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11 14:14:50李永彩
学苑教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导图高中化学化学

李永彩

(甘肃省永靖中学,甘肃 永靖 731600)

高中化学的难度与抽象度较初中上升了不止一个跨度,虽然一些学生初中的化学知识基础比较扎实,但是高中除了更难的知识点外,学生还面临着更大的学习压力,若是此时化学教师仍不懂变通,通过新的教学思路弥补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足,便难以使学生构建出完整的化学知识结构。所以,必须利用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化学知识点的归纳和识记,进而便于学生化学思维的提升。

一、高中化学的特性

(一)知识点多

高中化学所要学习的化学内容几乎涵盖了化学的各个方面,不仅有基础的化学反应、结构和特性,还有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实验化学等内容,教师在讲解一个知识点时需要对其进行补充的内容比原有的知识点还要更多,而且大部分化学学习的内容和解题方法都无法在课本上得以体现,所以需要不断地进行补充和学习。

(二)跨度大

高中化学所需要掌握的内容不仅仅是化学这一门学科,其中还要进行许多数学计算和物理知识的学习。比如某一物质的物理特性和化学特性,还有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需要通过数学计算来确定氧化物和还原物,学科跨度十分之大。

(三)考查内容多

高中化学对化学知识的考查并不仅仅是某一个知识点,而是对各个化学知识综合掌握能力的考查,对学生的化学基础能力要求十分之高,只要学生有一个知识点没有掌握牢固,就会影响整体的化学学习。

二、高中化学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的意义

首先,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忘。思维导图可以将化学中所有的知识点进行概括,防止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遗漏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比如在教授氧化反应一课时,首先,要求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反应公式,对其中各个物质的配比熟练掌握;其次,还要求学生对不同元素的化合价进行了解,然后再根据电子的得失找出各自的氧化物和还原物。其中还夹杂着分解、复合、置换等各种反应与氧化反应之间的联系,涉及知识点复杂。在对学生进行讲解时,稍有错误就会导致整个氧化还原推理过程的错误。如果教师提前使用思维导图来对氧化还原反应需要讲解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就可以避免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对化合价或者电子得失关系等知识点的遗忘。

其次,可以使讲解内容更加有条理。在化学学习中,对任何问题的解决都要求有先后顺序,经过复杂精密的推理才能够得到最终的正确结果,而思维导图可以将原本复杂的讲解内容进行规整,方便老师在讲解过程中更加清晰的对学生传授解题过程。

最后,方便学生进行整理。老师使用思维导图来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晰的明确自己所要掌握的化学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老师的教学重点,在书写笔记和整理总结时也会更加方便。

三、高中化学思维导图的制作方式

制作思维导图一般是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软件进行制作,这种制作方式比较快速,制作的样式也比较多,制作思维导图的软件有很多种,软件的内容比较简单,老师和学生都能够很快地掌握软件。但是在高中的时候,学生不能带电子产品在课堂当中,所以这种制作思维导图的方式很少被使用,大部分是用第二种制作方法,就是手绘思维导图,学生可以用各种颜色的笔进行绘制思维导图,只要用一张白纸和各种颜色的笔,就能够绘制一个精美的思维导图,这个方法还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对前面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巩固和加深。

学生在进行第二种方法绘制的时候,老师要为学生讲解一些制作思维导图的步骤,第一步是要将大标题,就是思维导图的主题写在纸的中央,比如说物质的量、物质的分类等等,标题可以进行简单的概括,当然也要是具体的,而不是一个范围比较大的主题。第二步就是将思维导图进行向下的延伸,就是次标题,比如以物质的分类为例,次标题就是混合物、纯净物,然后再向下延伸,写完次标题之后,学生就可以在次标题后面补充相应的细节,学生可以用关键词来进行表示相应的完善和补充,最后整理思维导图,使思维导图能够看起来更加完整,条理清晰并且有逻辑性,这才是制作一份完整思维导图的整个过程。

四、高中化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的困境

(一)教学碎片化,无法得出系统思维导图

当前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碎片化严重的问题,教师如果在课前没有进行系统性备课,而是随着课堂氛围想哪说哪的话,就很容易使所讲解知识七零八落,无法为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学生也在知识学习过程中云里雾里,加之课堂之余自己所搜集的化学知识同样具备碎片化特点,无法自行导出系统性的思维导图,使得化学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二)课堂教学缺乏趣味性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课堂缺乏趣味性和互动性的现象,教师主导整个课堂,以填鸭式教育的方式向学生灌输知识,而不给学生思考和互动的时间。有些教师虽然采取了思维导图,但没有将思维导图与教学趣味性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于高中化学的学习缺乏兴趣,难以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忽略学生化学素养的提升

高中化学教学常常会出现仅以高考为学习导向的误区,只让学生不断刷题,在题目中习得化学知识,忽视了对学生化学能力和素养的提升。虽然高考在即,这种做法情有可原,但转换思路,这种讲授方式不利于学生日后的长久学习,同时,当题目稍作转换之后,学生也不能很好地进行随机应变,反映在成绩上,成绩就会表现出忽高忽低的态势。

五、高中化学教学中思维导图运用策略

(一)课程预习中,运用思维导图

教师应该要提前做好教学设计,依据具体的教学来制定出相应的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应该要体现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并将制定好的思维导图展示给学生,以供学生在预习中使用。这样能够明确预习的方向,使得预习的内容更加的有目标性和针对性。教师利用文字以及图像等,连接起来有关的知识,提升了学生的预习效果。以“物质的分类”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制定出树状图,以这种方式将各种类型的物质区分开来,将制定好的框架结构图展示给学生。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思维导图中应该要留有疑问,让学生通过预习找出答案,并将答案填写在思维导图上,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为例,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便可以先通篇浏览一遍内容,明确中心主题为"硅的认识",其关联的关键词有结构、性质、用途、制备方法等,从而建立初步的思维导图,而后学生再根据每个关键词运用对比方法和已学的碳、二氧化碳知识反思其与硅之间的联系性,同时使用图形或色彩标记掌握的内容,进而可以抓准核心内容,实现主动学习,提高预习效率。

(二)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

预习——教学——复习是教学的完整步骤,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若想带领学生将每个知识点逐个击破,就需要根据学生预习的结果进一步细化,同时还需要保证内容之间存在逻辑关联性及趣味性,以便清晰呈现知识点的同时让学生保持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应用思维导图在教学的环节中,可以让重难点知识清楚呈现于学生的眼前,以便建立有条理性的知识体系。

有效的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围绕单个问题开展深层次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个分支对问题进行表示,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保障对化学教学更加深入。其次,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深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单个问题引发出更多的小问题,保障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的激发,确保学生更加清晰的认知问题,将以往一些抽象化的问题可视化,真正保障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加的深入,促使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得到充分的提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就在于突出重点以及难点,因此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此基础上围绕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与探究。

以《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例,该节内容需要学生认识如硅酸盐、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并了解化学在各行各业中的作用。这时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从无机非金属特点、用途以及发展三个方面分模块设计思维导图,然后根据模块内容展开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此外,由于这节内容的难度并不算很大,所以教师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方式促使学生合作完成每个知识模块,不仅能够发展学生思维,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养成。

(三)借助思维导图深度教学

有效的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保障在教学过程中有助于围绕单个问题开展深层次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多个分支对问题进行表示,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进而保障对化学教学更加深入。其次,教师在开展高中化学深度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由单个问题引发出更多的小问题,保障学生的求知欲得到充分的激发,确保学生更加清晰的认知问题,将以往一些抽象化的问题可视化,真正保障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入,促使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地得到充分的提升。教师应当充分意识到,应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就在于突出重点以及难点,因此有着十分明显的优势,可以在此基础上围绕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与探究。

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深度教学中进行应用能够有效地提升课堂的氛围,促使师生之间实现更加良好的互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被充分地激发出来,这都得益于思维导图教学模式中的理论基础。在认识理论方面,思维导图教学模式更加注重“是什么”,但是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更应当明白“为什么”,思维导图教学模式的“是什么”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为“为什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概念,就知识的表现而言,思维导图教学模式能够将由原理、命题、概念以及事实等方面构成的知识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

(四)思维导图在复习中的应用

化学知识点相对较多,且都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减轻学生复习的压力和难度,应该要打破传统复习的弊端,引入思维导图的方式,以此来全面的开展复习,避免出现复习漏洞。在复习时可以利用结合线条将有关的知识串联在一起,找到复习的突破口,对于学习薄弱的地方,应该要加强复习。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都制定出复习的知识导图,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讨论探讨得出结论,并评选出最优的知识导图,以此来更好地去指引学生的复习。思维导图应用在复习中不仅能够提升复习的效果,而且还能拓展知识,将有关联的知识联系起来。

(五)运用思维导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问题设计

高中的化学知识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既有化学概念和原理作为基础,也有一些化学计算以及化学实验等作为提升和锻炼,这些都是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掌握适合的教学方法,才能让学生对于化学学习的兴趣有所提升,随着新课改要求的不断落实,教师不仅要依据教学大纲进行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利用思维导图将化学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计划、有重点的标注出来,组织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并给学生布置与实际生活紧密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教师在讲授物质的分类这一课时,就需要学生具有化学的分类思维,将有同样性质的物质进行化学分类,学生在刚进入高中学习时对于各类物质的化学分类并没有那么了解,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障碍,教师就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将物质的分类以及特征进行整理和划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便捷的理解化学概念,也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后将生活中的常见物质进行分类,下堂课进行分享,这样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学习模式,会形成发散的思维,将注意力更加集中在化学学习上,也会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

六、结语

鉴于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高中化学教师应该要合理地利用好思维导图,要在各个环节中去渗透这种方式,不仅要在复习、课堂教学中进行渗透,而且还需要在复习中以及探讨中去渗透这种方式,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网络,能够快速地了解到学习的重难点内容,在此基础上来细化学习的内容,在学习和思考中不断地发散思维,提升学习的质量,以便能够更好地去学习化学。

猜你喜欢
导图高中化学化学
烃思维导图
高中数理化(2022年2期)2022-02-22 02:17:00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云南化工(2021年9期)2021-12-21 07:44:22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云南化工(2021年6期)2021-12-21 07:31:38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