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娴, 阮炜婷
(三峡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党的二十大精神总结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彰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丰富内涵,是党和国家开展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导和行动纲领。它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总体布局和目标要求,为党和国家的发展制定了长远规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因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引导学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从实践、理论以及价值维度思考党的二十大精神赋能课程思政建设,明确其中丰富的内涵与重要意义。
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教育和形塑学生,不仅是推动课程思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能吃苦、肯奋斗”时代新人的现实需要,更是维护国家稳定,稳固执政根基的重要举措。
守正创新是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创新课程思政意义重大,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举措。
一是有利于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创新。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完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材料的一个重要理论源泉。学生作为“不断变化”的人群,由于其“追求新奇”的认知倾向,更加期待教学内容的更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内容丰富,充分阐述了新时代十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取得的成果,明确了新时期我国发展中所面临的新问题,同时也表明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新使命。二十大报告内容丰富,意义深远,它要求课程思政不断适应时代需求,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等重大问题,有利于丰富课程思政的教学资源,使高校有针对性、有效性地开展课程教学。
二是有助于创新课程思政教育思维。科学的理论思维是推动课程思政创新发展的有力支撑。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知古鉴今的历史思维,开拓进取的辩证性思维和高屋建瓴的创新性战略思维。课程思政应该充分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领悟其中丰富的内涵与核心要义,有机融合创新理论与实践精神,为课程赋能赋魂。
三是有利于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理念。立德树人是学校的基本任务。学校既要履行传授知识的责任,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通过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新时代人才培养应该做到“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1]。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大学生提供了强大的指导力量,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自身的理想,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是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2]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和时代使命。将其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党的建设和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增强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具有时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新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实现自身价值。新时代,学生是追梦者,是建设者,应接续奋斗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青春之力量。
二是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坚定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提出的重要理念,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更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升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必须要坚持的原则之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旨在把人民的利益、人民的福祉放在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核心位置,推动改革发展创新必须充分调动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人民群众在发展中享有公平、可持续性的成果。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人民立场,形成感恩、敬畏人民的情怀,培养学生自觉服务人民的意识,并在服务人民的过程中促进学生进步与成长。
三是有助于学生养成实干进取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史是一个不断探索、披荆斩棘的历程,既凝聚了无数共产党人的热血和汗水,也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对增强学生实干进取的精神具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重点关注党的创立、革命斗争、建设社会主义和推进改革开放等阶段的经验和故事,感受党的领导集体和广大党员干部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精神。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可以理解成功背后的艰辛和努力,激发实干进取的精神。
青年学生是影响党和国家稳定繁荣发展的关键力量[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1],教育并引导广大学生“听党话、跟党走”,有利于稳固党的基业。通过课程思政建设,传播正确的政治观念和价值观,可以增强国家的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
一是有助于学生认同并坚定维护党的全面领导。党的二十大强调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和举措,包括加强党的建设、反腐倡廉等方面。这些要求对于保持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至关重要。只有高度认同党的领导,党的工作才能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在人们的行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因此,新时代教师要更加坚定“党是领导一切的”[4],充分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并充分把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厚植爱党爱国情感,并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有助于学生坚定维护国家安全。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这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成就。新时代教师要积极参与使命教育,教育引导学生只有把国家利益和人民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才能够更好地维护国家安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鼓励学生与党同心同行,在党的旗帜下团结成为“一块坚硬的钢铁”[5],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芒的纲领性文献,包含丰富的育人元素,具备极高的育人价值,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要将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能力,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习近平指出,“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6]把“道理”讲深要坚持“问题导向”,抓住时代之问。
一要讲深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精神谱系。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重要性,帮助学生自觉做到“始终坚持党的创立初心,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坚定“必须始终保持初心,必须始终坚持正确道路,必须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激发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要讲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优势。讲出中国共产党的底气、骨气、志气,增强“四个自信”,赋予教学生命力、增强教育鲜活性、亲和力和感染力。
三要讲深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关系。中国式现代化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习近平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目标,包括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和使命也激励和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把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贯穿于课程思政教学全过程。教师要把这两者之间关系落脚到各学科专业的使命任务和大学生的使命担当之中,引导大学生牢记使命任务和担当,在谋发展、谋复兴、谋幸福的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正如习近平反复强调的那样,“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7]。让“道理”和“学理”都能够得到充分的理解和传达。
一要明确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逻辑起点是为人民谋幸福,为国家谋复兴。为了让人民享受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这既是我们党对使命任务的主动担当,也是激励我们党不断取得辉煌历史成就的持久驱动力。中国共产党要赢得民心,就要“永葆‘赶考’的清醒和坚定”,也只有这样才能有未来[8]。它对于全体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贯彻落实,需要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努力,为实现中国梦、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教育和引导学生充分领会“初心和使命”价值起点,提高学生参与国家建设、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要讲透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和核心要义。在教学中,教师要遵循逻辑主线,明晰逻辑层次和逻辑关系,把握核心要义。逻辑层次,即从理论创新、核心要义、实践以及精神实质等各个方面解析二十大精神,其中逻辑联系是“成就经验→创新理论→使命任务→战略安排”。同时,应以校情、生情、学情为核心重点,从大学生熟悉的专业视角深入浅出讲透理论,促进学生充分解析二十大报告,特别是其中十五个部分的逻辑主线与内在联系,将整个报告串联成线,充分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与理论创新,使理论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实践要求。
在人生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用哲学思想和生活经验来指导和充实自己。事实上,哲理是现实中某一件小事引发出来的具有启发价值的道理。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获取这些道理,更有利于理解与认可。
一要融通生活交往。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与不同背景、经历和观念的人相遇、互动和合作,从他们身上学习,了解到不同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日常交往中的“与人为善,和谐共处”,可以延伸为“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用一带一路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鼓励学生在日常交流中,彼此之间保持公正友好、相知相亲、互敬互爱,并且要有着宽广的视野,去赞美、接纳各种多元的文化。
二要融通生活经验。生活经验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是与他人的互动、观察社会现象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思考中获取的智慧和启示。通过不断积累和反思生活经验,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智慧,指导自己的行为选择,并更好地了解和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专业课教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比如人生发展、选择、创业、就业方面等,让大学生充分理解“三个务必”及“六个坚持”里的丰富内涵,发挥自己在生活经验、人生阅历、专业知识等方面的“先锋”优势。帮助大学生意识到只有坚定的信念和进取的精神,才能在就业、创业、人生选择和人生发展等方面取得成功。教育引导大学生勇于创新,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和挑战,发挥优势,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而不懈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充分发挥青年人的作用,充分绽放属于自己的精彩[9]。
三要融通生活规范。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发展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低碳出行、节约资源等。教师通过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和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鼓励学生提出创新的低碳出行解决方案,并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将其付诸实践。例如,组织学生开展研究项目,调查本地区低碳交通工具的使用情况、城市规划对出行方式的影响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低碳出行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鼓励学生将低碳出行理念带回家庭,与家人分享相关知识,以扩大低碳出行的影响范围。通过以上方法逐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并通过低碳出行行为来实践,将“灌输式教育”转变为“启发式教育”,帮助学生由小见大,由近释远,使枯燥的课本理论变得更加鲜活有趣。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课程思政涉及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主战场、主渠道”等诸方面,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具有重要作用。课程思政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需要从建强教师队伍“主力军”、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守好课堂教学“主渠道”等方面,将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践动力。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教育部明确提出了“教师在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重要性。”[10]教师要结合自身专业实际,在课程思政教育中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
一是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有机融合专业课与课程思政并非易事,课程思政涉及各方面、各领域的知识,其中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高校专业课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具有高要求、高标准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做到全面深入地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知识水平,为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高校专业课教师在深挖本专业的过程中,应该洞悉时代发展对思政内容的完善要求。教师在掌握基础政治知识的同时,要充分掌握学科背景所涉及的专业政治知识,夯实课程思政的理论基础,充分把握思政教育元素,并将思政教育内容充分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
二是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教师既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也要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主体之一,应当具备坚定的政治信仰、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正确的是非观。锻造教师回答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政治品格[11],是党的二十大精神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同时也是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主要内容所在。教师应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学习领会新时代十年党和国家的伟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部署,引领学生深入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的丰富内涵,扎实推进理想信念教育,注重担当意识培养,激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热情,发扬不怕吃苦敢于斗争的精神。学思用贯通是关键,知信行统一更为重要,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践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奋斗终身,并不断锤炼自身成为信仰坚定、忠诚可靠的人。在课程思政建设中,教师应以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提高自身政治水平与政治领悟及判断力,有效防范错误思潮,团结引领广大青年迈向新征程,用青春与热血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一份力量。
高校课程思政教育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坚持系统性、有机性、实践性原则,筑牢课程建设“主战场”,打好铸魂育人“主动仗”。
一是坚持系统性原则。即课程思政建设要做到“整体统筹”,以课程为出发点,聚焦不同学科,融入党史知识,扩展专业深度,遵循“课程、学科、知识、专业”[12]的理念,全方位构建党的二十大精神教学体系。正确把握人文学科、理科、工科等各学科的特征,不断落实“分类实施”,充分挖掘其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13],综合各个学科特点,在课程与学科体系中充分渗透党的二十大精神。同时注重“协同推进”,统筹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实践类课程等,开展“手拉手”协同备课[14],全面增强师资力量。
二是坚持有机性原则。教师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各个学科教材体系的特点,充分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避免机械化、碎片化教学。教师在具体设计教案的过程中,应该充分把握学科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联性。具体而言,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教案设计中需要有系统的规划和设计,确保党的方针政策与所教授的学科内容相结合,通过引用、讲解和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并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教师要重视教学实施过程,巧妙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比如互动性教学、体验式教学、参与式教学等,促进学生正确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思想,真正做好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南。
三是坚持实践性原则。结合实践平台,构建多样化的实习实践基地,有利于确保课程思政建设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教师要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更好地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程、非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参与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坚定理想信念,勇担使命责任,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对理想信念进行检验,从而正向循环强化理想信念[15],激励学生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接受新挑战,把握个人发展机会,不断地探索新的可能,携手共创美好未来,共同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用青春之光照耀未来。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6]党的二十大精神涵盖了中国共产党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的重大成就,向学生展示中国在各个领域的发展成就,激发学生的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是课程思政有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必然要求。
一是要精选教学内容。高质量的课程设置对于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至关重要,挑选的教材必须能真正反映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累累硕果,让广大学生深刻领会在民族复兴过程中我们党所做出的重要贡献,培养他们拥护党的领导信念,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讲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十年来各领域诞生的杰出榜样,比如一心为民,解决中国人吃饭问题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医者仁心,始终站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大爱无疆,帮助山区女孩圆梦大学的张桂梅等。充分发挥榜样的熏陶与鼓励作用,让大学生成长为能吃苦,有担当,有理想,有情怀的好青年。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的总任务和总要求讲清,引导学生坚定信念,追寻中国梦,努力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二是要找准教学结合点。发挥非思政学科课程协同育人作用,挖掘课程体系中与党的二十大精神相匹配的育人内容,如教师在具体开展实践类课程的过程中,可通过“实践中做”以及“实践中学”等方式,引导学生用实际行动充分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组织学生参与各类党建实践活动,如志愿服务、社区实践、党员先锋岗等,通过实际行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到“为民服务”的价值和意义,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三是要把握教学节点和时机。教师充分把握进行二十大精神教学的时机与节点,比如学生关注的热点、情绪的沸点以及思想的堵点等,即通过二十大精神阐释学生关注的热点、打通学生思想的堵点、带动学生情绪的沸点。首先,教师要紧密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和国际形势,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基础,把握社会思潮趋势,解读当前时事热点,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堵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思想上的困惑,如人生目标、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等问题。教师可以运用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关于人民利益至上、以人为本、共同富裕等原则,为学生提供思考和解答。最后,教师要敏锐捕捉学生的情绪沸点。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了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公益活动,从而激发社会责任感,通过实际行动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