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明, 周敏
(三峡大学 三峡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湖北 宜昌 443002)
作为闻名世界的重要水利枢纽,三峡工程汇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劳动与智慧。自孙中山1919年首次提出建设设想,到2020年整体竣工,三峡工程不仅承载着数代水电人的梦想,也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希望。2018年4月,习近平考察三峡大坝时说道:“今天到三峡大坝来看一看,感到很高兴、很激动。国家要强大、民族要复兴,必须靠我们自己砥砺奋进、不懈奋斗。我们自己迎难克坚,不仅取得了三峡工程这样的成就,而且培养出一批人才,我为你们感到骄傲,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能力感到自豪。”[1]三峡工程能够成功建设,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贡献与支持。三峡工程不仅是象征全国各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伟大文化符号,而且是代表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现代工业文化遗产。
三峡工程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大国重器,在决策与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且丰富的三峡工程文化内涵。工程文化是指工程建设主体在工程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且为工程建设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以及建设实践中的管理方式、员工行为等方面的总和[2]。工程文化内容可分为精神、制度、物质、行为四个层面,具有动态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3]。三峡工程文化是工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涵盖了以三峡工程为核心的各领域的工程文化,具有先进性和时代性。理清三峡工程文化内涵,一来能丰富工程文化研究,为工程文化研究拓宽视野,给其他重大工程文化研究提供借鉴;二来能深入探讨三峡工程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分析三峡工程自身文化的同时,对其背后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行总结凝练,展现出三峡工程文化的先进性;三来能够进一步顺应时代潮流,发挥三峡工程的时代性。随着我国进入新时代,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逐渐呈现出新时代的特质和要求,共享文化逐渐映入人们的视野,成了共建共享理念在文化方面的新范式。三峡工程一个重要的文化特性就体现为由全国各族人民共商共建共享,从共享文化的视角对三峡工程进行探讨,能够深入挖掘三峡工程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界加强对三峡工程的研究,取得了一批成果。在生态环境研究领域,学者们将视野集中在三峡工程的生态效益与作用。郑守仁提出,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中,三峡工程可确保长江流域的环境安全[4];陆佑楣指出,通过优化水库调度,三峡工程能调节长江生态失衡,从而发挥其生态效益[5]。水电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以及对大坝水资源的影响等方面。袁达夫、邵建雄等人指出,三峡工程水轮发电机组的运行条件极为苛刻[6];胡光伟、毛德华等人认为,三峡水库建成之后,针对三峡工程蓄水运用后江湖关系的变化的研究成果不胜枚举[7]。水资源管理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防洪效益展开,认为三峡工程有足够的调控能力应对突发洪水危机,在长江流域防洪体系中发挥着骨干力量[8]。三峡移民领域的研究涉及移民安置问题和移民的成效等。梁福庆认为,农村移出民众的后续安置是移民工作的重心,同时也是困难所在[9];齐美苗、兰荣蓉、李文军等人指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开始以来,在工作管理、资金使用、搬迁安置质量、生产条件、库区生活保障等方面总体稳定[10]。综上可知,学界对三峡工程的研究,多从生态环境、水电技术、水资源管理、三峡移民等方面展开,少见从文化的视角挖掘其工程本身历史文化内涵的成果。另一方面,近些年共享文化研究也成为较热门的主题,但也鲜有研究从现代工业文化遗产和大国重器的角度对共享文化进行探讨。因此,本文拟从共享文化的角度对三峡工程的文化内涵略做探讨,进一步挖掘三峡工程的文化价值与精神价值。
三峡工程不仅是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伟大设想与决策,也是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集中体现,承载了全国各族人民将美好愿景转变为现实工程的殷切希望。
“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在1919年对三峡工程提出初步构想[11],他谈道:“此宜昌以上迄于江源一部分河流,两岸岩石束江,使窄且深。急流与滩石,沿流皆是。改良此上游一段,当以水闸堰其水,使舟得以溯流以行,而又可资其水力。”[1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水库兴建。1953年,毛泽东提出以“毕其功于一役”,实施长江流域水库建设计划。1955年,周恩来明确定位了作为长江流域规划主体的三峡工程的功能,即“对上调蓄、对下补水”。1956年,毛泽东游览长江时写下了“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名诗,表达了对三峡工程的美好向往。1957年12月3日,周恩来为全国电力会议题词,强调“为充分利用中国5.4亿千瓦的水力资源和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的远大目标而奋斗。”[13]改革开放后,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党和国家开始将三峡工程建设提上日程。1980年7月,邓小平对三斗坪坝址、葛洲坝工地以及荆江大堤等地进行考察,视察拟建的三峡大坝坝址和正在兴建的葛洲坝工程,并听取关于建设三峡工程的相关汇报。1989年7月24日,江泽民就任总书记后,心系三峡工程,上任26天就赴长江实地考察,听取关于建设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14]。从孙中山提出兴建三峡工程的伟大设想,毛泽东、周恩来数次实地视察三峡工程、明确长江流域水库建设计划与长江流域规划主体的三峡工程的功能,邓小平、江泽民多次听取关于三峡工程的专题汇报,到三峡工程在七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表决通过,再到三峡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实现大江截流、实现初期蓄水发电通航目标、启动175米试验性蓄水等环节,三峡工程历经百年。在此期间,历任领导人对三峡工程多次询问与视察,对三峡工程相关工作数次进行部署,由此可见历任领导对于三峡工程的高度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同时防洪任务较为迫切,三峡工程建设逐渐提上日程,国家多次召开会议讨论相关问题,并成立专家组、顾问团等进行调查、论证。1985年3月,三峡筹备组正式成立,负责三峡工程的相关事务。1986年5月,改三峡筹备组为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随后,在国务院三峡地区经济开发办公室的领导下,国内400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分成14个专题,对三峡工程的立项建设展开了论证[15]。1988年9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带领,在京182名全国政协委员赴葛洲坝枢纽、三斗坪坝址和三峡库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16]5-6。1988年10月,经专家组审定,三峡工程《综合经济评价》论证报告通过。多数专家论证认为,三峡工程的兴建在技术方面较为可行,在经济方面也较为合理[15]。1989年7月6日至14日,李鹏、姚依林、田纪云、吴学谦、秦基伟、王丙乾、宋健、邹家华、李贵鲜、陈俊生、罗干、程子华、阿沛·阿旺晋美、孙起孟、王任重、周培源、钱学森、钱正英,8个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和国务院28个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以及三峡工程论证领导小组成员,14个论证专家组的顾问、组长、副组长和部分专家、特邀代表,中国水利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的理事长,湖北、湖南、四川省政府领导及库区有关的重庆市和涪陵、万县、宜昌地区的代表共116人在中南海参加三峡工程论证汇报会[16]。1991年12月26日,陈慕华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上做汇报。汇报指出:经实地考察,考察团赞成三峡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结论,并向国务院提议,尽快把三峡工程兴建方案上报全国人大审议[15]93。来自不同工作领域、不同地区与民族的专家组、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是三峡工程得以成功论证的中坚力量,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三峡工程进行考察,为三峡工程的建设出谋划策、贡献力量。专家学者、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等从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与论证,极大地反映了决策的科学性。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的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会议的参会人员由各族人民共同组成,三峡工程建设成为人大会议的重要议题,并在人大会议上投票通过,深刻体现了我国将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也反映出三峡工程决策的民主性。1992年4月3日,《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在七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通过,这代表着三峡工程的立法程序完成,正式进入实施阶段。会议上,代表们认真审议,充分客观地了解兴建三峡工程的相关情况,积极履行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审议,不仅是全国上下重视兴建三峡工程的体现,也是动员全国人民关心和支持三峡工程的壮举[17]。三峡工程作为唯一一个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兴建的国家重大工程,代表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愿,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全国各族人民,维护全国各族人民利益,听取各族人民意见与诉求,是我国决策高度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表现,更是各民族参与国家大事的鲜明体现。三峡工程是多位国家领导人、众多专家学者、无数人民群众尽心竭力的伟大成果,是整个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结晶。
三峡工程作为我国最大的跨世纪工程,规模宏大,在建设时面临着众多难题,具体包括建设工程量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资金紧缺、建设人才匮乏、移民安置任务重等现实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一起,充分发挥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共同出力共同建设,不分你我,全方位地为修建三峡工程提供支援,使得三峡工程得以顺利兴建。
资金是建设重大工程项目的保障。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仍处于发展初期,人民生活水平有限,但各族人民仍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放在首位,为三峡工程的兴建提供资金支持。1991年长江中下游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三峡工程再度被党中央和国家提上议程,为支持三峡工程早日建设,全国各地人民自发进行捐款。1991年9月,福建省叶清士捐国库券10元、河南省朱培行捐一个月的工资、湖北省67岁老人刘汉文捐款100元、福州大学学生夏刚军捐生活费50元、四川省高中生罗澍捐零用钱16元……[18]当时我国社会经济条件较为落后,人民生活并不富裕,但各地区、各行各业、各民族的人民仍然为支持建设三峡工程而自发捐款,体现出伟大的家国情怀。
同时,为保障三峡工程建设,国务院、财政部、电力部等相关部门发布了系列通知,决定征收三峡工程建设基金,作为三峡工程部分资金来源。经国务院批准,财政部、国家计委、能源部、国家物价局联合发出通知,规定从1992年起,全国每千瓦时电力征收3厘钱,用于修建三峡工程[19]。1993年4月,国务院发出通知,除国家扶贫地区农业排灌用电以外,每度电征收3厘钱,作为三峡建设的基本资金[19]。同年4月14日,国家计委、财政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物价局下发通知,对葛洲坝电厂上网电价,在现行基础上每年提1分,分4年到位,每千瓦时共提价4分[19]。1994年,国家计划委员会、电力工业部联合发出通知,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征收标准,由每千瓦时 3厘提至4厘[20]。1996年2月14日,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电力部下发通知,规定自1996年2月1日起,三峡工程直接受益地区、经济发达地区每千瓦时提高到7厘[21]。兴建三峡工程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资金问题,国家设立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全国各地区各民族人民都通过三峡基金为建设三峡工程出资,为三峡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了三峡工程的一大建设难题,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三峡工程的支援。三峡基金成为三峡工程稳定的资金来源,离不开全国各族人民的支持。
三峡工程的建设云集了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专家学者、水电精英、技术工人等,学习借鉴了各个领域的技术,各族人民都为建设三峡工程、支援三峡工程贡献了力量。据不完全统计,三峡工程自开工修建到整体竣工验收,荣获10多项国家级奖项,200多项省部级奖项。众多科技人员参与了研究和建设[22]。这些成果和奖励,属于全国各民族的高素质人才,凝聚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心血。三峡工程的建设除专家学者、科研人才以外,同样离不开建设工人、建筑单位、服务人员等重要力量。
三峡工程建设期间,上万人参加了三峡工程的设计和研究。数百个组织提供材料、设备、金属结构制造等,涉及人数众多[23]63。三峡建设者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各个民族,共同为三峡工程的建设添砖加瓦。“两院”院士、原国务院三峡枢纽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组长潘家铮,中国工程院院士、原长江水利委员会总工程师郑守仁,原三峡总公司副总经理王家柱,原葛洲坝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张为明等等,众多专家学者、水利精英将自己的心血与热爱贡献给三峡工程,他们的身上承载了全国对于三峡工程的期待与责任。同时,三峡工程的成功建设也离不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工人。宁夏工人小马是三峡大坝养护工,年仅19岁,每天在高温下为混凝土洒水降温;青海工人老祁拖家带口远赴宜昌为建设三峡工程出力;重庆工人柳建林为最危险工种之一的高空保温从业人员,年仅21岁;甘肃工人张银贵告别家乡9年,从甘肃赴宜昌成为一名三峡工程建设者;陕西武警肖国,3年不间断在三峡大坝水利部队服役,为守卫大坝做出贡献……[24]这些人是众多三峡工程建设者中的一员,他们代表的是来自全国各地、各个民族的成千上万人汇聚起来的三峡精神。正是这种三峡精神,赋予了三峡工程新的内涵。上万科技工作者、数万农民工,无数三峡建设者夜以继日付出、共献力量,最终使得三峡工程成功建设。三峡工程不仅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大国重器,也是民族凝聚力的物质载体,更是数千万中华儿女团结一心、同心协力的伟大见证。
在三峡库区移民方面,三峡工程实行“一次开发、一次建成、分期蓄水、连续移民”的方式。移民安置工作启动以来,已成功安置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130多万人口。三峡移民一直备受关注,三峡移民工程是三峡工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居民是否愿意移出、移出后的安置问题、移入地的保障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在三峡工程面前。但面对重重困难,三峡库区各族人民配合移出库区,给修建三峡工程提供场所。三峡库区的城镇居民,全部由旧城镇搬往新城镇,建成整体迁移的新建县城8个,建成部分被淹、部分搬迁的城市2个和县城2个,建成整体迁移、部分被淹和部分搬迁的新集镇106个[23]77。湖北省的外迁农村移民,均安置在本省非库区农村。重庆市迁出去的农村移民,分为两类进行安置:一类安置在市内,另一类安置到上海、江苏等11个外省(市)[23]81。库区的城镇移民,离开原有生活城镇,在新城镇中重新安家谋生;库区的农村移民,要面对跨省迁移,经历长途后融入新生活。百万移民孕育了伟大的移民精神。移民精神是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三峡移民始终将自己当作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分子,在国家利益面前,各族人民身上都可以看到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百万移民不是小数目,移出库区难,移入安置地同样也难。为支持修建三峡工程,各地区都在接收移民。2000年,浙江省接收第一批移民。部分移民在浙已度过了过渡阶段,定居数十年,形成了较为稳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圈层[25]。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于2001年5月、2002年7月,两次迎来三峡移民。此次搬迁共计383户1742人落户,分散在全县15个镇的216个村[26]。各接收地政府、居民都心系三峡移民,为移民服务,尽可能地为三峡移民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提供生活保障,提高三峡移民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各省市除接收三峡库区移民外,还对库区移民对口援助。199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对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工作对口支援的通知》。全国数个省市、部委积极落实支援任务。一批国家优势企业、品牌落户三峡库区,使库区建立起信息、建材、家电等全新的支柱产业[23]。国家部(委、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给予库区政策支持,无偿援助区、县建设社会公益机构和道桥等基础设施[23]。整个国家的人民都在以己之力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全国各族人民不仅为三峡移民们提供新的居住家园,还在经济、基础设施、文化、医疗、教育、就业、公益等各个方面提供保障,使移民移有所依,定有所靠。
三峡工程不仅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国家工程,更是惠及全国人民的民生工程。三峡工程在促进经济建设的同时,在水资源的配置及调度、发电、航运以及各族人民精神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有益于推动社会多领域全方位的进步。三峡工程成功建设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以及价值是无法估量的,尤其是在保障民生和改善民生方面,三峡工程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重要的水利枢纽,三峡工程修建的最主要的目的是更好地配置和调度长江流域的水资源。三峡工程对于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是结合长江流域的实际情况进行的,在洪水多发时三峡工程主要以防洪为主,在缺水时则以向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补水为主,灵活地对水资源进行配置与调节,使三峡工程效益最大化。
在汛期,防洪是三峡工程的首要任务。三峡工程所处位置十分关键,对于长江流域洪水的影响至关重要。2010年7月以来,长江流域面临20年来最高水位,部分流域出现超警戒洪水,中下游干流不同位置水位上升。三峡水库拦截20多亿立方米的洪水,降低了0.3至0.4米的水位,减少了10万人次巡堤查险,缓解了长江中下游的防洪压力。三峡工程对于防洪至关重要。截至2018年8月,三峡工程累计拦洪37次,共拦蓄洪量11113亿立方米,减轻了防洪压力[27]。三峡工程防洪所产生的价值是无法预估的,防洪不单单是拦截洪水抵抗水灾,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保障长江流域各族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守护长江流域各族居民的生存家园,为长江流域各族居民提供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同时,三峡工程的防洪效益也为我国减少了应对洪水自然灾害所需要的应急、建设资金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经济的运行。在枯水期,三峡工程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缺水的地方进行补水。每年的12月份至第二年3月份是长江中下游的枯水期,三峡工程自2003年开始蓄水以来,每年枯水期都为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补水。枯水期时,长江中下游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较为紧张,给长江中下游各族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这个时候,三峡工程就实施生态补水的功能,对长江中下游地区进行补水,缓解因为缺水带来的不便,使当地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进行。到2020年8月底,三峡水库补水量达到2894亿立方米,补水2267天。
通过科学管理和调度长江水资源,三峡工程不仅拦蓄了洪水,而且有效补给了长江中下游枯水期的生产生活用水量,给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族人民带来了便利,同时也保障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汛期和枯水期的经济发展。三峡工程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成果的民生工程,造福了全国人民尤其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各族人民,让各族人民从实际效益上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成为三峡工程真真正正的受益者。
除了水资源的配置和调度,三峡工程在发电、航运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发电方面,作为西电东送工程的重要一环,三峡工程能有效解决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三峡水电站产生电能后送往华中、华东、华南和川渝电网。这些电网所覆盖的地区,就是三峡工程发电的直接受益区。间接受益地区则辐射大半个国家,极大地缓解了我国电力资源供应不足的紧张局面。截至2017年3月1日,三峡工程已经创造超过1万亿千瓦时的电量。
同时,三峡工程的发电催生了众多单位与机构的成立,三峡工程相关的电力子公司、控股公司在全国各地应运而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为当地提供了许多的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当地民生。各地各民族的居民都进入与三峡工程相关的电力子公司、控股公司中工作,既为各民族居民提供了生活来源,也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三峡工程作为国之重器,发电效益规模之大,惠及居民范围之广,是真正为民服务的民生工程。
在航运方面,三峡工程通航后,川江运量快速增长,有效改善了长江通航条件,使航运的安全系数得到提升,同时也降低了物流成本,促进了长江流域航运迅速发展。三峡工程现在平均每年安全运送4万余艘次船舶、1.4亿多吨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过闸,相当于为云南、四川和重庆等西南地区人民人均运送货物近1吨,体现了其巨大的航运效益[28]。三峡工程成功修建,不仅促使长江干线成了真正的“黄金水道”,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使长江流域各族人民的物资需求得到保障,实现了长江流域各族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也使得长江沿岸各族人民有了更多发展和流动的机会,增加了长江流域各族人民的经济与文化往来。此外,三峡工程航运条件的改善,受益的不仅仅是长江流域的各族人民,也加强了长江流域各民族与全国各地各民族的互动交流,为全国人民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创造了条件,有利于增强各民族之间的凝聚力,加强各族人民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
三峡工程发电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三峡工程航运条件的改善,有利于促进长江经济带特别是长江中上游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与进步,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三峡工程成果共享不仅体现在物质保障方面,也体现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自2014年9月25日开始,三峡大坝景区对中国游客(包含港澳台同胞以及海外侨胞)实施免收门票的政策。三峡工程的建设花费了众多财力与物力,耗时多年,这样一个伟大的工程对国人实行免费参观,也展现出三峡工程的回报性和惠民性。随着我国不断发展,旅游业的繁荣势不可挡,随之出现了“门票经济”的趋势,即各大景区景点门票的价格随着人流量增加不断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三峡工程实行免收门票,体现出了对建设成果的分享。中国游客(含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均可免费参观三峡工程,这是三峡工程伟大成果由各民族共享最真实的体现,也是对各族人民一同出力最好的回馈。
此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时,中共中央宣传部再次评选出39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三峡工程入选。三峡工程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吸引了各民族的人来学习三峡精神,并亲身感受大国重器的魅力。全国各族人民为三峡工程的建设都作出了贡献,这本身就是爱国主义的表现,如今再实地参观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的三峡工程,更加能够点燃各族人民的爱国热情。
三峡工程免门票的举措以及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不仅让各民族的游客加深了对三峡工程巨大综合效益的认识,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以精神收益代替物质收益,展示出大国风采。
从孙中山初步提出设想到2020年整体工程竣工验收,三峡工程已有百年的历史。建设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如今百年梦圆,这一伟大工程承载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早已内化于心的共同体意识。
三峡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商讨、科学决策的水利枢纽工程,得到数位领导人的重视,经历了多个专家组的科学论证,并在全国人大上进行民主决策,最终得以顺利建设。三峡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设的伟大工程,由全国人民共同出资出力建设,数百万的三峡库区移民舍小家为大家,才有了今天令人惊叹的三峡工程。三峡工程是全国各族人民共享成果的民生工程,在水资源的配置与调度、发电与航运以及各族人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峡工程作为大国重器,不仅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与技术价值,同时也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积极挖掘三峡工程的文化内涵,弘扬三峡工程作为现代性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加强三峡工程作为全国各族人民共商共建共享的伟大文化符号的宣传,不仅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也能够加强三峡工程作为国之重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对三峡工程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推动各民族凝聚在一起,推动各民族深入交往交流交融,从而更加牢固地树立共同体理念,铸牢各族人民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