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共同富裕思想

2023-03-09 03:00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思想发展

洪 琼

(人民出版社 法律编辑部,北京 1000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1]17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也是共同富裕思想的文化沃土和思想根基。当代共同富裕思想虽然来源于马克思主义,但也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与底色,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一、以“大同世界”滋养共同富裕思想的社会理想

儒家用“大同世界”与“小康社会”来分别论述最高的社会目标和现实的社会目标。所谓大同世界,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礼运》)对于“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郑玄注:“公犹共也”。在大同世界中,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是同构的。人们既不能将财富(“货”)浪费(“弃于地”),又不能将之变成私有(“藏于己”)。同时,人们对不劳(“力”)而获也感到厌恶(“力恶其不出于身也”),劳动也并不仅仅是为了赡养自己(“为己”)。这宣扬了一种大公无私与崇公抑私的社会财富共有观念,劳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并强调要有奉献精神。由此可见,大同世界的建立也必然是以财富共有、人人劳动奉献为前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公有制和劳动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儒家的大同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譬如,康有为的《大同书》就描绘出一个“无邦国、先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世界。孙中山也将“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视为最高理想,甚至将“共产主义”等同于“大同主义”。

然而,大同世界虽然美好但在世道衰微后变得遥不可及,此时,儒家只得将小康社会作为现实可行的目标:“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礼记·礼运》)就理论原点而言,如果说大同世界建基于“天下为公”(即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非一人之天下)之上,那么小康社会则建基于“天下为家”(即将天下当做一家所私有)之上。就治理方式而言,如果说大同世界是“选贤与能”“讲信修睦”,那么小康社会则是“大人世及以为礼”“礼义以为纪”。就治理效能而言,如果说大同世界是“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的“大治之世”,那么小康社会则是“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的“小治之世”。小康社会虽远不如大同世界美好,但仍是一种纲纪严正、赏罚分明、人伦敦厚的良好秩序,不失为一种现实选择,也更容易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

《礼记·礼运》所勾勒的“大同”“小康”两种文明秩序形态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2]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引用了“小康”概念,并把它作为20世纪末的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接续奋斗,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2021年7月1日,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3]在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后,我们正意气风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可以说,我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实现大同世界。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1]22我们要实现的是中国式现代化而不是贫富悬殊的现代化,是要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绝不允许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也绝不允许贫富之间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幸福的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促进共同富裕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要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凭自己的能力参与现代化进程,凭自己的贡献分享国家发展成果,这也是通往大同世界的现实路径和历史必然。同时,作为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我们还要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人类之舟驶向大同世界。

二、以“天道均平”滋养共同富裕思想的分配正义

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天道均平思想。譬如,《周易》指出:“损,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损而有孚,元吉。无咎,可贞。利有攸往。曷之用,二簋可用享,二簋应有时,损刚益柔有时,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这里的“损益盈虚,与时偕行”说明要因时制宜,应时而变,该损的则损,该益的则益。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就是贫富悬殊不可过大,否则势必影响社会和谐。《晏子春秋》提出:“其取财也,权有无,均贫富,不以养嗜欲。”这是要求国君在征税时要根据贫富的程度有差别地征税。孔子说:“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说明古人早就看到了财富的分配正义不仅优先于财富的多寡,而且将会对社会稳定产生深远的影响。老子认为,“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老子·第十七章》)在老子看来,财富存在“有余”或“不足”边界问题,人道是减少不足以补充有余,而天道则是减少有余而补充不足,有智慧的人懂得顺应天道而不是违反天道。此外,在不少农民战争中也将“均平”作为旗号,提出了“等贵贱,均贫富”的主张。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均平思想,对于缩小贫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成为共同富裕思想分配正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均平思想中所蕴含的绝对平均主义因素,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4]142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我们实行低水平的、平均主义的、“吃大锅饭”的分配制度,极大地挫伤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虽然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贫富差距也逐步拉大,一些财富的不当聚集给经济社会健康运行带来了风险挑战。因此,实现共同富裕,既要消除两极分化,又要反对平均主义,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终靠的是发展,既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断把“蛋糕”做大,又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不断做大的“蛋糕”分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同时,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的实现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既要量力而行,坚持循序渐进,认识到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又要尽力而为,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

三、以“以民为本”滋养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理念

“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主要表现为重民、贵民、安民、恤民、爱民等。譬如,《尚书·夏书·五子之歌》有“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这可以看做是我国古代民本思想的滥觞。《晏子春秋》有“婴闻之,卑而不失尊,曲而不失正者,以民为本也”,这是以民为本思想的首次提出,即将是否得到老百姓的拥护作为最大的政治。孟子将古代的民本思想推到一个新的高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孟子·尽心下》)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孟子不仅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而且提出“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认为天子的权力来自于民众而非上天,从而赋予民众以崇高的地位。贾谊的“民无不为本也”思想则充分意识到了民众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力量。“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新书·大政上》)如此等等。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大体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的发展历程,逐渐成为中国政治哲学的核心观念之一。

传统的民本思想强调民意是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支撑,主张亲民、爱民、富民、教民、安民、利民,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与深远的影响。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毕竟是以“君本位”或者“官本位”为前提的,只是统治者治国安邦的一种手段,不可能真正站在人民的立场来满足人民的真正诉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汲取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丰富养料,又剔除了传统民本思想中的封建糟粕,成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始终坚信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所在。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站稳人民立场,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定不移推进共同富裕。”[5]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只有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党才能不断夯实执政基础。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要求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个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主体性和参与度。

四、以“博施众利”滋养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取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博施众利思想,这可以为共同富裕思想的价值取向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宪问》)在孔子看来,如果一个人能“博施众利”,做到广泛地满足老百姓的要求,无私地帮助大家,则不仅仅是“仁”,甚至可以称得上“仁”的最高境界——圣。首先,“博施众利”强调的是共享,即利国、利民。因为民众是社会的基础,“众利”就是“民利”,所以,“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魏源集·默觚下》)其次,“博施众利”还要求以社会的公平公正为前提。“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尔。”(程颢、程颐:《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公其心,则邦兴;私其心,则邦丧。所以,人人皆要有公心,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最后,“博施众利”还需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共富”提供丰厚的物质基础。“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孟子·尽心上》)

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制度支撑和保障。共享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蕴含着公平正义的价值要求,体现的是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要求。习近平指出:“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6]共同富裕的覆盖面要广,不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富裕,而是全体人民的富裕。要坚持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从而不断推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还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统一,既要物质富足,又要精神富有。因此,我们要不断厚植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要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五、以“德法共治”滋养共同富裕思想的治理方式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德治与法治并重逐渐成为古代国家治理的重要方式。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在孔子看来,以政(政令、命令) 和刑罚的方式治国,不太理想,只能使“民免于无耻”;而德治与礼法相结合则是最好的治国方式,可以使民“有耻且格”。当然,孔子虽然认为德治优于刑治,但也没有否认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孔子主张德法共治,并且强调以“德”为主,以“政”为辅。尽管此后的思想家对德与刑、礼与法的地位和作用表述各异,但大多深受孔子德法共治思想的影响。譬如,荀子提出“故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荀子·富国》),主张在实行礼治的同时,法也不可以偏废,应该礼治为主,礼法并用。董仲舒则提倡德刑兼备、“德治”为主,“天道之大者在阴阳。阳为德,阴为刑;刑主杀而德主生”(董仲舒:《举贤良对策一》)。德法共治、德主刑辅、以德化人是我国古代基本的治国方略,成为中华法律文化的核心理念。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古代的德法共治理论过多地将希望寄托于为政者增强自我修养、道德涵养、理想信念之上,而忽视了法律制度本身的重要性和权力监督制约机制的必要性。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德治和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和威严,属于“他律”“他治”;德治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属于“自律”“自治”。习近平指出:“我们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要求,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促进共同富裕,都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4]304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物质富裕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中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既要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对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要善用法治的手段来解决;又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以道德伦理滋养法治精神。

结 语

共同富裕思想之所以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就在于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福利社会”的新图景。“大同世界”的社会理想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走的是一条合作、开放、互利共赢的道路,而不是搞对抗、搞封闭、搞零和博弈、搞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歧途;“天道均平”的分配正义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走的是一条不断缩小贫富、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和谐、既量力而行又尽力而为的道路,而不是陷入贫富悬殊、两极分化、公平正义缺失的恶性循环,或盲目脱离发展实际的“高福利”;“民为邦本”的发展理念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走的是一条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道路,而不是以资本为中心,服务于少数资本家利益的发展模式;“博施众利”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以共享为手段、以共富为目的的道路,而不是建基于私有制和按资分配之上、以延缓经济危机为动机和手段的“分享经济”;“德法共治”的治理方式决定了我们要实现的共同富裕,走的是一条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道路,而不是在宣扬法律至上的同时忽略道德建设,导致情感危机和道德沦丧普遍存在的“割裂社会”。

总之,要正确认识和深刻把握共同富裕思想,就需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和智慧,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在新征程上努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取得新成效。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思想发展
共同富裕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思想与“剑”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