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梦桐
摘 要: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积淀了厚重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艺术价值。传统技艺类非遗作为乡村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处于传承与转型的困难期。以体验驱动产品创新,品牌化赋能、产业化开发,结合数字技术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基于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提炼与归纳出非遗品牌化、技艺课程化、产品体验化、文旅融合化和资源数字化的“五化”活态传承路径,旨在以创新驱动传统技艺类非遗的现代性传承与创新性转化,为浙江山区26县非遗的保护与活化提供有益参考,助力乡村振兴。
关键词:传统技艺;非遗;乡村振兴
注:本文系2023浙江省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计划(暨新苗人才计划)(0201310N30)、2023年浙江科技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与实践项目(暨春萌计划)(2023CMLX107)研究成果。
推崇文化自信,弘扬传统技艺类非遗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经之路。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由此可见,非遗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这为非遗手工艺活态发展提供了良机。浙江省先后推出了《浙江省山区26县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以支持山区各县不断扩大生态优势,增强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浙江省山区26县非遗保护成效
“知得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振兴传统手工技艺已成为我国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以及非遗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非遗是以人为载体进行传承的活态文化,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多元性的特点,这使其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其活态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静态的有形的物质实体与形态,二是以人为中心的传承载体所具有的认知体验、技能技艺等无形的文化价值。
浙江素有“百工之乡”的美誉,浙江省相关部门高度重视传统技艺类非遗的开发和保护工作,出台了非遗保护、非遗名录、非遗传承人扶持等系列文件,加强了对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浙江省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非常丰富,包括剪纸、绣花、编织、陶瓷烧制、木雕等各种技艺。浙江省共拥有996项省级非遗,有277个分布在浙江省26个山区县中,同时还包括75项国家级非遗,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浙江省各地采取了多种方式开发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如设立非遗展馆、开展非遗文化节庆活动、举办非遗手工艺品展销会等。同时,非遗传承人积极参与非遗资源的开发,通过教学、展示、推广等方式传承和弘扬传统技艺。
二、浙江省山区26县传统技艺类非遗传承
面临的挑战
手工艺类非遗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是广大劳动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然而,其正处于传承与转型的困难期。在我国长达数百年的现代化进程中,大众审美的演变导致非物质文化扎根生存的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改变,使当下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一)传承人才断层现象突出
非遗技艺传承方式为传统的师徒制,无法满足快速、多变的信息社会发展需求,人们研究早期作品的过程充满挑战,学习各类技艺耗时耗力,前期投入时间久、收益低。部分传承人原生意识不足,导致传统技艺的传承大打折扣,非遗文化的传承效果十分有限。培养接班人难度大,非遗技艺传承人才出现断层现象,导致许多非遗工艺失传断代。
(二)非遗产品品质不高,附加值低
随着文旅市场的扩大以及商业化程度的加深,一方面,部分生产者无视对传统造物品质的追求,在短期利润的驱动下,以代工的方式生产传统技艺产品,人为削减原材料、缩短生产工序、降低成本,导致传统技艺产品过度商业化,丧失原真性,只剩下形式;另一方面,非遗技艺传承人知识结构单一、创新能力较弱,且存在资金缺乏、技术不精、市场认知不足等问题,面临较为明显的技术瓶颈。
(三)与现代社会发展脱节
新时代背景下,大众对非遗的了解和认知远远不足,不少非遗传统文化项目缺乏吸引力,呈现方式过于单一,缺乏趣味。一些传统非遗产品在设计上较为单调,难以与现代市场进行对接,无法吸引消费者兴趣,缺乏创新性,不符合现代社会审美,制約着乡村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难以进入现代人的生活、与市场脱节,不能很好地自我造血以进行活态传承和发展。非遗产品应趋于多元化,因地制宜,同时衍生文化应特色鲜明,不断发掘在地非遗文化内核。
三、传统技艺类非遗发展新机遇
(一)文化旅游需求增长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吸引力来源。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鼓励非遗在旅游业中的应用与推广、传承与传播。通过将非遗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可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提高非遗产品的附加值,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二)产业转型升级
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非遗产业逐渐从传统手工艺品制作转向文化创意产业,为非遗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普及力度,在传统节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组织丰富多彩的宣传展示活动。鼓励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文艺创作和文创设计,提高品质和文化内涵。
(三)“互联网+”与数字技术应用
在数字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借助人工智能、全息投影、信息处理、虚拟现实等多项技术,辅助非遗艺术创作,促进乡村文化活性发展。互联网+与数字技术的应用将大幅提升传统文化的传播效率,加强非遗文化与业态的交流与融合,拓宽非遗文化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空间。
四、浙江省山区26县技艺类非遗活化路径
(一)非遗品牌化提高地域知名度
传统技艺类非遗产业以个体经营为主,受传统制作方式的制约,个人工坊不仅人手少、产量低,而且制作出来的产品没有统一的标准,很难实现标准化复制、规模化扩张,乡村建设、艺术发展以及文化、习俗等传播遇到严重的瓶颈。
以保持传统技艺类非遗的本质为前提,基于不同的消费市场形成的特定文化及价值取向,针对具有商业潜力的非遗产品进行再创造,促进非遗手工艺以民艺品牌的形象走向市场,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在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一定经济收益的基础上,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了解、感知并接受这些非遗产品。
(二)技艺课程化提升文化系统性
以教学活动为出发点,将非遗技艺以非遗公开课、线上云班课等形式系统地、有层次地进行授课,由浅入深,使大众参与非遗课程,运用各种感官主动体验非遗文化,亲身尝试、探究、发现,自觉完成非遗文化知识的建构,使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自己的生活,在对传统手工技艺进行传承和推广的同时,赋予其更多的商业价值。
从保护、传承和弘扬非遗的角度出发,开发和构建非遗教育课程体系,将非遗与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有机融合,挖掘非遗所蕴含的独特启蒙教育价值及其艺术教育价值,从而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技艺。
(三)产品体验化提升公众参与度
体验价值是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感知,消费者能否感受到体验价值决定该非遗活态传承项目是否具有吸引力。人们的消费需求已由产品的“使用价值”变为“服务传递”,并向“趣味体验”升级,所以非遗产品应更注重交互,使消费者参与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以提升其对非遗的兴趣。
尽管目前淘宝等电商平台在售多项非遗技艺体验包,但销售成绩并不理想。从非遗发展和顾客需求的视角来看,应正确利用非遗元素的自身优势,使产品信息一目了然,即赋予非遗体验属性。这不仅能使消费者在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优化消费者的过程体验,赋予产品人文情怀,还能提升产品的社会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四)文旅融合化拓展非遗价值链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以文促旅,以旅兴文”已成为重要的指导思想和发展路径,要对传统技艺类非遗资源的内涵与底蕴进行深入挖掘,文化旅游形式成为体现其多样性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可以为旅游业提供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产品和体验,从而提高吸引力和满意度,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文旅融合可以促进非遗的传承和发展,使非遗进入更广泛的社会和市场,从而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除此之外,需要在旅游场域中实现在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避免因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进行同质化转变。
(五)资源数字化丰富产品层次感
通过数字化采样、记录、分析、展示、重构、传播等技术,将非遗文化解析、再现,使其呈现可共享、可再生的数字形态。从数字化视角展现的非遗文化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新时代网络传播。
首先,以数字技术为翼,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如3D打印技术和AR技术,将手工艺品转化为数字模型和虚拟产品,使受众获得身临其境之感,为受众提供更多元化、互动性更强的文创产品和旅游体验。其次,以温度质感为体,在非遗传承过程中拉近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充分利用互联网共建、共享的特点,加快建立非遗资源要素的现代转化机制,消除受众对非遗的陌生感。最后,以守正创新为魂,不断提高借力意识以促进非遗传承,通过可视化方式以及数字技术,将非遗的地域分布、工艺流程、制作材料、工具应用、历史变迁、传承方式等内容进行呈现,实现社会群体对非遗文化的广泛认知,助力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五、结语
吕胜中在《再见传统》一书中指出,当代设计与传统文化艺术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危機逼近的同时也蕴藏生机。目前,传统文化艺术出现断层,传统技艺类非遗陷入后继无人的困境,然而这引发了越来越多公众的关注,迎来了当代非遗文化的新机遇。
振兴乡村文化的核心在于为乡村蕴藏的非遗资源赋能,重塑乡村文化资源与国家、市场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也是新时代语境下非遗真正实现活态传承、重新焕发生命力的必由之路。其活化路径研究是驱动传统非遗进行现代创新转型的有效途径,对非遗传承以及乡村振兴有着重要意义。以体验驱动产品创新,品牌化赋能、产业化开发,结合数字技术,推动非遗的活态传承,无疑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参考文献:
[1]何洁,谢亚平,王昱东.重在破解难题,创新驱动发展:2020北京国际设计周主展“民生之维:脱贫攻坚中的设计创新”[J].装饰,2020(12):58-69.
[2]李江敏,王青,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体验价值体系、测量与检验[J].旅游学刊,2020(11):78-89.
[3]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EB/OL].(2023-01-30)[2023-10-12].
https://www.zj.gov.cn/art/2023/1/30/art_1229019364_2455818.html.
[4]梁保尔,马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研究:概念、分类、保护、利用[J].旅游科学,2008(2):7-14.
[5]廖江波.守正创新之思:基于“非遗”夏布织造技艺传承的考察[J].民族艺术研究,2022(4):137-144.
[6]刘中华,焦基鹏.场景理论下上海文化记忆机构“非遗+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径[J].文化遗产,2021(2):126-134.
[7]栾轶玫,张杏.“多元传播”赋能的非遗扶贫新模式:以脱贫网红贵州“侗族七仙女”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20(5):140-148,189.
[8]项兆伦.正确认识非遗,是正确有效地保护、传承和发展非遗的前提[J].文化遗产2017(1):2-3,157.
[9]肖昕,涂紫姝,冯菁.艺术乡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探析[J].民族艺术研究,2023(2):154-160.
[10]章莉莉,刁秋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生态建设[J].民族艺术研究,2021(3):124-129.
[11]诸葛铠.适者生存:中国传统手工艺的蜕变与再生[J].装饰,2003(4):4-5.
[12]吕胜中.再见传统[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作者单位:
浙江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