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作者:董前程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2602-5
出版时间:2018 年9 月
定价:66 元
思政教育是贯彻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提升的重要途径,结合历年来我国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改革的相关文件,加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提升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工作实效性已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部分高校结合自身生源质量、教师队伍、教育资源等实际情况,展开相关尝试与探索,可为我国高校大学生思政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的提升提供重要参考。
由董前程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探究》一书,是一本系统研究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的专著。全书共包括六个篇章,第一章明确国内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背景。第二章至第六章分别从内涵与理论基础、现状与调研方法、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改革思路、保障机制和评价体系五个方向出发,结合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实际,探讨当前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路径。作者从教学导向、教学内容、教学载体、理实结合与保障机制建设等角度综合考量不同教学模式的优点与不足,鼓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根据教学需求采取恰当方式,推动高校思政教学改革工作顺利开展。
书中明确指出,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要突出素养导向、课题导向与合作导向,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时事热点和地方教育资源,拓宽理论社团、实践基地、校园网络等教学载体。当前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工作的开展需在明确高校思政教育理论内涵基础上,结合相关实例进行全面阐释。笔者结合2021 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制度自信融入边疆民族地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机制研究”(21CKS050)、“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项目经费支持的研究成果认为,理论教学工作的开展不应局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还应充分关注理论的实践指导作用,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中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综合书中观点与我国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模式案例,提出以下三项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措施。
其一,革新教学观念,重视实践教学。高校思政教育理论课不仅要关注学生思政理论知识水平,还应关注学生思政实践水平,所以首先应改变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观念,以理念的先进性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近年来,高校在思政教育理论课教学革新方面作出积极尝试,不断完善教学理念。以贵州商学院为例,该校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综合考虑当前社会商科专业人才需求,在传统思政教育基础上革新思政理论课教学理念,商业人才的培养秉持法商结合、人文渗透的观念,在讲解商业道德与法律方面摒弃传统强制灌输思路,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案例人物行为进行全面分析。具体而言,教师在讲解《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时应摆脱单一理论讲授的桎梏,在知识传授上联系商业案例,在提升学生对思政教育理论理解力的同时,推动高校法制意识与思政实践能力的提升。
其二,重视学生主体,激发学生热情。高校大学生作为接受过系统教育的学习主体,具有一定思政知识储备与自学能力。因此,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应摒弃由教师全面把控课堂的思路,采取翻转课堂形式,鼓励学生在课前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预习思政教育理论知识,在课上加以讲解。同时,还应设置多元化教学活动,以新颖形式提升学生参与思政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以山西大学为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在掌握学生思政理论知识储备基础上,组织学生讲授教学内容,还以社会热点为切入点,组织学生开展辩论会,在辩论中深化学生对思政理论的理解。此外,山西大学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思政理论教育中的作用,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社团活动,在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思政道德实践能力。
其三,坚持与时俱进,优化教学形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发展,高等教育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高校思政理论教学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教学中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运用程度,将其融入思政理论教学过程,以教学方式的丰富性提升高校思政教育质量。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在具体思政理论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思政教育密切结合,以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技术增强在线思政教育的互动体验,以全新的教学体验激发学生参与思政教育讨论的积极性。同时借助校内“今日校园”平台中的“精选课群”“在线研讨”板块鼓励学生讨论时事热点,打破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程教学刻板无趣的印象,提升学生思政理论知识水平与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