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2023-03-09 03:00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文明人类生态

张 海 波

(温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温州 325035)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18-19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贯穿着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建设美丽中国、共谋全球生态文明之路、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提供了科学方法论指导。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2018年5月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正式确立以后,学者们主要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渊源、基本内涵、主要内容、基本特征、理论价值和实践路径展开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是,上述成果大多是从现象层面进行阐释,在中国知网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关键词进行“篇名”检索的期刊数量仍较为匮乏。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视域,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置于历史、现实、未来三个维度,以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蕴。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紧紧依靠人民、为人民造福,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也是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灵魂。“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2]137,“真抓实干解民忧、纾民怨、暖民心”[2]138,“我将无我,不负人民”[2]144。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精髓,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谛,必须深刻理解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的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即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价值立场。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出发点

历史上,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专门就生态文明建设展开论述,但究其一生一直都在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不懈奋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追求人与自然和解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不断批判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历史。

资本的本性是追求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导下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也是逐利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以物为本”的社会,在这种体制下,工人的健康受到漠视。马克思第一次站在人民大众的立场上为人类追求幸福代言,认为人类的幸福应该在现实中去寻找,而不能在社会生活之外。正如其曾经指出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05。要实现现实中的幸福,就必须消除同自身对立的异己力量,从而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解。

人要实现幸福,就必须找到体现人本真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劳动实践。在资本主义社会,人的劳动已经发生异化,正如马克思所言:“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4]53。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劳动给工人带去了劳累、疾病、痛苦、贫困、不自由、不民主,即“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4]53。这样的劳动不仅只能作为工人谋生的手段,还阻塞了工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通道。因此,要想回归人的本性,就要找到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幸福之道,让人们能够在幸福的美好社会中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把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放在了突出位置上,提出走绿色发展之路,建设美丽中国目标,其本质正是要把生态环境建设好,让人民群众从被污染的环境和被破坏的生态中解放出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让人民群众享受生态幸福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价值立场。习近平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忠实践行者,他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理念,将生态环境与政治问题和民生问题放在一起论述,提出了“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2]359。在这里,习近平首次将“生态环境”“政治”和“社会”三者并列起来进行分析,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落实到为人民谋福祉的逻辑上,事实上就是要将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凸显出来,把生态文明提高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高度,让生态文明建设逐渐深入人心。

建设生态文明是民之所向,政之所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是既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又着眼于子孙后代的生态权益,进而实现人们对绿色生活的向往、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生态生活的向往越来越迫切,这就亟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生态难题,给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让人民群众享受生态幸福。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

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主体。现实生活中,我们所享有的一切成果,都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集体力量。因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在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中,不能仅仅靠政府来推进,还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建设生态文明的强大合力。正如习近平所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5]

当前,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梦依旧任重而道远,仅仅依靠生态环境保护部门整治生态环境问题,并不能解决现实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必须明确,生态环境问题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要引导人们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形成正确的生态价值观,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意识;要在全社会开展绿色行动,倡导绿色消费理念,在推动城乡发展、缩小贫富差距的工作中植入更多生态元素。建设生态文明是14亿多人民的共同事业,每个人、每个社会团体都应承担起建设者和参与者的责任,进而汇聚起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磅礴力量。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

(一)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坚持了唯物辩证的普遍联系观

马克思曾经指出,“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3]516。按照马克思的观点,整个地球史是自然界的长期发展史,自从有了人类,自然界就不断成为“人化的自然”。随着人类不断进行生产生活,“自在自然”的边界越来越小,“人化自然”日益占据上风,自然界逐渐被打上了人类社会的“烙印”。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万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事物都可以通过联系相互交织在一起。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论断,坚持了唯物辩证的普遍联系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本质上是指人在自然中孕育,自然在实践中人化。因此,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是内在统一的,是彼此依存的“生命共同体”,这要求我们对待自然要像对待我们的生命一样珍惜。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界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它改变了传统意义上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体现了习近平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

习近平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1]49-50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二者双向互动、相互依存。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从整体上将人与自然融通起来,就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深刻把握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融共生的内在关系。一方面,自然界先于人而存在,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能源、栖息地,这是人类生命得以延续的前提,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6]。另一方面,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影响和改造着自然环境。对自然友好,自然就会馈赠给人类福利,破坏自然,自然也会疯狂报复人类。正如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提到的,“当人类友好保护自然时,自然的回报是慷慨的;当人类粗暴掠夺自然时,自然的惩罚也是无情的”[7]。因此,社会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是一个命运与共、利益交互的“联合体”。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在尊重自然规律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人的能动性体现在人可以对自然进行认识和改造,但是改造的效果如何,体现在人能否遵循事物的发展规律,即在改造中实现合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其中,尊重自然,就是要明确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不能为所欲为改造自然;顺应自然,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办事;保护自然,就是要把自然看成是人身体的一部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是生态现代化的一种新模式,它打破了西方现代化所谓的要想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打破人与自然和谐状态的思维定式,将人与自然的对立转化为二者的和谐统一,从而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解”。

(二)提出“生态生产力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力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而自然界本身也为人类提供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就是自然生产力。众所周知,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有三个: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三者缺一不可。现实中,人类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前提是获得生活资料,而满足生活资料必须通过生产力创造出来。其中,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有相当一部分源于自然界。因此,从自然界获得的生产资料是一种自然生产力。传统发展模式下的提高生产力,人们主要把精力聚焦在提高人的知识才能、改进生产工具方面,而往往忽视了自然生产力(生态生产力)。马克思一语道破这个真谛,提出了在整个生产力体系中,“人和自然,是同时起作用的”[8]。

基于此,习近平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9]的“生态生产力”论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自然生产力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界的资源只有为人类所用才能发挥生产力的作用。换句话说,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是一个复合系统,自然生产力绝不仅仅是单独“个性化”的生产力,而是作为整体发挥作用的,不只是手段和工具。因此,就把对自然的保护和改造提高到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对人的提升上来,即生态环境越好,社会发展越好;社会发展越好,才更吸引人;人的知识技能和生态的完美结合,就会召唤出强大的生产力。

在现实世界中,自然界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类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则是无限的。只有将开发和利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给自然界修复的时间和空间,自然界才能给人类提供相对持续的资源支持。因此,要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一起来,不仅要看到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更要看到自然环境的经济价值,不仅要看到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道路的必要性,还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双赢性。

(三)提出“绿色科技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

马克思指出,科学技术是“最明显的字面意义而言的革命力量”[10]。马克思在分析科技与自然的关系时,并不是单单研究科技对自然的改造,而是将其置于社会现实层面,通过社会实践将科学技术、人与自然联结起来,认为科学技术能够推动生产力的变革,通过人类对技术的运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升生产效率。

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的生产、生活和思维方式,引起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刻变革,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前景。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全球性生态问题。因此,要对科学技术进行生态转型。

绿色技术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绿色技术以践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为指导,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根本,改变了过去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1]50。人类要通过加强绿色技术研发,推动绿色产业发展,通过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推动绿色转型。总的来说,就是通过发展新兴生态产业,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从源头上解决环境污染,以最少的资源消耗推动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当前,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能源日益短缺,不发展绿色技术,人类发展没有出路。绿色技术(节能减排技术、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新能源替代技术、环境检测技术)作为新兴产业,集“科技化+生态化”复合发展模式于一体,可以跳出资源稀缺的发展“瓶颈”。粗放型发展模式,主要靠要素驱动,发展后劲不足。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弯道超车”,就必须发展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是健康技术的代表、环保技术的体现、低碳技术的象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关键就在于绿色技术创新。因此,依靠绿色技术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也将引领中国高质量发展。

(四)提出“环境民生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1],习近平作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始终心系百姓。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号召全党不光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还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2]362。

唯物史观认为,人的需要起初是极少的,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进入新时代,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提高,单纯的“物质文化需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们对包括生态环境在内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等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环境质量优不优、生态环境美不美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习近平把生态文明建设与民生政治结合起来,将“环境”纳入美好生活中,提出了“环境就是民生”[2]362、“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2]362的重要论断。生态文明建设好不好,直接关乎民心向背。中国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政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还体现在共同富裕领域。一方面,把生态文明建设好,能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生产力创造良好的环境,有利于我们“做大蛋糕”;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也体现在生态领域,即让人民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这有利于我们“分好蛋糕”,充分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五)提出“严密制度保障论”,深化了马克思主义改革观

社会主义社会的优越性体现在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通过改革破除体制机制的弊端,进而不断完善发展。进入新时代,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上日程,对生态文明体制进行改革就是为了消除不适合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旧体制。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跃上新台阶。当前,我国资源危机、环境恶化形势日益严峻,尽管党和国家提出了多项环境保护具体措施, 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的局势仍未从根本上得以扭转,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态文明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因此,必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步伐,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新形势下的国家治理问题,深化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强调要完善治理机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论断。这一论断在生态体制方面的鲜明体现就是“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12]110,目的是要用制度和法治把生态环境治理好。

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重点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人民群众是社会的主体,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也是绝大多数人反映的强烈问题。因此,必须健全生态环境制度,通过完善生态环境制度把生态环境建设好。

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必须从源头整治、到过程补偿、再到末端修复,要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当然,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不能仅仅由政府管理,还要强化市场的调节能力,完善社会的治理能力。总的来说,就是构建起“政府主导、市场调节、社会参与、公众配合”的环境治理体系,在建设美丽中国过程中集聚合力。同时,还“要加大环境督查工作力度,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12]109-110,保证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和环境守法护法的各个环节畅通无阻,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方法的运用

(一)运用实事求是分析方法建设美丽中国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透过复杂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根本工作方法,也是我们认清国情、把握规律的强大思想武器。实事求是主张一切从实际出发,主动把握事物发展规律,从而根据新的形势和条件制定不同方案。自然界并不是一开始就威胁人类的,对人类的真正报复随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更加凸显。特别是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出现,让人类意识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立足中国和全球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了“清醒认识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的紧迫性和艰巨性,清醒认识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12]7的重要论断。事实上,生态环境恶化不是一天造成的,是在发展中不断累积的结果。中国的生态问题是在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进程中、在短期的时空压缩中产生的,由此导致了生态环境新旧问题的叠加,治理难度极大。因此,保护好生态环境、治理好环境污染,就必须立足中国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的严重现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此外,美丽中国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目标,也是立足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强国的实际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能否如期建成,生态环境质量是其中的一个关键要素。中国未来的发展绝不能走西方以生态环境换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而应该走现代化与生态化相互融合的现代化之路。换言之,未来中国的现代化必定是“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13]的现代化。

(二)运用战略思维方法谋求人类永续发展

战略思维,就是善于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做到长远谋划、放眼未来。“战略上判断得准确,战略上谋划得科学,战略上赢得主动,党和人民事业就大有希望”[14]。建设生态文明是关乎人类发展的长远大计,必须善于观大势、谋大事,谋求人类永续发展。

第一,从战略高度认识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大计”[12]7。过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把发展经济作为重要工作政绩,对生态环境治理重视不够,而生态环境建设虽然较早提出来了,但对于生态政绩的考核并没有真正付诸实践。习近平多次强调:“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2]7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全局性、战略性、未来性,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关乎民族未来。因此,既需要明确方向,规划好蓝图;又要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

第二,从战略高度认识“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生态环境问题不是哪个国家的个别现象,是各国面临的共同问题。习近平强调:“在气候变化挑战面前,人类命运与共,单边主义没有出路”[15]。世界各国应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携手共建地球美丽家园,寻找解决全球性环境治理难题的共同点。但是,在解决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要坚持共同而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生态环保技术先进、资金充足,在历史上曾经给生态环境造成过严重破坏,应该在治理环境问题上承担更多责任。

中国在应对全球生态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364的角色。为解决生态环境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同世界好多国家在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框架内,制定了治理生态环境的条约,例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面对全球环境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7],为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

(三)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破解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难题

长期以来,对于如何解决好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问题一直处于无解状态,因此“人类中心论”和“生态中心论”也成为争论的焦点。“生态中心论”过分强调生态环境的中心地位,把发展经济置于次要地位;“人类中心论”则恰恰相反,认为人是万物的主宰,一切发展都要为了人,因而把对自然的保护置于次要位置。总的来看,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在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

习近平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是对矛盾分析法的巧妙运用,把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看成一个整体,为解决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难题指明了方向。“金山银山”代表的是物质上的富裕,“绿水青山”代表的是环境的优美,二者都给人民群众向往的美好生活贴上了“标签”。因此,一方面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正如习近平所言:“发展经济是为了民生,保护生态环境同样也是为了民生”[2]362。另一方面还要坚决摒弃“唯GDP论英雄”的做法,坚决反对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功利性,做到“宁要绿水青山, 不要金山银山”。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离开了自然界,人类将不复存在,更不能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因此,人类追求幸福生活并不仅仅只是“金山银山”,更重要的是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环境的“绿水青山”。因此,发展经济“一定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2]363。

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这一发展理念的最大创新性亮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双方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也就是说“绿水青山”可以变成“金山银山”,“金山银山”也可以变成“绿水青山”。习近平指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2]361。“绿水青山”的价值是多维度的,有观赏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使用价值、生态价值,等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本质上就是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转化。“绿水青山”是一种自然生产力,可以为人类从事生产生活提供优美的自然环境、提供优质的自然资源,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劳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涌入,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金山银山”是经济财力,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就能把各方面的资金、技术、人才等聚集起来,形成最大的“合力”,形成一个可持续的经济创收和生态创收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四)运用系统思维方法找到解决生态难题的最佳方案

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要素,按照一定排列组合构成的统一整体。坚持系统思维要求考察事物要注意事物部分和部分、部分和整体、系统和环境间的联系,从而进一步认清事物的本质,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优解。“环境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12]8,必须立足现实,以系统思维方式整体治理。生态环境问题并不是分而治之的问题。如果“治水的只管治水”、“治沙的只管治沙”,环境治理的成效就不显著,甚至白费力气。因此,治理生态环境问题,防治生态污染,不能由单独部门负责,而应树立系统性思维,由各个部门相互配合、全盘考虑、协同治理。

习近平提出的“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1]50,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在自然界中,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都不是作为单独的生态要素存在的,而是各生态要素之间彼此相连、命脉相依的有机体。因此,对自然界的认识必须要树立系统性思维,把自然界看成一个有机整体,按照“统一保护、修复、治理”的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

习近平还提出要建立“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绿色行动体系”[12]37,也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必须树立全局观念、统筹安排、谋求长远发展,不能“单打独斗”,要构建起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个人协同推进的环境治理体系。同时,还要构建起从“保护—修复—治理”的联动机制,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形成一个良好的“闭环系统”,集聚各方面环境保护的合力。

此外,习近平还提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12]131,也是对系统思维方法的科学运用。生态问题是全球性问题,守护地球、保护家园是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地球是人类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有生命的星球,正是由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存在,地球才生机勃勃;而只有生态系统稳定,人类才能永续发展。

(五)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思考人类生态文明发展规律

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之基。纵观全球文明史,人类文明的发源地都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区,比如,四大文明古国早期都兴起于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当然,生态环境好,人类文明就越发达;而人类文明越发达,也意味着对自然的开发越早;对自然开发得越早,相应的生态环境也更易遭到破坏。历史上某些文明衰落,比如玛雅文明、楼兰文明等,就是生态环境退化的结果。

从人类文明进程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一种文明新形态。之所以说生态文明标注了人类文明的新形态,是因为生态文明时代人类能够克服原始时代人口稀少、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状态,扬弃农业文明时期特别是工业文明时期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激化人与自然矛盾的资本逻辑,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历史上,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在欧洲最先起步,西方工业文明也较东方文明发达,但是粗放型工业化发展模式,造成了诸如环境污染、耕地减少、森林毁坏等一系列“生态病”。历史上曾经环境优美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地区也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变成了不毛之地,这正反映出文明的衰落与环境的破坏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在建设生态文明问题上,习近平极具历史视野和大历史观,他运用历史分析方法深刻揭示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和全球生态发展史,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12]6的论断。这一论断站位高远、思想深邃,瞄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对人类文明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党的十九大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新的部署,进一步明晰了未来绿色发展的前进方向;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上进行了新的探索;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又对未来五年绿色发展规划作出了统筹安排,使我们离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目标又近了一步;党的二十大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为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指明了方向。

(六)运用底线思维方法维护生态安全

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思维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领导干部要树立底线思维,给保护生态环境划了条“红线”,不仅补齐了短板,还加固了底板。

划定生态红线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底线思维。划定生态红线并不是放缓经济发展脚步,而是为了经济发展的持续性、安全性。如果等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再去治理,就会超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加大修复成本和治理难度。因此,划定生态红线为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双赢找到了一把“金钥匙”。但是,矛盾具有特殊性,不同地区划定生态红线的标准是不一样的,而且要根据全球及国内生态问题的复杂程度,对生态红线界限适时进行调整,特别是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更要加强环境执法监管,坚守生态红线。

划定生态红线体现的底线思维方法是一种前瞻性思维。忧患意识通常表现为对某事物的紧迫意识、危机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在民族大义上往往表现为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只有做到时时刻刻保持清醒,充满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才能将责任和担当转化为内心深处的实践力量,从而担当起历史和人民赋予的历史使命。划定生态红线体现的底线思维是一种积极主动性思维。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但不能就此认为人类在客观事物面前无能为力。底线思维就是要做到“遇事不慌、有备无患”,通过科学研判形势,把握事物发展规律,积极主动地寻找方法来应对风险挑战。

猜你喜欢
文明人类生态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请文明演绎
“生态养生”娱晚年
漫说文明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