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联合穴位贴敷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

2023-03-09 11:23丁娇黎娟邓宗娟
上海医药 2023年4期
关键词:食疗慢性病穴位

丁娇 黎娟 邓宗娟

(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八一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科,萍乡 337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病,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器官功能障碍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几年发病率呈不断升高趋势。科学有效地控制血压处于理想水平是保障高血压患者预后的关键,但高血压患者一般仅在病情危急或突发并发症时才入院治疗,平时居家治疗[1]。因此,对于高血压的社区慢性病管理需要加强重视。中医在社区居民中的认可度较高,具有成本低、简单易于推行等特点,因而在慢性病管理中有独特的应用优势。中医食疗和穴位贴敷是两种简单易行的血压控制手段,前者能够合理控制膳食、平衡机体营养状态,不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和不良反应[2];后者则通过药物和穴位双重刺激发挥药理作用[3]。本院在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中施行中医食疗与穴位贴敷,分析其效果,以期为提升社区高血压慢性病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八一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与慢性病管理的高血压患者60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4]中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男女比例为11∶19,年龄为38~77岁,平均(65.23±6.15)岁,病程为2~12年,平均(7.67±1.44)年,体质量指数为19.48~33.98 kg/m2,平均(25.77±2.26)kg/m2。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0∶20,年龄为45~73岁,平均(63.70±6.27)岁,病程为2~12年,平均(7.81±1.51)年,体质量指数为18.97~31.11 kg/m2,平均(25.80±2.30)kg/m2。两组上述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无认知或交流障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无复查资料或临床资料不完整影响疗效判断者,有皮肤性疾病等穴位贴敷禁忌证者,合并其他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急慢性疾病者,依从性很差无法遵守医嘱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慢性病管理。遵医嘱每日按时口服降压药,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接受必要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坚持清淡、低钠饮食,减少盐、腌制食物、卤质食物等的摄入。帮助其树立对治疗的信心,避免受家庭、生活、情感、社会等其他因素影响而导致血压波动。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食疗联合穴位贴敷。①中医食疗。天麻3 g、山药10 g、粳米100 g、玉米须60 g,炖粥或煲汤。②穴位贴敷。将吴茱萸粉3 g、干姜粉1 g用适量醋和白糖调制呈膏状,制成3×3 cm大小撕贴式膏药摊于远红外贴上。于晚间选足底涌泉穴行穴位贴敷,贴敷6~9 h为宜,3~5次/周,贴敷时及时观察发生敷贴掉落、皮肤过敏等不良事件。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慢性病管理依从性、干预前后血压[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与生活质量评分变化情况、干预后血压控制达标情况以及对慢性病管理满意度的差异。

慢性病管理依从性评估使用自制问卷,内容包括是否忘记服药、是否自行减少药量或停止服药、外出时是否忘记随身携带药物等8个问题,“是”得0分,“否”得1分,满分为8分,<6分为依从性差,6~7分为依从性中等,8分为依从性好,总依从率=(依从性好+依从性中等)÷总例数×100%。

生活质量评分使用生活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5],涉及生理质量、心理质量、社会功能、独立性4个维度,每个维度25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血压控制达标判断依据[6]:每日早晨、晚餐后1 h,在安静状态下测量血压1次,血压稳定在<140/90 mmHg即可判断为血压控制达标。

慢性病管理满意度评估使用自制问卷,涉及10个问题,每个问题按照非常满意10分、满意(8~9分)、基本满意(6~7分)、不满意(1~5分)、很不满意(0分)进行评分,100分为非常满意,80~99分为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10~59分为不满意,<10分为很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计量数据表示为均数±标准差,行t检验;计数数据表示为百分率,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慢性病管理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慢性病管理总依从率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慢性病管理依从性的比较

2.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及QOL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后SBP、DBP水平及QOL评分均低于同组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血压及QOL评分的比较

2.3 两组血压控制达标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压控制达标患者30例,达标率为100.00%;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患者20例,不达标10例,达标率为66.67%,两组间比较χ2值=12.000,P=0.001。

2.4 两组慢性病管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慢性病管理总满意度为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80.00%(24/30,P<0.05),见表3。

表3 两组慢性病管理满意度的比较

3 讨论

通过口服降压药物治疗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病情,但治疗周期较长,患者存在遵医行为较差的情况,导致出院后疾病控制效果并不理想[7]。采取有效的社区慢性病管理能够维持血压稳定,提升治疗质量[8]。我国已将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纳入了社区卫生服务范畴。常规社区慢性病管理包括心理指导、饮食与运动指导。近几年,中医手段在高血压疾病控制中显示出了独特的临床优势。

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主要病机为血淤、气滞,痰浊内阻影响人体经络运行,引发机体阴阳失调,气血、脏腑与经络功能发生紊乱。因此,中医学治疗高血压主要在于调和阴阳、畅达气血、刺激经络。中医食疗是一种药与食相结合的自然疗法,主要利用药食同源、同性、同理等理论基础结合草本学原理,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状况选择相应食材入菜、煮粥或煲汤,充分发挥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和药效对机体进行调整和补养治疗[9]。此法不会增加患者经济负担,机体不会对其产生不良反应,有利于患者的稳步康复。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编中即指出“食能祛邪而安五脏,悦神,爽志,以资气血”,由此可知食药结合是中医药生活的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中饮食就能起到养生防病作用。部分国内研究报道中也指出,采取有效合理的中医食疗法在高血压疾病预防和加速康复中具有显著作用[10]。本研究中选择天麻、山药、粳米和玉米须煮粥或煲汤,其中天麻具有熄风止痉、平抑肝阳、祛风通络、降压镇静等功效;山药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滋阴补肾,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兼有促消化、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粳米温中和胃、益气止泄;玉米须平肝利胆,能够降血脂、降血压,降低缺血性心脏病的发病风险[11]。Wang等[12]研究指出中医食疗兼有满足机体日常营养需求和调控血压的双重作用,同时也丰富了患者的食谱,生活质量随之提高。

穴位贴敷是一种中药外治与经络穴位理论相结合的治疗方法,通过皮肤吸收药物并刺激穴位和经络而发挥药理效应[13]。吴茱萸和干姜均为温理药,前者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后者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根据中医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贯穿上下”理论,将二者调制后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改善经络气血运行,促进血压下降[14]。而选择足底涌泉穴进行贴敷可引火归元、促心肾相交,能够产生调和阴阳、止眩安神以及帮助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液黏稠度、镇静安神等作用[15]。吴丽宝[16]研究指出,涌泉穴是机体肾经脉气的发源地,对降血压具有显著疗效,使用吴茱萸进行穴位贴敷有助于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本研究结果提示患者对于中医食疗与穴位贴敷的认可度较高,实施过程中也有利于加强患者对慢性病管理的正确认知和重视程度,提高依从性和满意度。在社区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中实施中医食疗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有效提高血压调控效果,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另外,观察组QOL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随着血压控制效果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随之提升,这对于提高患者主动参与慢性病管理的积极性也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食疗联合穴位贴敷能够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慢性病管理效果,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和生活质量,提升慢性病管理质量,值得临床推荐。

猜你喜欢
食疗慢性病穴位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消化不良 食疗帮忙
耳鸣的中医治疗与食疗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食疗助你远离感冒
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十年增一倍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