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发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高坝镇建设九年制学校,甘肃武威 733000)
问题是启发学生思维、提升学习和探索兴趣的主要媒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式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和训练,促进学生始终保持探究和求索的心态,对增强体育教学质量很有帮助。为此,教师应当明晰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根据体育课程目标、教学流程和实际学情,设计多样化的导学问题,利用问题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探究和训练活动,从而全面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和综合能力,下面笔者就对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应用展开刍议。
初中体育教学领域的问题导学式教学法,主要是指教师分析体育课程和学情,根据不同教学流程和学生的生成状态,为学生设计提出多种多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质疑、讨论,产生有效的探究和释疑活动,经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掌握课程体育技术要领,形成各项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关键能力品格。经过学情调查和理论实践研究,笔者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第一,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体育学习兴趣。体育是一门涉及知识和体能的课程,传统体育教学以灌输式讲授和模式化训练为主,学生无法感知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致使学习态度偏向被动。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着力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最突出的价值是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主动求知意愿,如在体育教学的导入阶段,学生对新课学习内容不甚了解,思维和情绪状态都比较低迷,教师可以根据体育课程要点向学生提出导入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凝聚于体育课堂,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前讨论,这样课堂气氛趋向热烈,学生对体育新课也产生浓厚的深入探索兴趣。
第二,有助于增进师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互动行为。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追求师生、生生之间产生活跃的互动和交流,但是以往由于体育教学手段单一,师生互动成分明显不足。将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引入体育教学,是增进师生互动行为的最佳手段,如在体育技术动作指导中,教师可以根据动作要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讨、交流如何将动作做的标准、规范,还可以鼓励学生结合问题,发表自己对技术动作的运用理解,教师再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进行修正或补充,这样通过问答、探究和共议,生生、师生之间的互动行为显著增多,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要领的掌握更扎实,从而彰显问题引领体育教学互动的卓越优势。
第三,有助于强化学生自主解决体育学习、训练问题的能力。学生是体育课程主体,新时期体育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及技能,教师重视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对强化学生自主解决体育学习、训练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如教师可以用问题的形式向学生发布体育训练任务,将训练目标和要求寓于问题,然后发动学生以小组合作模式开展训练任务探究,教师在其间继续设问点拨,组织学生围绕训练任务的要求,集思广益、探讨科学的技战术运用或训练方法,最终合力达成训练目标,这样学生就经历讨论和释疑的过程,养成良好的自主解决问题能力,体育课程中教与学的关系也得到妥善平衡。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首要环节是课堂导入,初中学生好奇心极强,问题对驱动学生自主思考、参与体育新课学习发挥显著功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体育课程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创设问题导入情境,遵循生活化、趣味化等原则,还可以结合实际需要,搭配适宜的生活材料和多媒体资料,引导学生基于问题情境开展讨论活动,从而活化学生思维、激发体育学习动机,为体育教学构筑良好开端,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第一,巧借多媒体资料创设问题导入情境。多媒体资料生动具象,与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相整合,能够使教师创设的问题导入情境更加直观。教师在体育教学导入环节应用时,应该根据课程要点、所要提出的问题,收集相对应的多媒体资料,资料类型以图片、视频、声乐为主,设置的问题必须能唤起学生好奇心和思考讨论兴趣。如在体育理论课关于身体形态的教学中,教师创设问题导入情境时,可以先在白板屏幕上展示各种拥有健美体形人士的图片,包括健美、体操运动员等等,学生观看后教师提问:同学们,你希望拥有健美的体形吗?学生都作出肯定回答,教师追问:那么大家能描述图片中人的体形呈现怎样的美感吗?有学生表示健美运动员体形呈现出力与美的结合,还有学生描述体操运动员身体线条流畅、体态优美等等,教师继续提问:如何才能塑造强健、优美的身体形态呢?体育锻炼对身体形态有哪些影响?如何通过体育锻炼使身形变得更好?这样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带动,新课题顺利浮出水面,学生也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随后,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了解身体形态理论知识,向学生传授促进身体形态的体育锻炼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从而实现问题导入情境在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创设[1]。
第二,开发生活资源创设问题导入情境。生活资源贴近学生认知经验,适宜与体育教学中的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整合运用。教师在开发生活资源创设问题导入情境时,应该根据问题内容,采用相关的生活实物进行演示、讲解,或是根据体育课题,直接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设问,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前讨论和经验分享。如在关于踢毽子的体育教学中,对于这项流传已久的民间体育项目,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都已接触过,教师可以直接提出生活化导入问题:同学们,大家踢过毽子吗?你最多能连续踢多少个?学生旋即展开热烈交流,分享自己的踢毽子经历和个数,有的学生表示可以连续踢很多,有的学生表示连续踢几个就接不住毽子,教师接过话头继续问:其实能否连续踢较多个数的毽子,关键在于踢毽子的连贯发力方法和触毽子的部位是否正确,大家想详细了解踢毽子的技巧和方法吗?学生齐答:想。这样通过创设基于生活资源的问题导入情境,学生深入研习体育技术的动机被充分激发,从而为后续技术指导做好铺垫[2]。
技术指导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占据紧要地位,同时也是教师应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主要切入点。在体育技术和动作指导训练中,教师应该根据技术要点设计训练启发问题,引导学生对技术动作展开观察、比较、模仿、尝试等活动,避免体育教学陷入填鸭和灌输的误区,从而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扎实掌握,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第一,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描述技术动作要点。以往教师实施体育技术指导,都是直接讲授技术动作要领,致使学生自主观察和思考的活动不足。设计训练启发问题时,教师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先采用示范法向学生演示技术动作,演示动作尽量分解、放慢,让学生认真观察,同时提出问题:同学们,老师刚才做的动作可以分为几步?动作幅度、方向上有哪些要点?学生展开交流和描述,教师让学生3-4 人一组,一边模仿动作、一边表述动作要点,教师巡视倾听,适时补充学生表述不到位之处,最后鼓励学生展示动作练习成果,这样通过训练问题的启发,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要领就建立正确的表象认识[3]。
第二,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比较相似动作。在初中体育课程中,一些运动项目涉及相似的技术动作,学生学习和运用时容易出现混淆情况。教师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时,可以针对相似的技术动作,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进行比较和区分。如在篮球运球技术指导中,部分学生经常混淆组合交叉运球和变向运球技术,教师可以叫两名学生分别示范这两项技术的动作要领,同时提出启发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大家是否能比较得出组合交叉运球和变向运球技术的不同点?学生探讨后反馈:组合交叉运球是连续来回做任意一种交叉变向运球,做完一组动作后身体要回到原来的高度,变向运球时身体重心是放低的,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球在手上转动交叉向前进。接下来,教师组织学生自主练习几分钟,然后提问说出其中一个运球技术名称,让学生迅速做出对应的运球动作,检验学生对相似运球技术的掌握和区分效果,从而利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提高学生体育训练质量。
第三,设计问题启发学生纠正错误动作。学生在体育训练中技术动作失准、错误的情况时有发生,教师应该通过设问形式启发学生自主纠正错误动作。如学生训练时身体重心有误,教师发现后立即提问:同学,你的身体重心落在什么位置?做这套动作时有没有感觉到身体不稳?学生细细感受后回答自己的重心落点,并表示确实有站立不稳的情况,教师再跟进指导学生正确的身体重心落点和控制方法,让学生练习至熟练掌握和运用,这样通过训练问题的启发,学生就能自主认识并修复动作错误,规避同类错误的再次发生,提高体育技能水平。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引入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根本意图是锻炼学生自主解决体育训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经历合作探究、训练、互动的过程,想要达成这一目标,教师应该利用问题的形式,为学生设计发布新颖的体育训练任务,将训练目标和要求融合到问题中,组织学生以同伴群组为单位,合作开展体育训练活动,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探究,完成教师布置的问题任务,同时解决训练中新出现的各项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训练能力和体育教学效率,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利用问题发布体育训练任务时,应该根据具体的训练项目,以提问的形式引导学生明确任务目标,然后再着手组建训练小队,发动学生以组为单位开展合作、自主训练。如在体育短跑训练中,教师预备开展一场四人接力跑活动,在赛道上划出接力位置后,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实力相当的若干四人小组,同时用问题引出训练任务:同学们,考验大家短跑技能的时候到了,请大家思考和组内伙伴如何配合,才能又稳又准地接到接力棒,并以最快速度完成接力?最先到达终点的小组优胜。学生了解任务目标和要求后,迅速开展训练方案讨论,确定每个接力位置的人员分配、商议交接棒办法等。随后,教师组织各组学生在跑道上就位,按照商议好的接力方案正式开展训练,教师负责计时工作,最后将接力用时最短的小组评选为优胜组,各组学生对问题式训练任务的解决表现都非常出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训练等技能的目的[4]。
总结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有效总结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查缺补漏,也能带领学生对体育课程要点进行总体回顾,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学习经验。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实施问题导学式教学法时,应该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总结,通过设问的方式,让学生反馈训练收获,以及对体育技能留存的疑惑,教师进行针对性的点拨精讲,从而巩固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具体教学策略如下: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借助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时,所设计的问题,必须侧重于引导学生归纳课程知识和技术动作要点,同时具备促进学生反思、发问的作用。首先,在体育课程的教学和训练结束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这节课大家参与哪种项目训练,掌握哪些体育知识和技术动作呢?学生回顾学习过程并作答后,教师继续问:训练涉及的技术动作,运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学生交流总结体育技术的运用关键点,这样在问题驱动下,体育教学的知识技能总结就得到落实。再者,教师在体育课总结环节,还需要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反馈不尽不实之处,如教师提问:大家对本课学习的体育技术和运动技巧还存在哪些疑问?大胆提出来,老师和同学帮你解决!有学生反馈疑问后,教师鼓励其他学生参与解答,从而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学习不留死角,实现问题导学式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的全面贯穿和运用[5]。
总而言之,在初中体育教学中重视应用问题导学式教学法,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好奇心、提升体育学习兴趣,也能增进师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互动行为,还能强化学生自主解决体育学习、训练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加强创设问题导入情境,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新课学习的积极性,在技术指导环节设计训练启发问题,促进学生对体育技能的深刻掌握,利用问题的形式发布训练任务,组织学生合作、自主开展体育训练,同时借助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巩固增强学生的体育学习成效,从而发挥问题导学式教学法的实践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