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宇学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务部,北京 100091)
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而且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本质要求。高质量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的发展,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得到了新的提升,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我国的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不断加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大飞机制造、生物医药等取得重大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2022年我国排第11位,成绩斐然,学生的科学和数学素养、企业研发投入、创意产品出口、国内市场规模、产业多样化、商业成熟度、创新集群等多个指标排名居世界前列。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国“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靠人才和教育。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本文以问题为导向,在分析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就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对如何更好发挥三者协同效应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强大的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机制的支撑。自立和自强紧密相连、互为因果、相互促进。自立,要求以我为主形成拥有众多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强调科技创新的自主性、战略性和引领性。自强,要求注重自身创新能力建设,强调强大的拔尖科技人才队伍、雄厚的科研基础设施、深厚的基础研究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生态等,能够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迭代能力和水平,拥有更多的关键核心技术,并能形成强大的产业优势和竞争实力。因此,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意味着一个国家自身要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基础,能够产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成果,特别是更多、更好的原始创新成果;而且意味着能够用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要解决科技有没有的问题,还需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进而还要解决好不好用、能不能创造价值和保障国家安全的问题。科技好不好的评价,不仅包括科学的新发现、技术的先进性、知识产权的掌控力,更要看技术的市场性,即创造财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需要的能力。总之,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生态体系建设,需要统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打通教育强、人才强、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通道。
因此,在新时代,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加需要相互促进、相互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将教育、科技、人才放在一起系统谋篇布局,这在历次党代会报告中是首次,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规律认识的深化,彰显了抓关键、补短板、防风险的战略考量(2)张旭东、丁小溪:《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党的二十大报告诞生记》,《光明日报》2022年10月26日。。科技自立自强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应有之义,自立自强需要规模巨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支撑,人才培养需要依靠强大的高素质教育体系、科技创新平台和高端产业发展。同时,高素质教育体系也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和科技创新赋能。近现代历史上先后出现的世界强国如意大利、英国、法国、德国、美国等都曾经是全球教育、科技、人才中心,都遵循了“教育、人才中心—科技强国—经济强国—世界强国”的演进规律。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传统要素优势在减弱,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增强,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多变,以“四新”(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新优势)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是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而“四新”的开辟和塑造,不仅需要科技创新而且需要人才驱动,更需要教育支撑。从党中央1956年向全党全国发出“向科学进军”(3)《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515页。的号召,到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同志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4)《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88页。,1988年进一步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5)《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74页。,到江泽民同志2001年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6)《江泽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19页。,再到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7)《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从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坚定不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到2002年确立人才强国战略,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再到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强调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8)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 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202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9)习近平:《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求是》2023年第18期。。中国共产党始终在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科技、人才重视的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战略洞察力、战略魄力、战略定力和战略恒心(10)陈宇学:《筑牢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大众日报》2022年12月20日。。
党和国家就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当前全球进入超复杂的大科学时代,更加需要各类主体协同发力,密切合作,优势互补;需要有以强大的科研基础设施、充裕的资金投入和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支撑的科技创新要素;需要好的体制机制激发创新活力。换句话说,科技自立自强的能力和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整体效能。当前我国教育、科技、人才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中的薄弱点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现代化强国建设根本上取决于教育质量,特别是高等教育质量。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学生在阅读、科学和数学等三方面的素养位居全球第一(11)何珊云、李玥忞:《中国基础教育跨国吸引力研究:基于四国PISA媒体报道的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22年第11期。,但学科体系建设上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
1.学科的综合性和交叉性有待提升
20世纪以来,人类对客观规律的认知不断深化,科学技术发展在学科深度分化的基础上高度融合。一方面,学科内部更加专门化、精细化、微观化;另一方面,学科之间渗透关联,综合学科、边缘学科、横断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涌现。当前,我国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的人才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的贯通、协同创新发展不足,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培养模式滞后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求,学科优势与产业发展的匹配度不高,存在毕业生“学的用不上、用的没学过”等现实。学生毕业后不能直接满足企业的研发和生产需求,一般需要工作2—3年方能真正胜任岗位,亟待建立起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学科体系,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推进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2.师资水平与能力发挥不够
从师资队伍来看,目前我国高水平师资不足,尤其是掌握国际前沿理论和技术同时具备将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或实践能力的教师相对欠缺。由于激励机制不完善,对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员支持条件不够,科研育才作用发挥不够;科研评价依然普遍运用按照科研成果数量“记工分”,这种方式确实有利于促进大家努力工作,但同时也带来副作用:大家更愿意选择风险小、短平快的科研方向,这不但不利于形成“宁要光荣的失败,不要平庸的成功”的体制机制和创新环境,而且不利于产出紧紧围绕国家战略需要、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解决“卡脖子”问题的重大创新成果;目前仍然存在的“唯论文”考核导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导致教师不愿从事教学工作或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影响了育人与科技创新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虽然我国人力资源、教育资源居世界第一,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12)教育部:《2022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 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4年》,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3/55167/mtbd/202303/t20230323_1052352.html?ivk_sa=1023197a。,但人才存在结构性矛盾,突出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1.国家战略人才力量不足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富有市场意识和企业家精神的科技人才。目前,我国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仍较匮乏,导致对科技发展的前瞻性布局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决策支撑能力不够。与此同时,我国的科技人才知识结构相对比较单一,科学家和工程师市场观念不够强,缺乏对企业经营之道、市场和资本的把控力,在市场上打拼的企业界经营人才又缺乏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变革的深刻理解和战略洞察。除此之外,我国的产业技术人才、高素质劳动者有效供给不足。目前我国各个领域中众多的“卡脖子”技术,很多不是技术本身的突破,而是缺少一支业务精湛的卓越工程师、工匠和高技能人才队伍。
2.人才分布不尽合理
我国的人才区域布局不够协调,并且高水平人才跨组织、跨区域流动存在一定的难度。越是发达地区,越有能力运用政府之手,通过资金支持、税收优惠、研发平台、配套福利等吸引人才,从而加剧了区域之间的不协调不平衡,造成创新洼地,影响了国家创新资源配置效率。高校和科研院所在环境待遇、社会地位、工作压力等方面优势明显,企业缺乏高端人才吸引力,自身难以产生和留住顶尖人才,申报院士及各类国家级人才计划没有优势。两院院士中企业院士占比相对较低,企业院士回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目前人才从高校和科研机构流入企业似乎没有障碍,但是从企业再回到高校仍存在一定的障碍或顾虑。近年来,我国博士毕业生仅有15%左右进入高新技术企业(13)罗洪川、向体燕、高玉建、马永红:《我国博士毕业生去向及就业特征分析——基于2015—2020年博士毕业生数据的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1期。,人才资源基本集中在学校和科研院所。国家相关法律中虽然有鼓励科研院所与企业开展科技人员交流的条款,但缺少具体化措施,难以实现科研院所与企业间人才的自由流动。
3.国际人才集聚存在短板
当前我国尚未成为全球人才首选地,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2023年9月发布的《2023年IMD世界人才排名报告》显示,在全世界64个经济体之中,我国的人才竞争力排在第41位,其中“吸引和留住人才”指标仅排在第52位(14)《世界人才排名报告2023》,https:∥imd.cld.bz/IMD-World-Talent-Report-20232。。硅谷指数显示,2018年硅谷地区外国出生的居民占硅谷人口高达39%,回到家中讲英语之外语言的居民占51%。工作年龄段(25—44岁)的新技术人才有67%来自亚洲,其中大部分来自印度和中国。在人口结构中,亚洲人最多,占35%,超过了白人的33%(15)翟宣舜、王彦苏:《创新型经济的密码:从〈2020硅谷指数〉看硅谷新动向》,《信息化建设》2021年第1期。。北京、上海等城市外籍人才占比远低于世界其他主要城市,“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局面尚未形成。
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生态系统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扩展,成为包含教育、科技、人才、资金、市场、政策等在内的诸多子系统和影响因素的超复杂系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战略科技攻关的关键。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协同效应尚未充分显现,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之间需要加强高效协同联动
当前,我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主力军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导致我国产业发展的高端科技供给不足。科研院所的国家使命导向还不够,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重大创新成果还不多;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院所、企业之间缺乏有效协同联动,科研组织的体系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策划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还不足,高水平科技智库咨询作用还不大;国家鼓励“破四唯”“树新标”,但多数未将完成企业重大项目、解决产业关键技术难题纳入考核体系,造成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的动力不足;由于产业界对知识产权尊重不够,导致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企业及企业家或者投资人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信任缺失,影响了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的融合发展。一些行业龙头企业通过成立专门的研究院攻关共性技术,但由于理论积累和人才储备不够,制度创新能力不足,攻关效果不尽人意。
2.联合创新机制需要优化
由于存在研发费用分担问题、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条块壁垒问题、研发过程中联合主体之间信息沟通问题、创新成果合理分享问题,导致联合创新的效果不佳。各类技术联盟较为松散,“联而不合”,难以真正实现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与预期设想存在较大差距。联合创新体内部单位层层分包、钱账两清,造成各个主体对战略目标缺乏整体认识,各自独立技术研发,导致最终成果出现“合成谬误”;创新链和产业链之间联系松散,前沿创新—技术集成—产品研发—示范推广各个环节由不同部门支持,缺乏系统整合,目标导向弱,未形成闭环。同质化竞争的现象时有发生,自发的市场合作相对较多,自觉的战略协作明显不够,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3.科研投入效率效果有待提高
国家层面的资金、平台、基地等科技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不够等问题,财政资金普惠性强但强度不够。资助方式多是“前补贴”,这种做法可能带来的结果是:企业为获得补贴而想方设法满足条件立项目,拿到补贴后挪作他用,或由于人才、技术储备不足等原因无力研发,没有真正推动国家战略导向的科技创新;地方财政资金支持的科技项目一般仅限于本地注册的企事业单位,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联合申报、合作攻关;各类各部门科技计划协同不够,各拿各的钱、各交各的账,体系协同效应未能有效发挥。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不够,重复、分散、封闭、低效等现象仍然存在,国家级重大科研平台向企业开放共享不够,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设施、人才等对企业开放度不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科研投入效果的最终体现。我国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政策力度大,科技成果收益权大部分归属科研人员,但决策权多数还在行政管理层,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等问题。
新征程上,需要坚持系统观念,进一步强化“三个第一”和“三大战略”系统协同支撑能力,以教育、人才、科技相互促进、同频共振、共生发展,提升教育、科技、人才整体效能,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实现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效联动,坚持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形成良性循环”(16)《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人民日报》2023年2月2日。,为我们今后做好教育、科技、人才工作的协同推进指明了方向。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加强素质教育,强化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推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以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支撑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将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前置并渗透至整个教育体系
人才质量的高低与基础教育质量密不可分。在中小学普遍开展通识教育,在减负的同时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科学探索的过程和学生创新能力的潜力开发,帮助学生追求科学精神,形成独立思考以及分析、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基础学科是自然科学发展和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基础学科及交叉学科是基础研究中产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交叉融合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重要时代特征,也正在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近现代科学发现和技术发展历程表明,多学科交融是重大发现和重大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以优厚的支撑条件和颇具吸引力的发展前景吸引最优秀的学生立志投身基础研究。
2.强化人才联合融通培养力度
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各类高技术企业及众创空间、孵化器的合作,对培养应用人才为主的高校要求导师要有产业工作经验,鼓励学生自主开展创新性研究。打造卓越工程师学院和未来技术学院,面向产业、企业创新需要调整高校学科设置和教学内容,探索建立专业贯通式培养机制,推动产学研一体化融合。通过在产业聚集区域的优势高校建设国家和省部级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加速提升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验和研究条件。在新型研发机构、新型创新主体内建立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体系和评价体系,打造复合型人才生态环境,进而推动人才在不同主体之间的自由流动。面向企业需求加大对企业定制培养的力度,支持企业培养卓越工程师,健全委托高校培养本科生、研究生等产业专门人才的制度。推动企业将人才需求前置到高校培养阶段,把科技创新教育贯穿在校教育全程。做好联合培养人才质量评估工作,逐步强化企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凝练源于生产实际的难题定期向高校发布,锻炼学生适应产业环境和岗位职责的能力。企业、优势高校和研发机构应有计划地选派重点培养的技术骨干和领军苗子进行相互之间的“访学交流”,提升对产学研各环节的敏锐度,面向真场景、解决真问题、实现真效益。
3.强化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
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让教师更好担当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提升教师社会地位,完善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的体制机制,推动政策、资源、投入进一步向教师倾斜,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事业。高校要加大产业优秀人才的引进力度,提高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化、工程化水平。地方政府应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产业引才聚才政策,打破传统的人才引进机制,坚决“破五唯”,不拘一格引才用才,鼓励有志于教书育人的高端人才以全职或兼职的方式到高校任教,引进产业界有丰富工程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让他们在教学科研一线将先进的工程理念和技术传授给学生,真正做到“名师出高徒”。淡化“帽子”强化责任担当,将解决问题的重要程度作为衡量科研价值的重要标准。将完成企业重大项目、解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难题作为对高校科研院所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并把高校、科研院所服务产业发展成效纳入考核体系。
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化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这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只有实行体系化,充分发挥体系化优势,真正激发创新活力,才能更好集中力量开展重大科技攻关,使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真正成为我国重要战略支撑力量。体系化的建设,实际上就是用系统化思想和方法把割裂的、分散运作的、互不协同的各部分有机“粘合”起来,形成强大的组织力量,以实现工作目标。灵光闪现不是天赐的礼物,而恰恰源自其反面——它是有计划、有目的的产物(17)[美]史蒂夫·C.柯拉尔等:《有组织的创新:美国繁荣复兴之蓝图》,陈劲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44页。。
1.统筹协调推进创新要素集聚
创新要素需要适度集聚,才能发挥规模效应,进而提高取得重大突破的可能性。要切实发挥中央科技委员会统筹协调各方的功能,改变科技管理条块分割状况。遵循市场机制,从“以管为主”向“服务为主”转变,构建科技规划、平台布局、项目指南制定的高校、科研院所、骨干企业多方参与模式。充分利用市场化手段调动和配置创新资源,鼓励符合条件的创新型企业成为国家科技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牵头单位,从源头上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国家战略、区域战略、企业战略之间的协同,打破地区之间的各种壁垒,特别是公共服务壁垒,避免“合成谬误”。
人才是最核心的创新要素,也是最需要通过完善机制集聚的要素。完善人才评价制度,在关键性人才遴选中实行差异化评价,突出攻关成效和成果的先进性、实用性等,防止“一刀切”。完善海外科技人才发现机制,探索海外人才“高校引、企业用”链条式聚才用才模式。完善关键领域科技创新人才个人所得税征收机制,降低最高边际税率。创新用才模式,构建更为开放的创新人才生态。鼓励企业深化全球创新布局,推动企业成为海外引才、用才的重要主体。要进一步加大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系统性安排,让更多高层次人才加入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和人才强国的建设中;要大幅度提高在华工作的外国高层次人才比例及总量,不断完善移民政策,改革重点是进一步简化外籍华人、外籍高技术人才获得中国永久居留权、加入中国国籍、外国人在华工作许可等相关流程,让全球高端人才来华工作更顺利、更便捷;要系统性规划并逐步完善外籍人才在华工作期间的生活、文化、健康、子女教育等需求的配套设施,补齐服务短板。
2.完善中国特色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针对我国产业端创新能力不强及“爱迪生象限”(18)“爱迪生象限”是指以需求为导向的从“1”到“10”的纯应用研究,由美国学者司托克斯(Donald E. Stokes)在1997年出版的《巴斯德象限:基础科学与技术创新》一书中提出。企业研发机构还不普遍的现实,为更好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发展,建设以需求为导向的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为主要特征的新型研发机构,更好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要素价格、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导向作用,让市场真正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极其必要的。要充分发挥中央科技委员会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国家实验室和全国重点实验室的职责定位,避免重复建设和人才互挖。进一步整合国家和省级层面的各类科技计划项目和科技创新平台,例如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在关键方向、关键环节集中政策、集中优势资源,在功能作用上系统集成,与国家实验室、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形成协同互补网络。各类科技创新平台要建立常态化合作交流机制,围绕重点领域进行针对性集中攻关。要通过良好的制度设计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决策高效、响应快速的扁平化管理机制,充分授予项目负责人在项目实施中的自主权和人财物支配权,集聚更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深度融合协同创新。
3.打好政府和市场组合拳创新组织模式
要注重政策的连续性和精准性,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技术阶段特点分类施策,减少对微观主体技术创新过细的政府干预。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探索国家主导的协同攻关模式,依托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开展跨部门、跨主体、跨学科的攻关;面向经济主战场的“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难题,探索“政府推动、企业为主、市场运作”联合攻关模式,依托国家产业技术创新基金,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构建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创新联合体;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大紧迫需求,探索平时稳定支持、紧急状况定向委托的“平战结合”模式,建立健全应对重大风险的科研储备和支持体系,稳定支持开展基础性研究和技术创新,提升战略储备能力。积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型举国体制,不仅要在供给侧发力,集中优势兵力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更要注重需求侧,发挥市场和政府的合力,通过政府力量为科技创新成果提供试验场,细化首台(套)重大科技成果推广应用指导目录,做好试用场景保障和补偿机制建设,实现技术的产业化和规模化,真正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新型举国体制绝不是新的国有体制,民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同样不可忽视。要坚持做到“两个毫不动摇”,处理好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的关系,给民营企业家足够的安全感。要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的“五六七八九”作用,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要求、国家出台的系列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尤其要力戒在“招投标”等直接关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等重要工作中用企业所有制划线。同时,要在巡视、巡察、审计、督查等工作中切实落实公平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要求。
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当务之急。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多数处于创新链和产业链交汇的关键环节,对上能承接科研成果,对下能有效支撑产业化应用,可以有效解决科研成果产业化不畅、创新链和产业链脱节、供应链产业链安全等问题。因此,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并吸引上游高校、科研院所参与,能够有效推动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更快实现“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
1.鼓励构建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
在构建创新联合体时,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和科研机构,既不要限定得太死,也不能把创新联合体当成一个筐,什么东西都往里面装,而是要牢牢坚持科技自立自强这个战略目标和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引领这个根本特征。如此,创新联合体的根本目标才能稳定不变,效果才能迅速凸显。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要深刻认识到创新联合体既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发展的新模式和新机遇,要积极主动响应国家号召,以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积极主动、科学合理地担当起构建创新联合体的主体责任,为创新联合体整体效能的提升、整体目标的实现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联合体成员选择方面,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要发挥主体作用,政府不要搞“拉郎配”,要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的支持力度,更好促进其引领作用的发挥。要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发展高端研发机构,这是构建创新联合体的关键环节。没有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的高端研发机构对创新链和产业链的精准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形成的基础性理论性研究成果很难真正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技术和产业。
2.落实配套改革措施推动创新联合体发展
一是完善创新联合体评价和监管体系。不要分段、分主体孤立地评价考核,要对联合体进行全创新链产业链考核和整体效果评价。这是确保创新联合体做到心无旁骛、实现根本目的的重要手段。同时,要加强对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必要的监督和约束,避免“霸王协议”等情况的出现。二是构建更加灵活的运行决策机制和收益分配机制。目前,创新链最上游的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依托其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等是国有资本,起引领作用的龙头企业或领军企业很大一部分也是国有企业,这两类机构在创新平台、创新激励、创新授权等方面受到传统体制的制约,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度性革新,比如,下放运行决策权、创建更加灵活的合作平台、出台支撑多种利益的分配政策。三是畅通创新链、产业链上的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政策。支持企业优先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和青年英才,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不与企业争才,加大院士评选改革力度,以国家重大工程为重要评价依据提升两院院士中的企业院士比例,支持国有企业科技领军人才进入领导班子。同时,还要细化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措施,明确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实施中长期激励的路径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