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信息化视域下的智慧社区创建

2023-03-10 01:55:46邓燕
互联网周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智慧社区社会治理信息化

摘要: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深入发展,在社会治理领域,智慧社区建设已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创建智慧社区,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能有效助力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水平的提升。本文结合社会治理信息化发展历程,梳理分析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必然性,结合智慧社区的建设意义,从框架设计、内容构成、服务结构等方面,论述社会治理信息化视角下智慧社区的建设实践,结合实践中的理念困境、经营困境、机制困境,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希望更好地为智慧社区建设添砖加瓦。

关键词:社会治理;信息化;智慧社区;创建策略

引言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真正将治理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而社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着眼点[1]。当前信息技术与社会的融合更加深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社会对于智慧社区的建设有了更高的期待。通过智慧社区,居民能够享受高效、便捷、智能的服务,有利于增进居民的归属感、幸福感、未来感。作为一种全新的社区形态,智慧社区必然会对社区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有极大的促进和提升作用。

1. 社会治理信息化与智慧社区

1.1 什么是社会治理信息化

早在20世纪90年代,一些地区就已开展了基层社区组织信息化的相关实践,但由于社区治理本身的复杂性和建设的多样性,初期關于社区与信息化的融合层面较浅。所谓社会治理信息化,可以理解为借助完善健全的信息基础设施,对区域内信息资源进行整合,从而使社区在公共服务方面更加智能、精准,使社区治理效果更加高效便捷[2]。智慧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治理模式,与传统社区治理相比,其突出的理念变革在于实现了从以往以技术为主到现在以技术为人服务为主的转变,更加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以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为目标。

1.2 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必然性

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人们看到了信息技术的强大生机与活力。在基层社会治理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也极为广泛,尤其是信息通信技术(ICT),不仅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结构,而且也极大地拓展了人们之间交流沟通的渠道,变革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区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空间,是人们交流沟通生活的重要场所。在社会整体环境变革的基础上,社区作为社会生活共同体,其信息化需求极为迫切[3]。从历史和现实来看,现代化的发展与信息化密不可分,当前现代社会中个人与组织的形态与行为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以往以居委会为中心的基层组织结构被逐渐打破,居民与居民、居民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之间的关联性日渐淡薄,社区归属感有待增强。同时,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人们在进行信息交流与互动时,有了更加便捷的沟通渠道,这也能成为重建社会结构的有效手段。

1.3 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发展阶段

社会治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的建设热潮密不可分,政府是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而电子政务建设的持续推进,也带动了基层社区治理信息化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建设延伸,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参与主体范围不断扩大,相关理念更加普及。尤其是大量企业也积极响应智慧社区的理念要求,完善和充实社区与信息化融合的具体内涵。

从发展阶段来看,可以初步将社会治理信息化划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是2006年之前,这一时期更多的是由民政系统为主导开展的社区建设,主要建设领域包括民政系统数据为主的应用管理软件、各社区的服务热线网站等。2006~2010年,是社会治理信息化的第二阶段,以和谐社区建设为主线,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将其定义为整合各类信息系统和资源,构建统一的社区信息平台,这一时期的社区信息化也被认为是电子政务的有效延伸[4]。第三阶段是2010年以后,智慧社区得到了更充分的重视,其信息化应用范围也大幅扩张,不再被以往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等范围局限,而是将范围扩大到了与社会信息资源有关的区域,迎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伴随着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社区养老、社区安全等相关产品的逐渐丰富,智慧社区也越来越受到市场和大众的接纳。

2. 社会治理信息化视域下的智慧社区建设实践

2.1 框架设计

对于智慧社区来说,在框架上仍然沿用了传统社区的组织形态和行为模式。由于传统社区在现代社会中逐渐面临被解体的风险,以往以居委会为唯一自治组织的管理体制受到挑战,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经济组织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因此,在新型的智慧社区建设中,其治理体系也要进行变革。智慧社区的参与主体涉及自治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以及社区党组织,各个组织之间构建起彼此分工合作、相互支持参与、有机贯彻执行的良性运行格局。

2.2 内容构成

在社区信息化建设中,主要从社区管理和社区服务两大方面进行展开,不断对此进行优化整合,进一步提高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居民的整体生活质量。

在基层社会治理理念之下,社会信息化建设逐渐突破了以往仅仅针对具体社区的工作,而逐渐向社区相关的社会组织、社区周边环境等方向发展。在社区治理中,以往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服务与服从的关系被打破,服务作为物品的提供者和享用者之间沟通的中介,两者彼此平等[5]。在社区的基础性应用中,更为强调社区的做服务、做管理,例如其中的化解沟通、开展活动、邻里互助、纠纷调解、公众监督等功能被继续沿用;在服务方式上,既指向了面向社区的政府行政服务,例如社区教育卫生、公共空间管理、社区治安等,也包括了面向社区居民生活需要的商业服务,例如社区居民所需的衣食住行等,而这些综合性的内容共同构成了社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从社会治理信息化的内容设计来看,具体包括了网络与基础设施层、信息资源层、应用服务层、服务对象层等。其中,管理标准和安全层贯穿于各层次之间,而网络与基础设施层则涉及为各类社区信息化应用提供网络技术环境,提供可靠的信息传输通道和传输手段。信息资源层涵盖了支持社区应用的各类信息资源,例如既包括面向社区的行政性资源,也包括面向市场的业务应用型资源。在社区内部,建有按照统一标准的信息资源库,其中,集成整合了各类社区信息资源,是社区信息共享和交换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应用与服务层,则是在信息资源层的基础上借助渠道和平台,为服务对象提供各类服务,是面向用户的最终层面。

2.3 服务结构

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要充分体现信息化在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定位,结合社会结构,更充分地契合当前智慧社区的建设动因。在个人和个人终端方面,借助智能手机、手环、手表等移动设备,能够成为个人享受社区服务的信息入口;而家庭和家庭电子终端则包括家庭网络、智能家电等物品;在社区内部,监控摄像头、社区电子屏等都属于社区内的电子终端,加之社区网关,使其共同构成了较为完整的社区网络[6]。通过社区网关、社区网络,将社区内各组织、各服务站点相关联,将公共服务与商业服务彼此结合,使社区内部居民更充分地享受社区资源。最后,在社会层面通过互联互通,能够实现业务的快速处理,有利于构建完整的智慧社区生态圈。如图1所示。

3. 社会治理信息化视域下的智慧社区建设困境

3.1 理念困境

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各地纷纷开展了智慧社区的建设热潮,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突出问题在于缺乏统一长期的发展规划。各地在开展实践中往往具有一定的盲目性,难以根据自身的建设要求进行创新,尤其对于一些后发的智慧社区建设来说,更容易盲目沿用和抄袭已有的先发模式,难以结合自身的个性特点和社区的特色文化对社区自身进行精准定位,这就会导致社区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中存在“千社一面”的同质化问题。

3.2 运营困境

毫无疑问,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物力等资源,在前期往往有政府财政拨款作为支撑,而在后续实际运营环节,同样需要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持。在目前智慧社区实践中,存在着众多烂尾现象,即前期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后续财力不足难以跟上。这影响了智慧社区的建设成效,限制了发展速度,也不利于持续推进。加之智慧社区运营环节需要大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而目前社区内部现有人员主要承担着社区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且大部分相关从业者知识、文化素养偏低,难以满足智慧社区的建设需要。资源有限、运营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要不利因素。

3.3 机制困境

虽然目前国内对智慧社区建设呈鼓励态势,秉承政府主导行业、协同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基本模式进行推进,但实际运营环节仍然存在一定的定位模糊问题。一方面,政府对智慧社区建设起主导性作用,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社会力量;另一方面,目前社会力量对智慧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大多受限于自身资源,难以开展有规划性的建设[7]。大多数草根性社会组织在开展智慧社区建设实践中更多局限于文体娱乐建设、公益慈善建设等,难以真正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的决策与居民的日常生活中。

4. 社会治理信息化视域下的智慧社区发展建议

4.1 优化顶层设计

针对当前智慧社区建设的发展现状,国家对智慧社区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并且积极出台一系列政策和指导意见进行引领。在智慧社区建设环节,需要首先做好顶层设计,要明确政府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主体,同时,也应在原则方针、建设路线、保障措施等方面涉及更加明确的内容,强化对智慧社区体制机制的完善,真正使智慧社区建设形成权责一致、闭环管理、运行高效的智慧社区推进机制。在智慧社区标准化建设方面,既要强调因地制宜,又要坚持精细化管理,要避免出现盲目建设智慧社区而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此外,要结合智慧社区建设要求,健全国家标准的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要增强评价指标的适用性、实效性,真正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切实可行的参考支持。

4.2 强化运营能力

智慧社区本身就是一个内容庞杂的建设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做支撑,对此,要加大对智慧社区的资源投入,引入更高水平的高素质人才,从事智慧社区建设。此外,要加强对现有社区工作人员的培训与组织,提升社区工作人员对现代信息技术的了解和应用能力。在智慧社区建设中,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积极拓宽资金获取渠道,使智慧社区能够在建设和维护环节都有切实的保障。可以探索众筹模式、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智慧社区项目的建设与运行。

4.3 激活主体角色

在智慧社区建设中,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极为重要,这能够调动多方主体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在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中,可以通过签订合作契约的形式来实现彼此制衡。此外,可以引入第三方监管机制来确定彼此的权利边界,并通过第三方的监管评估与考核理清关系。政府也要警惕智慧社区建设中的过度市场化和过度资本化的问题,要推动构建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社会协同、公众参与于一体的社会信任体系,要真正实现社区、社会组织以及社工专业人才之间的互联互通。

4.4 促进资源均衡

在我国智慧社区建设中,城乡差异较为明显,而解决城乡发展差异、强化城乡互动,也成为智慧社区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对此,要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在社区建设、社会治理方面的应用优势,构建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联动机制,更好地实现教育、就业、收入、养老等的创新发展。要从城乡关系的角度,构建以城带乡、城乡联动的总体发展格局,真正使智慧社区成为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公共产品。

结语

智慧社区的建设有着深厚的历史脉络,也是契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必然举措。目前关于智慧社区建设,多地进行了试点探索,也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社会力量参与不足、社区建设中浪费现象严重、资源整合不到位等。伴随着当前移动互联网智能设备等的逐渐成熟,自下而上的智慧社区建设需求被进一步激发起来,智慧社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此背景下,政府要不断优化顶层设计,明晰各自定位,真正使智慧社区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使智慧社区发挥更大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倩怡,刘青峰.社会治理视角下智慧社区建设的路径探究——以昆明市盘龙区为例[J].红河学院学报,2022,20(4):75-79.

[2]李伟.绵阳市涪城区智慧社区建设的问题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22.

[3]任梦瑶.智慧社区建设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2,(4):159-161.

[4]曹海军,侯甜甜.新时代背景下智慧社区建设:价值、逻辑与路径[J].广西社会科学,2021,(2):1-7.

[5]張璐.基层社会治理中智慧社区建设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21.

[6]简敏,张亚辉.智慧社区信息化建设发展与效能提升[J].重庆行政,2020,21(6): 106-109.

[7]王喜媛.智慧社会变革中的社会治理模式转型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20.

作者简介:邓燕,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猜你喜欢
智慧社区社会治理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智慧社区信息服务绩效评价研究
社会转型期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和经验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40:33
“智慧社区”的养老生活
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 17:31:13
以试点带动打造“智慧社区”助力居家养老
金色年代(2016年4期)2016-10-20 17:27:22
社会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47:39
政府主导型社会治理模式下社会组织发展理路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12:05
智慧社区综合管理平台设计与实现
科技视界(2016年14期)2016-06-08 19:56:11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中国卫生(2014年1期)2014-11-12 13: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