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探究

2023-03-08 11:45魏翠萍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考试院校高职

魏翠萍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 软件学院,河南 商丘 476100)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线课程融合新的在线教学组织模式,5G、AI 技术等媒介的运用,给高职院校课程教学带来新体验和新要求。高职院校要重视课程质量,明确质量是在线课程教学的基础,并全面考虑学生在各个阶段的学习状况、对不同课程知识的掌握状况、对在线技术的掌握情况、对教师的认可度以及学习体验等方面的因素。因此,高职院校应重视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将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作为重点改革模块和在线课程改革的基础。据此,高职院校需要融合在线课程的教学设计分析,把握课程教学状况、分析课程和考试评价存在的问题,挖掘问题背后的逻辑,注重在线课程教学体验,提出质量提升途径,促进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价机制不断完善。现阶段,学术界关于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的研究较少,以“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同时作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相关研究的学术论文不多。这说明了该主题研究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需要建立在“在线课程”“在线课程质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此作为该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不断强化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的逻辑性,并提出更为可行的方案。

一、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符合信息化时代教育发展和建设精品在线课程的要求,并且有在线课程及其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作为基础,共同彰显其必要性。

(一) 信息化时代教育深入发展的要求

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以在线课程的相关研究作为基础。因此,这需要追溯到20 世纪90年代出现的在线教育,论述信息化时代在线教育发展的历程。1999 年,我国启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了在线教育改革,推动信息化技术深入发展。世界各国共同探讨在线课程的发展,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推行开放课程建设;2009-2010 年,许多国家参与视频公开课建设;2012 年,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开展;2019年,许多国家选择了在线教学方式,共同推动在线课程和在线考试深入发展。在此期间,我国不断完善教育信息化的规划,2010 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了信息技术在教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2016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明确了信息化教育的地位,指出我国现代化教育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背景下进入新阶段;2018 年印发的《教育信息化2.0 行动计划》指出了教育信息化改革的迫切性,为现代化教育发展指明道路。其中,在线教学形式是现代化教育的具体体现[1]。在此背景下,我国高职院校注重应用技术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决定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估在高职院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这是对信息化时代现代化教育改革的积极回应。

(二) 为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标准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1 世纪以来,在线课程已经在不同教育阶段显示出其作用。2012 年,美国兴起大型开放式网络教育模式,衍生出开放式网络课程—慕课(MOOC),带动网络免费课程的发展;2013 年,慕课以大规模、速度快的姿态进入教育界,带动国内慕课建设热潮。国内外学术界共同加大对慕课的理论研究,尤其是对比传统的课程质量评价之后,针对在线课程与传统课程质量评价的差异展开研究[2]。国外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范围包括社交网络分析、教学语言、远程学习、混合式学习、在线课程、在线考试等方面,将这些作为关键词进行研究;教育管理部门积极借鉴相关研究经验,意识到在线课程质量评价研究对于课程质量的促进作用,并对学习者学习体验的适切性,提出在线课程质量评价要遵循双向性、个性化、发展性原则。评价课程质量的指标类型很多,各个指标在评价体系中所占的权重不相同,不同类型的研究所侧重的评价指标也有差异[3]。国外有代表性的在线课程质量评价标准有美国的E-Learning Certification Standards。我国有国家精品课程评审指标、《网络课程评价规范(2012)》 等,不同的评价方法有不同的评价指标,但很多评价都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收集数据、汇总意见;不同的评价标准涵盖了课程体系设计、教学设计、虚拟课堂环境等指标[2],作为高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的基础之一,为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提供借鉴。

(三) 我国精品在线课程进入全面建设应用与管理阶段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研究具有必要性,在于我国在线教育和在线课程的发展需求。在线教育的主体是在线课程,决定课程依旧是教学的基本单元。从深层次讲,课程涵盖较为完整的学科逻辑,是教学组织管理的基础环节,是联结师生交往的基本单元。我国于2003 年构建了精品课程工程,促进“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采用学校先行,省、自治区择优推荐,教育部组织、设立专项经费的方式进行。2010 年,我国已经建立高职高专类精品课程1 043 门,网络教育类课程209 门,虽然相较于本科教育课程数量较少,但是也形成了多学科、多类型的课程体系。2011年,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进入共享阶段,国家支持精品视频公开课立项,旨在推进原有精品课程转型升级。2015 年,教育部成立在线教育研究中心,开启在线课程全面建设应用和管理阶段,带动社会参与,丰富教学资源共享形式,逐步完善职业教育在线课程所需的网络平台技术和内容建设,强调学习者在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中的核心作用[4],这为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探究提供了环境支撑。

二、当前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存在的不足

(一) 数字资源不足,影响评价技术功能的发挥

“智慧职教”作为高职院校教学的专业资源库,与高职院校需求的匹配度需要提高,而有的普通本科课程资源不太适合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在线课程建设所需的数字资源需要完善。有的高职院校教师参与在线课程建设的思路不够广阔,主要在规定时段授课或参加评比,未能够将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在线课程主要是课程教学过程录像、教师主导授课、录屏等形式,多样化不足,多媒体融合活力不足,缺少信息化教学技术的支撑。造成此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的高职院校未能区分其人才培养与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不同之处,对于高职学生的学习需求考虑不够充分,相应的教育技术缺少数据支撑,使得在线课程和考试改革缺少具体的指引。

(二) 部分课程的启发性不足,影响评价思维提升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学生为目标,这对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职院校的一些专业课程难以找到与教材匹配的教学资源,一些课程围绕一个知识点设计一堂微课,从学生角度出发创新设计的在线课程较少,有的网络课程使用频率不高,有的不适用于高职院校在线课程。有的高职在线课程考试评价未充分考虑学生学习意愿,资源拓展性不足,没有兼顾学生思维和心理的变化,使得部分在线课程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此外,部分高职在线课程的启发性不足,停留在知识传授层面,缺少多元化的、丰富的场景,以及启发学生思维的教学问题,进而导致在线考试评价的深度不足,难以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 师生之间的互动有待进一步加强

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进行在线课程教学时主要采用PPT 录播模式,呈现形式、组织结构不够完善,学生容易视觉疲劳、思维不够清晰等。部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需要提升,体现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时,多数使用单向教学传播功能,平台交互功能使用不多,容易造成在线课程互动性不足。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需要进一步加深,尤其是教师在首次面对授课班级的时候;同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不足,尤其是不同的课程所使用的交互平台不同,影响学生和学生、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虚拟交互,给教师提供的有效教学案例不足[5]。部分高职院校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设计方式,在线课程设计中缺少教学交互活动环节,影响了教师有效分析学情。

(四) 考试组织管理需要完善

部分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体现在课程实施和在线考试评估监管主体权责不明,尤其是教学委员会和督导委员会之间的职责不够明晰,具体的管理体系尚未建成,使得在线课程和考试之间的部分内容和评价标准衔接不足,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需求、考试情况相关数据信息的采集。同时,高职院校在线考试质量评估所需的监控系统还不够完善,受平台、人数、规模限制,当同时进行在线考试的人数较多时,容易发生监控画面中断、学生考试数据难以全部采集的情况,这给在线监管造成困难[6],影响客观考试成绩的评判,同时也会影响教师和学生之间沟通和评价,影响考试质量评价对课程调整的作用。

三、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的优化策略

(一) 提升评价技术开发水平,构建智能教考系统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改革首先需要强化技术开发水平,不断丰富建设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所需的技术。高职院校可以将构建智能教考一体化系统作为改革目标,将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作为教学形态的创新项目,制定针对性的项目管理办法,依据不同专业教学和考试需要,为在线课程建设任务、项目申报、经费管理和建设要求等作出具体安排,为在线考试系统涉及的不同年级和专业的数据维护、组卷参数、评分方式等作出规定;同时,高职院校应落实责任制[7],将信息技术管理工作细化到不同学院和专业,完善宏观层面的技术开发工作指导机制,保障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估工作有序开展。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应积极探索在线课程学分认定方式,尤其是各教学部门应明确工作分工,教务部门可以根据在线课程框架分阶段开展信息化教学技术应用建设项目,并为技术优化提供相应经费;高职院校信息化技术部门应落实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估所需的软硬件投入,加强多媒体、智慧教室、录播和演播室建设,为教师、学生和在线课程技术开发企业提供场地,并且做好国内外在线教育技术研究追踪工作[8],使得智能教考系统所需的技术能够不断更新,为课程和考试系统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二) 提升评价问题嵌入能力,提升学习深度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过程中,知识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可将文本扩展为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方式,使课程内容更具感染力。同时,在线课程考试考验学生的听觉能力和注意力,这与高职院校培育培育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相一致[9]。传统的课程和考试偏向考察单一方面,高职院校应注意在线课程和考试系统中问题嵌入功能的开发,尤其注重考核不同形式的问题解决能力。专业课程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设定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对知识的误解,引导学生及时调整状态。教师可积极借鉴相关院校的研究成果,分析问题嵌入方式、问题设置角度、学习者学习现状、需求和效果,确定不同类型问题的难度系数等。在此过程中,教师结合行业对学生的要求变化拓展相应的知识,促进学生深层次学习,使得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的内容保持一致[10],助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

(三) 融入情感关怀评价,提升学习满意度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依托科学技术,更加需要良好师生关系作为保障,将关怀融入其中,为学生的稳定发展提供支持。基于此,高职院校应注重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明确将知、情、行相统一的基本规律作为教师进行情感教育的原则,形成由教师发展中心牵头,各部门配合,以及分段聘请校内外专家进行专业培训的格局,在学校范围内展开有针对性的培训和指导,明确情感关怀的重要性[11]。高职院校教师要深入研究情感关怀对于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估机制完善的作用,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将学生职业需求识别能力、学习需求、心理变化等因素考虑在内,将情感关怀行为划分为责任、勉励、教学等维度,将这些内容纳入教师专业性发展范畴。基于此,高职院校教师应做好对学生问题的反馈、作业的反馈和对学生的评价等;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学业诚信和学习情感价值,通过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系统中采集学生相关的反馈信息,设定不同指标和问题调查学生的课程学习收获,并在课程中与学生进行多元互动,帮助学生提升在线课程学习的成效,更好地适应在线考试,为在线考试质量评估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数据,并及时进行调整,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满意度[12]。

(四) 提升评价设计管理水平,提升学习持续度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考试质量评价需要相应的管理机制,各专业教学委员会、督导委员会应加强对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估实施的监管力度,尤其是已经立项的课程项目,进行及时追踪,将监管落实到课前、课中、课后、考前、考中和考后等环节,将在线课程质量有效性作为监管目标,强化在线课程实施评价机制,重视评价工具和质量之间的关联性,据此将在线课程和考试作为评价部门、教师的指标,将互联网技术硬件和软件作为媒介,共同构成质量评价标准体系,作为在线课程和考试质量监测工具[13]。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高职院校应注重在线课程综合质量管理,规定由各教学院系、教学质量监控部门和教务部门等共同管理在线课程和考试评估系统,明确各部门分工,从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等角度完善在线课程建设机制。教师应积极参与在线课程设计质量标准完善,为各部门评价在线课程设计提供可参考标准,完善监管体系的设计,促进在线课程设计质量提升。对于在线考试监管,教师应发挥主导作用,尤其在教学内容结束后,综合统计学生作业完成率、及格率、优秀率,以及考试通过率和优秀率等指标,分析检测课程实施不同阶段的效果,寻找学生理解不正确、未完成作业和考试任务的原因,并及时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帮助渠道,促进学生持续学习[14]。

四、结语

高职院校在线课程质量评价对提升高职院校的学科教育质量有着重要作用,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提高在线课程教学质量可以采取提升在线课程技术开发水平、培养大学生深度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关怀、提升课程设计与管理水平等策略。

猜你喜欢
考试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准备考试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