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敏,张胜旺
(中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一项关于人的成长与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必然离不开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向度。马克思主义人学是围绕“人”为中心的科学理论,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现实的人,实现人全面自由充分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最高命题。遵循这一逻辑理路,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不仅为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同时,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给予了重要的视界启发和方法借鉴。
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理论的阐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立场和理论来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最终完成培育人这一终极目标,其理论基础是关键。
第一,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本质理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与基础。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6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并受其制约的具有现实意义的人,人的本质就是人的社会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处于社会中的人,教育过程是人的实践过程,教育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其本身就是做人的工作,更具体地说是做人的思想工作。既然是做人的工作,就要去认识人、研究人,首要的就是考察人的本质。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本质理论,科学认识人的本质内容,从而深入剖析新时代大学生出现思想问题的根源。
第二,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需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驱动力。对人的问题的探究绕不开人的需要问题。在马克思看来,“在现实世界中,人有多种需要”[2]316,人不仅有最基础的物质方面的需要,还有更深层次的精神文化方面的需要,并且人的需要总是不断地在变更,它随着社会生活实践的变化而不停变化。做人的思想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基本属性,这一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全面了解人们的思想与动机。又由于人的需要是产生各种思想和动机的源头,相应的动机萌生特定的思想并衍生出相应的行为。对此,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熟悉和把握受教育者合理的物质与精神需要,他们有需要才会有获取知识的动力,才能够激发出驱使他们自觉接纳思想政治教育的动力因素。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具主动性和可接受性。
第三,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发展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状态是自由、全面和充分的发展。这里的全面发展是相较于人的片面发展来说的,是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普遍提升和全方位发展;人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人在充分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随心所欲而不逾矩,强调人的个性自由;人的充分发展指的是人的发展无止境,不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是无限的,这种发展状态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实现共产主义才可以达到。这一崇高理想,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这一育人的思想工作来说,教育人、转变人、培养人并最终实现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其永恒的主题,也是其终极的目的与价值归属。马克思主义人学所追求的人的自由、全面、充分发展这一命题,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
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信息化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遭受着网络社交圈层化、泛娱乐化思潮等带来的挑战。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不良思想的产生和传播。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置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关照下,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不断地审视和解读。具体而言,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人学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视角出发来研究人,首先对人的本质作出了较为系统、完整的阐释,并肯定了人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本质是人的生产劳动。[3]161马克思认为,人并非抽象的,孤立的人,人是具体的,人的生产劳动必须置于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去把握。也就是说,人的本质也就必须从一定的社会关系出发来规定。人的社会性彰显和印证了人的本质。
随着网络的蓬勃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了大学生生存发展的主要环境。大学生网络社交圈层化则是指新时代大学生在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特殊社交形态与存在方式,其主要是指大学生在互联网虚拟环境中形成的只在自身特定圈层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社会现象。[4]社会交往是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的最基本的需求,大学生也存在着复杂多元的人际关系与社交需要。虚拟社交以精神性生产活动为主,主要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反映到社交网络中就是人们基于某种联系而建立起来的多个社交圈群,在圈群中,按照成员的兴趣作为划分的标准,这些圈群可分为不同层级,并且在圈群中会产生出一位核心领袖人物。圈群内成员在共同兴趣爱好的基础之上可以在群内进行信息交流与畅谈,但也正因为群内成员接触的信息相似程度很高,大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交往就更为局限,无形中隔断了大学生之间正常的沟通与交流。当正面积极的信息在圈层中传播时,圈层内大学生的思想动态自然偏向正向结果,这无疑是众望所归;然而,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难免入眼于辨析能力还未构建完整的大学生,由此影响大学生的三观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由此也将遭受到更为严重的危机与挑战。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长期潜伏于圈层内的一些极端或危险的错误言论借助网络的力量迅速蔓延开来,导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被引诱、被误导,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监管造成困难;另一方面,作为互联网时代产物的网络社交圈层化,高校思政教育者对其内在规律的认识和应用并不完全熟悉,尚且处于摸索阶段。相对于教育者来说,大学生深谙网络规则并在网络社会中来去自如。他们在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其对网络的使用可以说是已经超越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教育者在网络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优势部分沦丧。社会的发展召唤教育者要更加充分地意识到网络时代下的产物对高校思政教育的冲击,不断更新以理论灌输为法宝的传统教育工作模式。
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提出,“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5]514,即人的需要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规定。人类社会历史正是在追求人的需求的不断实现,缩小人的需求与社会实际水平的矛盾运动中,不断地向前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人学还指出,人的需要是多元的,包括人的物质需要和人的精神需要,人的精神需要是人的更高级的需要。人是“物质人”与“精神人”的有机体,二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新时代人们对精神文化层面的追求更为注重。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该具有正确高尚的精神追求,引导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处理好物质和精神需求之间的平衡,提升他们的精神层次,需要我们始终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作为依据,从而指引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方面面。
娱乐是人们的本能,也是人们基本的精神需求之一,它极大地疏解了大学生日常所面临的压力。同时,唯物辩证法认为,凡事皆有其“度”,娱乐也要讲究适度原则,一旦过度,就会走向“泛娱乐化”,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健康发展。根据调查得知,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仍旧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但是已经存在的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群体的成长过程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一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念上出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错误倾向。泛娱乐化,通俗来讲,意为“过度娱乐”,其就是假借娱乐的名义,依靠大众传媒技术对社会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大肆的娱乐性的粉饰和曲解,让本该正经的事物也变得娱乐化。泛娱乐化思潮标榜“娱乐至死”,宣扬的是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此种低级的感官刺激腐蚀着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准则。大学生在“泛娱乐化”勾绘的一种世俗景观世界中,极力推崇的是物质的占有与享受,进而弱化了其正常的精神需求。在这个过程中,泛娱乐化思潮虽然让大学生群体感受到了短暂的快乐,但会长时间地侵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从而逐渐瓦解其对于生活的热情与信念,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从现实的人出发,思考着人的现实世界与生存问题并致力于最终实现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基本理论旨趣和最终价值归属,也是所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最终目标,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252。可以看出,一方面,实现人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旨趣和目标取向,也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最终目标所在;另一方面,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也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题中应有之义。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者理应关注每一个个体的发展。
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是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理所应当地需要将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但是,传统思政教育对社会价值的过分重视和对大学生个性的忽略等弊端仍然存在,不利于新时代大学生对自由个性的追求和自身的全面发展,也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的价值追求。例如,部分思政教育者仍旧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虽然在历史上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过积极的影响,但在当下的社会中,一味的理论灌输早已不符合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开展。窥探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本质,就是要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的讲课方式,把课讲透、讲深、讲活。[7]新时代背景下,这种教育方式显然已经成为束缚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桎梏,思想政治教育者难以做到“因材施教”,从而忽略了大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忽视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进步的内在需要,最终阻碍大学生的发展。
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还应当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书更在于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师既需要精通专业知识,又要修养德行,争做精于‘传道授业解惑’的‘经师’和‘人师’的统一者。”[7]。这无疑说明,高校思政教育者要以身作则,在用学术造诣启迪学生思维的同时,更要用自身德行去感召和指引学生,助力大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局部问题,要始终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和人的发展出发,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进措施,即从人的本质出发,优化校园网络环境;从人的需要出发,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求;从人的发展出发,明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社会性确证了人的本质,人是社会的产物。由此可见,人自始至终都是社会中的人,就算是身处网络空间世界,其仍要受到社会规则的制约。大学生处在一定的社会中,网络极大地占据着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也无不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处于变幻莫测的网络大环境下,新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者要想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占据优势,对网络社交圈层化这一现象的研究就显得更为紧迫和重要。我们要不断地优化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网络空间,打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
首先,各高校应该尽快创建云数据平台并利用平台分析把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善于运用学校相关超话和论坛搜集整理并分析大学生的日常言论信息,初步掌握和了解大学生的社交动态和热点话题,关注大学生的真实想法,进而为线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工作打好基础。其次,借助群内领袖的力量去观察大学生们的思想发展态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通过与各个圈群领袖建立密切的联系,强化对群内大学生成员特别是圈群领袖的意见分析,更好地掌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最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不仅要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素养,知悉当下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还需要深入了解网络环境的特性,对网络的使用要更加得心应手;要全方位扩大与大学生之间的交往活动,做到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大学生多方面的关注焦点和利益需求有一个整体的判断和把控;与此同时,还要注重培育大学生的主体性道德人格,使之能够更加自如地运用自身的道德素养和道德判断力去应对瞬息万状的网络社会环境,努力打造一个更加明朗的校园网络环境。
综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线上线下相结合来把控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同时积极加强正面引导,及时满足大学生的合理诉求,及时察觉和纠正大学生不合适或错误的思想倾向。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才可以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的特点,找准切入点,从而使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需要理论指出,人有多种需要,物质性需要是人最基础的需要,精神层面的需要是人的更高级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其性质来讲,本身就是一种精神性的实践活动。因此,面对新时代大学生需要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的特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及时洞察和了解大学生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层面的合理诉求,在满足大学生物质性诉求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大学生的精神需要。
一方面,关注大学生的精神状况,了解其精神需求。当前,部分大学生心理压力大、精神容易焦虑已经成为高校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问题。教育者要想把握大学生的精神性需求,就必须先掌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这就需要教育者走进学生、了解学生,并定期与学生谈心,针对他们的需求做出正确的回应与满足,真正做学生的良师益友。高校要积极发挥心理咨询中心的作用,举办心灵点滴、班级树洞、医生宣讲、音乐团辅等一系列形式新颖、寓教于乐、内容丰富的心理活动,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积极给予开导,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
另一方面,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大学生审美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大学生审美”[8]。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审美教育,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另外,还要重视加强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对网上娱乐信息的甄别能力,使他们能够识别和抵制混乱肤浅的网络“泛娱乐化”信息,有选择地批判性接受积极健康的娱乐文化,竭力摒弃和杜绝庸俗、低俗和媚俗文化,在追求真善美的过程中提升精神境界通达自身的全面发展。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在充分了解大学生精神状况和精神需求的基础上,满足大学生合理的精神需求,用美育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和担当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事业中来。
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人的发展内涵丰富,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9]这不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根本遵循,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指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要始终谨记和遵循这个根本目标,坚定育人信念,助推大学生健康成长。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继续努力,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注重社会实践的加强。课堂理论知识的灌输固然不可或缺,但社会实践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相较于课堂理论教学活动,丰富多样的社会实践能够极大地吸引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深入挖掘的教育形式。从丰富多样的课堂或课外实践中,大学生亲身参与并通过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成果,从而感悟知识的力量,使理论知识更深刻地入脑入心。同时,大学生在实践中还可以进一步衡量自身的素质和能力,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我、发展自我、突破自我,做躬身力行的实践者。高校思政教育者要善于运用社会实践对思想政治理论的阐释、呈现与渲染功能,实施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育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其次,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始终坚定信念,提升育人格局,注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为新时代的中国锻造一批有素质敢担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当前教育界一致认为,人的全面发展要从德、智、体、美、劳这五个方面落实,实现全方位育人。
德育方面,教育者要将马克思主义人学核心理念适时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提升大学生自身理论修养,深化对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和践行;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感;要切实发挥红色育人功能,带领大学生参观烈士基地、纪念馆等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身临其境感受爱国情怀以强化大学生爱国意识。智育方面,在思政课的教学工作中,教师除了向大学生讲解基本的理论知识之外,还应当培养和训练学生,使其在某个方面或者领域形成基本技能,有计划地举办各种知识竞赛,如创业创新大赛、“挑战杯”、机器人创意大赛等活动,促使大学生能够更加热爱科学。体育方面,在日常校园活动中,努力营造活泼的校园体育气氛,举办形式多元的赛事,提升体育活动的吸引力以促进大学生自愿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强身健体。美育方面,教育者自身深厚的审美修养是开展美育教育的先决条件,这样才能提高美育教育活动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高校还应该重视美育相关课程的设置与开展,对美的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喊口号阶段,要在日常生活中落实对美的践行,引导大学生在注重外在美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在美,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提升个人魅力。劳育方面,教育者在劳动教育中要将育人的功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观。[10]结合大学生专业组织相关劳动活动,在劳动中感知生活的艰辛与美好,用劳动托起中国梦。同时,高校和教师应努力推动相关机制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助推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状态的转换,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
最后,关注大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马克思主义人学认为,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对人的个性的追求。高校思政教育要从多方面入手,促使大学生成长为拥有良好个性的人。第一,在教学方法上,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深入了解大学生基本情况的基础上,采取更为灵活和有针对性的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第二,在教育过程中,要运用多种策略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来参与,使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激发自身的主体意识,充分展现和完善自身的个性;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始终秉承和坚持个性化原则,注重发掘大学生的潜质,正确引导大学生个性发展,不断促进大学生的全方位发展,从而提升教育活动的感染力,助推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实现。
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始终立足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从理论高度回答了关乎人的本质、人的需要以及人的发展等重要议题。基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诉求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指引,是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不断取得成效的必然要求。要言之,高校必须在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视角下不断解读和审视思想政治教育,创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局面新景象,才能最终通达人的自由与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