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岳飞
(江西省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上饶 334100)
脑梗死是一种因脑血管出现急性闭塞而导致局部或全部脑神经受损出现功能障碍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目前,临床上对于脑梗死急性期多采取药物治疗,其中阿司匹林的使用频率较高,具有良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对预防脑血管病后遗症有积极效果[2]。但既往的研究报道,单一用药效果并不理想。依替巴肽属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可对纤维蛋白原(FIB)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之间的交联作用产生抑制,从而产生抗血小板作用,多被用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在脑梗死急性期的应用鲜有报道[3]。本文报道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依替巴肽对脑梗死急性期治疗预后的情况。
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60例,均符合脑梗死急性期的国内诊断标准[4],经颅脑CT、MRI、血管造影等检查确诊,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为42~78岁,平均(63.44±6.15)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6 h,平均(4.04±0.88)h,GCS评分为10~14分,平均(11.57±1.25)分。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43~79岁,平均(64.02±6.2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为2~6 h,平均(4.02±0.91)h,GCS评分为10~14分,平均(11.56±1.31)分。两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有血小板减少性血液系统疾病或凝血功能异常者,合并恶性肿瘤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影响疗效或其他客观指标判定者。
对照组口服阿司匹林100 mg/次,1次/d,连续2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推注依替巴肽,首剂量135 μg/kg,之后按照 0.75 μg·kg-1·min-1微量泵推住维持 12~72 h。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聚集指数(EAI)]、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FIB]、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差异。
(1)治疗预后评估标准[5]:显效为NIHSS评分下降≥90%,生活基本能够自理。有效为NIHSS评分下降40%~89%,生活部分能够自理。无效为未能满足以上标准。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NIHSS评分标准[6]:包括8项涉及神经功能的内容,总分45分,评分越高时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3)ADL评分标准[7]:包括10项涉及日常生活的内容,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釆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预后比较
两组治疗2周后的ESR、EAI检测结果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ESR、EAI检测结果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APTT检测结果均高于治疗前,D-D、FIB检测结果均低于治疗期(P<0.05);且观察组APTT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D-D、FIB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APTT、D-D、FIB检测结果的比较
治疗2周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10.0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脑梗死在脑血管病中发病率位居前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国内每年脑梗死患病人数超过200万,致残率和致死率也很高,严重影响居民的健康。临床研究表明,脑梗死发病原因复杂,多与肥胖、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心理压力、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有关[8]。脑梗死急性期患者初期意识清醒,随着病情进展脑组织受损加重,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瘫痪等症状,危险程度急剧升高。因此,早期开展针对性的治疗干预是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目前,药物治疗为脑梗死急性期的首选方案,短时间内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凝血功能、缓解神经功能缺损是治疗的主要原则[9]。阿司匹林为脑梗死急性期的常用药物,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聚集效果,能够通过阻碍血栓素A2与前列腺素的释放而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症状[10]。但临床实践表明,阿司匹林单独用药时效果并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宜与其他药物联用形成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提升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预后[11]。
依替巴肽属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该药物环肽序列中的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对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有较高的亲和力,用药后可在短时间内形成依替巴肽与血小板的桥连结构,产生良好的抗凝血作用[12]。相关研究报道指出,依替巴肽的半衰期为50~60 min,其抗凝血作用的强弱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且该药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会引发免疫原反应,安全性良好[13]。大量国内研究中也对依替巴肽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肯定,证实了其在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高凝状态中的效果显著[14-15]。本研究将依替巴肽与阿司匹林联合使用对脑梗塞急性期进行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2周后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3.33%,且治疗2周后ESR、EAI、D-D、FIB检测结果均低于对照组,APTT检测结果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表明依替巴肽对脑梗死急性期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与阿司匹林能够产生良好的协同效果,二者从不同的途径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通过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和凝血功能达到提升治疗预后、改善神经功能的目的[16]。而观察组治疗2周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也表明随着患者病情改善,生活质量随之提升。另外,在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3.33%,与对照组的10.00%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加用依替巴肽不会明显增加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脑梗死急性期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依替巴肽能够提升治疗预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