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利敏
(峰峰矿区文物保护中心,河北 邯郸 056200)
磁州窑是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也是著名的民间瓷窑,窑址在今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属磁州,故名。磁州窑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时间上,磁州窑的历史非常悠久,早在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时期,先民们就已经开始生产陶器;从北朝时期开始烧制瓷器,历经隋唐五代,至北宋中晚期创烧白地黑花瓷器,开始形成独特装饰风格,金元走向繁荣鼎盛,历经明清、民国,连续烧造至今。在空间上,磁州窑影响范围较广,不仅影响到河南、山西、山东等周边省份,还影响到了江西、福建等地区,甚至还影响到了日本、朝鲜、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磁州窑遗址在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磁州窑烧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磁州窑文化博大精深,装饰上包括化妆白瓷、黑釉瓷和低温彩釉瓷三大系列。装饰技法丰富多彩,有数十种之多,包括化妆白瓷、白釉刻划花、珍珠地刻花、黑釉刻划花、宋三彩、红绿彩、白地黑花等。宋代,磁州窑的装饰风格逐渐形成。不同于同时期的哥窑、官窑、定窑、汝窑、钧窑五大官窑的单色釉装饰,磁州窑此时形成了化妆白瓷的装饰工艺,运用刻花、划花、剔花等装饰技法,形成了独特的白地黑花装饰风格,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宋金时期,磁州窑窑工们创造性地将书法、绘画这些传统的艺术与磁州窑烧制技艺相结合,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赋予磁州窑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
磁州窑的民窑属性使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秉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题材为中心,不断丰富磁州窑的装饰素材,不断扩展其文化外延、深化其文化内涵。运用白地黑绘的装饰工艺,结合书法、绘画,包括了动植物、人物故事、山水景物、诗词曲赋等生活中的常见题材,更涉及了佛教、道教、农业、民俗、文学等诸多领域,使磁州窑文化非常丰富多彩。
要开发设计磁州窑元素的文创产品,首先要对其艺术特色进行整体分析,从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从磁州窑的装饰来看,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黑白对比强烈的白地黑花装饰,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在宋早期,工匠们利用工具在瓷器表面刻、划、剔,形成清新、雅致、冷峻的装饰风格。
随着工艺的发展(宋末金初),刻、划、剔工艺逐渐被白地黑绘所取代,并逐渐发展成为磁州窑最具特色的代表性装饰艺术。白地黑绘装饰工艺,以斑花石颜料为墨,用毛笔在瓷器表面挥洒创作。因为天气干燥,坯体易干,这就要求窑工们在创作时需成竹在胸,下笔干脆利落,一气呵成。这就使磁州窑的绘画线条自然流畅,风格豪放洒脱、自由不羁、明快生动。这种装饰技法使瓷器装饰能够与传统的书法、绘画相结合,扩展了磁州窑装饰的文化内涵,便于窑工们将当时流行的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都囊括进磁州窑器物的装饰中。
在总结出磁州窑最具特色的装饰后,本文将围绕早期的剔花、刻花、划花工艺,以及之后的白地黑绘装饰手法展开磁州窑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
1.3.1 促进磁州窑文化的传播、发展和弘扬
磁州窑文创产品作为磁州窑文化的载体,将抽象、深刻的文化凝聚在产品中,以一种亲切的形式走进人们的生活中,这即是对磁州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文创产品的实用性使人们在日常的使用中不断地与磁州窑文化建立情感连结,主动地去复习其文化内涵,从而逐渐加深对磁州窑的了解和熟悉度。这样,磁州窑文化便通过附着在有形的产品上走进千家万户,使磁州窑文化得以广泛地传播、发展和弘扬。
1.3.2 助推当地文旅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峰峰政府近年来一直提出转型升级的经济发展口号,致力于发展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磁州窑作为峰峰文化的金字招牌之一,势必要在这充满机遇的时代大有发展。通过开发设计磁州窑系列文创产品,吸引更大范围的消费群体了解磁州窑文化,进而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峰峰实地感受磁州窑文化,这必将带动吃、住、游、购等一条龙的服务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的文旅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用硬刀工具制成的剔花、刻花、划花纹饰是磁州窑颇具代表性的装饰,划花流畅生动、刻花冷峻刚劲、剔花灵动轻盈,这种硬刀装饰工艺常常运用在缠枝牡丹纹、折枝牡丹纹等纹饰的创作上。缠绕连绵的花茎、枝叶,盛开的花朵或是待放的花苞,都使这些纹饰极具美感。
这些纹饰的共同点是表面凹凸不平,富有立体感。笔者认为可以对这种立体感的纹饰进行功能转换,将其表面不平整的特点运用到现代生活产品的设计中,如需要增大表面阻力的隔热杯垫(图1、图2)、浴室防滑垫(图3)。产品的材质选用柔软硅胶,成本较低廉,采用丰富的彩色,增强产品的美观性。赋予传统纹饰以新生,不再是对原纹饰的直接应用,而是以现代产品的形式再现磁州窑的文化韵味,把馆藏文物真正地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
图1 硅胶材质隔热杯垫效果图
图2 磁州窑立体纹饰隔热杯垫示意图
图3 磁州窑立体纹饰浴室防滑垫示意图
在选择适合文创产品开发的资源时,要对磁州窑风格有一个定位,要从整体上把握文物的灵魂,这样开发设计出来的文创产品才能具有鲜明的特色,同时也是对文物蕴含的文化的延伸表达。
磁州窑的书法、绘画装饰是磁州窑器物装饰的一大特色。书法装饰包括楷书、行书、篆书、草书,四体兼备,各具特色,内容涉及唐诗、宋词、元曲、俗语俚语等,兼具形式美和内容美。绘画装饰则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技法,用毛笔蘸着斑花石颜料在施过白色化妆土的器物上进行绘制,形成了黑白对比强烈的装饰效果,表现出磁州窑特有的粗犷豪放、简洁明快的绘画风格。绘画元素非常丰富,包括人物、动植物、山水风景等。通过绘画,磁州窑窑工们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有道教、佛教典故,历史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等,同时也将生活中看到的山水景物、花草虫鱼等也加入磁州窑器物的装饰中。
磁州窑绘画、文字装饰元素表现了磁州窑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核。从文化元素到文创产品的转化过程中,要用到分解、重组的方法。先将这些元素进行分解,将所有可供利用的元素,如一丛花草、一角山水、一支墨竹、一叶小舟等,一一提炼出来,形成丰富而庞大的元素数据库,再将它们进行重组,搭配上与绘画意境相符合的文字,达到诗、书、画三位一体,和谐统一的效果,古朴、淡雅的书画同源体现了磁州窑特色,让游客在使用产品时感受到中国传统书法、绘画的文化魅力(图4、图5)。
图4 “磁州窑风”书签系列
图5 “磁州窑风”笔记本系列
在提炼出可供开发运用的文化元素后,运用发散思维,从“一”发展到“多”,将这些元素进行广泛运用,形成系列性的产品,如鼠标垫、电脑贴纸、便笺纸、明信片等(图6),形成品种丰富的“磁州窑风”文具系列,这样不仅能够在售卖时产生视觉冲击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刺激购买欲,还能够较为全面地展现磁州窑的风格和特色。
图6 “磁州窑风”文具系列
2.3.1 装裱字画
元磁州窑元曲四系瓶(图7)上写有陈草庵的元曲《山坡里羊·叹诗》:“晨鸡初报,昏鸦争噪。那一个不在红尘里闹?路遥遥,水迢迢,利名人都上长安道。今日少年明日老。山,依旧好;人,不见了。”其内容警示世人人生苦短,要淡泊名利,多多享受生活,对当代人的生活也非常有指导意义。
图7 元磁州窑元曲四系瓶
此外瓷器上的文字书写得也颇为苍劲有力,著名陶瓷学家叶喆民先生称赞其字体“用笔好似沉着痛快,酣畅淋漓”。实属形式、内容俱佳的吸睛之作。笔者认为可以将整首元曲提炼出来,做成可挂在墙上的装裱字画,方便感兴趣的参观者买回家时时品读,满足其精神需求。
除此之外,磁州窑诗词中还有很多关于为人处世的金玉良言,如“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外与人和,人生得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立身之本,行孝为先。于人有义,不佑神天”“为争三寸气,白了少年头”“众中少语,无事早归”等,都可以将它们提炼出来,做成装裱精美的墙饰字画,将磁州窑诗词文化传播到寻常百姓家。
2.3.2 书法字帖
磁州窑的文字装饰别具魅力,形式优美的书法不但装饰了器物,更赋予了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可以将优秀的书法作品结集成册,形成磁州窑书法字帖,便于人们在学习、欣赏优美书法的同时,品味磁州窑的诗词文化。
2.3.3 诗词内容书签
磁州窑器物上的诗句,对为人处世颇有指导意义,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地因流水知高下,人为财交见浅深”“在外与人和,人生得几何,长修君子行,由自是非多”“立身之本,行孝为先;于人有义,不佑神天”等,可供人们细细品读,作为为人处世的指导。
笔者认为可将这些诗词内容印制在书签(图8)上,既能够满足日常使用需要,又能让消费者在休闲放松之余学习处世之道、体会磁州窑的诗词文化。
图8 磁州窑印制书签系列
提取磁州窑瓷枕枕面的边饰对书签进行装饰,用磁州窑代表性器物作为书签的背景图案,使书签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并突出磁州窑风格。
本文对磁州窑文化进行分析,对磁州窑元素进行提炼、分析和应用,围绕其文化因素和特点,提出了开发设计文创产品的思路:实现藏品功能转换,重视文化元素与文创产品的结合点;抓住文物灵魂,开发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创产品;印刷制品作为有益补充。并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了实践,设计出了磁州窑立体纹饰杯垫、浴室防滑垫,磁州窑风文具系列,磁州窑诗词印刷制品等文创产品。
磁州窑文创产品开发使磁州窑不再是放置在博物馆展柜中的古老文物,而是以文创产品为载体,将磁州窑的文化内涵、独特魅力呈现出来,向民众表达一种传统、延续一种文化,使民众在日常的使用中潜移默化地被熏陶,加深对磁州窑文化的理解,从而让这一种古老又现代的陶瓷文化历久弥新,永远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