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娥
(中共宜昌市委党校,湖北 宜昌 443000)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作出的政治宣言。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实现“高质量发展”,并首次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是党中央在深刻把握现代化建设规律基础上,立足时代方位和发展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根本遵循。不仅如此,报告还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不仅体现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要求和责任担当,还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途径和应对国内外风险挑战的“压舱石”和“稳定器”。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乡村振兴是新的历史阶段下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从二者内在关系来看,乡村振兴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中国式现代化为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供方法遵循。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现代化的共性特点,又有立足国情的中国特色。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农业大国,以乡土社会为根基的传统中国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底蕴,新时代的乡村振兴则充分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
1.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特征来看,14亿多的人口基数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而在人口结构上,4.98亿的农村常住人口和1.7亿离乡的农民工[3]构成了农村人口占据近一半的基本国情。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基本特质使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这也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推进方式必然有其自身特点。
2.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特征来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4]。在共同富裕的实现条件上,消除城乡差别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而消除城乡差别关键在于推动乡村更好发展,以此确保农村、农民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掉队。在共同富裕的实现主体上,由全体人民共建共享的共同富裕,其中有近半数来自乡村、来自农民,他们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主体所在。在共同富裕的实现成效上,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总要求的乡村振兴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满足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3.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特征来看,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国家现代化发展既需要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有力的精神支撑。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而且要实现农村现代化。乡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源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强调产业发展但仍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全方位打造美丽乡村的硬条件和软环境。
4.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特征来看,在生态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遵循。对于承载全国国土面积近九成的乡村而言,保护生态资源、守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更为巨大、使命更为光荣。从乡村振兴总要求中的“生态宜居”到五大振兴中的“生态振兴”再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如何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中走出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乡村振兴正在用实际行动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5.从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特征来看,在维护世界和平中谋发展、在发展中更好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共产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巨型脱贫工程[5],提早实现《联合国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在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农村绝对贫困的全面消除除了给世界减贫史提供中国方案、作出中国贡献以外,还在城乡平衡发展中有效解决了发展的长期稳定性问题。贫困治理的中国行动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积极响应。
中国式现代化既是一项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又是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重要的实践创新成果。目前,面对“三农”工作重心的转移,我国已进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阶段,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性与渐进性、系统性与整体性、传承性与创新性引领乡村振兴进一步明确“如何推进”“振兴什么”“怎么振兴”,指引乡村振兴不断开创新局面。
1.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性与渐进性明确了“如何推进”的问题。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实现现代化注定是一个艰辛探索的历史过程。在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征程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6]这就表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不能忽视乡村地区。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支撑。在具体实践中,这项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在时空上保持渐进性:从时间上看,乡村振兴“三步走”战略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目标任务,且环环相扣、不可逾越;从空间上看,乡村振兴不是所有乡村齐头并进发展,我国乡村幅员辽阔,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决定了乡村发展在同一时间进度上存在差异,需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可一刀切。
2.中国式现代化的系统性与整体性揭示了“振兴什么”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内涵特质所蕴含的主体性、价值性、全面性、和谐性和世界性的价值诉求揭示了现代化建设的系统性和整体性[7]。一方面,乡村振兴要以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为引领。我们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协调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促进乡村全面发展[8]。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物、人与人相统一的更高水平、更高层次、更高阶段的现代化。另一方面,通过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自身定位上,乡村与城市地位平等,乡村振兴的实现不是通过城市利益让渡来实现,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通过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实现工农城乡互促共荣;乡村振兴不是乡村局部领域的振兴,而是要统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系统性、整体性发展。
3.中国式现代化的传承性与创新性回答了“怎么振兴”的问题。中国式现代化是在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基础上的现代化创新成果。“四化同步”的实践形态既传承了现代化发展的核心要素,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又创新了现代化发展的时空方式,这就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方向指引。具体表现为:在产业振兴上,产业发展既要传承乡村特色产业,又要利用信息化现代性要素,开辟农村电商、休闲观光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在人才振兴上,既要充分发挥乡村农民的主体性作用,又要引入城市优秀人才,让更多“田秀才”“乡创客”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在文化振兴上,既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农民的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自强,又要不断推动乡村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让现代文明走进千家万户,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生态振兴上,既要留住乡村的绿水青山、守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又要积极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转化机制,保障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组织振兴上,既要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提升政治能力,又要不断创新基层工作方法,更好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乡村振兴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与拓展,也是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中国式现代化重要的战略支撑,将其置于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去认识和理解,便会发现新时代乡村振兴在领导力量、价值导向、实践路径、动力来源和实现目标等五个方面有着相应要求。
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确保乡村振兴的目标一以贯之。乡村振兴目标的渐进性决定了乡村振兴工作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锤接着一锤敲”,循序渐进不断向前推进,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确保坚持正确方向,锚定目标不动摇;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乡村振兴凝聚最广泛的力量。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来推动,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意识,才能为乡村振兴凝聚磅礴力量;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用好改革这一法宝。只有在党的领导下,才能不断破除体制机制的障碍和壁垒,推动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活力。
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鲜明的理论品格。乡村振兴在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过程中,不断增强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农民是乡村振兴的实践主体,尊重广大农民意愿,激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9];实现和维护农民利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价值遵循,从摆脱绝对贫困到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其关键就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进程中不能把农村四亿多人落下。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1]。当前,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形势下,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成为必然之举,城乡经济循环是国内大循环的应有之义。有着几亿农民生活的乡村,蕴藏着巨大的消费和投资能量,为扩大内需提供了巨大的空间,然而,乡村面临着老龄化、空心化的人口结构转型和资源环境发展约束趋紧等多重挑战。以上多重因素决定了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是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现实所需,是发展的空间所在,也是必要的举措所在。
改革创新是发展的动力源泉。一方面,以制度改革调整生产关系,破除发展的障碍壁垒。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贯穿我国农村发展的主线。从家庭联产承包制到土地“三权分置”,在保障土地集体所有制前提下,对权益的细化提升了土地要素的配置效率。同时,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发展新型农业集体经济是在新的历史征程上解决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改革。另一方面,以产业创新提升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在农业内部的创新上,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社会化服务和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自我创新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能;在业态融合的创新上,产业融合的创新发展不仅有效解决了农产品市场保障、农产品价值提升的问题,还通过产业融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城乡之间的生活方式。
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为新时代乡村振兴工作定锚指向。
1.农业强国是现代化强国的基础支撑。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一方面,现代化强国要有强大的粮食供给保障能力。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其供给和保障能力是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特征。另一方面,现代化强国要有坚实有力的产业支撑。农业是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产业,建设农业强国需要依靠强大的科技实力和组织经营能力,其目标的实现也必然要有发达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之匹配。
2.农业强国对乡村振兴具有统领性。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具体而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围绕“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以五大振兴为具体的实践指向。这既是立足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对“三农”领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提供了更明确的目标指向。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统领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是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的重要议题。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应对国内外各种类型的风险和挑战,基础支撑在“三农”[10]。目前,面对日益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受疫情影响的经济下行压力,我国粮食供给的结构性矛盾在短期内依然存在,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依然较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防止规模性返贫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底线,是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基础所在。
1.守好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无农不稳,无粮则乱。一是增加粮食产量,加快构建多元化粮食供给体系。不断夯实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严格防止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现象,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加强生物育种,不断提升粮食生产质效;拓展粮食生产的空间领域,从森林、草原、江河湖海等资源中多渠道开发粮食生产来源。同时,利用生物技术和农业设施技术的发展,降低粮食生产成本、缓解农业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二是降低粮食损耗,树立节约集约的发展理念。从粮食需求的消费环节入手,提倡健康饮食、开展“光盘行动”,防止“舌尖上的浪费”,树立爱惜粮食、节约用粮的消费理念。从粮食供给的生产环节入手,在农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不断推进粮食生产经营方式创新,促进耕地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实现节本增效。
2.守好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中国式现代化是消除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当前,在自上而下的国家贫困治理行动中,绝对贫困得到消除,但脱贫地区防止返贫的任务比较重,内生发展动力亟须增强。一是聚焦聚力产业就业,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在压紧压实各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的基础上,把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作为主攻方向,推动各类资源向脱贫地区产业发展集中,促进产业帮扶提档升级,增强脱贫人口的持续增收能力。二是健全脱贫地区相对贫困长效治理机制。在科学研判返贫因素的基础上,完善动态监测,缩短帮扶响应时间,及时消除返贫风险。同时,根据劳动能力差异性分类优化帮扶政策,提高帮扶针对性。总之,以内生动力激发和外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改善。
进入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发展的突出矛盾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如何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是这一阶段高质量发展在“三农”领域的重要关切。
1.农业高质高效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基础。目前,农业生产领域的主要矛盾表现为结构性矛盾,集中体现在质量发展不高、效益实现不充分等方面。以农业高质高效加快农业现代化,是这一时期内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其一,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从社会化服务技术的提升上,根据地形差异加快多元化机型设备的研发与推广,解决机械化覆盖的薄弱环节;从社会化服务领域的拓展上,根据各区域的发展实际,从一般性农作物生产服务向特色农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业态拓展;从社会化服务机制的创新上,对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相关制度进行创新,有效化解小农户和现代农业衔接之间的矛盾,激活小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内生动力。其二,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从纵向上看,完善农业生产的全产业链条,推动乡村产业深加工,加强农业与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从横向上看,深入挖掘农业在生态功能、文化功能等领域的经济价值,丰富乡村产业业态,提升乡村产业发展的综合效益。
2.乡村宜居宜业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抓手。农村现代化是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既包括“物”的硬件设施现代化,也包括“人”的软件建设现代化。一方面,加快农村重点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时期以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立足村庄规划布局,对有利于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同时,加快数字乡村、智慧乡村建设,扩大信息化建设在农村的应用场景,在乡村建设中赋予乡村新的空间价值。另一方面,加快推进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均等的公共服务水平是推进“人”的现代化转型的物质载体。加强基本公共服务县域统筹,强化县域在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产品的服务供给能力,补齐乡村公共服务设施短板,不断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3.农民富裕富足是实现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关键。农民富裕富足是坚持人民至上的具体体现,是实现乡村振兴核心目标的关键所在。农民富裕富足既体现在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上,也表现在人的全面发展上。其一,推动农民收入的可持续增长。立足乡村产业发展,让广大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共享产业发展成果。同时,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完善农民与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保底定额分红等形式,促进农民分享产业增值利益。其二,推动农民素质全面提升。立足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元化经营理念,推动农民经营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创业创新素质的增强,促进农民生产技能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城市文明,推动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法治素养。
乡村振兴是国家立足未来发展,从全局和战略高度把握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一项重要战略。乡村发展既要立足乡村,又不能囿于乡村,而要从工农、城乡的关系上把握和认识。
1.功能价值:有序推进城乡功能价值的互补互促。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对城乡关系在价值观层面的再认识、再发展。不同于城乡二元理论,城乡融合发展是以城市和乡村同等价值的逻辑为前提。一方面从功能属性上看,城市以聚集为特点,聚集资金、产业、人才等,由此形成新的增长极;乡村以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载体,承担着农产品供给、生态保障等功能。二者功能性质互不相同,但又互为补充、互促共融,城市发展需要以乡村物质供给为基础支撑,乡村建设需要城市经济的辐射带动。另一方面,从价值特征上看,城市是现代文明的媒介,乡村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城乡融合发展更是精神文化层面的融合,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体现着中华文明兼收并蓄、和合境界。城乡融合发展为高质量乡村振兴的制度供给提供了价值遵循。
2.空间结构:有序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机制。城市和乡村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承载空间,城乡空间的合理统筹为城乡融合发展创造空间支撑。有序推进城乡空间的融合,需要构建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规划机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统筹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建设”,乡村建设需要和城镇化发展保持协调一致。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需要谋定而后动。从规划制定上看,乡村建设规划既要立足村庄实际、因地制宜,又要与城镇发展有机衔接,从国土、产业、服务等方面找准结合点,实现城乡空间的合理布局。从规划统筹上看,以县域为单位,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强化空间统筹,实现现代服务能力从城市空间向乡村空间辐射延伸。
3.要素保障:有序推进城乡要素资源的合理配置。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既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又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衡量依据。一方面,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为核心,破除制度壁垒,促进人才、土地、资本、信息等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为乡村价值提升、高品质生活搭建制度平台。另一方面,深化农村领域制度改革,如农村土地制度、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农业支持保护制度等,通过改革激活乡村生产要素效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动力,实现城乡之间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融合发展。
自近代我国踏上现代化道路以来,历经百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形态的中国版本。作为一个有着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和五千年农耕文化的文明古国,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征程上,党中央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了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部署。立足国情农情,如何在资源环境约束趋紧、人力资本结构性短缺、制度供给均衡不足等环境下,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为建设农业强国提供支撑,仍是一个重大的时代课题。毋庸置疑,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胜利,为乡村全面振兴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在“三农”领域的成功经验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增加了动能和信心,应沿着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