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情感生存论意蕴及其当代价值

2023-03-07 11:13
理论学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民出版社感性恩格斯

薛 花

(上海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 201400)

人是情感与理性的结合体,情感是人重要的存在形式,人的生存离不开情感,若缺少情感,人生便无意义。因此,从整体上反省人类的生存问题,关注个体生命的情感状态,是哲学的历史使命。本文将从生存论视角来揭示马克思情感生存论的生成、内容及其当代价值。

情感寄寓着人类生存的意义。对人类情感的认知,可以帮助我们领悟人类精神世界的发展历程。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探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人的情感异化的根源,同时描述了人的情感异化的特征,从而生成了自己的情感生存理论。

(一)人的情感异化之源

1.资本家的贪婪与忌妒致使劳动异化。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的过程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生存论思想。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对财富与权利无限贪欲和忌妒是导致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中劳动异化的人性根源。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家就是资本的化身,追求剩余价值是其本性,这种对财富与权利的不可遏制的欲望必然引发竞争。为占有更多生产资料和取得竞争优势,同时忌妒别人拥有更多财富的扭曲情感也驱使资本家竭尽所能剥削和压榨劳动者,因此提供给劳动者的只能是满足他们生存和繁衍的基本生活资料,这便导致劳动者与自身产品的异化。“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8页。。“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56、158页。。异化劳动导致劳动者与其创造的商品分离,工人的劳动成为压抑人性、剥削自身的工具。工人不仅失去劳动的兴趣,也在劳动过程中丧失自身的尊严与价值。同时资本家的贪财欲和忌妒心越强,劳动异化的程度就越深,使“一切情欲和一切活动都必然湮没在贪财欲之中”(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正如马克思所言:“金钱是人的劳动和人的存在的同人相异化的本质;这种异己的本质统治了人,而人则向它顶礼膜拜。”(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资本家对金钱与财富的贪欲和追逐以及对其他资本家的忌妒构成资本主义财富的物质运动的关键,也成为劳动异化现象的根源。

2.异化劳动致使人的情感异化。资本主义异化劳动使劳动者在生产关系中“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处于被支配地位。劳动者生产的商品与自身相分离,使其沦为“物”的附属品,从而丧失人身自由,无法自主使用自身的劳动力,而只能按照资本家的意愿生产。工人沦为资本家通过物质生产增加物质财富的工具。生产对象的异己化使工人怀疑自身劳动的价值,工人不仅无法从心理上认同自身的劳动,无法从劳动中感到愉悦,而且在劳动过程中缺乏安全感、满足感和归宿感,甚至还会产生担忧、焦虑、烦闷等消极情感,丧失生活信心。正如马克思所说:“他在不劳动时觉得舒畅,而在劳动时就觉得不舒畅。”(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此种情感变化说明劳动者对异化劳动的厌恶和拒斥,其主要原因就在于这种劳动带给他们的是痛苦和折磨,而不是愉悦和享受。他们在生产活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可见,异化劳动使工人无法从劳动中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与生活的意义。

(二)人的情感异化的特征

1.情感的物化。人是有情感需要的存在物,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与资本成为社会的关键因素,追逐利益最大化成为人们认可的行为原则,人与人的关系也渐变为纯粹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的价值只体现为交换价值,同样,人的情感、尊严也必然沾染上铜臭气,成为可以交换的商品。资本主义生产与生存方式导致人的生活与行为受到欲望的支配,人的活动仅为满足物质欲望,致使情感作为验证生命存在的本质力量的特质逐渐消失,呈现为一种物化的异化状态。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作为资本的化身,只能体会到得到金钱的快乐与失去金钱的痛苦,其情感完全被金钱的交换价值控制,从而异化成片面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它把坚贞变成背叛,把爱变成恨,把恨变成爱,把德行变成恶行,把恶行变成德行,把奴隶变成主人,把主人变成奴隶,把愚蠢变成明智,把明智变成愚蠢,……货币能使冰炭化为胶漆,能迫使仇敌互相亲吻。”(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现代社会背景下,情感的异化也会导致人们内心世界的扭曲、道德情感的冷漠以及人的尊严与自由的丧失。

2.情感的同质化。一般而言,人的情感通过人的肢体语言来表现,如心跳加速、浑身颤抖、语无伦次、双颊绯红、手心出汗、十指相扣等等,因此,身体是情感的基础,人的身体蕴藏着人的思想智慧、精神气质和情感活力。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里·伊格尔顿曾指出:“身体不仅在一个愈益抽象的世界里给我们一些感性的踏实感,它更是一种精心的编码,投合知识分子追求复杂性的激情。它是文化和自然之间的铰接点,不偏不倚地提供着确定性和精确性。”(9)[英]特里·伊格尔顿:《历史中的政治、哲学、爱欲》,马海良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00页。这说明感性的能动身体能给人以现实感、确切感和安全感。而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化大生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主要方式。它一方面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也导致工具理性的过度扩张,使劳动者逐渐丧失其主体性,成为机器的附庸。“机器、劳动的简单化,被利用来把正在成长的人、完全没有发育成熟的人——儿童——变成工人,而工人则变成了无人照管的儿童。机器迁就人的软弱性,以便把软弱的人变成机器”(1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27、52、157、159、159、247、225—226页。。“由此,理性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再服从于灵魂得救和精神的需要,而直接地服从于经济发展和政治统治的现实需求。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走向了工具理性的极端化和片面化,人的生活本身降格为纯粹的经济活动,人本身成为工具和手段,开始沦为理性化的经济系统和政治系统的齿轮。科技的发展切除了诬魅,使人类摆脱了宗教的枷锁,却使人一味地追求功利,漠视人的情感和精神价值,变成金钱、机器和商品的奴隶。”(11)衣俊卿:《20世纪的文化批判: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深层解读》,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第116页。科学技术体现理性,而情感崇尚自由,科学技术这一工具理性过度扩张,必然削弱情感的自在性与丰富性,使人的情感世界丧失其纯真本性,导致人的情感的同质化。

3.情感的退化。人作为有情感的生命体,一方面需要物质资料来维持自身的延续,另一方面需要精神资料来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由于劳动者不占有生产资料,不仅导致劳动者的物质资料的匮乏,而且导致劳动者尊严、价值、自由等精神世界的萎靡与情感世界的退化。就资本家而言,他们关心的只是利润,工人的生活从来不可能占据他们的情感世界,仅此也说明资产阶级的情感世界存在着极大的单薄性与局限性。正如恩格斯所说:“资产阶级,不管他们口头上怎么说,实际上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当他们能够把你们劳动的产品卖出去的时候,就靠你们的劳动发财,而一旦他们无法靠这种间接的人肉买卖赚钱了,就任凭你们饿死也不管。他们做了些什么来证实他们自称的对你们的好意?对你们的疾苦他们可曾表示过一点点真诚的关心?”(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75、104页。而“谈到广大工人群众,他们的穷困和生活无保障的情况现在至少和过去一样严重。伦敦的东头是一个日益扩大的泥塘,在失业时期那里充满了无穷的贫困、绝望和饥饿,在有工作做的时候又到处是肉体和精神的堕落。在其他一切大城市里也是一样,只有享有特权的少数工人是例外;在较小的城市和农业地区情况也是这样。一条规律把劳动力的价值限制在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格上,另一条规律把劳动力的平均价格照例降低到这种生活资料的最低限度上。这两条规律像自动机器一样以不可抗拒的力量对工人起着作用,用它们的轮子碾压着工人”(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75、104页。。因此,“英国工人在这种状况下是不会感到幸福的;处于这种境况,无论是个人还是整个阶级都不可能像人一样地思想、感觉和生活”(1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2、75、104页。。可见,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者由于自身生活及生存状况的限制,其情感世界也必然不可能获得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马克思的哲学关注的重点由超验的抽象世界转变为感性的实践世界,由宇宙本体论转变为人的生存论。同时,他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关心人的生存境况及命运,开创了内容丰富的情感生存理论。

(一)人的情感的源泉

1.人是有情感的社会存在物。人是情感与理性的统一体。西方哲学史有着浓厚的理性主义传统,柏拉图就认为人的激情和欲望应当受到理性的控制,从此确立了理性的主导地位。经笛卡尔、康德到黑格尔,形成了西方理性主义的抽象主体性哲学。他们都认为,理性体现着人的本质,而感性只是一种“纯粹的自我认识活动”(15)[德]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先刚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7页。,是一种简单的低层次认知,从而把人理解为一种超历史的、抽象的、片面的理性人。马克思则把目光投向现实世界,关注人的生存与生活境遇,把人理解为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从事着实践活动的人。在马克思看来,情感是个人的感官功能在与外界事物的互动中所产生的一种感性体验,人只能被理解为“现实的个人”,这个“现实的个人”是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是一个饱满的具体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11页。。同时,这个“现实的个人”不是孤立地进行实践活动,而是于实践活动中生成全面且丰富的社会关系,使人在本质上体现为社会关系的总和。因为“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3—524、302页。。“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是,他们不是惟一的,意即他们彼此不是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的,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和满足自身需要的方式,把他们彼此联系起来(两性关系、交换、分工),因而他们必然要发生相互关系”(18)《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98页。。因此,“现实的个人”始终是处于特定历史与社会关系中的人。总之,人不仅是有情感的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人,而且还是一个生活于特定社会关系中的社会性存在物。

2.实践活动是人的情感生成的源泉与发展的动力。马克思曾说:“人对世界的任何一种人的关系——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思维、直观、情感、愿望、活动、爱……是通过自己的对象性关系,即通过自己同对象的关系而对对象的占有。”(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63、211页。可见,人在实践中因受到感性对象的刺激与作用,始终引发、伴有、生成喜怒哀乐等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受。马克思认为,人的感性活动与感觉意识是情感产生的重要源泉,是人的基本自然能力。如无对象与对象化的实践,人的情感则无法生成。正是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人的认知、情感、激情得以不断显现或生成。虽然情感依赖于人的肉体的生理机能,但其内容则是社会历史的产物。首先,实践的主体是有目的、能体验、有情感的现实的人。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23—524、302页。其次,实践的过程不仅是遵循规律实现自身目的的过程,而且也是情感体验的过程。一方面,人的感性对象性活动是有价值选择与目标追求的活动,而实现这种目标与价值,则需要实践主体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正如“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固有的尺度运用于对象”(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63、211页。。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中,实践主体需要投入自身的智力与体力、情感与意志等本质力量运用于活动对象,正是由于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才使实践过程同时也成为主体的情感体验过程。成功的喜悦、失败的痛苦、不断反复的笃定、持之以恒的信念等等情感体验不仅能够彰显人的生命力量,而且能够生成人的道德人格、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二)人的情感的作用

1.情感是彰显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因素。人作为感性的对象性存在物,“他的欲望的对象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但是,这些对象是他的需要的对象;是表现和确证他的本质力量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对象”(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24页。。正是这些客观事物构成人们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对象,这些客观对象一方面对实践主体有一定的制约性,另一方面也激起实践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89、163、211页。换言之,人作为有情感的生命体,人是有需要、体验与感受的被动存在物,受到外界客观事物的制约,同时这种制约性也使人激发出追逐自我感性对象的情感,从而展现人作为主体的能动性与创造性。首先,情感推动人的认识活动不断深入。人是实践的主体,也是生存的主体、认识的主体,理性在认识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人的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马克思认为,人可以通过理性,同样也可以通过感觉、情感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情感不仅反映认知的状况,而且影响认识对象的选择、调控认知活动的节奏。情感的这种作用与对象的回应相互联系,在这一过程中,情感以一种实质性的力量发挥作用。在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长期受制于残酷的资本主义制度,忍受着资本家的折磨,也长期地隐忍着自身的痛苦。劳动的异化使工人变成价值增殖的机器,单调的劳动不仅直接妨碍到工人们精力的焕发,而且使他们的情感从麻木到疏离直到最后的敌对,这种情感体验使工人阶级不断认清了自身的处境和地位,使他们从自在的阶级逐渐成为自为的阶级。再如马克思的巨著《资本论》以严密的逻辑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部矛盾以及社会主义必然战胜资本主义的规律,其背后的情感逻辑则是马克思本人对于工人阶级的同情与热爱以及对资产阶级的仇视与愤恨,这种阶级情感促使他去探索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是支撑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的重要精神力量。其次,情感是人类征服与改造外部世界的重要精神力量。情感是人的情感,它以渗入实践主体的方式作用于人类征服与改造外部世界的实践活动。“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2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138页。。但是,“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138页。。马克思认为,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征服与改造外在世界的目的,同样,人也只有在对象化的实践中彰显自身的本质力量。“因为我的对象只能是我的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它只能像我的本质力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自为地存在着那样才对我而存在,因为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它只是对那个与它相适应的感觉来说才有意义)恰好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1、185、190页。。“那些能成为人的享受的感觉,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1、185、190页。。但是实践的主体是有激情的具体的现实的感性的生命体,情感不仅推动人们不断探索事物的规律,而且成为推动实践主体不断征服与改造外部世界的精神力量。

2.情感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指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总体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2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03页。马克思所说的“总体的人”就是全面发展的人,就是充分占有自己全面本质的人,既包括人的理性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也必然包括人的感性情感的丰富与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人是具有感性意识与感性需要的生命体,由于外部世界的不完善与制约性,人们自然很难对既有的生存状况满意,更无法忍受感性生命体的异化状态。因此,人们必经自我本质活动的感性迸发,激情的力量也必然冲破所有阻挡力量,从而实现自我感性的完全解放,使自己成为一个总体性的存在物。但是“人不是在某一种规定性上再生产自己,而是生产出他的全面性;不是力求停留在某种已经变成的东西上,而是处在变易的绝对运动之中”(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486页。。就是说,人的生存不是既定的,而是未定的;不是片面的,而是全面的;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完成式,而是未完成式。总之,从情感生存论角度来看,人的生存是一种持续开放的不断全面占有自身本质的情感历程。

(三)人的情感异化的消解

1.推翻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人的情感异化的根源所在,因此,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消解人的情感异化的根本途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3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1、185、190页。。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劳动对象不再是与劳动者相对立的力量,而是劳动者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的彰显,人的情感也自然发生积极变化。“因此,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但这种扬弃之所以是这种解放,正是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的”(3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191、191、185、190页。。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工人阶级倍受资本家无情的剥削与压榨,工人们不仅享受不到劳动的快乐,而且在劳动中呈现出痛苦、麻木不仁、绝望、愤怒等消极情感,导致人的情感异化与人性沦丧。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使工人阶级超越自我异化和完成对自身本质的真正占有,成为自身命运的真正主宰者。伴随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灭,社会关系更为和谐有序,人将成为自由自觉的活动主体,人自身的本质能力得到极大提高,感性活动与感觉意识愈加全面丰富,人的情感亦随之得以全面发展,愈加积极、健康与丰富。

2.以劳动的解放与自由实现人的情感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65页。。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阶级正是由于自身没有生活资料,为了谋生才不得不出卖劳动力,从而导致情感异化。而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是为了谋生,劳动本身就是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类“劳动”的需要,这种“劳动”的需要同时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种劳动也必将解放人的情感,实现人的情感的全面发展。首先,劳动成为自觉自愿的行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者彻底从异化劳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成为不受操纵的自由劳动者,劳动性质也相应发生根本改变,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违背人性的强制性行为演变为劳动者自觉自愿的生命实践活动。其次,劳动成为快乐与幸福的源泉。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它不再是压抑人性的工具,而成为人们获取快乐、幸福与享受的主要源泉。劳动者成为真正自觉自由的生命体,从而享受美好的幸福生活,“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3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37页。。最后,劳动成为自身本质力量的体现。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不仅是满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人展现自身本质力量和实现自身价值的主要方式。“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34)④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38页。。离开劳动,人就无法享受生活的乐趣,“因此,我在劳动中肯定了自己的个人生命,从而也就肯定了我的个性的特点”④;“肯定了我的个性,也就意味着肯定我的人格、价值和尊严”(35)欧阳康、熊治东:《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情感意蕴及其当代意义》,《世界哲学》2018年第4期。。

马克思情感生存论开辟了一条挣脱理论窘境、内在领悟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路径,并由此提供了一种抑制人类生存窘境的理论支撑。因此,马克思情感生存论对于当代人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一)情感彰显人类生存的意义

马克思将情感阐释为一种社会意识,认为情感是组成思想上层建筑的精神要素。他说:“在不同的占有形式上,在社会生存条件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的、表现独特的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人生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整个阶级在它的物质条件和相应的社会关系的基础上创造和构成这一切。通过传统和教育承受了这些情感和观点的个人,会以为这些情感和观点就是他的行为的真实动机和出发点。”(3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695页。马克思认为,情感生成于人的生活与社会实践,是对人的社会存在的反映,是构成人的精神世界的主要因素。同时,人的情感具有反作用,赋予人的生存以意义。人要生存与发展就必须与外部世界构建价值关系,使外部世界满足自身需要。情感作为人的主观体验,是人对外部客观事物的态度与反映,而人对外部客观事物与自身价值关系的状态以及人对这种状态的理解与感受,是人对外部客观事物萌生情感的根据。人凭借情感体验理解客观世界,进而理解人自身的价值意向性活动。可见,人的情感蕴含着人对价值对象的理解。情感使人更好地认识自我从而作出价值判断。从某种程度上而言,情感是为价值所激发,或为求取价值而萌生。价值所激发的情感具有导向性,它指引人趋向对人有益的行为。如若没有情感,人便无法作出价值判断,也对一切事物无动于衷,更无法领会生存的意义与价值。因此,人的情感能够发现外部客观价值对象从而构成人生存的意义。

(二)马克思情感生存论丰富与发展了人的本质理论

何为人的本质?这是人类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也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认为,人有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具有自在与自为的双重存在状态。情感作为人的本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它既是对人的自然本能的呈现,也是感性对象性活动的产物与精神动力。在感性对象性活动中,人因始终伴有情感体验,人的生活内容得以丰富,从而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摒弃了抽象的人的观念,从现实的实践视角考察与探讨人的生存问题,主张人不再是抽象的自我意识,而是处于具体历史活动中的现实的感性的人,且以人类解放与全面发展为旨趣。马克思所言现实的感性的人是在参与感性对象性活动过程中生成和体验情感,情感以感受、体验的特殊形式建构人的生活,人进行感性对象性活动才能实现人改造自然与变革社会的预期目标。现实的人是理性与情感相结合的完整的生命体,资本主义私有制导致人的情感异化与人性丧失,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异化劳动,就是为了使人性复归,使人成为真正的人,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总之,马克思的情感生存论超越了传统的人的本质思想,极大丰富和发展了人的本质理论。

(三)重视道德情感在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当今社会,伴随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信息社会的瞬息变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社会道德问题,比如,拾金而昧、见义不为的现象时而发生;敲诈勒索、杀人越货的行为屡见不鲜;男女关系乱象不断挑战人的道德底线;唯利是图、自私自利思想大行其道。可见,加强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性与紧迫性。公民道德建设的路径具有多样性,但是强化公民的道德情感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关键。道德规范在本质上具有自律性,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因此,外在的道德规范只有被公民的道德情感接受、认同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情感需要,才能使其自觉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价值观,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判断与抉择能力,从而实现公民的道德自律。公民道德教化不是简单的道德知识灌输,必须注意公民道德情感的熏陶与培养。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通过道德情感的融入激发公民的道德情感需要,引发其道德情感的认同与共鸣,实现公民道德建设与公民内在心灵秩序的协调一致,以确立公民的道德价值观、建构和谐道德秩序、提高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实效性,从而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四)重视情感在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马克思在强调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强调人的精神世界及其精神生活的富裕和满足。精神生活反映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的本质,是人对幸福和自我生命意义的追寻,而情感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构成因素,是人的精神活动的内在驱动力,能够使人处于积极能动的精神状态,促进人的主观精神世界的建构。我国提出要实现人们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这体现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价值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题中之义。那么在新时代人们怎样通过身心愉悦的积极情感体验实现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呢?首先要满足人们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要,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从而为实现美好生活提供精神食粮和精神动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增强精神归属感,创造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旨归的高度协调的社会主义文明新形态。其次还要使人们积极培育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营造崇德向善的正能量,塑造人们的精神支柱。最后要培养移情、共情、怡情能力,享受亲情、友情、爱情的滋养,丰富自身的情感世界,陶冶人们的精神情趣。重视情感在人们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作用,必将激励人们追求与创造美好生活,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猜你喜欢
人民出版社感性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青年时代诗歌创作再评价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堆积——迈克尔·托恩格斯作品欣赏
我可以咬你一口吗
Alienation and Struggle of the “Happy Housemaker”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观察与预见
分析网络新闻的感性面对及思考
抉择
崇尚感性意味着什么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