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技艺中的人文观念融入设计职业教育的价值研究

2023-03-08 07:46李江丽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造物技艺传统

李江丽

我国古代的传统技艺是传统造物智慧和人文观念的综合性呈现,她扎根在民族文化最深处,历经朝代更迭、灾祸战乱,面临科技革新的冲击,从古至今,传承不息。千百年来匠作艺人、普罗百姓,面对威武自然、跌宕社会、艰辛生活,始终饱含热情与温厚的理想和追求,在工艺过程中,以材料作为技术资本、以功能作为物用诉求、以审美作为趣味所向、以习俗作为伦理制约,是一种造物的智慧。

设计职业教育全球化大发展的语境下,对中国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要始终延续和凸显民族特色。中国传统工艺技艺中“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趋吉避凶的价值观”“敬业守德的职业观”“格物致知的伦理观”的人文观念,在现代自然科学、生产力飞速发展的形势下,是中华传统工艺文化自觉、自信的内核化关键。“天人合一的自然观”有利于培养当代从事传统技艺创新的年轻人节制有度的自然环保意识;“趋吉避凶的价值观”可以规劝学生们利用技艺的智慧有所为有所不为,造福人类和社会;“敬业守德的职业观”有助于塑造学生们敬业乐业、守心守德的工匠品质;“格物致知的伦理观”有益于引导学生们在从业生涯中修身正心。

一、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与节制有度的自然环保意识

宋代张载继承先秦儒家的心性论,提出了以天人一气为内容、以天人同性为指向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周易·系辞下》记载:“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自然是天地创物的最初来源,人类面对充满着神秘力量的自然,观物取象。中国古代的技艺,从工具的制作、材料的使用、工艺的过程,都体现出了自然观思想的渗透。“人工”的技艺活动必须效法“天工”之道,遵照自然运行的客观规律,才可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技艺的“天人合一”。

(一)传统技艺“天工”与“人工”中蕴含的人文观念

1.依循自然的“天工”

清代文人袁枚在《小仓山房集·随园记》中记载了造景观点:“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2]“随”字充分体现了不刻意破坏地势,就势取景的造园技艺。

刺绣是中国传统技艺中最耗工力、最磨砺心性的工艺门类,不单体现了中华女性“女红”的柔美聪慧,也包含着天时与工巧完美合一的奥妙。清代《董其昌题顾寿潜妻韩希孟绣宋元名迹方册·顾寿潜题记》中记载以韩希孟为代表的“顾绣”盛名远播,作为绣工的顾家女眷们“覃精运巧,寝寐经营,盖已穷数年之心力”,刺绣功夫可谓其神。董其昌惊叹技艺如何做到,韩希孟回应:冰寒数九、酷热潮湿、风急雨骤、天色昏暗的自然条件下都不能刺绣,待到“天晴日霁,鸟悦花芬”的最佳气温、湿度下,才可以“摄取眼前灵活之气”刺入吴绫。[3]543这并不是虚张声势的挑剔,择取天时对绣女技艺的展现的确极为重要:盛暑、严冬以及风雨、昏暗这些不良的气候和光线,会让绣女身心难安,针绣无法保证细致到位;而风力和湿气可破坏丝线和绣幅利于精工刺绣的材质特征。

传统技艺对自然的遵循,不是循规蹈矩,自然形态给予造物更多的是灵感启发,而自然规律又助推其转化成为对人类生活更有利的器物。依循自然,是人类对天地厚养万物的感恩敬仰,在这样一种关系之下,中国传统技艺才能传承千年。

2.造物为用的“人工”

春秋老子《道德经·第二十八章》:“朴散以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4]这句话中的“朴”指自然界中未经加工的材料,所有的天然形态只有经过了人工,转变成为人工形态的器具,才能够为人所用,发挥其作用和价值。《考工记·车人之事》描述车人制车的工艺:“行泽者欲短毂,行山者欲长毂。短毂则利,长毂则安。行泽者反...,行山者仄....。”[5]32.可见,除了规定各加工部件标准化的尺寸,还需要遵循“车为人用”的原则,对车毂长短和车轮内外木材的坚硬度,依据行车道路环境,从实用的角度灵活调整。

在造物的过程中,以“庖丁”为代表的无数匠人,通过无数次“奏刀騞然”的技艺磨砺,才达到了“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响然”游刃有余的技巧程度。在经验的基础上,工匠们才能进入“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的境界,这种境界是心与物、心与手的统一,超出了技术的范围,是一种“道进乎技”的境界。科技不断飞跃向前,精密化仪器辅佐着人类的技艺,工人和设计师们反而很难体悟到人、技与道三者合一的感受。

3.节制有度的环保意识

人类在造物的过程中,必然要借助自然资源作为基础素材,甚至会通过改变乃至破坏原本的形态来成就器物。巧妙的匠人能够在工艺的过程中对自然资源巧妙地利用,物尽其用,笨拙的匠人面对再多的资源,也会感觉到不足。节制有度既是传统技艺对自然珍惜和尊重的准则,更是资源匮乏的今天必须要面对的警示。

战国《庄子·马蹄》:“固纯朴不残,孰为牺尊!白玉不毁,孰为珪璋!……夫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6]庄子首先提出只有对原木和白玉进行破坏性加工才能成为牺尊和圭璋,之后发问对原材料的“残朴”改造,是工匠的罪过吗?这样的矛盾性反思,表明传统技艺在利用资源的同时,意识到自然的有限性,古人将自然万物视作恩赐:“万物之于人也,无私近也,无私远也。巧者有余,而拙者不足。”[7]北齐刘昼《刘子·适才》:“良匠善能运斤,故无弃材。”[8]这句话清楚地说明,材料有多种情况,并不能尽善尽美,有谋划的匠人会因材施用,因用计材,故无弃材。今日科技设备盛行,取材用量精准数据化,仍旧要有物尽其用的责任观念,才能完全确保原材料的毫无浪费。

(二)设计职业教育中自然价值观培养的意义

百年前的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多次提及人与自然该以和谐的方式相处,提出了基于生态整体主义的自然价值观。[9]工业革命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生态性环境问题势必引发前人对自然“报复”现象的反思,并开始探究如何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生态之间动态平衡的理想状态。随着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利益的驱使,让很多手工行业的生产制造紧盯风潮,不能理性分析民众真正的所需和所求,轻视品质,最终给技艺行业带来恶性循环,造成资源的浪费。

中国各地传统的民间技艺形式以农为本,以自然资源为依托,有着丰沃的资源储备和鲜明的人文风土特色,如山东地区的草柳编工艺,农民在劳作闲暇时,利用田间地头、山上河边的茅草、玉米外皮、藤柳等植物,编织成草鞋、箱篓、席垫等日用品,由自用再到兜售,“打柳编筐,养活一家”。直至今日,民间工艺各门类中的手工艺技能型人才是有的,但是能够通过创意、设计、转换,进一步推进乡村工艺产业化的职能型人员是远远不够的。设计职业教育可以让更多学子系统性地了解民间工艺中宝贵的自然价值观,融入专业知识与设计技能中,更体系性地承担起各地域民间美术文化传承的使命。

二、趋吉避凶的价值观与“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艺智慧

《易·系辞上》“蓍之德圆而神,卦之德方以知,六爻之义易以贡。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吉凶与民同患。神以知来,知以藏往,其孰能与于此哉。”[10]圣人可用六爻之义知神妙与变化,告诉人们吉凶,同时也隐藏天道奥秘,吉凶与庶民共济,故以此为人道。趋吉避凶思想并不是完全的神秘主义,古人乃至今人善于运用智慧,将事或物的外在矛盾转化为内在趋势,通过具体的行动来调整事或物的发展与状态,善保人的“无咎”而吉,是人事吉凶的忧患意识。

传统技艺中的“趋吉避凶”是一种主观能动性观念,在工艺加工的过程中,创造有利条件、争取良好效果,把不利的条件与有害的效果降低到最低限度,从而趋利避害,是在自然和社会基础之上的一种价值观和哲学思维的方法论。

(一)传统技艺“趋吉避凶”里体现的哲学思维

1.征祥煞凶的求吉心理

中华民族的传统工艺,历经了物质贫瘠时代的困苦动荡,追求吉祥和美好的形式符号直接而热烈。传统工艺极为重视装饰元素的寓意,喜闻乐见的主题,使用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承载着祈福纳吉、伦理教化、驱邪禳灾的价值意义。南方传统建筑木雕和砖雕工艺的装饰图案有着吉祥寓意的特征,植物类桃可代寿、牡丹主富贵、石榴寓多子、荷花比拟清廉、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德行;动物类羊隐喻孝、蝠鹿鸡谐音富禄吉等等,这些成为工匠广泛通用的创作选题。

中国传统风水观念强调任何事物的尺寸都是有讲究的,春秋鲁国公输班所作鲁班尺,相传可以丈量房宅吉凶,呼之为“门公尺”,鲁班尺是建造房宅和制作家具等必不可少的测量工具,沿用至今。匠人们不仅使用鲁班尺做到精确测量,又可控制住宅和家具的尺寸比例,来区分阴阳吉凶。其蕴含着风水学数理奥秘,也有着严密的人机工学科学性,是中国传统的哲学思维。

民间传统工匠师父们的技艺扎根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他们最懂得老百姓对富余美满生活的向往、家族兴旺的祈盼和功成名就的追求,他们感同身受地想象和概括着“蕴吉预祥”的装饰符号,并在技艺传承里代代流传。

2.蕴吉预祥的寓意追求

汉代瓦当、织锦、墓砖等器物上常出现祥语,以最基础的文字的形式,传递出了制作者和使用者对生活美好的追求,这些“文本”内容常常将巫术、道教、儒家思想结合到一起,是古人征祥煞凶的求吉心理。“宜子孙”“长乐”“长宜子孙,延寿万年”等,这些隐喻子孙昌盛类语言和辟邪吉语,雕琢在地位和权力象征的玉器上,反映出了人们趋吉求祥的世俗化理想。

古人认为铜镜具有祈求吉祥、驱除邪恶的神秘力量,生前和死后都如饰物一般佩戴在身。古代铜镜的制作工艺高超,留存至今的实物精品中,仍有现代高科技工艺所无法复制的谜团和震撼。铜镜制作在战国时期已经盛行,东汉铜镜制作的私人作坊数量不断增加,制镜的工匠除了需要不断提高铸造技术,在铜镜上使用祝福的铭文,可以让铜镜在市场上更受欢迎。如《汉唐纪年铜镜图录》载铜镜铭:“见日之光,天下大明,服者君卿,镜辟不羊(祥),宜于侯王,钱金满堂。”[11]镜铭中的“羊”字,即是“祥”字,“去不羊”乃是去除不祥之意,此类铭文的出现应是铜镜辟邪功能最好的印证。铜镜的铸造者更是深谙买者的心理,在铜镜上铸写祝福长寿、预兆大富大贵、高官进爵的文字,来迎合买者求吉的心理。

3.避恶趋善的美好愿景

战国《孟子·公孙丑上》记载:“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矢人唯恐不伤人,函人唯恐伤人。巫、匠亦然,故术不可不慎也。”[12]孟子指出制造箭矢的技艺是为了伤到人,而制作铠甲的技艺是为了保护人,反思是否“矢人”不仁于“函人”,并得出“术不可不慎”的观点。中国传统技艺造物为用,古代工匠在把握环境、人境和时境的基础上,善于利用物质的关键特征,依据客观状况而采取相应的设计观念和行为技艺,在千变万化的造物过程中明辨利害,掌握主动权,促成一种趋吉避凶的物态转化,达到物与人之间最有利的实用体验。

(二)设计职业教育中趋吉避凶思想的实践意义

传统技艺趋吉避凶思想在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消费时代更有价值,今日许多制造性行业都具有利害的双重性,抵制“不良设计”,造福人类和社会,才是工艺和技术发展的原初趋向,如若偏离,将不利于设计产业在未来社会中的持续性发展。

设计职业教育背负着培养设计技能型人才的职责,同时也要树立学生正确的设计价值观和社会使命感,这似乎与设计的商业属性东趋西步。传统技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技艺智慧可以为此提供借鉴。

三、敬业守德的职业观与“百炼成钢”的工匠精神

中国传统技艺的传承首先是技术方法的一脉承继,同时也是一种工匠精神的延续,这种精神支撑着历代技艺人精湛手艺的坚守,所谓“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种精神就是“敬业守德”,它深嵌在传统工艺的血脉里。这种最基础、最本真也最接地气的职业观,让千百年来技艺行业中的匠人们磨砺出了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工作态度。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里,这种敬业乐业、守心守德的精神依然具有着可贵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技艺中“敬业守德”的观念

1.敬业乐业

传统技艺的工艺流程必须严谨,这既可保证器物的质量,又可提高制作的效率,还可以节约材料和成本,减轻劳动消耗。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中记录古代的染色技艺:“染者先青而后黑则可,先黑而后青则不可。工人下漆而上丹则可,下丹而上漆则不可。万事由此,所先后上下,不可不审。”[13]在没有高科技染色设备和合成染料的条件下,染色工序必须精心设计,工人使用青与黑两种染料时,上下先后次序严苛谨慎。

《考工记·㡆氏湅丝》中记载传统湅丝工艺:“㡆氏湅丝。以涚水沤其丝,七日。去地尺暴之。昼暴诸日,夜宿诸井,七日七夜,是谓水湅。”[3]360可见,㡆氏(练丝帛的工匠)从准备草木灰水,再到浸泡暴晒,反反复复,七天七夜,其间早晚不能放松、“夜宿诸井”的敬业精神,时至今日,始终值得钦佩。传统工艺没有机器化作业的高效率,整个严谨繁复的工艺过程从筹谋设计到制作完成,单凭人力,即使已经具备娴熟经验的工匠,也不厌其烦,毫不马虎。

《天工开物·锤锻》:“世无利器,即般、倕安所施其巧哉?”[14]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锤锻技术如果没有了优良的工具和设备,就是像鲁班一样的能工巧匠都不能发挥其技能,优良的工具是创物造物必不可少的。传统工匠们对使用的工具设备十分珍视,民间的锻铁匠人要跟着师父祭拜行业里的“祖师爷”:严格按照结构搭建烧铁的炉。铁匠们会在逢年过节时在炉上贴“炉内炼黄金”“抬头见喜”的春联,对锻造设备的珍重也是对营生兴荣的期盼。

2.守心守德

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辩证一》中讲述古代的炼钢:“炼钢亦然,但取精铁,锻之百余火,每锻称之,一锻一轻,至累锻而斤两不减,则纯钢也,虽百炼不耗矣。”[15]锻钢工匠为了炼取纯钢,反复百余次地淬火和锻捶、称重,苛刻认真到“斤两不减”,最终还要依靠目测和感觉,通过观察泛出来的光泽,来断定钢的纯度。不得不说,有了对技艺的赤诚之心,才能够耐得住身体的枯燥和辛苦。

传统造物环境下,技艺行业的有序发展,还需要有外部工匠制度的制约和保障。东汉王符《潜夫论·务本》就曾提出:“百工者,使备器也。器以便事为善,以胶固为上。今工好造雕琢之器,巧伪饬之,以欺民取贿。虽以奸工有利,而国界愈病矣。”[16]这段叙述犀利地指出制作实用器物要“器以便事为善”“物以任用为要”,意思是厉行节约和功能品质为要,适当对器物进行增加视觉美感的装饰。巧伪和过度的雕琢来粉饰产品的劣质,牟取骗钱,是耍滑取巧和欺民的行为,对国计民生是不利的。

战国《韩非子·解老》:“工人数变业则失其功,作者数摇徙则亡其功。”[17]这句话的意思是,工人或劳动者屡屡变换职业和变更工种,会造成工作效率的损失,甚至整个行业和国民经济的下降。中国古代的传统技艺人占最大比重的是民间技艺者,掌握一门技艺既是立身之本,也是实现个人价值的成己之径,所谓“己成,则物成”。传统技艺的所有门类在其生产制作过程中形成了不必成文的规范标准,一方面来自社会礼法的束缚、政府行业机构统领管控;另一方面,来自传统技艺人守心守德的自律,最终通达“道技合一”的最高技艺境界。

(二)设计职业教育中培养敬业守德的职业观的重要性

物质逐渐丰裕的市场经济时代,商品在流通中接受民众的选择和评判,趣味性的视觉美必然提升产品的竞争力,设计师作为新时代从事视觉设计的技艺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适度、健康、美观的设计是一种品德,理性适度的设计是社会性职责。反观今天的手工艺产业,院校专业生源或者社会各阶层年轻人,对于技艺性职业的选择,热度欠缺,即使进入这些领域后,也难以培养发自内心的职业情感,久而久之,不但没有从工作中找到乐趣,发挥自己的潜能,反而会随心所欲地更换工作,只有培养对行业工艺诚服敬畏的心态,才能内化为一种乐业的坚守,要在时代背景下延续传统技艺形成的对行业的意志品质,设计职业教育中培养敬业守德的职业观尤为重要。[18]

四、格物致知的伦理观与“思辨”的设计能力

自《礼记·大学》“八条目”提出“格物致知”,历代对此有多种注解。宋代朱熹作《格物致知补传》,对“格物致知”进行了较详细的阐释:训“格”为“至”,“格物”即“穷至事物之理”。《朱文公文集》卷三十:“道即器,器即道,两者未尝相离。盖凡天下之物,有形有象者皆器也,其理便在其中。至于一物一器,莫不皆然。且如灯烛者,器也,其所以能照物,形而上之理也。且如卓,器也,而其用,理也。”[19]由此可知,朱熹认为“格物”为向外求取事物之理,以此同时实现明理与明心的“致知”,“格物”为“致知”的前提。

(一)传统技艺造物中的“格物致知”

1.精益求精的造物追求

朱子认为:“即物而穷其理,格物者,格,尽也。须是穷尽事物之理。若是穷得三两分,便未是格物,须是穷尽得到十分,方是格物。”[20]中国古代技艺,自隋代始,尤其至宋明时期,有不同的隶属机构对“百工之事”进行管辖和监督,从工艺的前期准备阶段到整个制作的全过程再到工艺检测的过程,都履行着“格物”的追求。即使是传统工艺,技艺流程和规则规章全凭师徒甚至血缘亲属之间口传心授,如此不成文的朴素方式,一整套的技艺经验和关键要领仍可承传至今,渗透其中的生活智慧和守心守德的自律,成就了民间手艺人始终不渝的行业追求。

民间技艺的传承祖祖辈辈、师徒有序,各行当“尊师守道”,对技艺心存敬畏,诚实守信是匠人行当的规矩。如传统的铁匠、木匠、皮匠等只要进入行当,跟随师父一干就是几十年乃至一辈子,把毕生累积的技术和做人做事的规矩再传给徒弟们。民间匠人使用的工具通常需要自己打制,一是用起来得心应手,二是也是对技艺水准的自我考验。民间常说“干什么样的活儿,用什么样的家把什”[21]。

中国传统造物发展历史上,借由史料记载的良工巧匠和存世可见的工艺精品仅属少量,隐藏其背后的人文精神才是技艺存续最强大的遗产。传统技艺在工艺上精益求精甚至一丝不苟,“穷至事物之理”的追求,形成了影响至今的工匠精神。

2.科学探索的造物认知

王夫之认为:“致知之功,则惟在心官,思辨为主而学问辅之。”[22]指出“格物”是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认识,是人们进行思辨的理性活动。强调了如果没有“格物”,人的认识无疑会陷入空想;但如果没有了“致知”,人就会陷入物质现象的迷惑中。提出了“格物”和“致知”两者必须相济。传统造物过程也是不断探究认知的过程。在科技相对匮乏、气候环境变幻莫测的条件下,传统技艺体现出了科学的探索能力。

《考工记》第一目《轮人为轮》,不惜笔墨记录了古代木车轮的制作,细致到各个部件的剖析。如描写轮子质量的验收:“是故规之,以眡其圜也;萭之,以视其匡也;县之,以眡其幅之直也;水之,以眡其平沈之均也;量其薮以黍,以眡其同也;权之,以眡其轻重之侔也。故可规、可萭、可水、可县、可量、可权也,谓之国工。”[5]23可见,车轮在制作完成后,必须通过细致严格的校验:除了借助圆规、薮尺和权称等工具,还用到了悬绳法和水沉法等物理科学方法,从空间、重量到浮力等检测规程保证制作出的轮子中规、中萭、中绳等。[3]349《考工记》对传统加工工艺人机系统、人体工学、动力学原理的叙述总结,处处体现出“格物”和“致知”的相辅相济。

3.教化向善的造物情怀

王阳明《大学问》“为善去恶是格物”[23],认为“格物”是本体之自明,以本心之良知去端正事物。在他看来,虽然良知人人皆有,然而是否能够致良意,是“应物起念处”,无善无恶的心体正是因外物的牵引而导致了有善有恶的意念。生活中的一些物件的确对人的行为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甚至成为某种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传统技艺在材质选择、尺度比例、形态构成、装饰图案等诸方面都有教化层面的考量,可以说格物精神也是传统技艺一种教化向善的情怀。

民间工艺是最贴近百姓生活的技艺形式,发挥着平衡心态、弘扬美德、教化向善的积极作用。被誉为“中国民间手绘年画向木版年画过渡的活化石”的山东高密扑灰年画,创作内容极其丰富,除了风调雨顺、祈福迎财、安康兴旺等寄怀美好的题材外,还有“二十四孝”“三娘教子”“姑嫂闲话”等具有社会伦理教育意义的历史故事题材,凭靠这种特殊的传播形态,无任何强制性,悄无声息地渗透进民众的柴米油盐里,潜移默化地塑造起了一个劳动民族的价值趋向和精神气质。

(二)“格物致知”伦理观对思辨性设计教育的导引

设计正面向前沿技术不断开放,对事件的质疑、对问题的好奇、对条件的假设、对证据的推演以及对结果的论证,思辨性设计教育为颠覆式设计创新带来新的可能性。[24]设计与技术的未来欠缺的是重构的形式,这就需要极强的信息收集后的逻辑推理和科学研究能力,利用格物致知的思维汇总和推演问题。

设计职业教育应该启迪学生理性的思辨能力,形成对传统文化文脉深切的体会和把握,对社会现象、道德伦理、自然法则以及传统设计无法解决的问题提出疑问,还需要引导他们寻找出诠释传统的框架和理性脉络,并能够要在设计中表达这种理念,从而产生比设计本身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五、传统技艺中的人文观念融入专业理论课程的可行性

任何一个艺术作品的创作都必须经历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意象物化这三个阶段。[25]因而,设计创作同样可以分为设计积累、设计构思和设计表现三个过程。设计职业教育理念是在传统设计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提高设计实践性转化的效度。面对社会经济高速性和复杂化的发展需求,反观“目的性”设计和“利益性”设计,正在背离设计为人的要旨。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追溯到设计创作的源头,重视对设计创作者职业教育思想培养,在专业课程知识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把“天人合一的自然观”“趋吉避凶的价值观”“敬业守德的职业观”“格物致知的伦理观”等传统技艺的人文观念内化为学生个体的德行和能力(图1),注重专业理论课程在设计创作几个阶段有意识的渗透与引领,实现传统技艺的人文观念与专业知识教育的同向同行(图2)。

图1 传统技艺人文观念融入专业理论课程的图示(笔者制图)

图2 传统技艺人文观念引导设计过程的流程图(笔者制图)

六、结语

对传统工艺技艺形式和人文观念的研究,是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遗产的需要,也是推动国内设计职业教育发展、实现设计职业教育对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道路的关键步伐。全面收集并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深入解读文本材料,总结归纳出中国传统技艺中人文观念的四个方面,纳入到设计职业教育的体系中去,探讨传统技艺人文观内容在专业理论课几个阶段节点中的渗透,尝试建立与专业理论课程相结合的模式框架,在这个基础上希望能在未来真正实现传统技艺人文观念与设计教育实践的结合。

猜你喜欢
造物技艺传统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与造物游”: 第二届晚明艺术史学术研讨会召开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造物新语——重组材料与构造
老传统当传承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造物美学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