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思源,高焕清
(北京市朝阳区职工大学,北京 100013; 湖北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咸宁 437000)
2019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推进双创教育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1]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2]目前,我国正进入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发展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乡村振兴离不开农业产业的支撑,而农业产业的发展又依靠高素质农业人才,并在人才的类型方面对乡村治理人才、农业科技人才、农村实用人才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高职院校在乡村人才培养目标上,一要打造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涉农人才队伍,二要努力培养一批“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乡村振兴带头人。
当前,地方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招生难、培养难、后续跟踪服务难”等问题突出。为此,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立项校级重点课题“农民大学生培养路径研究”,重新构建涉农人才培养体系,探索“职业农民-涉农大学生-乡村人才”培养路径,形成从农民中培养大专学历大学生的整体方案。2016年,学校向咸宁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的建议,报省教育厅批准,并得到湖北省人才办和湖北省农业农村厅的支持。2017年,咸宁市出台《“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咸宁职业技术学院率先在湖北省实施“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一村多”),对接农村农业一二三产业的具体需求,设置中小企业创业与经营、电子商务、现代农业技术、乡村旅游、乡村建设规化、休闲农业等专业,为当地农村定向培养急需的基层组织接班人、脱贫致富带头人、创新创业合伙人。
咸宁市农村人口老龄化、青壮年劳动力外流、“空心化”现象突出,农村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医疗教育、传统工艺等人才极度匮乏,乡村治理水平亟待提升。2022年,研究团队对咸宁及周边市区的人才需求做了调研。根据调研数据统计,从人才总量来看,咸宁市人才总量为33.4万人,与周边的江西九江市人才总量46.11万人和湖南岳阳市人才总量57.8万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咸宁市农村“五类人才”只占到农村人口总数的2.91%,远低于咸宁市人才占比10.94%的比例,农村人才总量严重不足。
从人才结构来看,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319人,本科学历10,151人,大专学历13,238人,高中及中专学历20,466人,初中及以下学历17,499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占比1%,本科学历占比17%,人才队伍的学历普遍偏低。
从人才年龄分布来看,35岁以下的有15,436人,35-49岁的有24,191人,50岁以上的有22,045人,其中35岁以下的比例仅占14%,人才趋于老龄化,存在青黄不接的现象。
从人才分布来看,主要表现为人才行业领域分布不合理,非生产性领域分布多,产业发展一线分布少;事业单位分布多,涉农企业分布少;传统行业分布多,新型产业分布少。并且,县域之间人才分布不平衡,如崇阳县农村“五类人才”仅有6,195人,远低于其他(市、区),嘉鱼县与崇阳县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人才较少,分别为240人和546人。
“一村多”学员与应届高中或中职毕业生相比,“70后”和“80后”占主体的“一村多”学员有一定的特殊性。从学习基础看,虽都具有高中或同等学历,但绝大多数“一村多”学员基础差,个体学习习惯差异大;从生活经历看,社会阅历丰富、心智成熟,更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但个体间过往经历差异显著;从求学心态看,一方面学员想弥补自身未上过大学的心理遗憾,另一方面想为今后发展增加筹码,学习主观性强、自觉性高,多处在职业生涯的上升期,要为家庭生计奔波,面临学习和生活的双重压力,工作与学习间的矛盾突出;从学习需求看,“一村多”学员大多来自农村的基层管理者、农业产业经营者和创业者,在报考专业时考虑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相近,或有助于今后的发展。总之,“一村多”招生对象来自咸宁市城市、农村的各行各业,今后工作打算和发展千差万别,加之咸宁各县市区农村发展和农业产业不尽相同,学员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各异。
至2023年,“一村多”已为咸宁市905个行政村定向培养了2,066名大学生。村两委班子大学生的占比达到46.6%, 500多名学员成功当选“两委”班子成员,其中77人当选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创业学生的占比已达到36.28%。之所以涌现出一大批乡村振兴的排头兵,其原因聚焦在协调联动机制、单招定向培养以及经费保障方面。
市委组织部牵头建立了由财政局、农业农村局、扶贫办、咸宁职院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协调机制和“校地联动、定向培养、多元协同、终身服务”的工作机制。市委组织部、咸宁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制定“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招生实施方案,推行“市县镇村”四级联动,广泛宣传发动。由县市区组织部门对学员进行政审并签订回乡服务协议,要求学员毕业后回乡村服务期限不少于5年。在录取政策上,实行单独计划、单独考试、择优录取。市县财政、培养院校按照3:5:2的比例分担培养费用。2019年起,由省人才办补贴学校专项办学经费每生每年2000元。
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通过三项引领,大大增强了农民大学生的“三农”情怀、创新精神和带头意识。如闯王镇汪家畈村的“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郑亚娟注册的“九重松”商标,先后开发和引进新品种,建立了储存库和罐头生产线,并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砂梨产销模式,带动村民一起致富。
这种典型案例所产生的引领作用主要源于宣传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邀请经验丰富的学员手把手传授技术绝活,加强技术技能教育中的专业精神渗透。同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教育,建立职业教育素养标准,厚植农匠文化,培养学生的“农匠”精神,在学员的心灵深处根植“学农、爱农、务农”的情结。进而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周期,把课堂搬到国家乡村公园、现代农业示范区、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把“五个思政”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筑牢学员爱党爱国爱农村的思想根基,增强振兴乡村的使命担当,厚植兴农富民的家国情怀。
为“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创设创业条件,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农业产业建构课程体系,设置了种植(中药材、苗木、油茶、蔬菜、桂花、菊花、猕猴桃、枇杷、柑橘),养殖(中蜂、虾蟹、黑山猪),农产品加工(豆制品、砖茶、竹产品)以及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现代农业企业经营与管理等多个方向的项目化课程包。构建“1+X+N”专业群课程体系。“1”是根据“三农”工作和农民的需要,构建统一的基础课程包,实现基础课程的“底层共享”。进而,聚焦专业岗位与专业技术技能培养,融合设置2-3门模块化核心课程,实现岗位与技术课程的“中层融合”。“X”是证书模块化课程群。针对专业职业技能证书要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根据职业技能证书等级标准和考核范畴,各专业将融合设置的2-3门模块化核心课程对接证书的能力培养标准,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即可参加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N”是专业群顶层互选课程群。在拓展技能培养上,设置“N”个项目化技能课程包,供专业群学生互选,满足学员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实现技能课程的“顶层互选”。
与此同时,建立符合农民大学生实情的多元评价考核体系,对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学过程、学习成果做出全面评价。推行“双元三贯通多角度”考核评价体系。“一村多”学员的考核评价推行校、院、企、村共同参与,过程管理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双元评价体系,将课程与证书贯通、证书与学分贯通、学前培训与学分贯通;从思想道德品质、农技匠心追求、崇农生产实践、农村基层管理、创新创业潜能等多个角度进行评价。
为缓解学员在生产与学习之间的矛盾,催发学员对实用技术的反思与创新,能够学成后回到农村、服务乡村,学校因地制宜,逐渐形成了三种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做交替+弹性学制”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实行校内课堂和基地集中教学、校外基地和教学点分散教学、送教进村和送教入户相结合;学习方式上采取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相结合。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和周期性、企业生产具有阶段和秩序性。因此,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弹性学制。学员可在3-5年内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一般来说,学校面授课安排在农村农闲季节或经营淡季,教学时间是每次2周、每周3天;农忙季节和经营旺季,学员在岗生产实践,教师到学员的工作地点进行现场指导。在课程选择上,学员根据目前的工作或创业项目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学习,学校为每一位学员配备一名技能导师和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开展农业生产和创业实践,让学员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第二,“四百工程”支撑的 “学创一体+三导师制”双创教育模式。构建百人“专家团”、百人“技术能手团”、百人“创业导师团”和百人“双师双能教师团”,为学员开展专题讲座、技术指导、信息咨询、创业指导等服务。从校内外专兼职教师、“百人技术能手团”中遴选技术过硬、懂农业生产规律、有农业生产经营能力的教师担任学员技能导师,指导学员的技能养成;从学校副科级及以上干部和讲师及以上职称专业教师中遴选和培养有农村工作经验、有较强组织能力的人员担任学业导师,指导学员的“三爱”养成;从专职教师中遴选有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作为学员的创业导师,指导学员创新创业。实施以学员为创业主体,以学业导师、创业导师和技能导师“三导师”为主导,形成“学校推、政府扶、老板帮、导师带、学生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第三,“支部管理+一主双育”的学生管理模式。“一村多”学员中共产党员占比为41.4%,具有很强的自律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此,学校依靠班级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员和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提出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提升”的自我管理模式,并制定了《一村多名大学生学员管理制度》,对学籍管理、课堂纪律、宿舍管理、考勤管理、校外实践活动、党员管理等进行细化,充分发挥学员的主体功能,强化学员的主体作用。
第一,政策文件不明确。“一村多”建立了“政校企院村”五位一体的办学体制,强调政校企院村形成命运共同体,盘活各方资源,共同为乡村振兴培养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但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村多”人才培养缺乏宏观且完善的制度保障体系。当地政府号召力和内生动力不足,出台的部分相关政策文件没有明确划分与规定政校企村等主体的责权利,未具体指出具有强制性与指导性的可行性操作和建议。
第二,保障机制不健全。有关合作的经费投入较少、宣传力度不足,合作缺乏强有力的保障机制。在刚性管理与柔性支持配合不到位的情况下,行业、企业、农村等主体缺乏参与办学的积极性,各方力量未凝聚成团,导致政府统筹、多方参与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较多工作无法全面有效落实。
第一,在课程体系方面,“一村多”围绕咸宁农村相应岗位标准与工作内容,以专业群为基础,强调底层共享、中层强化、顶层互选,构建了具有特色的“1+X+N”专业群课程体系。但课程体系跨界特征不强,课程内容缺乏全面性与针对性,未能及时反映时代性、交叉性和智能性,使得农民大学生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技能知识与人文知识等融通性不足,学生个性化、多元化的发展需要无法切实得到满足,进一步影响学生新时代根植“三农”、服务“三农”的意识与能力的塑造与提升。[3]
第二,在师资队伍结构方面,要以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为保障。虽通过各类培训活动,教师的教育教学与专业实践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相关制度体系不完善,产教融合不深入,培训体系不健全,教师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不强等各因素致使“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效不足,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水平仍相对不高。
第一,乡村治理水平落后。农民的收入普遍偏低,农村人口呈现净流出的趋势,使得公共服务水平得不到提升,导致了村民自身的聚拢与带动辐射能力有限,“一村多”学生的招生、培养、管理、就业、创业等环节中出现诸多问题。
第二,农村拥有的资源有限。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专业技术、创新创业、经营管理、社会服务、医疗、教育等资源匮乏,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一村多”毕业生回村就业创业难,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志于改变农村面貌的学生回到农村却“留不住”。
第一,农村农民诉求多元化。“一村多”以农村回乡青年、返乡农民工、村两委班子成员、复员退伍军人、下岗职工等为主要培养对象,生源学历层次普遍不高,且类型多样性导致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农村实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易产生所学知识在农村“用不上”的尴尬局面。
由图6可知,响应曲面坡度较平,随着重量值与烘干时间的增加和延长,感官评分分值都是先增大后缓慢减小,说明交互作用不明显。
第二,农民学习动力不足。农民开始意识到提升学历与加强自身综合技能的重要性,但付诸实践的意识不强。
第三,升学门槛高。目前“一村多”要求学生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但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较高的学历门槛使得在申请“一村多”项目的时候受到阻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4]咸宁职业技术学院“一村多”项目需要升级,用新思想转变农民思维,用新技能增强农民本领,用新管理模式服务农民成才,不断推动农村农业产业科技化、人才专业化,[5]办出农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对此,研究者认为,面对以上诸问题,首先当地政府应秉持多元共治理念,形成治理合力,创建全面覆盖式制度体系,以加大“一村多”人才培养制度保障,促进“一村多”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深化改革。
其次,学校要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增强专业覆盖面与针对性。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的师资队伍。
再次,需要及时打通政策上的阻碍,降低入学门槛,让更多的在乡劳动力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学校还应及时调整教学培养方案,让教学兼备实用性和创新性。
最后,要从知识储备、职业技能、发展需求、文化素养等方面准确分析学生特点,了解学员的差异性,精准对接学生需求,分类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统一化与个性化并存的人才培养体系。
二是加强育人、用人、留人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健全政府主导、市场主体、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多方共赢的高端产教融合平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建立健全“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多方协同、“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的开放办学模式;建立健全统筹联动的协同机制,以政府为主导的部门联动工作机制,确保农民大学生培养和创业资源效益最大化。
三是 “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招收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青年,开设“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 中高职贯通班,开展五年一贯制模式中高职贯通培养。参照湖北省“3+2”五年制高职招生政策组织实施,采取免试入学、免试贯通转录,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所属中专部)负责学员前3年教育教学,高职院校负责后2年高职阶段教育。
四是市州教育部门要会同农业农村部门,协商对口高职院校、中职学校,对中高职贯通培养的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贯通接转、毕业管理等予以统筹优化,加强贯通培养探索。
五是对创业个体、合伙经营、小微企业的毕业生,在农业保险、一次性创业补贴、创业培训、创业项目立项、项目技术服务等方面畅通相关扶持措施的办理流程,完善提交申请、审核、公示以及资金拨付方面的工作制度。
六是在省内试行学分银行,对所修学分进行认证,政府依据学分颁发相对应的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称证,并对持证且从事农业生产的职业农民按月发放工资。
一是“一村多”面向农民大学生因地制宜创新分类型、分产业、分区域、分农时、分层次的人才培养模式,量身打造“一村多”多元化课程体系。
二是底层课程设置主要满足咸宁现代农业发展、乡村基层治理、高素质农民综合素养养成需要,培养高素质农民前瞻性、先进性和引领性。
三是优化专业课程,丰富互选课程包,完全由学生根据现有工作需要、发展需求、个性化需求进行选择。
一是依托校企融合平台,共享涉农行业企业领军人才、大国农匠资源,聘请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农业专家、教授组成“专家团”与学员对接,解决咸宁“三农”治理和农业生产技术难题。
二是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生产经验、专业技能精湛或掌握绝技绝艺的乡土专家和技术能手,组成“技术能手团”,为广大学员传授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技术指导。
三是多渠道聘请懂技术、懂市场、有情怀的企业家充实“双创导师团”,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和创业指导。
四是在校内教师中优选中青年教师到生产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和跟岗学习,培养涉农的“双师双能教师团”,进行专业教学、项目指导和送教下乡服务。
一是学校组织校内外机构、师资团队联合开发种植、养殖、乡村规划、乡村建设、乡村文化、农产品物流、农村电商、涉农中小微企业管理、农村公文写作、农村社会管理、农村基层党建、农村基层管理等模块化课程资源包和信息化资源,并依托自主开发的“乡村振兴服务平台”建成信息化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
二是课程应设计成适宜于零碎时间和情境性学习的单元模块,不同知识单元之间既要有知识的关联性,又要呈现逻辑关系,并且还方便学员在短时间和特定情境中完成学习,如在养殖农场中学习禽畜的疫病防治,在大田作物的田间了解种子的处理方法等。
三是农民大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需要得到教师的有效解答。因此,教师需要根据经验制作常见问题数据库,并支持学员在学习平台、社交圈进行交流互动。所有问题及答案汇总归纳进问题数据库作为答疑共享资源。
一是在“一村多”校友会的基础上、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建立“一村多创业商帮”,对接学员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电商消费扶贫、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各类创业项目,为学员在技术操作、创业实践方面提供全方位专业服务。
二是利用自主研发的“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健全学员终身学习支持体系。
三是内部成立服务团队,为学员提供现代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农产品物流、美丽乡村建设、中小微企业等方面的咨询服务。
四是由“院所专家+学校教授+技术能手”组成专家技术服务团队,精准发力乡村产业振兴。
五是建立定期回访制度和回炉培训机制。咸宁职业技术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按照终身教育、因材施教的理念,积极主动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紧扣以教促产、产学融合主题,推动形成同农村产业人才需求相适应、同产业结构相匹配的现代涉农职业教育结构和区域布局。在“一村多名大学生计划”多元共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制度创新等方面做进一步突破,形成有利于涉农职业教育发展的制度环境和生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型、服务型、综合型乡村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新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