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柯 王丽亚 樊东峰 王小杰
(1.周口市关帝庙民俗博物馆,河南 周口 466001;2.运城市盐湖区关王庙文管所,山西 运城 044000)
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距今已有330年的历史,历经康熙到咸丰耗时159年建成。它是清代山西潞州、蒲州、新绛和陕西大荔、澄城等地旅周商贾集巨资营建的一座大型同乡会馆,是一座祠庙与会馆相结合的雄伟富丽、具有鲜明地方风格的仿宫殿式古建筑群。1996年被国务院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审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8年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9年加入申报“关圣文化史迹”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帜满神州,享誉海外。
《清明诗意图》位于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石牌坊前面右侧,是石牌坊前现存8块石栏板中雕刻艺术最为精湛的一块。这些石栏板均采用质地坚硬的青石制作而成,由周口山陕商会的富商巨贾、社会各界人士斥资并聘请山西蒲州艺匠,石工吴长瑞悉心设计、精雕细琢而完成,石栏板上的雕刻内容和形式被誉为豫东南世俗石刻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不愧为铁笔生花、神来之作!石栏板安置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已历经170多年风雨洗礼,但图案依然清晰可见。每块石栏板高0.78米,长1.37米,厚0.14米,分别由望柱、地伏、栏板、柱头四部分组成。石栏板内心分别雕刻有竹、石、松、鹤和人物故事、仙灵鸟兽等不同图案,表达了古人至善至美的良好愿望和谊切苔岑的深厚情感。每块石栏板图案的四周雕刻着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回字形纹饰,纹饰线条连贯,寓意富贵不断头,连绵不绝,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安宁吉祥、止于至善。石栏板上的每幅图案看似彰明较著,世人皆知,实则内涵丰富,深奥精微。
在8块石栏板中,《清明诗意图》不但在布局上占据着核心位置,而且思想意蕴也十分典型,开展相关研究能够为服务区域文化旅游发展提供较多思想资源,必将对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起到积极的作用。
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主要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刻画而成,内容体现了清明节日文化、行旅文化、酒文化等多种丰富文化。
①清明节日文化。诗意清明古今情,最美人间四月天。清明节兼具节气、节日两种身份,是融合了祭祀先人、欢乐游春的复合型大节。在汉代,清明仅仅是一个节气。《淮南子·天文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作为节气的清明,对于农民安排农事活动起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农谚“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是很好的例证。唐代,由于寒食与清明合为一体,清明作为节日开始形成。寒食节的扫墓风俗逐渐成为清明节的一部分。与此同时,上巳节的春天欢宴内容也被融到清明节中。至宋代,寒食、清明、上巳三节合一,张择端的传世名作《清明上河图》,极为生动地呈现了北宋国都汴京百姓过节的生活百态。明清时期,上巳节、寒食节基本淡出了人们的生活,清明节出现了北方以扫墓为主、南方在扫墓的同时趋于踏青这两种不同的风俗。
对于清代道光年间活跃于周家口镇的山陕商人而言,每当到了清明时节,因为远离了故乡,不能回到故乡扫墓、追念先人,他们自然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杜牧的《清明》诗来,在决定同乡会馆石栏板的雕刻内容时,决定将杜牧的《清明》诗在石栏板上以雕刻的形式呈现出来,或许是一种最好的表达思乡敬祖情绪的方式了。
②行旅文化。与今人视旅游为人生享受不同,古人对出行抱有非常复杂的情怀。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的《采薇》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汉代的百姓为了服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出自《汉书·食货志》)。古代的诗人也写下了“临行密密缝”“更行更远还生”这样的诗句。无论是上流社会的士人,还是普通的士兵、百姓,他们大多是享受不到我们今天在旅行过程中的快乐的。
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视农业为本业,视商业为末业。离开家乡,外出经商,固然是一种图利行为,但在大的文化背景下这并不是一种得到社会广泛支持的行动,而且这种行为很容易遭到一些人的蔑视。在经商的旅途中,商人们固然会因为盈利而干劲十足、欢欣雀跃,但也会因为旅途的艰辛和思乡情绪的泛滥而有一些哀愁。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某种程度上还蕴含着山陕商人对商旅活动的复杂情感。
③酒文化。“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浓浓的情绪色彩和人文情怀,给人民的生活增添了丰富的色彩:酒以治病,酒以养老,酒以成礼,酒以成欢,酒以成文,酒以忘忧,酒以壮胆……饮酒有时还是实现某种目的的必要手段,如宋太祖赵匡胤就曾经“杯酒释兵权”。对于普通人的社会活动而言,无论是婚丧嫁娶、节庆祭祀,饮酒还是重要的世俗交际手段。
清代河南巡抚尹会一说:“凡直隶、山、陕等省需用酒曲,类皆取资于豫。故每年二麦登场后,富商巨贾,在于水陆码头、有名集镇,广收麦石,开坊踩曲,耗麦奚啻数十万石。”(出自《尹少宰奏议》卷2《请禁酒曲疏》)这段话的意思是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等地在清代时,所需要的酒曲大都来自河南省。很多大商人在河南粮食收获后,就会开展大规模的制曲活动。由此可知,清代时,河南在酿酒原料的生产方面占据着重要地位。活跃在河南的山陕商人也必定参与其事。再加上,酒本身在他们生活中也是重要的饮料。因此,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多多少少也与当时社会上浓厚的酒文化氛围有着一定的关联。当然,或许清代道光年间的山陕商人认为所谓的杏花村酒就是故乡的汾酒。
①发达的商业环境。周家口镇在古代是漕运重地,在明清时期,河南的城镇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清代周口镇、朱仙镇、赊店镇、道口镇发展为河南著名的商业四大名镇,周家口镇的商业发展,从康熙年间至道光年间,总体来说处于上升趋势。道光年间,全镇商号超过1200家,他们每年的经营总额估计可达到白银800万两。当时周家口镇舟车辐辏、商贾云集,山西、陕西、安徽等地的商人在此建了十余座会馆。《清明诗意图》石栏板与戏楼、碑亭一样,都修建于这一时期。
道光年间,周家口镇的商业经济处于十分繁荣的状态,商人们才能不断地集资参与到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扩建中去。进入咸丰年间以后,由于太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带来的战事重起,正常的社会秩序遭受到了严重影响,人们的财产和人身安全已经得不到有效保证。人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怡然自得地去组织人力、物力扩建民间的祠庙了。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清明诗意图》与《知足常乐图》一样,都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一种社会心态。与《知足常乐图》那种既有心态消极的一面,又有求稳定、求发展的价值趋向不同,《清明诗意图》则全然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取向。
②深厚的农耕文明。河南在宋代以前,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社会稳定,人口自然增长,农耕经济比较发达,但大多数周家口镇的百姓仍然受到农耕文明的深刻影响,小富即安、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多于开拓奋进、改革创新的商业意识和工业意识。周家口镇的百姓在清代主要从事低端的转运、码头服务业,不善商业经营。山陕商人作为客商,在清代开拓占据了河南这片广阔的投资空间和经营市场,他们入乡随俗,其思想观念也深深受到当地居民思想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农耕社会景观主要是如满天星斗般散落在山河大地上的村落田园,而不是城市景观。麦田、稻田围绕着升起袅袅炊烟的小小村落,乡村的小路在雨季总是泥泞不堪。生活在清代道光年间的山陕商人,当他们为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安装石栏板《清明诗意图》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深厚的农耕文明的影响,一定对故乡的村落难以忘怀。牧童所指的杏花村其实就是一种与桃花源类似的典型的村落意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杜牧的七言绝句,唱出了清明时节的雨、酒、花,也唱出了行人和诗人的哀愁和希望。“清明”二字点出了时令,“雨”营造了当时的环境和氛围,“纷纷”双关了春雨的意境和行人的心情,“断魂”竭力呈现了强烈而又隐深的感情。“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给人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哀愁中有期望,期望中有光明之寄托。
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石栏板上的这幅《清明诗意图》石刻(图1)构思巧妙、界面工整、比例严谨、独具匠心。让人惊叹不已的是,诗中人物的造型被石匠刻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神态各异、动态盎然,寓意深远、耐人寻味。它运用了浅浮雕技法,刀法娴熟、雕工细腻、线条流畅、顿挫有致、形象逼真、气韵脱俗,对这首杜牧的《清明》诗进行了更为具象化的呈现。定睛细看,图中春雨蒙蒙,老者胡须飘飘,双手握伞,裤脚上挽,左腿站立,右脚踩石,面露忧戚的神色;活泼可爱的牧童坐在一头肥硕的水牛背上,头戴斗笠,手握牧笛,指向身后,遥望山岭上树枝间隐隐约约酒旗飘扬,那里就是美酒飘香的杏花村。行路的老人和牧牛的儿童居于图画中央,完全处于山路的包围中。貌似封闭阴郁的环境,却充满着老成与新生、显赫与幽隐、离群与入世的思辨智慧。
图1 石栏板上的《清明诗意图》石刻
1978年夏天,著名画家关山月挥汗为汾酒集团创作了一幅《清明诗意图》。画作的上部尽头是题字和青黑色的远山,远山之下为一片粉红色的杏林,两三处房舍的屋顶在杏林和远山之间微微显现。图画下部为近景“借问酒家何处有”,旅途中的成年人正在向骑着水牛的牧童问路,牧童背离高大的柳树,手臂指向了粉红色的杏林。
关山月先生是一位当代著名画家。他的《清明诗意图》在构图上没有制造封闭阴郁的氛围,似乎有意创造一静一动两个若即若离的世界。远山、杏林、山村是一处静的世界,山路、行人、牧童、柳树是一处动的世界,两个世界因为牧童的臂指勾连起来。整幅图画清新素雅,与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所呈现的阴郁求变构成了两种风格,这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心态。
无论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与关山月先生的《清明诗意图》在风格上有何不同,它们都不能不对牧童、杏花这两大意象持明确的倾向态度,牧童代表着新生新明,杏花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也有着深厚的内涵。一则是,杏花在神州大地的春雨中是一种美好的典型意象。二则是,杏坛、杏苑还有着积极的社会意义,与我国重视教育的传统有着密切关联。
明清时期的山陕商人群体之所以能在商业领域持续地取得成功,是因为在长年累月的商业实践中他们自身形成了独特的奋发进取、勤劳敬业、乐善好群、诚信不欺的精神境界。清代文人纪晓岚说,山西人十几岁做学徒时就跟着店家掌柜学贸易,等到蓄有资财,“始归纳妇”。意思是说,事业如果不成,他们连妻子都可能不娶。在清代辽阔的版图内,山陕商人不只活跃在气候宜人的中原地区,他们还不避寒暑走向塞外的蒙古高原,走向天山南北的新疆地区,甚至东渡日本,远赴沙俄和中亚、西亚地区,他们也不辞劳苦。这充分说明了山陕商人通过自身的辛勤劳动,达到了较高的人生境界。
我们从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中还能看到山陕商人群体所具备的一种百折不挠、极具韧性的人生境界。过去,我们通常对此图做出比较通俗的解释,即山陕商人在此图中寄托了深厚的思乡之情。认为那些远离故土来到周口经商的山陕商人,因财而辗转南北,为利而奔波东西,虽然生意兴隆,财源茂盛,但由于古代交通不便,长期旅居他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思乡情切,何以解忧?望眼欲穿不见故土,就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寄托于唐诗《清明》之中。其实放宽视野,纵览古今,横观世界,故乡的清明,总有沾衣欲湿的杏花雨和吹面不寒的杨柳风,总有对先祖的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总有秦晋大地的壮丽山川和名扬天下的杏花村酒。这些乡风、乡情、乡思,令人刻骨铭心,永难忘怀。一块石栏板寄托着古代商人内心最真的情感和愿望,映射出清代周家口曾经的繁华和辉煌,讲述着古往今来旅人游子绵延不绝的家国情怀。俗话说,树高千丈不忘根,人行千里不忘本,这块石栏板雕刻于一百七十余年前,岁月的沧桑和变迁,在它身上留下斑斑印痕,但是它所传承的思乡、恋乡情怀今日依然如故,历久弥新!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应该还能认识到,这块石栏板《清明诗意图》还有着浓郁的阴郁求变的风格,还饱含着苦愁中转向希望的喜悦。与《知足常乐图》那种平衡人们事业心态的价值追求不同,《清明诗意图》还蕴含着更为普世的人生价值追求。它在提醒人们,人生行路中,无论多么失魂落魄,都不要放弃对新生新明的热爱,都不应对暖人心脾的桃花源、杏花村失去希望。从这个角度讲我们对《清明诗意图》的理解,就能有一次情感上的升华,而不只是将其认知为对故土的思念。其实,对家乡的思念,归根结底是对故人的思念,是对过往的美好的人、事、物的思念。反其道而思考,人又何尝不能对将来的美好的人、事、物抱有期待和希望呢?正如法国小说家大仲马在他的名著《基度山伯爵》的结尾写下的话所指出的那样:“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
周口山陕会馆(关帝庙)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在清代道光年间被安置在馆内石牌坊前,与当时的文化背景与经济环境有着密切关联。其图像表征表现出丰富的内涵,有着深沉的求变风格,饱含着苦愁中转向希望的喜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历史环境下的一种社会心态。从《清明诗意图》中,我们不只是能看到其中所含有的思乡之情,我们还能看到当时的山陕商人群体身上具备的一种百折不挠、极具韧性的人生境界。
时至今日,周口山陕会馆的石栏板《清明诗意图》仍然可以被诠释出多重的现代意义,并由此可以发现其中所具有的宣教价值。首先,该图蕴含着古人浓厚的思乡之情,对于激发人们爱家乡、爱祖国的人生情怀仍有着不可磨灭的价值。其次,如果人们愿意耐心地去分析、研究该图的话,大家还能发现该图也包含着更为普世的人生价值追求。再次,该图还包含有多重的通俗诠释要素,人们还可以从清明节日文化、行旅文化、酒文化、村落文化等角度获取更为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精神食粮。当然,人们还可以从周家口镇历史时期的经济环境等角度去理解以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