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2022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之雕塑展

2023-03-08 07:45:54黄文智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雕塑艺术家创作

黄文智

2022年12月2日,大美之艺·厚德之行——2022“学院精神”天津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双年展(美术学类)在天津美院美术馆开展。本次展览涵盖了多种类型的作品,参展艺术家以在职教师为主,展出作品均为新近所创,呈现了教师们在教学的同时在艺术创作上所取得的新成果。难能可贵的是,此次展览是在疫情封控期间克服重重困难举办的,因此,艺术家们的作品能在专业的美术馆展出,实现预期的展示效果,这是对他们心血结晶最好的尊重。

此次双年展以“学院精神”为主题,意在呈现学院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当代人文气质,或者说,生活和工作于美术学院氛围中的艺术家,他们以教学为职业,其作品大多是教学理念的外放和对艺术思考的正面呈现,因此,较职业艺术家而言,他们的作品多了一份从容与淡定,气质也更为内敛与沉着。

雕塑系教师参展作品面貌多样,对于形式、材料、理念等多个角度各有所重。为方便阐述,笔者将参展作品按照具象塑造、材料探索、形式与观念表达三种类型来展开讨论。

一、具象塑造

所谓具象塑造,是指作品的形式语言以具象写实为主。具象写实在当下的美术学院教育中依然占有重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基础教育中,写实能力的训练是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的首要选项。不过,这种以再现客观物象为要旨的造型训练,并不能完全适应艺术家主观创作表达的需求,换句话说,艺术家的创作诉求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在于畅神,在于达意。

陈钢的雕塑作品多以传统题材为主,也有涉及当代现实的一些场景,共同特征是以木雕语言来呈现。他在日复一日枯燥的敲打中,收获着只有修行者才能感悟到的喜悦。一定时期内,他给人的印象是追求刻刀与木头之间的切削关系,这既是他作品的独特形式,也是其作品的最终归属,不过,陈钢此次双年展作品改变了这种“木质”的造型语言(图1),舍去了那种“有板有眼”的刀痕,代之以更具学院特色的具象塑造手法,展现富于变化的曲面和恣意飞扬的衣褶线,观者似乎能通过人物高速运转的动作,感受到一种自内而外的爆发力。

图1 陈钢 还是那条枪 青铜67×19×27cm 2020年

谭勋的作品也一改以往人们的印象,不再是展出令人印象深刻的材料与观念性表达之作,而是直陈作为美院教师先天具备的具象塑造能力——一组写实的人物雕塑。谭勋拿到了2020年度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教育肇始》,此次双年展展出的就是该项目的小稿(封三),为一组五位现代教育先驱人物的肖像创作。此中,谭勋试图以坚实的具象写实手法,还原那段波澜壮阔历史图景中先贤的风骨与气度。在当代艺术语境中,谭勋是一位广为人知的雕塑家,但在美术学院中的教授身份,又赋予他深厚的学术底蕴和艺术担当。

李安红的参展作品,体现了他在艺术形式上的探索成果,他的人物类型作品注重身体空间构造的营造和装饰意味的表达,同时又融合了一些超现实主义雕塑的风格在其中。参展的四件头像作品(图2),不拘于客观物象的细节再现,转而关注雕塑基本结构和塑痕的有趣融合,以及彰显类于印象主义塑造手法的表现力。

图2 李安红 肖像研究系列 仿青铜60×30×30cm 2022年

近几年来,黄文智试图提取中国古代造像中的一些造型理念,融合当代学院雕塑的雕塑语言。此次参展作品《造像记——星辰》(图3),人物动态灵感来自于魁星点斗,但与魁星不同的是,作品去掉了小鬼的人物形象,融合了佛教造像金刚力士的造型语言,衣纹则是以佛、菩萨的衣装造型为主要特征。矫健的人物动态,健硕的肌体结构,飘逸的衣纹样式,试图传达出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强劲和生生不息。

图3 黄文智 造像记——星辰 树脂着色 70×50×40cm 2021年

二、材料探索

当代雕塑的创作实践中,艺术家对于材料的物性认知和内涵表达,大多超越了我们的先辈。一定意义上说,材料不仅是作品呈现的物质载体,也是艺术家理念发散的源发点。

刘颖瑞的作品深度挖掘陶瓷艺术的形与质,多年的艺术实践,使他对材料的控制可谓收发随心。《i-4》(图4)像是6个中间凹陷、形如圆角方形的大号甜甜圈,不过中间凹陷处结构复杂多变,粗大圆润的“褶皱”相互挤压,内中仿佛蕴含着悸动的生命力。《i-4》使用黑陶制作,这种多见于器物制作的传统材料和工艺,被刘颖瑞赋予新的视觉观感,其作品表面呈现出斑驳的素彩,细腻入微,同时又融合极简主义雕塑元素,焕发出内敛、别样的光华。

图4 刘颖瑞 i-4 黑陶 15×63×52cm×6 2022年

邹红琴在古代雕塑形态考察和创作理念上多有深究,同时对陶质雕塑的材料与形态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此次参展的是系列组件作品(图5),使用陶板压片成型的手法创作,巧妙利用泥坯在压制过程中呈现出来的丰富肌理,然后稍事修整,淡施釉彩,于圆形构图的方寸间,形成册页山水画般的图景。这种精心制作又显得轻松写意的创作,与传统山水艺术精神的心境契合。

图5 邹红琴 景—像9 陶艺 32.5×32.5cm 2021年

赵展的作品不拘于固有模式,往往穿行于抽象、具象的不同层面,游离于现实、虚幻的多元图景。参展作品《规复计划2#》(图6),是由多个大型铁桶反复锻造后组合而成。这些大铁桶顶部和底部圆形轮廓保留完好,但腰部锻打所形成的细碎褶皱,似乎是被一种自内而外的强力吸附而成,表面色泽化为焦土般的乌黑色,又如被墨色皴染过。作品中铁桶累叠的形态,就像向苍穹延伸无尽柱的根基,又或者是舍利塔的当代形态,象外之意,遐思万千。

图6 赵展 规复计划2# 油桶、钢直径60cm 高500cm 2020年

刘巍然也是一位频繁使用陶瓷材料创作作品的艺术家,不过与上述两位陶瓷艺术家不同的是,她的作品更侧重于釉色表现与造型样式的融合。作品《No.1》(图7)延续了她常用的石榴体开合变化的造型,其表面的釉色温润、绚丽。与以往石榴体系列作品不同的是,这件作品开口处填充了动物的毛发,两种材质的对比和契合,彰显了刘巍然作为女性艺术家对于材料的丰富想象和敏感表达。

图7 刘巍然 No.1 陶、皮毛25×25×26cm 2020年

长时间以来,许楠多选择木质材料进行作品创作。这种给人温和之感的自然材料,在久远的造物历史中担当着重要的角色,许楠从中汲取了一些传统的造型理念,比如活用汉代木俑表面那种刀劈斧凿的痕迹,将其作为雕塑的本体语言来表现,《龙》(图8)这件作品则在此基础上,可能借鉴了碑额上盘龙造型理念,以及有效利用了材料自身形态,运用因势象形的美学法则,将龙的遒劲、多变、穿云吐雾和首尾难见的神奇,立体展现在观者眼前。

图8 许楠 龙 木88×50×50cm 2022年

三、形式与观念

形式与观念,是指作品侧重于外在形式与内在观念的艺术表达。现代艺术发展阶段,侧重作品的形式语言和观念表达,分属于两种艺术类型,不过在当代艺术语境中,两者可以又有不同程度的融合。

观者难以在张利语作品上找到叙事性,但可以感受到他对于作品外在形式的主观把控与凝练。在他眼中,一块平凡的石头,一张毫不起眼的纸张,甚至是一段时间内随性涂抹的“图形”,都可以经过巧妙组合或适当修整后,转化为一件当代形式的作品(图9)。此中,艺术家的智慧和对艺术的理解在发挥着点石成金的作用。张利语的作品简洁中见章法,平淡处悟禅机。

图9 张利语 面孔 石、木、中国皮纸、色笔 尺寸可变 2021年

李世伟接受过严谨的学院体系教育,他自从在美国访学归来后,创作方向以汲取和转化中国古代文化资源为主,尤其是新近作品都散发出浓郁的东方审美趣味。此次参展作品《无常》(图10),是一块经过“精心保养”的枯骨和使用夹纻脱胎大漆制作的爬蛇组合而成,枯骨的形态狰狞处见造化神奇,爬蛇的造型华彩中显匠心独具,两者的组合,营造出一种“废墟”般的人文情景,生命之旅中的无常,皆见之目、寓于心。

图10 李世伟 无常 夹纻脱胎大漆、骨头80×90×200cm 2021年

刘军近些年使用经典雕塑范本进行再创作的作品,引起不俗反响,广受世人关注。刘军使用多有孔洞的太湖石作为雕塑创作的载体(材料)来使用,创作出“无相”系列作品(图11)。该系列作品是将精准的数字雕刻技术和纯熟的手工雕刻技巧结合起来,作用于奇巧多变的太湖石,形成一种局部特征鲜明且枯瘦多变的艺术形态。“无相”系列作品模糊了因势象形美学和精准造型的界限,此中需要艺术家对作品尺寸和整体形态有恰到好处的掌控,方能使原作气质和太湖石文化内涵得以平衡显现。

图11 刘军 无相·被俘的奴隶 太湖石80×30×25cm 2022年

胡庆雁在美术学院任教,同时又在画廊体制的展览中颇为活跃,教师与职业艺术家的双重身份,赋予他的作品“锐意”的观念和“鲜活”的面容。胡庆雁比较关注如何使用材料本身,以及为什么不用替代材料等问题,为此他深究材料的各种物性特征,用细致入微的雕刻技法,来“格物”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之物”(图12),形成独特的“器物”景观。胡庆雁的作品总能给人一种清新的观感,那些冰冷的物象经过他的重新创作后,充满一种难以言说的感动。

图12 胡庆雁 寂静的世界 大理石53×45×41cm 2022年

张颖留学于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她对当代艺术中的前沿视角熟稔于心,教学任务侧重于数字雕塑与交互设计。此次参展的是一件光敏树脂打印的数字雕塑作品,体现了她对于数字雕塑语言和空间构成的一些认识(图13)。这件数字雕塑作品并不“炫技”,而是以一种内敛、沉稳的心探讨结构的可能性。技术只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艺术家主观创作理念的有效释放。

图13 张颖 共同体 光敏树脂35×80×30cm 2020年

上述讨论,仅是作为一位展览旁观者角度的有感而发,作品类型的分类,也只是出于叙述的方便而为之,不过从中可以清晰看出美术学院中教师们创作类型的多样性和教学主体对创作主张的包容性。对于创作实践与日常教学相统一的美术学院教师而言,坚持创作是必须的日常任务,靠作品说话,更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是“学院精神”的底色。

猜你喜欢
雕塑艺术家创作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好孩子画报(2019年3期)2019-04-28 12:07:52
《一墙之隔》创作谈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3期)2018-06-11 15:31:46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2期)2018-06-06 16:26:48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2018年1期)2018-06-05 16:55:48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
创作心得
小说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创作失败
意林(2006年2期)2006-05-14 14:4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