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茜倩 田园 高敏 于洪钊 张伟
2021年《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提出,要推进电子病历、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和医院信息标准化建设[1]。医院信息标准化是医院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支撑,是实现信息在医院及院区之间互联互通和共享的前提和条件[2]。能客观、完整地反映我国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的评价工具并不多,我国采用较多的评价体系包括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3](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测评”)和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以下简称“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互联互通测评和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已经成为评价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参考[5]。受专业特性和诊疗模式等因素的影响,口腔专科医疗机构较综合医院,有自己独特的专科特色,信息化建设情况也有自己特点。研究依托中国医院协会口腔医院分会《2020年度全国口腔专科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调研》,分析不同级别口腔专科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水平现状,为信息化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建设思路。
2021年6月,中国医院协会口腔医院分会开展了《2020年度全国口腔专科医疗机构信息化应用现状调研》,将调研问卷采用线上线下联合发布的形式发放至全国口腔专科医疗机构。共收到84家医疗机构的有效问卷84份。
首先对原始数据开展数据清理后,利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清理后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将参与调查医院分为三级医院与三级以下医院两类,按医院级别进行分层分析。
调研问卷主要包括六部分,单位基本情况、信息化组织投入与发展情况、基础设施及安全体系建设情况、业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信息系统运维情况、新技术及标准应用情况。本文章主要涉及调查问卷中的单位基本情况、新技术及标准应用情况模块的相关数据。
84家口腔专科医院覆盖了我国27个行政区,其中三级医院43家,三级以下医院41家。椅位数量方面,83.33%(70/84)的医院小于300把;职工人数方面,67.86%(57/84)的医院为50~500档;年门急诊人次方面,82.14%(69/84)的医院低于50万;年出院人次方面,61.90%(52/84)的医院低于1 000人次。
在参与调研的84家口腔专科医院中,有30.95%(26/84)医院参加了互联互通测评;三级医院中,有46.51%(20/43)参加评估,最高等级为四级甲等(7家);三级以下医院仅有14.63%(6/41)参加评估,截至填报问卷时未出结果。三级医院的互联互通测评参评率及结果高于二级医院,见图1。
图1 三级及三级以下口腔专科医疗机构互联互通测评情况
在参与调研的84家医院中,共53.57%(45/84)医院参加了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其中三级医院86.05%(37/43)参加评价,最高等级为5级,4级占比最高,有21 家(48.84%);三级以下医院仅有19.51%(8/41)参加评价,无4级和5级医院。三级医院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参评率显著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且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整体水平较高,见图2。三级医院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参评率显著高于三级以下医院,三级以下医院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不高,从提升整体卫生信息化水平的角度考虑,应鼓励参与评价。
图2 三级及三级以下口腔专科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分级评价情况
互联互通测评能够客观反映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特别是信息平台标准体系建设的水平[6]。此外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新医改任务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通过考察我国医疗机构临床信息化发展,评估电子病历系统应用水平,有效引导各医疗机构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7]。从调查情况看,口腔专科医院在互联互通测评和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中整体评级水平不高,且有一定比例医疗机构未参评,特别是二级医院。调查医院在互联互通测评中大部分未达到四级乙等,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中大部分未达到4级,跟国家要求还有一定距离,这意味着医院要实现信息整合、统一数据管理尚有一定差距,无法满足医院精细化管理需求,也无法支撑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模式。
互联互通测评和电子病历分级评价这2种评价体系各有侧重和不同,见表1。从目的看二者各有侧重;从评价内容看,二者都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整体的评价,互联互通测评侧重对电子病历等相关信息平台建设进行标准符合性和系统联通效果评价,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侧重临床业务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方面,互联互通测评增加了测评机构和信息平台产品的测试;评级体系方面,根据评价内容差异,各级别要求也不同,不过在最高等级要求方面,都有实现信息互联互通的导向[8]。各医院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一步学习了解两种评价体系,加以合理应用以促进医院信息化建设。
表1 两种评价体系比较
国家应加强顶层设计,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开展信息化建设。例如,2019年,我国在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纳入电子病历分级评价作为唯一的信息化指标,各地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和医院高度重视,2019年度三级医院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参评率和平均评级都有较高提升,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建设推进效果明显[9]。此外,市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统筹规划,从实现互联互通、达到区域电子病历信息共享为出发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鼓励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电子病历系统建设,重点提高二级医院的信息化水平。建议发挥区县级层面管理部门的管理积极性,以区县为单位促进电子病历应用水平提高[10]。
要推动以电子病历系统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管理者必须提高对信息化重要性的认识[11]。各医疗机构内应形成由院领导主责、医务部门牵头、信息部门支撑、临床科室参与的组织机构和专人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以电子病历为核心、各信息平台协同的功能完备、应用广泛、数据质量高的医院信息系统。首先,医务部门是临床相关信息的管理者,要做到承上启下的牵头职能,积极协调信息、临床、医技等部门,做到医院内统一认识、协作配合;此外,临床科室是临床信息的第一手发起者,要根据医院工作实际情况,提出信息系统建设需求,需求越贴合实际,就越能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在系统未来使用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完善;第三,信息部门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配合临床科室梳理业务流程,细化落实需求,制定合理项目计划,并推进管理。
数据质量能够反映医院管理机制先进性和医疗质量管理水平,是两种评价体系中的重要测评内容。在信息化建设中,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是“标准要先行”。信息化必须以管理为本,是为管理服务。业务需求与业务系统标准化融合、对接,把数据变成信息,把信息变成管理的执行力。若从业务系统这个源头提升数据质量将事半功倍。因此业务系统建设应当根据国家标准对标,夯实信息化基础,合理应用两种评价体系,做好数据“标准化”和“规范性”的基础工作。医院应在信息系统起始规划和使用阶段通过逻辑化、标准化采集规范数据,建立各环节数据质量控制机制。同时,应从数据生产、处理、应用的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脉络着手,形成数据支撑应用,提高数据质量。
安全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石。医院信息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历史过程中会涉及多种多类业务系统,而且上线时间跨度较大,分属于不同的厂商,不同系统间经常进行频繁数据交换和业务联动,信息安全风险极大[12]。因此,信息化建设中网络安全是重中之重,建立健全信息安全制度,并制定应急预案,时刻谨记“安全”这个主题。
在政策、需求与技术的多重驱动下,我国公立医院开始了数字化发展之路,智慧医院成为医院发展的趋势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求。我国较早推进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智慧医疗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和完善,互联互通测评和电子病历分级评价的有效应用成为智慧医疗持续改进的重要工具,也必将对智慧医院建设发挥积极作用。本次调查是由社会学术团体组织的口腔专科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首次调研,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将进一步探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