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 珊,何碧漪,杨 栋,付天宇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学院, 江苏 常州 213000)
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它的目标是借助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制度,为学生搭建提高专业技术技能的平台,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为了完成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构建与实践,采取校企合作,主要是指在课程、赛事方面进行产教融合。“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中,“课”是指课中学习的理论和专业知识,“赛”是指与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大赛、技能行业赛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和“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课赛一体”则是指学校通过课改的形式将课程与赛事进行一体化设计。
“课赛一体”是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出的,是目前国内类型教育比较热门的研究话题,相近研究有“课赛证一体”或“岗课赛证一体”,“岗课赛证一体”的研究如向双云等以“动物微生物”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础,通过任务驱动法、项目式教学法和引“赛场”入课堂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打造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加强课程师资力量建设[1];余浪英等以中等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建设探析为例,分析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建设的意义,提出建设“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实现的多方联合平台、课程体系实现的人才培育模式、课程内容设置的双师教学团队,建设“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实现的完备实训条件等途径,并剖析职业教育“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2]。“课赛岗”一体的研究,如都慧慧等以高职药品管理类专业为例,进行了“课岗赛融通”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3]。“课赛一体”的研究,如眭翔等进行了双创育人模式的探索,依托网络,构建双创一体化的培训平台[4];杨梅花等则从师资、服务、课改三个方面探索了“课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5]。国外“课赛一体”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德国“双元制”教育、加拿大“CBE”教学模式和工学深度结合进行课程模式开发等方面。通过文献分析,可发现国外重视“能力本位”,即重视理论学习与实操能力双向提升,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体现企业主导,重点培养学生的岗位胜任力[6]。
(一) 课赛体系实践性不足从课赛一体的文献来看,国外对于“课赛”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早,可提供一定的参考;国内研究来看,“课赛一体”的两位一体研究相对“课赛证”或“岗课赛证”三位或四位一体的研究较少,且即使是专对“课赛一体”进行研究的成果,也主要从内涵、价值层面讨论两者意义,缺乏策略性、实践性研究。具体到已有研究的内容借鉴方面,对“课赛”体系问题可供借鉴的内容较少。现存的“课赛一体”体系在实践中对部分学生存在教育资源倾斜、拔尖人才特殊培养与大众人才共性培养相互割裂、以赛促教难以落实等问题,需要提升技赛体系普惠性,包括课赛融合培养目标的指定、课程内容与竞赛项目知识点的融合、如何指定合适的评价体系,实现课程成绩与竞赛成绩的对换等操作,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探索,以满足全体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
(二) 企业参与度不足企业作为技能竞赛的设备供应商,掌握技能竞赛核心技术,想要构建可行的课赛一体技赛体系,需要在学校政策支持下,让专业教师与企业进行充分的对接,在课程内容中有效融入技能竞赛新技术,结合企业用人需求,制定新的课程培养目标。但在现有的课赛一体研究中,较少在产教融合视域下谈论课赛体系构建问题,脱离了企业参与的课赛体系,由于竞赛设备数量的限制,不能打破垂直赛事体系对部分学生教育资源的倾斜,解决技赛普惠性问题。要提高“课赛一体”“产教融合”实践的科学性和实践效率,需要获取关于相关企业和校方的现状及需求信息,进行体系构建和实践完善。从而在实践上形成在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课程教学与技赛有效衔接,校企有效合作的教改方案及实践经验,供相关单位参考及借鉴。
(一) 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提高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根本目的。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职业教育必须适应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和社会公共服务的需要。在研究中,厘清产教融合视域下的“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的内涵、表现特征及价值;对国内外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构建的相关经验,尤其是基于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构建经验进行梳理、研究和借鉴,对现行的课赛一体培养模式进行理论分析,从专业建设、模式构建、机制完善三个角度探究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方法。将课赛一体有效融入专业建设,能够增强专业建设水平,形成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培养与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对接、校企深度融合培养机制、校企命运共同体建设等。将课赛一体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依据企业岗位特征探索差异化的培养模式类型,以及典型培养模式的构建要素,从而在产教融合背景下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完善政府政策引导、职业院校和企业协同培养体系与有效运作机制。
(二) 强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企业和学校是产教融合的主要执行者,技能大赛是将企业设备与学校人才培养联系在一起的纽带,推动产教融合需要通过可实施的“课赛一体”育人模式来建立利益共同体,企业可以利用行业竞赛作为推销比赛设备的机会,以获取潜在的经济收益,这也成为企业持续赞助比赛的内在动力[7]。从而实现工艺改进和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为了将职业教育社会化,实现产业和教育在技术、生产、实训、资源和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需要在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教学,并在教学过程中实际参与生产活动。共同制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分析行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明确岗位核心技能,共同开发基于学情调查的课程资源,并共同承担以岗定教、以赛促学的使命[8]。在实践探索中,形成并优化高职院校“课赛一体”发展规划、专业培养方案及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构建产教学命运共同体,促进政府的政策链、高校的专业链、企业的技术链精准衔接。只有这样,产业和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融合,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
(一)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目标体系的构建形成与“课赛一体”相结合的育人目标体系,需要与专业相关企业密切合作,选取多个合作企业对其进行关于“产教融合”“课赛一体”现状及问题进行调查,具体内容包括目前“产教融合”中企业在角色、作用内容、作用方式以及面临的问题或困难进行调研;企业对“课赛一体”的认识及建议,围绕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构建未来可能合作的内容或激励机制等。收集企业方对于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构建的建设性建议。并基于前述调研发现的问题和企业实际需求,针对实践过程中校企合作的成效评价,形成包括合作频次、合作深度、合作内容广度等评价指标的产教融合目标体系,科学改进产教在“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过程中的协同程度和效率,防止制定的培养目标脱离应用需求、强调的技术技能培养不满足真实生产的需要。第二是针对“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的效果达成,包括学生获奖、学生成绩、学生素养等评价指标的“课赛一体”育人目标体系。要加强培养目标内容的科学性、适切性和可操作性,体现以培养人为中心的就业导向模式,注重传授基础知识和培养专业能力,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术积累。
(二)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内容体系的构建制定与“课赛一体”相结合的育人内容体系,需要访谈相关专业负责人,了解目前已开展的赛事,以及相应的设备合作厂家。针对已通过融合技能大赛对人才培养方案、相关专业课程实行有效改革,实现技能大赛成绩提升的赛项,向其负责人了解相关赛事准备过程中课赛融合、课赛一体化建设情况,从已有赛事经验中寻找构建产教融合视域下的高职院校“课赛一体”培养模式育人内容体系的经验基础或重点难点问题。基于前述调研及校企各方意见,首先确立产教融合双方角色定位,明确双方在“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中的作为内容,即校方担当培养方案改进、课程内容调整、课程考核及竞赛组织的操作者。企业则把握核心技术改进、负责竞赛技术及设备支持等。校企双方明确作为,对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分配。此外,还要确立“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的具体内容,包括对标赛事、课程设置、师资配置等。在竞赛项目中,需要校企协同综合专业标准、课程标准、教学标准、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中不同的技术技能的应用,联合开发融入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的比赛项目。在教学内容中,实时将岗位要求、技能大赛所体现的先进标准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纳入课程,充分遵循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成长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师资配置方面,教学团队中要包含企业工程师作为主要成员,企业可以阶段性地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派遣工程师担任教师,针对竞赛设备实际操作部分提供培训,除了在课堂上远程演示操作外,部分实训环节可安排在企业进行,设备台套数较多,充分保障训练效果,课堂上进行多次单项技能操作赛作为课程阶段性成绩,充分营造竞赛环境。
(三)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评价体系的构建为解决评价体系构建的问题,需要从企业端和高职端两个方向进行调研,综合企业角色定位、作用内容及方式、企业对横向技赛体系运行的问题及合作方向、高职院校已有赛事调查研究与经验借鉴、高职院校现存技赛体系问题等,调查分析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评价体系构建的现状及需求,着眼企业与高职院校双端对接问题找准对策,构建关于校企双方多元主体评价的,综合过程性、结果性,采用定量和定性,以学生成长、产教融合水平为两个重要部分分维度分指标设计和构建产教融合视域下“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评价体系。学生成长指标需要包括学生理论及技能考核成绩、参加技能竞赛成绩等,评价体系的指定需要学校和企业双方的配合,学校通过制定学分认定、记分标准、折合转换和学分积累等规定,确保各种竞赛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学分转换能够顺利进行。其中,竞赛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在专业课中进行讲解学习,学生要想达到毕业条件,就必须完成在专业综合课中的技能实操项目测试。此外,技能竞赛成绩作为综合考核或提升性考核的一部分,即在技能竞赛中获得的成绩,按比例计入多门课程整体评价中。企业则重点指定产教融合指标,需要结合考核项涉及到企业实际生产项目中不同的技术技能的应用,结合具体赛项来设计竞赛任务书,并确定各个操作任务所占的分值比重。
(四) 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育人运行体系的构建产教融合视域下高职院校“课赛一体”横向技赛体系的长效运行,探索横向技赛运行机制,需要学校、学院从实训室管理、教师激励、经费保障等方面出台相应的制度,保障横向技赛常规化运行。需要校企协同,企业为横向赛事提供资金赞助,学校、学院为企业提供产品传播“窗口”,提高双方开展活动的内驱力,促进校企协同发展。通过学分折合机制,制定一系列规定,保障各种竞赛与相关专业课程之间学分转换融通;通过绩效评估机制,针对“课赛一体”横向赛事,校企双方制定严格的管理考评标准。以确立人才的培养选拔机制、常态化训练机制、校企合作机制和绩效评估机制等保障措施。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物质保障体系建设,以专业就业岗位为指向,联合校外企业开发与岗位核心技能高度结合的课赛融合项目,建设适合“课赛一体”的相关教学实训室,联合开发适用于“课赛一体”教学的实训设备、竞赛项目并举办赛事,校企携手推动“课赛一体”育人模式的常态化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