的长轴切面后,超声探头缓慢向外侧移动,从锁骨下动脉分支处、椎动脉起始段开始,沿颈部总动脉的走向进行探查,观察其形态、走行、内膜、管腔是否存在异常回声、彩色血流信号等。同时对椎间段内径进行测量,对诊断仪进行调整,取样容积设置在2-2.5mm的范围内,将超声束与血流方向保持一致,角度控制在45°-60°之间,探头频率保持在5-12MHz之间,在患者的第4-5颈椎或第5-6颈椎间测量椎动脉,并观测管腔内部斑块的位置及大小、主动脉的管径及走向、椎动脉充盈情况、血流方向等数据,结合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诊断仪的彩色增益与速度标尺,并详细记录椎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阻力指数、血管搏动指数。检查结束后,整合患者资料,临床治疗结束后,在患者知情且同意的情况下展开长期随访。
3 观察指标:对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流量、搏动指数、阻力指数等展开分析,并与健康人群进行对比。对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临床诊断结果展开分析,并与最终确诊结果进行比较,计算其诊断敏感度。
4 统计学分析:在数据的录入上由2人进行数据整理及核对。采取SPSS21.0进行数据处理,患者的信息确认无误后,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以(±s)、%表示,并分别行t检验和x2检验。组间对比以P=0.05为界值,P<0.05则表示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5 结果: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要高一些。从患者的椎动脉走行异常改变情况来看,70例患者中,椎动脉内径偏小的患者38例,其中23例为单侧,15例为双侧;椎动脉走行弯曲的患者26例,其中10例为单侧,16例为双侧;椎体外走行弯曲的患者6例。与临床最终确诊的结果相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敏感度高,为9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表1 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比(±s)
组别 收缩期峰值流速(cm·s-1)舒张末期流速(cm·s-1)血流量(cm·s-1)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对照组(n=70) 49.12±13.98 18.69±4.25 121.73±12.69 1.02±0.31 0.79±0.33观察组(n=70) 38.79±10.36 14.16±3.77 90.44±11.58 1.52±0.17 7.18±0.04 t 2.209 3.112 7.983 153.857 4.003 P 0.034 0.014 0.000 0.000 0.000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退变性疾病,一般好发于老年人群,可根据其伴随症状和影像学资料进行综合评定,患者根据颈椎病的类型可以分成神经根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等4类[3]。其中(1)神经根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椎间盘突出或椎间孔增生而导致的神经根走行部位受压,此时患者会从颈部到手部均出现放射性疼痛,也是常见的颈椎病类型。这种情况最常见的表现是上肢出现放射痛、酸麻、胀痛等,一般和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的区域相互伴随,开始会有钝痛,经过一段时间休息后能够好转,同时上臂存在酸痛、不适。如果治疗不及时,症状会逐渐加重且出现刺激疼痛,最终影响正常活动[4]。(2)脊髓型颈椎病:是因为年龄增长,颈椎出现了退变,椎间盘组织出现退变之后,增生的椎间盘组织对脊髓形成了压迫,影响了脊髓的血供,进而引起了脊髓缺血,再加上脊髓细胞的一些变性、坏死,导致神经的电生理的神经功能传递出现了异常,主要症状是上、下肢无力、下肢走路不稳、手部内在肌萎缩、下肢肌张力增高等,严重者会存在大小便功能障碍。如果脊髓呈现出持续性受压,其症状和体征逐渐加重[5]。长此以往,脊髓损害会呈不可逆性的改变,患者出现多汗、电解质紊乱等脊髓损伤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出现下肢截瘫。如果脊髓损伤的位置比较高,则很有可能会导致心跳、呼吸停止,造成患者死亡。(3)交感型颈椎病:是因为患者出现了椎间盘蜕变和节段性不稳定的因素,导致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了交感神经功能紊乱。青壮年患者出现交感型颈椎病主要是因为经常熬夜、长时间使颈椎保持相同的姿势,进而导致颈椎部位的韧带关节出现了硬化、钙化,压迫到了交感神经。例如长时间低头,极易导致颈椎曲度发生改变,出现颈椎增生。而中老年人出现交感型颈椎病主要是因颈椎退变而引起的骨质增生或椎间盘退化。其主要症状表现为眩晕、头痛、睡眠欠佳、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的患者还伴有恶心、呕吐、心悸、胸闷、心律失常等情况。(4)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病里常见的一种类型,也是本次重点研究的一类颈椎病,主要是因颈椎退变、增生或颈椎间盘突出而压迫到了一侧或双侧椎动脉,或是因颈椎不稳定,日常活动中刺激到了椎动脉而引起的椎动脉痉挛,上述症状均会导致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进而引起相对应的缺血表现,例如在颈部突然活动后,出现了突然的晕厥、黑蒙、跌倒等。颈痛、眩晕、后枕部痛、颈部无法正常活动等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基本临床症状体现,病情加剧时,还会诱发猝倒、神经衰弱、视力与发音出现障碍等现象,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随着病情加重,可能会使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从而引起以跳痛和刺痛为主的偏头疼,影响患者的正常睡眠[6]。此外,颈部活动时还会出现恶心、呕吐情况,患者无法站立活动,还会反复出现失眠多梦、心慌胸闷等症状,长此以往,患者的心理状态极易出现改变,诱发抑郁症。如果椎基底动脉压迫比较严重,患者在进行颈部活动时易发生猝倒、视物模糊、听力减退、耳聋等情况,有的患者还会出现短暂性失明。当其影响到自主神经时,还会出现心血管、呼吸系统症状,会导致颅脑后循环缺血,易诱发脑梗死。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睡觉时最好采用以侧卧、仰卧位,睡觉时要避免劳累、受凉,不要趴着睡,枕头高度以自身颈椎可以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为宜。例如将圆形枕头垫在颈部,可有效改善颈椎强直或反弓情况与椎动脉供血,从而缓解临床症状。椎动脉型颈椎病一般和局部炎症刺激及长时间姿势不良有关,所以患者在睡觉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要不枕枕头。不枕枕头会造成颈椎反曲,会影响到颈椎的供血,造成肌肉紧张。(2)不要枕太高的枕头。枕头过高相当于在睡觉时仍然保持着低头姿势,会继续加重肌肉紧张,使得炎症物质渗出。乳酸堆积还会引起椎间关节不稳,更加刺激椎动脉,加重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症状,所以患者睡觉时要以具有一定支撑力度的低枕为主。同时,因潮湿的环境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所以需要时刻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温暖。从中医角度来说,体内湿气重是会加大诱发颈椎病概率的,因为湿气重后,颈椎会处于一种受凉状态,导致颈部血液循环变慢,炎性代谢产物由此增加[7]。炎性代谢产物导致的炎症病灶,会逐渐使钙盐沉积而形成增生钙化,炎性渗出还会刺激到周围的交感神经,产生恶心、呕吐、胸闷、心慌、乏力等症,还有一定的概率会刺激到肌肉及周围软组织,出现肌肉酸痛的感觉。(3)患者在睡觉时,可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已经显现出来的一些症状,进行适当药物治疗。尽量将起床、卧床时的动作放缓,避免因颈、头部的快速运动而引起头晕等。椎动脉是人体脑组织血流量的主要供应来源,对小脑、脑干以及大脑后部的血液供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椎动脉血流是处于恒定状态的,而一旦恒定状态被打破,则说明椎动脉管腔的行走状况、大小都出现了变化。当椎动脉的血流降低时,患者脑部的血液供应量就会大幅度降低,从而间接诱发椎动脉型颈椎病[8]。椎动脉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干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造成前庭系统功能障碍的主要因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包括眩晕、恶心、呕吐、耳鸣等,同时伴有听力下降、行走不稳、言语不清、声音嘶哑等情况,有些患者会出现视物不清或视物变形的情况,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四肢无力、跌倒、神志丧失等。临床方面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最多见,有的患者可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大部分可在24小时内缓解,但存在反复发作的可能性,如果患者既往有椎动脉狭窄或同时伴随高血压、冠心病等,都有可能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此时需要给予对症治疗[9]。造成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因素众多,以椎动脉狭窄为例,其主要特点在于双侧后交通动脉都不供血到椎基底动脉以及头、颈部的活动会加重症状产生。亦或是椎动脉闭塞,其常见症状为头晕头痛、共济失调、视力障碍等,同时患者还有可能会出现猝倒或智力下降等。就中老年患者而言,椎动脉型颈椎病大都是因颈椎肥大性增生而造成的,此时患者骨赘突入椎动脉管,会压迫到椎动脉,进而形成管腔狭窄、弯曲或出现骨刺。上述情况均会对交感神经系统造成刺激,使得体内的交感神经保持着不正常的兴奋状态。随着时间流逝,患者年龄逐渐增大,大幅度增加的颈部活动会对椎动脉的伸展性造成极大影响,进而会使其出现退行性改变,椎动脉血液供应减少,供血不足的现象由此出现。现阶段,临床方面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一定争议,因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比较困难,有时仅仅是单纯靠一些直接证据来进行诊断,属于排除性的诊断,例如当中老年患者出现了相应的头晕症状时,首先需要排除心内科、神经内科、耳鼻喉科等因素,综合排除后,才能够推断是否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而且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方面,主要是以佩戴颈托、药物、理疗等保守方式为主。如今临床方面在诊断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时,大多数是结合患者的椎动脉走向、椎动脉形态、椎动脉狭窄程度等因素来判断的,所以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由此变得越来越广泛[10]。彩色多普勒超声是一种十分直观的检查手段,不但能够将患者椎动脉血管的走行、形态、管壁状况通过动态方式显示出来,还能够更加详细地探查出患者椎动脉是否具有血栓、斑块等症状。从临床数据统计来看,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管腔行走弯曲、狭窄现象,所以机体的血流动力学也会随着症状的轻重程度而发生改变。一般来讲,患者已经确认没有高血压、心脏病等疾病,但依旧存在上述症状,此时可以优先考虑患者是否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与此同时,猜测方向需要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来进行验证。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血流量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搏动指数与阻力指数要高一些。从患者的椎动脉走行异常改变情况来看,70例患者中,椎动脉内径偏小的患者38例,其中23例为单侧,15例为双侧;椎动脉走行弯曲的患者26例,其中10例为单侧,16例为双侧;锥体外走行弯曲的患者6例。与临床最终确诊的结果相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敏感度高,为98.57%,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性较高,且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与健康人群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比较大,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以明显显示出患者的血流方向、血流性质以及流速,从而为超声医生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彩色多普勒一般以红、蓝、绿3种基本颜色为基础,朝向探头的血流定为红色,背离探头的血流定为蓝色,而湍流以绿色来表示。正向湍流颜色接近黄色,负向湍流则接近于湖蓝色。正常的血流属于层流,所以会显示出纯正的红色或蓝色,红蓝色的亮度与相应的血流速度成正比,所以通过以上特征能够更好地显示出血流图像。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的体质量过大,那么锁骨、颈椎横突等位置有很大的可能被挡住,所以即使实施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也有一定的概率无法将椎动脉中的情况全部清晰显示出来,使得频谱取样工作受到大幅度限制。除此以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还容易因操作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而受到相应影响,因此,在选择取样点角度及显示椎动脉血流时,需给予足够的重视。综合来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优势在于:(1)经济实惠。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费用要比CT、磁共振都便宜,主要用来判定血流供应情况,即使需要反复多次进行检查,患者及家属也能够承受住其带来的经济负担。(2)比较安全。与放射性X线不同,彩色多普勒利用的是超声波,没有辐射。(3)没有明显、特殊的禁忌证。适用范围广泛,只要患者可以配合,都可以进行此项检查。
综上所述,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为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展开检查,能够更加准确、清晰地鉴别病灶,间接提升就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