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校训的时代意蕴与文化属性
——以131 所“双一流”高校校训为例

2023-03-09 09:03李璐含韩国海
煤炭高等教育 2023年4期
关键词:校训双一流文化

李璐含,韩国海

高校校训是大学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发展特点提炼而成的精神共识,常以高度简洁、特征鲜明的词汇呈现于校园醒目之处,是指导师生言行、促使师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供师生共同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辞海》中将校训解释为“为训育上之便利,选用于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1]。高校校训不仅是对学生群体的培育期望,从深层意义上而言更是对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要求的具体表征,是对大学精神的合理理性抽象与认同。基于此,本研究拟对我国代表性高校的校训进行蕴意挖掘与解读,深入探究其时代意蕴和文化属性,以期促进大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一、我国高校校训研究的文献回顾

其一,学者们从校训的历史演进着手,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高校校训的语词来源和整体表现形式进行语言学和文学意义上的分析。例如,有学者关注了校训训词对传统历史文化的继承。其主要观点有: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独立的“校训”这个词,但仍存在着校训的精神内核[2];我国近代以来著名高校校训多取自或化用儒家经典,常表现为对传统儒家思想的传承和延续[3];高校通常采用“一以贯之”“内化外显”等策略来体现自身传统、办学理念等[4],展现内隐的爱国主义精神[5]。也有学者提出,不同时期的校训语言表达形式各具特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大学校训的语词来源主要以著名典籍为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校训逐渐演变为激发学子爱国热情和斗志的口号[6],且由于计划体制“大一统”的教育模式,校训逐渐开始“四词八字”地“千篇一律”起来。有学者据此对高校校训设计的内容雷同化[7]、缺乏个性[8]等误区进行了反思。

其二,学者们用对比与借鉴的方式探讨了中西方高校校训文化的差异。西方高校的校训普遍经历了从崇尚宗教到追求学术自由的转变[9],由“主照亮我”(The lord is my illumination)转变为“求知学习的理想之地”(Hinc lucem et pocula sacra),进而转变为“真理使你自由”(Veritas vos liberabit)、“光明和真理”(Lux et Veritas)等。从校训中可以发现,西方高校期望学子不拘泥于共性和拥有超越一般的、生命固有的外在形式[10],期望大学具有“永无止境的精神追求”品质[11]。对比来看,西方的高校受宗教和科学思想的影响较深,更追求科学性、自由意识、个体的创新性;中国高校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大,校训中更多地包含了浓厚的“德行”“内在修养”等思想。

总体来看,学者们对于我国高校校训的研究多是聚集其语词运用的形式,探究校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而缺少在历史演变视角下对校训内容整体发展的分析,也很少论述校训的文化属性。从理论而言,高校校训应当遵循自身的发展规律而免受时代场域的纷扰,但实践上,校训要依托高校而存在,而高校又是时代场域中的特殊存在,因此高校校训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本研究试图通过对我国131 所高校校训内容的深度解读,分析校训所蕴含的时代意蕴、文化属性,以期能够更好地揭示校训与新时代大学精神之间的关联。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选取与研究方法

教育部在2022 年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共有147 所高校入选。本研究对这147 所高校的校训进行整理分类,最终选取能够清晰获取初次订立校训时间的131 所高校。在此基础上本研究通过访问目标高校的官方网站获取相关信息,围绕校训本身及校训解读进行文本编录和编码。

本研究以词频统计法与共词聚类法为主。词频统计法是一种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它通过统计某些关键字或主题词在某个研究领域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12]。共词聚类法作为内容分析的主要研究方法之一,主要是对研究内容词组两两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在此基础上对这些词组展开聚类分析,从而体现出词与词之间的亲疏联系,进而对这些词所代表主题的研究内容进行分析[13]。

2.高校校训的共词聚类分析

本研究利用Excel 对前期选取的131 所高校校训的高频词进行统计,共得到高校校训关键词11 个。然后,本研究对这些关键词进行了如下“数据”处理:首先是去除无实际意义的虚词,如“之”“而”等;其次是对表达相同意思的关键词进行标准化处理,如“创新”“拓新”标准化为“创新”,“求是”“求真”“求实”标准化为“求实”;由于校训用词精炼,最后本研究将这些高频关键词简化成了单字的形式。经过上述处理,本研究最终确定高频关键词10 个,其出现的总频率为269 次。进而,本研究对这10 个高频关键词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我国高校校训高频关键词层次聚类树状图(见图1)。

图1 高校校训高频关键词层次树状聚类

观察这个层次聚类树状图,从左往右看,每个关键词右侧横线长度的端点表示该关键词频次,关键词间竖向线表示同类关键词的连接线,选择竖向分割的节点不一样,分类的结果也不一样[14]。基于这个原理,我国高校校训的高频关键词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其一,重视教育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包括关键词“学”和“实”。其二,讲求知行合一,包括关键词“学”“思”“行”。其三,重视德育的重要性,包括关键词“德”“诚”、“善”。其四,爱国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包括关键词“国”“思”“德”。其五,创新及遇到困难坚持不懈的毅力,包括关键词“新”和“毅”。

基于上述分类概括,我国高校校训的基本特征如下:首先,重视德育,彰显教育德才兼备的人才观。德才兼备是我国传统社会对人才选拔的标准,其内涵是重视对德性的培养,重视对才学的追求,要求学与行相统一,坚持德与才之间以德导学。其次,重视教育的经世致用精神。例如,“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忠恕任事”等都与之息息相关。最后,以爱国主义作为校训文化不变的底色。高校校训既是民族精神薪火相传的载体,也是时代精神文化向心力的表现。校训,这种特殊的校园文化激励着高校师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立德树人。

三、我国高校校训的时代意蕴

英国学者阿什比(Eric Ashby)认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15]我国高校的校训受自身办学、传统文化影响,扎根中国大地,“见人又见行,见物又见事”,形成了“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精神。通过校训初次确立的时间,本研究将之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两个时间段,并分别分析、阐述其校训内容的时代意蕴。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高校校训

(1)源自经典与继承传统。这一阶段从中国古代一直持续到20 世纪20 年代。“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种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生、发展的历史,都要有它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6]高校校训自然也不例外。从表1 中可以明显发现,该时期的高校校训都选择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提取箴言,其中以《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为最。东南大学(JS01)、河南大学(HN12)和天津医科大学(TJ03)校训中的“止于至善”都源于《礼记·大学》。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中将之释义为“言大学之道在止于至善之行”,王阳明在《传习录上·语录一》中将“至善”释义为“至善者,性也。性元无一毫之恶,故曰至善”。释义中的表达虽然各有差异,但基本精神一致表现为要通过对学生道德修养的培养来达到人类最高的善。天津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校训中的“实事求是”取自《汉书·河间献王传》中的“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这正是儒家思想中读书人“穷经证理,诸儒训诂之学”的体现。而清华大学(BJ01)校训中的“厚德”、南开大学(TJ02)校训中的“允公允能”、云南大学(YN01)校训中的“正义”、暨南大学(GD03)校训中的“忠信”等都体现出该校的育人理念以“德”为核心,期望高校培养出的学生都具有“君子”一般的品格。从校训中可以看出,儒家德性伦理学说是这一时期高校办学的指南,体现了高校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肩负起对学生进行道德培育历史重担的本真价值。

表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部分高校制定的校训一览

(2)平白朴实与服务工农。 自1912 年蔡元培先生公布“壬子学制”后,中国大学开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变,大学校训呈现异彩纷呈之势。1938 年,国民政府指示全国高校制定自己的校训校歌,但国民党推行的“党化教育”使得校训统一以“礼义廉耻”为准。与此同时,由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鲁迅艺术学院、华北大学提出了不同于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理念,给这一时期的我国高校校训增添了一抹独有的色彩。毛泽东分别在1937 年和1938 年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和鲁迅艺术学院题词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和“紧张、严肃、刻苦、虚心”;1948 年,吴玉章为华北大学制定校训为“忠诚、团结、朴实、虚心”[17]。至今日翻看我国高校校训,如表2 所示,确立于20 世纪20 年代至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高校校训,如中国医科大学(LN04)的校训“政治坚定”、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H01)的校训“红专并进”、海军军医大学(SH05)的校训“严谨献身”和上海财经大学(SH10)的校训“经济匡时”,无一不体现出革命年代以政治论为基调的特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国家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努力实现工业化。因此,这一时期“团结”“勤奋”“进取”“公”“勇”就成为了高校校训的主题,政治激励性和标语口号化成了主流。但是同时这一阶段的政治风向导致高校的校训教育目标单一,体现在校训方面就是对“爱国”和“又红又专”等共性特点的强调。

表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部分高校制定的校训一览

2.形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高校校训

(1)改革开放之前的迷失。自1952 年全国第一次高校院系调整后,许多高校都经历拆分重组失去了原有的校训。“文革”期间由于思想本身的特殊性,校训作为社会先进思潮的代表也开始被敏感对待。这一阶段高校一般都不提校训的事,甚至将已经物化的校训封改掉或者遮蔽住[18],如清华大学就用一个硕大的红色五角星将嵌有校训的校徽遮挡起来。这一阶段可以拿来举例的校训仅有一个,即1955 年在外交学院建校之初,周恩来提出将外交人员的“十六字方针”即“站稳立场、掌握政策、熟悉业务、严守纪律”作为外交学院的校训。

(2)改革开放后的主动求变。1983 年,邓小平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0 世纪90 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确立,大学开始具备初步的文化自觉意识,各高校纷纷开始探寻能够彰显本校办学特色的校训。表3 列举了改革开放之后部分高校的校训。

表3 改革开放至2012 年部分高校制定的校训一览

研究这一历史时期的校训,我们发现其呈现两种趋向:第一种是复古趋向,即校训回归某一历史时期的老校训,或直接在老校训的基础上略作修改。如表3 所示,南京林业大学(JS10)在2012 年时宣布恢复中央大学时期的校训“诚朴雄伟”,并在后面加上“树木树人”四个字使之成一个完整的新校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SX21)在2004 年纪念建校70 周年时宣布将校训恢复成为国立西北农学院时的校训“诚、朴、勇、毅”。第二种是创新趋向,制定与以往不同、能够更好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校训。如北京师范大学(BJ05)和首都师范大学(BJ07)的校训都在“为学”“为师”上做文章,目的在于期望师范学子具备未来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品格。国防科技大学(HN22)在2003 年确立的校训为“厚德博学,强军兴国”,其以人才立校、强军、兴国的办学思想跃然纸上。再如表3 中所示的2010 年北京理工大学(BJ03)制定的校训“德以明理,学以精工”、2002 年成都理工大学(SC05)的校训“穷究于理,成就于工”、2006 年东北林业大学(HLJ03)的校训“学参天地,德合自然”等,我们发现这一时期高校校训的制定多基于认识论和道德论相结合的逻辑,少数兼有政治论的逻辑[19],更重视现实功用性。另外,总体来看,独特性也是这一时期校训的重要特征。

(3)新时代上下求索中的积极应变。2012 年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社会进入了新时代,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高校需要在不断地探索中找到自己的办学方向并完成为国家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历史任务。毫无疑问,新的时代和新的任务必然会对高校校训的提出新的要求,这不仅是高校文化觉醒、主动识变的历史演进,更是高校多元化发展的时代性要求。这一时期,我国高校校训的制定及其内蕴契合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且与习近平总书记2014 年“五四讲话”中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内在一致的[20]。如表4 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SX24)校训中的“笃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BJ30)校训中的“力行”和南京师范大学(JS16)校训中的“敏行”都呼应了“五四讲话”中的“笃实”;中央美术学院(BJ26)的校训“尽精微,致广大”、郑州大学(HN12)的校训“求是担当”和南方科技大学(GD07)的校训“博学笃行,尚德济世”等都表明了对学校办学凝魂聚气、提振人心的期待。

表4 新时代部分高校制定的校训一览

四、我国高校校训的文化属性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指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也就是不能脱离社会流传下来。”[21]校训作为高校文化的一部分,通过格言、德目等语言形式来表征文化脉络、价值取向,是一个包含了历史传承演变、校训教育和校训实践等多元素的价值体系。从图1 校训高频关键词统计中明显可以看出,高频关键词的频次与大学自身传统及教书育人的功能密切相关。本研究按照校训的相关维度属性将高频关键词排列组合后分为四大类别,并分别对其意涵展开讨论。

1.校训的“史鉴文化”历史维度属性

校训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手段之一,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至今的教育愿景与制度体现。由于西方教会教育的入侵,加之教会大学在中国本土的不断建立,校训随之开始相应产生。例如1905 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制定的校训是“Light & Truth”。严格来说,“校训”一词是一个舶来品,是一个源自西方但甲午战争之后“从日语回归到汉字的借词”[22]。我国教育界正式使用“校训”二字之后,它迅速成为我国近代新式大学学校教育制度的独特标志之一并开始被广泛地接纳和采用。我国的校训一直处于发展变化中,而这种变化恰恰符合我国传统高等教育向现代高等教育转型的特点。不难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对校训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无法割裂的原初性关联。也就是说,校训与其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基础密切相关,与其创校背景、历史流变等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清华大学(BJ01)的校训较为典型。1911 年制定的《清华学堂章程》第一章“总则”第二条明确提出:“本学堂以进德修业、自强不息为教育之方针。”[23]1914 年梁启超先生受邀到清华演讲,借用《周易》“乾”“坤”两卦的大象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激励清华学子养成君子人格,奋发图强。演讲中提到“乾象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曝十寒之弊”“坤象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君子责己甚厚,责人甚轻”[24]。此次演讲使当时的清华学子倍受鼓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由此流传至今。此外,南京大学继承了其前身南京高等师范学堂制定的“诚朴雄伟”校训[32],希望学子能承担起复兴民族的重任;天津大学(TJ01)继承了北洋大学“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治校理念,将“实事求是”作为校训;等等。

2.校训的“修为文化”道德维度属性

我国的传统教育主张“以德选人”“德才兼备”。《中庸》中提到“尊德性而道问学”,强调了道德在教育中的首要作用。因此,强调道德修养型的校训也是主流。高校校训中有相当一部分常用字,如“勤”“诚”“朴”“严”“敏”“勇”等,体现了其道德维度属性。分析校训的历史演进我们发现,即使社会思想演变复杂,不同时期对主流教育思想都存在反思、解构和批判,但高校仍依选择将“止于至善”的道德作为价值理性追求。

“修身”是学生对自我人格的完善,“修为”是期待学生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改造客观世界,两者合一则是期望学生的品德、才能最好能与治国及至更高的追求有机统一起来。如四川大学(SC01)的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海洋大学(SD01)的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等从胸怀与视野上对学生提出了期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SX21)的校训“诚、朴、勇、毅”、西北工业大学(SX22)的校训“公、诚、勇、毅”等都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这些校训均体现出大学教育活动的培养目标和价值追求,对培育“有道德、有修养、有智慧、有创新”的“四有”青年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

3.校训的“践行文化”实践维度属性

校训文化主要通过德目、训诲等语言形式,让师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将校训的精神激励作用化为实践。

1897 年浙江求是书院创立之时,时任浙江巡抚廖寿丰上奏:“窃维居今日而图治,以培养人才为第一义,居今日而育才,以讲求实学为第一义,而讲求实学,要必先正其志趣,以精其术业。……名曰求是书院。”[25]可见自清代开始教育开始从训诂学转向实学,“求是”成为学校的办学精神与重要标志之一。后来,求是书院改名为国立浙江大学(ZJ01),并以“求是”作为校训。当时恰逢外侮深入、国步艰危的时代背景,新校训“求是”给了浙江大学的学子们追求真理且以学术报国尽其力而行之的勇气与信心。国立武汉大学(HB02)一经创立就确定了“明诚弘毅”的四字校训。“明诚”出自《中庸》中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弘毅”出自《论语·泰伯篇》中的“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南京大学(JS01)今日的校训“诚朴雄伟,励学敦行”,更是将“行”作为了修身、治学的注脚。总之,当校训成为了学生生命中的一部分时,校训的“践行文化”实践维度属性也就彰显出来了。

4.校训的“共生文化”服务维度属性

张伯苓化用《诗经·鲁颂·泮水》的“允文允武”为“允公允能”,并将其作为南开大学(TJ02)校训。允,是承诺的意思;公,是与国家、人民大众相联系的事业;能,就是才能。他认为,“惟公,故能化私,化散,爱护团体,有为公牺牲之精神;惟能,故能去愚,去弱,团结合作,有为公服务之能力”[26]。之后,南开大学又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增添了“日新月异”的训词,形成了今天南开大学完整的校训。按照张伯苓的观点,南开学子要“整理中国固有之文化,摘其适合于现代潮流者,阐扬而光大之,奉为国魂,并推而广之,以求贡献于全世界”[27]。只有当校训的“共生文化”服务维度属性得到彰显时,高校的人才培养才能划上一个相对圆满的句号,高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才得以互促互进。

五、结束语

校训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高校的文化理念和价值选择。通过对校训内容比较可以发现,当下绝大多数高校的校训内容、格调基本一致,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充分反映出本校的办学特色与精神文化。因此,高校不仅要重视校训的时代意蕴,还要加深对校训文化属性的思考,争取将校训与本校的发展特色、价值选择等深度结合,不断寻找“最佳答案”。高校的校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既涉及办学的方方面面,也会深入精神层面的反思与总结。高校需要在办学实践中不断淬炼校训文化精神,使其持续焕发出日新月异的活力。

猜你喜欢
校训双一流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校训展示墙
校训展示墙
体现“亲爱精诚”校训的三件往事
任正非捐款前先捐“校训”
谁远谁近?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