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表演要感染观众,使其在观看舞蹈表演的同时,能产生深刻的情感共鸣,需要演员塑造好艺术形象。演员形象的塑造要求演员能够将自身对于舞蹈理解与认识通过肢体动作体现出来,通过能反映社会现象与风气且契合人们审美要求的作品,传递出深刻的艺术情感。本文从演员形象的塑造与表现出发,在对演员形象对舞蹈表演的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演员如何进行形象塑造与表现这个问题,从基础能力、丰富阅历、角色揣摩、适当想象、加强情节设计等多个角度展开论述。
1 演员形象对舞蹈表演影响
舞蹈表演过程中,演员形象塑造与表现非常重要。要想将形象塑造好,需要从专业角度出发,结合不同舞种特点与表现形式,有针对性进行艺术形象塑造。演员形象塑造必须契合表演风格,并要与环境相适应[1]。改变片面单纯地追求形象表达一致的情况,这样才能不落窠臼、打破陈规,更好突出舞蹈艺术特点,同时达到感染教化观众、陶冶自身情操、提高大众审美情趣等目的。不同舞者对于同一支舞蹈,在理解上会有所不同,形象塑造也会有差别,所以一定要强化演员形象塑造力,以此确保他们可充分表现舞蹈内涵与情感,体现舞蹈独特风格。
演员形象塑造对舞台效果影响大,而表演要取得成功,必须确保有优秀的舞台效果。舞台效果通常会根据舞蹈内容、演员所要表现的艺术形象、舞蹈作品,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与舞蹈整体风格进行调整。同时,演员形象也会进行相應的改变。过程中要借助化妆、衣着、装饰以及舞蹈动作等,塑造演员形象,增强舞蹈真实感与吸引力,使观众充分融入舞蹈中,在具体情境与场景中获得美的熏陶与感染,并体会舞蹈艺术形象与蕴含的情感。如此一来,舞台效果会更佳,对于舞台表演的成功与艺术价值的提升也大有裨益。
2 舞蹈表演中演员形象塑造与表现路径
2.1 强化基础能力
舞蹈表演中演员形象塑造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能力,故而要强化体能素质、身体协调性、肌体灵活性、乐感与韵律感、舞蹈技能、表演能力。舞蹈表演对于体能的要求高,表演者要在平时加强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以确保在一定时间内可以保质保量完成各项舞蹈动作。舞蹈演员要锻炼肢体协调性,既要连贯与协调完成肢体动作,又要使观众从中产生美感。演员在舞蹈表演时要保持良好体态,跟着节拍变换动作与调整身体,以此做好艺术形象塑造,最大程度提高舞台表演效果。
演员形象塑造一定要保证肌体具有灵活性,不仅要会跳,掌握各种动作,还要具有柔韧性与良好的身体感知力,提高表演效果,让观众对表演者欣赏与认同。舞蹈与音乐分不开,所以演员形象塑造必须增强乐感,同时要把握好音乐节奏与韵律,有助于艺术形象塑造,也能突出表演者舞蹈素养与艺术素养。演员形象塑造要加强文化素养与艺术素养培养,在平时要让演员接触不同风格、类型、特点的音乐,并要使其涉及艺术、文化、美术等方面知识与内容[2]。舞蹈综合性强,在表演者综合能力提升情况下,将会更好地理解舞蹈,也能通过肢体动作更好地诠释舞蹈。此外,表演者要深入了解舞蹈历史,学习与掌握基本理论,只有这样才能塑造个性鲜明的立体艺术形象。舞蹈表演者要有良好的气质与形象,确保自身形象与塑造的形象毫无违和感,可自然而然融入演出情境中,通过自身艺术修养与气质为舞蹈表演添彩。
2.2 熟悉角色与深入揣摩
舞蹈表演中演员形象塑造要做好对角色揣摩与推敲,针对所要表演的舞蹈,必须深入了解与剖析。演员要揣摩自己所饰演角色,明确人物或者艺术形象,并要通过表演不断熟悉,边跳边揣摩,不断修正,同时要充分认同角色。演员如果对于角色认识不足,不可能塑造出有血有肉的艺术形象,也无法通过肢体动作与完整表演传递情感。基于此,演员要加强对舞蹈分析,深入与全面掌握所要塑造的形象,并形成自身的见解与认识,仔细揣摩与推敲,这样才能通过自身形象塑造凸显艺术形象。
舞蹈并非单纯的肢体动作表演,还涉及舞美、服装、妆容、音乐等,只有各个方面完美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表演效果。故而演员在熟悉舞蹈过程中,应当加强对其他相关方面了解,做好协调与配合。演员要掌握音乐节拍与曲调,依据曲调进行肢体表演,必须跟上音乐节奏,始终确保肢体动作与音乐和谐统一[3]。演员形象要与所饰演角色契合,一方面要挑选适合的演员,另一方面要通过妆容塑造形象,增强与角色贴合度。演员要练习舞蹈,充分掌握动作与技巧,表演做到灵活自如,同时要通过表情、神态、动作变化等,表现人物喜怒哀乐,准确传递情感,使观众沉浸到优美的舞蹈中,在欣赏中情感共鸣,从而理解舞蹈与明确主题。以《孔雀舞》为例,演员要跟着音乐起舞,通过手势与肢体动作,塑造轻快与灵动的孔雀形象。
2.3 丰富生活阅历
演员形象塑造至关重要,对于舞台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故而要强化这方面的能力。舞蹈创作往往来源于生活,采用舞蹈形式将生活中各种形象与感触搬到舞台上,提供给人们欣赏与感悟。演员只有增强对生活关注,不断丰富人生阅历与情感体验,才能在舞蹈表演时塑造与表现好艺术形象,增强观众代入感,使其在心灵性共鸣。
舞蹈主题与风格不同,对于演员的要求也不一样,想要塑造好艺术形象,一定要在生活中多观察,提高自身的敏锐性,同时要具有丰富人生阅历,结合自身的阅历深入与创造性理解舞蹈,具有自身情感认识与体验,在此基础上富有感情呈现舞蹈,塑造艺术形象与表达情感。以民族舞蹈为例,演员要了解不同民族舞蹈风格与特点,明确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相关内容,深入认识舞蹈,通过演员形象塑造充分体现表现舞蹈与体现魅力。比如维吾尔族舞蹈表演中,演员要通过轻盈舞姿与灵动的目光,表现维吾尔族人热情与大方的艺术形象。平时要观察不同层次与不同职业的人,了解其喜怒哀乐与情感表达方式,为演员形象塑造奠定基础。
2.4 融入想象
舞蹈表演要进行想象,这是舞蹈灵魂,故而演员形象塑造要适当进行想象。一般情况下演员需要依据编排好的动作进行排练,但是如果单纯完成动作,舞蹈将缺乏灵魂。基于此,演员在学习与做动作同时,应当展开想象,深入探索角色内心世界,增强角色认同与情感体验。
演员一方面要根据具体舞蹈梳理艺术形象,另一方面要结合生活进行想象,以此对艺术形象进行补充,最终确保所塑造的形象立体与饱满。以《昭君出塞》为例,演员要结合真实背景,想象昭君出塞的点点滴滴,表现她刚去往塞外时的惶恐与不安。
3 舞蹈表演中演員形象塑造与表现形式
3.1 做好情节设计
舞蹈表演中要通过剧情表现主题,推动情感的发展,使观众明确舞蹈内容与产生共鸣。舞蹈剧情往往是递进式的,主要包含开始—发展—高潮—结束这几个阶段,演员需要把握好剧情,在不同阶段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神态等推进剧情,让观众感受情感变化,坚持动态叙事。舞蹈类型比较多,抒情类舞蹈中艺术形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事物与景色,需要做好剧情设计,以特定的情节与动作体现主题,并塑造艺术形象。以《爬坡上坎》这支舞蹈为例,演员要做好剧情设计,结合平时相关动作,塑造生动活泼与天真无邪女孩形象,使其在音乐节奏中奔跑与扭动,并跳跃,确保演员所表现形象与舞蹈艺术形象具有一致性,同时要在剧情协助下确保女孩形象生动饱满。
3.2 增强演员与艺术形象贴合度
舞蹈表演要取得成功,需要保证演员与艺术形象高度贴合,这点极为关键,能够促进观众更好融入舞蹈剧情之中,进而产生共鸣。不同演员形象不一样,对于舞蹈理解也不同,且舞蹈技能也有高低。一段舞蹈要完成表演,往往需要多名演员配合完成,故而针对不同表演者的特点,确定他们更适合饰演什么角色。一般要根据演员舞蹈技能、艺术形象塑造能力、形象与气质等进行综合考虑,再确定他们要扮演的角色[4],确保演员形象与舞蹈艺术形象完美契合。当演员和其所要扮演的角色相似性更高时,舞蹈角色就会塑造得更为合情合理,也能增强观众的代入感。期间要加强舞美的配合,同时要做好妆造,既要增强美感,满足审美需求,又要贴合舞蹈艺术形象与主题,通过相互配合呈现视觉盛宴。
3.3 增进演员生活感悟
演员形象塑造与表现要增强对生活感悟,这点极为重要,与能否塑造好艺术形象与做好情感传递密切相关。舞蹈表演可让演员投入近乎真实的环境中,使其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理解与感悟,通过肢体动作塑造各种艺术形象。以少数民族舞为例,首先要学习民族文化,了解生活特征,明确文化背景,把握少数民族舞蹈特点。从现实出发,增进对舞蹈感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舞蹈塑造与表现艺术形象就会得心应手,在肢体动作与剧情推进下,将艺术形象呈现到观众眼前,使其加深对舞蹈的认识与理解。舞蹈分为不同类型,有独舞、双人舞、集体舞等,后面两个舞种涉及不同演员,需要相互交流感悟与沟通,讨论细节性问题,增强整体协调性与配合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表演中演员形象塑造与表现能力极为重要,对于舞蹈风格与舞台效果具有很大的影响,甚至直接决定表演成败,故而演员要提高形象塑造与表现能力。演员要夯实自身基础能力,增强体能素质、身体协调性、肌体灵活性、乐感与韵律感、舞蹈技能,同时要熟悉角色与深入揣摩、丰富生活阅历、适当融入想象,还要在艺术形象塑造的同时做好情节设计、增强演员与艺术形象贴合度、促进演员感悟,塑造立体与饱满的艺术形象,带给观众视觉震撼与美感,使其明确舞蹈主题与所要抒发情感,在其中共鸣与获取熏陶,取得舞蹈表演的成功。
引用
[1] 郝子约.论舞蹈演员的自我修养向人物形象塑造的转化[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2.
[2] 何喆.舞蹈表演中演员内心情感和外在体现的研究[J].艺术品鉴,2021(36):89-91.
[3] 高佳瑶.试论舞蹈人物形象塑造中情感的外化表现[D].南京:南京艺术学院,2020.
[4] 刘子秀,张伶俐.简析舞蹈演员在表演中如何塑造人物形象[J].中国文艺家,2022(2):104-106.
作者简介:胡静怡(1987—),女,甘肃天水人,三级演员,就职于甘肃省歌剧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