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台灯光隐喻性表达在戏剧中的应用

2023-03-07 23:17:27刘晓贞
大观 2023年11期
关键词:舞台灯光隐喻戏剧

刘晓贞

摘 要:舞台灯光能够照亮舞台、突出表演,通过灯光变化,可以渲染表演时空、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巧妙地隐喻空间、形象,传达戏剧信息,使观众通过视觉的感知,理解和体会更深层次的情感、思想和主题。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从形象、空间、情节、情感等方面,探讨舞台灯光如何在戏剧演出中进行隐喻性的表达。

关键词:舞台灯光;戏剧;隐喻

戏剧中的隐喻性表达是指通过隐喻手法来传递深层含义和主题。例如,通过演员的动作、语言映射剧中角色性格;通过舞台场景映射剧中的山川河流;戏剧中的一个马鞭就可以代表一匹马,演员随便迈两步便是十万八千里。以上这些都可以理解为隐喻。而灯光作为舞台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能够通过亮度、色彩、方向和图案传达视觉效果背后的内涵,引导观众对视觉画面中的隐含意义进行理解和解读,在认知和情感上产生共鸣。

灯光的隐喻性表达可以将戏剧更深层次的形象、空间、情节和情感转化为观众可以理解的视觉元素,从而引导观众对戏剧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具体而言,这种隐喻性表达可以分为形象隐喻、空间隐喻、情节隐喻、情感隐喻四个方面。

一、形象隐喻

灯光的形象隐喻是指通过灯光效果,来隐喻或传达戏剧整体形象或角色内涵。这种隐喻性表达能够为观众营造戏剧第一印象和演员人物形象,建立观众与戏剧之间的衔接。

(一)戏剧形象

在戏剧表演中,戏剧形象建立至关重要,它关系到观众对戏剧的理解和接受,借助灯光、音效、舞美等手段可以营造出与主题相符合的氛围和环境,使观众第一时间建立戏剧第一印象。在这个过程中,灯光的应用不可或缺,它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法刻画戏剧场景,引导观众从具体的形象中联想到深层次的内涵。

话剧《天边的草原》取材于锡林郭勒乌拉盖大草原上发生的真实故事,讲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实施以来,一批批踊跃参加该计划的青年毕业生,响应团中央号召投身西部地区基层工作,在草原上生活与成长的故事。舞美设计通过一圈连续的“铁轨”体现不一样的人生旅途,内外两层圆形转台将有限的舞台连接起来,配合几组不同造型的投影幕,赋予演员调度更多的空间变化。观众入场时,前区大块横幕遮挡住舞台,仅留了一米多高让观众能看到舞台里面的轨道以及摆放有序的皮质行李箱。舞台灯光用低角度、低饱和度的暖色光勾勒铁轨轮廓,通过冷暖对比用侧光表现行李箱的层次感,同时用高位的光束灯斜扫地面,增添斑驳感,配合多媒体,使整个画面具有做旧效果,使观众产生“有历史感”的第一印象,对舞台里的陈设充满好奇,静心期待接下来舞台上讲述的故事。

(二)人物形象

角色是剧中一切行动的始末,是戏剧矛盾起承转合的载体。舞台灯光的首要任务便是人物塑造。严格来说,演员和戏剧角色是两个孤立的个体,二者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舞台灯光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强度、光影等效果,突出演员的服装和形象特点,让演员和角色融合,表达人物的性格特征或角色的象征意义,在隐喻地塑造人物形象上起到关键作用。例如,使用明亮的黄色灯光来照亮一个角色,可以暗示他的温暖和活力;而使用冷色调的灯光来照亮一个角色则可能暗示他的冷漠和孤寂;强烈的逆光可以突出演员的轮廓,塑造神秘或威严的形象;当光从低角度照射时,则会给人物形象带来阴森恐怖的感觉。灯光的变化使观众可以通过视觉上的感知来深入理解角色的性格特质。

通过灯光的变化和设计,同一人物的出场可以给观众带来截然不同的感觉。例如,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讲述的是长征过程中五个掉队女兵克服艰难险阻,历尽非人的磨难,以超乎常人想象的毅力终于在沼泽地找到大部队的故事。其中陈团长以帅气的外形和英勇的事迹获得女兵们的爱慕,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女兵们在水边嬉戏,是长征路上难得的休闲时光。伴随着马蹄声声,陈团长意气风发地出现在众人的面前。这时的灯光采用强烈的明黄色逆光铺满舞台,加上柔和明亮的面光,塑造出热情向上的人物形象。而当参与战争受伤归来的陈团长被人用担架抬上舞台的角落时,无论是陈团长的状态还是当下的环境都与第一次出场截然不同。舞台灯光转而运用冷峻幽暗的蓝色渲染氛围,用电脑图案灯的硬质光圈强调担架上的陈团长。通过光色和光强的变化,将他从环境中间离出来,隐喻角色的情感变化和内心状态,向观众传递陈团长从意气飞扬、踌躇满志去参加战斗,到再也站不起来害怕拖累队伍前行,转而万念俱灰的心情。灯光配合人物状态的转折,在情感层面上与观众建立联系,在之后陈团长为了成全大部队而放弃自己生命时,使观众产生更深刻的触动,理解陈团长的选择。

二、空间隐喻

灯光的空间隐喻是指通过对空间的分割和刻画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意境。在一部剧中,舞美设计可以是写意,也可以是写实。而灯光也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与舞台美术通力合作,利用灯光的技术手段,通过隐喻来表达场景的意义或人物所处的环境,创造出符合戏剧演出的舞台空间。

(一)戏剧空间

戏剧是虚拟世界在现实世界中的映射,舞台则是戏剧空间与舞台空间的融合。戏剧空间中,灯光可以用来表现意象空间、营造虚拟世界,映射人物心理等。

音乐话剧《雁叫长空》中的陈团长受伤不能站立后,心爱的姑娘少枝过来探望,少枝无法接受现实,此时柔和的音乐响起,躺在床上的陈团长突然站起身来走向少枝。这乍一看可能是令人不解的场景,但灯光在音乐响起的瞬间将原本硬质的定点光进行加强,随着陈团长下床起身,颜色缓慢地由冷白色转为淡粉色,隐喻二人的内心世界,将看似不合理的行为合理化,传递出非现实的意象化空间。

(二)舞台空间

在舞台空间的设计中,灯光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之一。灯光可以用来表现场景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不同的灯光效果可以创造出不同的场景,让观众更好地融入戏剧。

音乐话剧《老宅》所讲述的故事发生在闽西一座沉寂的古老宅院。舞美设计用宅院结构将舞台重组,院墙、廊柱、桌椅,彰显着这户人家的身份地位。灯光设计运用强烈并带有光束感的白光照亮整个院落,营造出老宅烈日当头的正午;夜晚的场景使用幽暗的蓝色灯光渲染房间外围,用明亮而温暖的橙色灯光来照亮窗户和房间,色彩的冷暖对比将室内室外的空間感隐喻地表达出来。故事的结尾舞台转为空景,红军阿水哥带着丫鬟茧儿先一步逃走躲避云老爷的追杀,昏暗的侧光营造出荒凉、空旷的舞台空间。

(三)特殊空间

舞台灯光在常规空间塑造的基础上,可以使用符号性的灯光进行强调和处理,赋予戏剧场景更为特殊的含义,用以传达隐藏的意义和情感。

音乐剧《幸福的烟火》以上海市某沙县小吃夫妻店店主林茂生一家人的故事为切入点,通过描绘夫妻间同甘共苦携手前行的美好和未能相守到老的遗憾、小店常客们的生活碎片以及两代人对沙县小吃的用心坚守,让因误解而隔阂颇深的父子解开心结,共同诠释“家”这个永恒的话题。本剧在舞美设计上还原沙县小吃店铺,利用吊装景片做场景切换。围绕店铺建筑造型布局灯具,打造常规演区光,辅以环境光和空间造型光用来拉伸舞台空间,形成完整的场景表达。而剧中已逝的妻子每次出现都是在男主的回忆中,透过窗格看到妻子在厨房劳作的身影是留存在丈夫林茂生心中最深刻的记忆。设计者将窗格外化,每每妻子出现,就用灯光将窗格的形象打到地板上或是墙面上,成为回忆时空的隐喻,将一成不变的小吃店铺打造出现实和回忆的空间分化,配合演员进行表演,直观地引导观众深入剧情。

三、情节隐喻

灯光对戏剧的情节隐喻是指通过灯光将戏剧的某个情节或事件进行强调,以此来隐喻剧情的发展或者直接参与到戏剧表演中,从而传达出戏剧背后的主题和核心意义。

(一)隐喻剧情发展

灯光可以根据剧情的需要隐喻地表达故事的发展和转折。例如,通过灯光的昏暗或突然明亮,暗示剧情的紧张气氛或重要时刻的到来。通过色彩和光位的变化,营造白天到黑夜的过渡或是四季的变化等。灯光的变化和转换也可以帮助观众理解故事的内涵和情节。

在歌剧《茶花女》中文版终曲中,“茶花女”维奥莱塔在众人的围绕下病逝,随着音乐流转,维奥莱塔从床上起身,而众人仿佛没看到,继续盖上代表死亡的白床单,其实这已经脱离现实成为维奥莱塔离世后的内心空间。设计者压弱了床铺周围的灯光亮度,用地脚光将维奥莱塔活动的区域照亮,辅以蓝色灯光,塑造出空灵、非现实的空间氛围,隐喻维奥莱塔已经死亡,众人仍生活在现实空间,从而协助戏剧表演顺利进行,推动剧情发展。

(二)参与戏剧表演

演员是戏剧表演的核心,舞台是戏剧表演的平台。好的舞美设计能展示故事的场景,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灯光是舞台美术的一部分,恰当的灯光手法配合音效等元素,可以直接告诉观众故事内容,参与表演。

话剧《小城春秋》第二场讲述的是厦门厦联社成员吴坚栖身于同文码头同文货栈的故事。某天晚上吴坚正与几位亲密战友对话,突然,货栈外传来侦缉处行动队队长金猴子的声音:“把那个货栈统统给我围起来!”紧接着在急促的背景音乐下,舞台后区低角度的一排摇头染色灯亮了起来,冷白色灯光不规则的摇晃、闪动,隐喻行动队的众人打着手电筒四处照射,营造出危急不安的情绪氛围,使观众直观感受到行动队的步步紧逼,放大戏剧冲突,为吴坚等人收拾东西、匆忙躲藏能否成功留下悬念。

四、情感隐喻

戏剧的目的是通过舞台表演,将丰富多样的情感呈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自己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和深入思考。舞台灯光的色彩和亮度可以直接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感受,营造出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情感氛围,从而隐喻性地表达角色的情感状态或情绪变化。

(一)生理感受

视觉的趋光性是人类生理特征之一,它帮助人们更好地感知外界光线和色彩,以及获得更准确的视觉信息。利用趋光性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隐喻表演中的关键元素。利用明暗对比可以隐喻戏剧效果,通过不同投射角度,隐喻矛盾冲突。

话剧《小城春秋》的结尾,书茵为了保全厦联社同志们的越狱行动顺利进行,暴露了自己的身份,被侦缉处处长赵雄枪杀。灯光设计对这次死亡的处理是运用舞台后区一排低角度染色灯。在枪声响起的同时,明亮的场景一下切成具有冲击力的红色逆光,利用灯头的直接照射给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一灯光停留了三秒的时间,让观众适应变化,再随着爱人吴坚一声撕心裂肺的“书茵”,缓缓熄灭。这一场景利用低投射角度的灯制造了视觉冲击,隐喻书茵的死亡,给观众带来生理上的冲击,随着红光的熄灭,内心的悲痛情感也随之而来。

(二)心理情感

灯光的情感表达主要通过光色来实现,不同颜色的光会刺激不同的视锥细胞,从而产生不同的生理感受,激发不同的情感和心理反应,进而渲染出不同的舞台气氛和表现效果。黄色通常与夏天、温暖、活力等相关联,而蓝色则与冬天、宁静、安详相关联。例如,话剧《小城春秋》第四场讲述的是深夜滨海中学的大门口,特务跟踪着叛徒,叛徒又尾随厦联社成员的亲属秀苇。叛徒鬼祟的身影,秀苇急匆匆的脚步,加上紧张的音乐,使观众的情绪也跟着紧张起来。树叶在风中摇曳,设计者仅用极暗的侧光勾勒出人物的轮廓,用蓝色渲染夜色和紧张感,隐喻出一个令人不安和恐惧的情绪氛围。

综上所述,舞台灯光在戏剧中通过对灯光设计的巧妙搭配和运用,根据剧情的需要和演员的表演,隐喻性地传递情感、营造空间、塑造角色形象和交代剧情发展,引导观众更深入地理解剧情,在不言而喻中领悟情节的发展和转折,为戏剧赋予更多的艺术性和意义,为观众创造出更丰富、深刻和生动的戏剧体验。

参考文献:

[1]特纳.戏剧、场景及隐喻:人类社会的象征性行为[M].刘珩,石毅,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2]王晓鹰.从假定性到诗化意向[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

[3]张华,杨瑞江.影视表演艺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4]戏剧舞臺如何塑造人物[N].中国文化报,2021-08-12(3).

作者单位:

厦门歌舞剧院

猜你喜欢
舞台灯光隐喻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快乐语文(2021年34期)2022-01-18 06:04:06
怎样将舞台灯光的情感色彩融入剧情之中
河北画报(2020年8期)2020-10-27 02:55:06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文苑(2020年6期)2020-06-22 08:42:04
《活的隐喻》
民俗研究(2020年2期)2020-02-28 09:18:34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金桥(2019年11期)2020-01-19 01:40:36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舞台表演中舞台灯光艺术效果的作用
大众文艺(2019年1期)2019-07-12 12:54:21
戏剧类
西部大开发(2017年8期)2017-06-26 03:16:14
浅析舞台灯光艺术中的情绪色彩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39:57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剑南文学(2015年1期)2015-02-28 01:1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