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如意
摘 要:民间工艺是历史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精髓。对民间工艺基本内涵及其艺术特征进行介绍,深入剖析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的意义,并从推进数字化赋能、创设校内工作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等方面着手,探索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民间工艺;工艺美术;教育教学
注:本文系2021年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以浙江东阳木雕为例”(2021SCG250)研究成果。
民间工艺源于大众生活,民风民俗是其成长的沃土,民间工艺以精湛的技术为基础,融情感、创造和精神为一体,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时代的产物,更是生活的见证。将民间艺术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而且能够促进民间工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一、民间工艺基本内涵及其艺术特征
(一)民间工艺基本内涵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为了适应和满足日常生活的需求,同时也为了满足对美的追求,而采用手工生产方式,所创造的日常生活用品及部分装饰品[1]。民间工艺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集审美特性与实用功能于一体,具有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属性。
(二)民间工艺艺术特征
第一,扎根人民生活,注重功能实用性。实用是器物制作、生产的主要依据。民间工艺扎根于人民生活,民间工艺制品大多是人们日常生产生活、节日或祭祀活动中的实用器物,它们的创制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要,涉及人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第二,题材广泛,寓意丰富。民间工艺往往运用谐音、隐喻、象形等表现形式,从日常生活、生产劳动、神话故事、动物花卉中广泛取材,以此来表达人们对生命价值的关切、对家族兴旺的期盼、对富裕美满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追求。第三,就地取材,因材施艺。民间工艺一般就地取材,所使用的材料往往价格低廉,甚至有的可以算是废物利用,如泥巴、纸张、竹木等。民间工艺匠人往往依据所选材料原有形态、颜色、肌理等进行构思,将材料美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创造出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艺术佳品。第四,造型质朴,形色兼备。民间工艺具有造型简洁明快、淳朴自然、手法概括的典型特征。通过采用夸张、变形、概括等表现手法,对所选物象进行有目的的处理,可增强视觉效果和艺术趣味。同时,将形与色巧妙结合起来,以色扶形,可使民间工艺品实现整体的和谐统一。
二、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的意义
(一)社会价值的体现——文化传承
民间工艺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容,与人们的风俗、习惯、审美等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在漫长发展历史中,民间工艺汲取当地社会土壤的养分,按照自身规律和特点,借助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世代相传,赓续不断。如今,社会现代化、城市化不断推进,社会也正处于转型与变革之中,这对民间工艺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其传承体系也日渐丧失了完整性。在此境遇下,如何维护和实现民间工艺的代际传承已成为众多学者讨论的焦点问题。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前沿阵地,同时也是文化传播与研究的重要场所。将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民间工艺价值内涵的认识,提升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使人们树立保护民间艺术的自觉意识,更有利于传统技艺的传承与普及,培养传统手工艺创新型人才,促进民间工艺更好地传承与发扬。
(二)个体价值的实现——特殊的教育价值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工艺形成了特定的表现形式,它符合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审美趣味,从而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由于民间工艺的特性,手工技艺的形式基本保留了其原有的生产技艺,不仅展现了生活传统,而且表达了精神传统。民间工艺所表现出的民族性,让人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这正是当前人们所追求的文化情怀。因此,通过传授学生相关技艺与知识、建构文化交流平台等途径,将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能够让学生真正了解、认同和尊重民间工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人文素养和创新能力
民间工艺是集实用与审美功能于一体的审美创造活动,蕴含丰富的审美内涵、价值与意蕴。它所体现出来的审美理想、创造智慧乃至精神世界的观念知识等,主要是以造型和装饰来呈现的。将民间工艺纳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通过深刻认识和对民间工艺的造型特征、色彩搭配、构图布局等的解读,可理清其内在的审美价值与文化内涵,学习其背后的创作方法与思维方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创作灵感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同时,将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设计思维,更新创作观念,丰富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动手实践能力
对于民间工艺来说,手是技艺表达的直接途径。手的奇妙生理构造,赋予了其任何机械都无法企及的功能。民间工艺匠人通过手工劳作获得经验,提高技能,其目的并非只是熟练地操作,而是追求技艺的领悟,完成心、脑、手的协同合作。只有这样,人的意识与精神才有可能通过手的操作呈现出来。在工艺美术课堂教学中,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制作民间工艺品,可让其亲身实践和进行实际操作,掌握各类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熟知手感的不同变化,积累技艺经验,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此外,手与脑是创新思维得以生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在制作民间工艺品的过程中,学生可通过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来更好的激发大脑活力和潜能,达到手与脑的协调配合,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三、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的策略
(一)推进数字化赋能,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在信息化背景下,应探索民间工艺与先进科学技术的融合方式,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高校工艺美术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进而提升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一是依托信息化的新技术、新手段,搭建工艺美术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库。资源库建设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建设集在线浏览、智能查询、及时传载、教学辅助、网上学习、互动交流、在线测试等功能于一体的资源库网络服务平台[2]。将民间工艺、工匠精神等多元化的教育内容融入资源库的建设与工艺美术专业课程模块,并借助精品微课、视频操作、专题案例等呈现形式,实现工艺美术教学与民间工艺的双向互动、协同发展,保存、传承、传播、创新民间工艺。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教学手段创新。可依托虚拟现实技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虚拟现实场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交互和直观性的任务体验,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深入学习。以东阳木雕的制作为例,可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一个东阳木雕制作体验场景,学生可在这一场景中观看东阳木雕的制作过程,聆听东阳木雕制作的技术解读,从而增强学生对木雕制作的感知和理解。
(二)创设校内工作室与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依托高校优势,聘请工艺美术大师、民间能工巧匠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参与教学,在校内建立“大师+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其在专業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实施“双轨式”教学模式,以行业大师和学院名师的共同传授作为支撑,其中行业大师负责开展师徒传授,传承匠心匠艺;学院名师则负责指导学生的专业实践,引导其进行创新创业,推进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提升专业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依托“大师+名师”工作室,通过导入竞赛项目和实战项目,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有效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一方面,以竞赛项目导入推动创作实践,将相关竞赛项目引入课堂,由行业大师和学院名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项目的创意、设计、制作等,让教学更加贴近创作实战,以达到训练学生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以实战项目导入丰富实践经验,通过全面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将课堂教学与真实的项目实践过程联系起来,将知识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可保障学生能够掌握最全面、最系统、最规范的专业技能。另外,为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高校应与企业深入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通过有计划地安排学生轮流到合作企业观摩、学习,并积极参与企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可使学生熟练掌握材料性能、工艺流程以及制作规范等相关知识与技能,从而促使学生真正融入企业的工作岗位,实现高校毕业生与行业、企业的无缝衔接。
(三)编写民间工艺教材,助力工艺美术专业发展
作为民族文化的保留形态,民间工艺承载了诸多的内容。通过编写一系列具有本土民族特色的教材,把民间工艺有机地灌注到教材建设和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充实相关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够加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首先,组建一支结构合理、高质量且多元化的教材编写团队。校内一线教师应作为教材编写的主要撰写人,因为他们多为具体课程的主讲教师,能够根据课程的教学规律和自身的教学经验合理撰写并完善教材内容,以保证教材的教学适用性。同时,邀请工艺美术大师、行业企业专家、科研机构人员等参与教材的编写,以他们高超的技艺、专业的视野、较高的学术造诣为教材编写提供系统指导,进而确保所编教材的针对性、科学性、应用型以及创造性。其次,扎实做好民间工艺采风调研工作,为教材的开发积累素材。通过实地走访与民间工艺相关的非遗工作室、博物馆、作坊以及技艺传承人等,了解当地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市场情况以及民间艺人手艺生产与生存状况,并将走访过程中的采访录音、工艺流程录像和调研报告等进行认真梳理,逐步建立民间工艺数据资料库,为后期教材的编写提供一手资料。最后,在教材编写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引领与素质培养,注重选择与职业生活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并有机融入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和劳动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职业荣誉感和责任感,培养其成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四)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对民间工艺而言,传统民间艺术因历史原因和传统观念的局限,其传承、繁衍、发展在创新方面存在先天的不足。传承人后继乏人,传承手段单一,掌握民间艺术资源的艺人数量有限,工艺品生产以家庭作坊居多,大部分民间工艺品产品单一化、同质化情况突出,没有形成产品优势[3]。通过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将企业、高校以及科研机构有效联合,充分发挥企业的资源优势、高校的人才优势以及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优势,可突破民间工艺传承与设计发展的技术瓶颈,推动民间工艺品的研究开发与技术创新。同时,通过以研发项目为载体,选拔优秀学生进入项目研发团队,带领学生参与企业行业产业链的每个环节,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工艺流程等,可让学生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技能要求、制作规范、用人标准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进而提高知识、技能和实践水平。此外,依托研发平台,以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充分利用高校人员、设备、技术等创新资源优势,将人才、技术、先进管理模式等进行有机整合并向企业集聚,可实现企业与高校间的人才双跨、资源共享,从而推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四、结语
民间工艺是人类集体智慧的结晶,将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是保护和传承民间工艺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从推进数字化赋能、创设校内工作室与校外实训基地、编写民间工艺教材、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研发平台等多个方面提出民间工艺融入高校工艺美术教学的策略,以期提升高校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许嘉璐.中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体音美卷[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1.
[2]王姗姗,黄玉婷,陈斐,等.高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助产专业部分课程为例[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1(22):74-77.
[3]刘志宏.禄劝彝族刺绣在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评鉴,2018(6):173-175.
作者单位: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艺术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