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竞元 孙小凡 穆久哲
(中国海洋大学 管理学院,青岛 山东 266071)
随着教育领域新理念和新技术的发展,线上教学不断增多,传统教学的方式、方法和过程管理等方面发生了一系列变革,也催生了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领域的创新。随着大数据与云计算的出现,数字化、互联网等技术迎来新一轮高速发展,在职人员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需要与新技术的进步密切融合,以实现在职人员终身学习能力的提升[1]。但是,由于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面向的对象广泛,个体学习能力、时间充裕度等存在差异,传统的培训模式存在针对性不强、缺少灵活性等问题,在此背景下,要顺应技术的发展,设计出满足不同培训群体个性化需求的培训方案尤为重要。培训新模式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传授方式,而是通过任务驱动、案例学习、问题研讨、实践模拟等多种培训方法,充分关注在职人员的多元化需求,从而有效调动学员的主观能动性。
本文以决策模拟课程作为案例,探索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新模式。该模式采用开放、互动的形式,多角度培养在职人员的创造性思维,以达到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及综合素质的目标,从而更好地满足组织发展的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的需求也逐渐变得多元化。而在传统教育模式下,一些组织在开展培训时,往往对培训的目标设定不够明确。缺乏清晰的培训目标会导致培训过程缺少针对性,学员难以准确把握学习重点,影响培训的效果。有些培训采用批量化、标准化的方式进行,部分学员难以从中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一些培训忽视个体差异性及个人需求,资源的利用率不高。此外,有些培训的内容与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学员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导致理论知识难以转化为实际能力。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传统培训以讲座为主,通常由教师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这种模式下,部分学员的参与度不够高,大部分时间是被动接受知识,缺少积极参与和深入思考。培训过程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学员在培训中往往是被动接受,缺少相互交流[2]。因此,部分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足,影响了培训的效果,而且传统培训的单向授课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员的学习效果。部分学员对于复杂或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在得不到教师及时解答的情况下,容易导致对知识的掌握不够牢固,使得培训效果不够理想。
在传统培训模式下,通常是按照统一的课程内容和标准进行教学,缺少考虑学员的个性化需求,难以满足学员的多样化学习需求。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学员学习效果差异大、培训内容与学员实际工作不够符合等问题。在传统培训模式下,通常是按照固定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未能根据学员的学习状态和需求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内容,导致部分学员难以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3]。另外,部分培训缺少行业特点和个人工作岗位的针对性内容,在培训结束后学员难以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
传统培训注重个人学习,往往是学员独自完成课程内容,缺少与他人的互动和合作。这导致学员在培训过程中难与其他学员进行讨论、分享经验和合作解决问题,影响了团队协作能力的提升[4]。在传统培训中,学员通常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和作业,培训的重点放在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提升上。这种学习方式忽视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现实工作中,团队合作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共享知识。传统培训中,评估和反馈主要集中在个人学习成果上,而对于团队协作能力的评估和反馈不多,缺少对团队协作过程和成果的评估,学员无法了解自己在团队中的表现和改进的方向,影响了团队协作能力的提高。
传统培训往往注重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将学科划分为独立的模块进行教学,缺少学科之间的交叉和综合应用,导致部分学员的知识结构较为单一,难以在实际工作中跨学科解决问题。传统培训模式中,学员主要是接受特定学科领域的知识培训,注重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方面相对薄弱。部分学员缺少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和能力锻炼,影响了其在工作中对复杂问题应变能力的提升。传统培训模式偏重特定学科的知识传授,缺少培养学员跨学科思维的训练。跨学科思维是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方法和思维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培养学员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决策模拟课程是讲授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验概览性课程,采用新的体验式授课方法,通过软件来模拟企业运行状况,将复杂的企业经营活动简化为营销、研发、生产、采购、财务等环节,让学员在一系列活动中体会企业经营的过程,从而深刻理解管理思想、领悟科学管理规范,进而提升相应的管理能力。该方法的优点是体验式教学,团队合作贯穿始终,相较于传统理论讲授类课程,决策模拟课程更能有效地提升学员的参与度,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帮助学员感受企业运营规律,培养团队精神,具有较强的互动性、实践性、竞争性等优势。因此,将该类课程引入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传统培训模式的不足[5]。
决策模拟课程采用了参与度更高的培训模式,改变了传统培训中单向传授知识的模式。该课程注重双向知识交流互通,激发学员的创新思维,帮助学员寻找解决企业存在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之间能够进行充分交流和经验分享,实现了团队合作和双向交流。这种培训模式让学员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习参与度。
决策模拟课程采用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满足学员的个性化需求。该门课程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能够针对不同水平和需求的培训对象,实现不同层次的培训效果。教师的讲授是针对学员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提供的解决方案能够指导学员解决在实际工作面临的困难[6]。这种基于问题的授课方式能够满足培训对象的个性化需求,让每个学员都有收获,从而不断提升培训效果。
决策模拟课程注重团队合作,团队成员间的充分信任、分工和合作是取得成功的关键[7]。在课程中,每个团队成员都需要履行自己的职责,从岗位出发分析企业所处的环境,找出问题并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与其他职能岗位的团队成员进行沟通与协调,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这种以团队合作为主的培训方式有助于培养学员的合作意识,实现多元发展。
决策模拟课程突破了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因为企业决策是一个综合性的课题,要想取得学习进展,学员需要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知识去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制定决策、组织实施。这让学员把相对独立的知识串联在一起,突破不同专业之间的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联系,从而实现学员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8]。通过在决策模拟中的角色互换,促使学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体会制定决策的思维逻辑,这有利于提高团队整体协作力和凝聚力,同时能够促进学员综合能力的发展。
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具有培训对象多样、课程类型多样、个体需求多样等特点,所以需要制定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案来满足不同培训项目的需求。本文针对决策模拟课程,设计了概览体验式、导论体验式、商务沉浸式、数据沉浸式等模式的教学方案,力求实现个性化教学,让参与培训的学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更好地获取新知识、培养新技能,以更好地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其中,概览体验式讲座比较适合未接触过企业经营管理全流程的学员,4 课时的课程可以让学员通过相关的决策尝试,对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有基本的了解;而16 课时的导论体验式培训更适合于培训时间比较充足的学员,学员可以全程体验2 轮次的企业经营,通过不断尝试和改进,提升学员的决策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商务沉浸式和数据沉浸式课程设计均为32 课时,是比较完整的课程体系,商务沉浸式课程更偏重于通过学员的决策模拟,将自身实践与现实中的企业相联系,通过对案例剖析来提升学员的决策技能;而数据沉浸式课程更侧重于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应用,学员的实践数据可以应用不同的工具进行优化,让学员加深了解企业管理内部数据间的联系。
目前的决策模拟培训类课程,因学员体验周期较长、学科知识交叉复杂、内容量大,一般需要2~3 天才能完成,很难简化。传统的培训以讲座为主,一般仅安排半天的时间,最多4 课时,这就导致了决策模拟类课程难以推广到短期的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中,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经管实验类课程的推广。因此,课程培训应注重针对性。
概览体验式的培训对象是从未接触过决策模拟类课程,但对企业运营全流程以及商业知识有了解的学员,课程设计的重点是团队精神的培养与角色转换的训练,因为这两项能力是许多工作岗位都需要的,相当于一次室内的脑力拓展训练,做到课程与工作内容相结合,从而提升学员的综合能力以应对复杂工作的需求,课程具体设计如下。
第一阶段,引入企业决策模拟场景,让学员选择角色(尝试与实际工作岗位不同的角色),对自身角色的决策模拟规则有一定的了解,以迅速融入模拟经营情境中。
第二阶段,让学员接手上一届管理层的阶段性运营结果继续进行决策。由于决策模拟课程的运营周期较长,4 课时往往难以覆盖从投入到产出的全过程,让学员在企业运营中以一个数据分析者而非全程运营者的角度来尝试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方面决策,进而分析上一届企业管理层的经营情况,从而感受企业运营的流程,这有助于学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第三阶段,分析各岗位的尝试性决策对企业运营成果的影响,各学员分别针对各自岗位提出决策方案并进行改进,运用连环替代法,不断尝试和改进,感受决策优化的过程。
第四阶段,各个学员针对团队的经营成果进行探讨,发现各个岗位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学习如何分工、协作以达到企业经营绩效的优化。
通过课程设置,可以让学员直观地感受企业的规则,帮助学员了解企业的经营流程,同时,课程对于团队精神的培养、角色转换的训练以及学员的日常工作也是大有裨益的。
该培训方案是目前决策模拟课程应用较为普遍的模式,一般需要两天完成,学员需要进行两个轮次6~8 个回合的企业模拟运营,这一模式比较适合有创新创业需求的学员。在相对集中的学习时段内,学员可以全身心投入企业模拟经营的环境中,深入体验企业的发展动态,包括初创、发展、成长、成熟和衰退等阶段。同时,学员将面临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重要决策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采取侧重点不同的策略。在两个轮次当中,第一轮主要是体验和尝试,第二轮重点在于改进和博弈,该培训方案能够让学员快速掌握企业模拟平台运营的操作要领,并深刻感受企业经营决策的实践。
该培训方案一般采用32 课时设计,优势在于授课周期较长,每周一次授课,可以让学员有较长的时间吸收、消化专业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与团队协作。该方案一般设计3 个轮次,分别是体验赛、加强赛和决赛,通过层层递进,让学员体验创业艰辛,锻炼学员的抗压能力。教师的讲解要比16 课时的导论体验式培训更加深入、透彻,针对学员在企业经营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引导学员从自身经营的实际出发,与现实的商业相联系,更加侧重于理论和案例的讲解,并辅以简单的模型。培训方案中的案例更新频率较快,与当前社会热点相结合,能够激发学员关注实际商业环境,将模拟平台的实践操作与真实工作相结合,并展开针对性思考。
该方案的课时安排与商务沉浸式课程方案相似,更适合于专业知识储备较为丰富、对决策模拟课程有一定了解的学员。课程设计体验赛、加强赛和决赛三个轮次的比赛,与商务沉浸式教学方案不同的是,教师的讲解更侧重于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应用,引导学员了解并掌握相对复杂的数据模型来辅助企业进行决策优化,并从科学决策者的角度进行企业经营规划和运营,让学员更深层次了解企业管理内部数据之间的联系,这是学员今后成为企业管理者、领导者的素养之一,有助于高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达成。
非学历教育培训能够提升在职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养,进而提升在职人员的职场竞争力。当前,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带动了教育的变革,在职人员的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如何有效地变革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在职人员的综合素质以满足复杂工作的需求是亟待解决的问题[9]。
在职人员的非学历教育培训需要与实践技能、专业技术培训相结合,使在职人员不断适应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需求。本文对传统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引入决策模拟课程,阐明了课程的优势以及对于解决相应问题的适用性及针对性,针对决策模拟课程设计了多种模式的培训方案,为不同的培训群体提供多样性的培训内容和形式多样的培训方案,通过增强个人的分析技术和知识水平,实现在职人员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目标,以期为在职人员非学历教育培训模式的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