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刚 脱俊豪
2022年是河北省石家庄市林业工作的突破之年。全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推深做实林长制为抓手,科学开展造林绿化,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持续推进森林城市创建,厚植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奋力书写林草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护林防火巡护车成林区一道风景 于瑞丽摄
1 槐河两岸引来白鹭栖息 于瑞丽摄
2 赞皇县滨水公园一角 于瑞丽摄
为积极探索林长制工作的有效路径和模式,根据国家林草局驻京专员办和河北省林草局要求,2020年5月,石家庄市首先在平山县启动了全省第一个县级林长制改革试点。2021年9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推进林长制的若干意见》。2021年10月底,全市初步建成“组织在市、责任在县、运行在乡、管理在村”的四级林长制组织体系,明确各级林长12810 名。对全市23 个县(市、区)、262 个乡镇(街道)、4589 个行政村全部安装了注有责任人、责任单位、管理目标、森林资源清单、监督电话等内容的公示牌,实现了林长公示牌全覆盖,全面接受社会监督。2022年3月28日,石家庄市发布首个市级“总林长令”,明确下达了营造林绿化、森林防火、林长办组织建设、森林有害生物防治、野生动植物保护、林果产业发展等建设任务。目前,全市已发布县级“林长令”37 个。截至2022年底,全市各级林长开展巡林共59 万余人次。其中,31 名市级林长累计开展巡林147 次,协调解决林草资源保护与发展等问题41 件。为进一步推深做实林长制,石家庄市不断完善林长会议、巡林、信息、考核等运行机制,着力在推动林长制基础能力建设上下功夫,创新建立了“林长+检察长”“林长+警长”协作机制,在全市12810 名林长实行分包责任制基础上,建立健全了“一长两员”机制,将7393 名专兼职护林员和511 名执法人员纳入林长制网格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强化了源头治理能力,为林长制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了支撑保障。在注重加强林长制“增绿”“护绿”的同时,积极探索“用绿”“活绿”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各地林长制改革特色,先后涌现出鹿泉区白鹿泉乡的林果庄园、井陉县洞阳坡生态经济园区的中药材基地等突出典型。其中,平山县“智慧林长”平台建设,在2022年6月7日召开的全国林长制工作视频会议上作典型发言。2022年,市委、市政府组织部(考核办)又将林长制纳入对各县(市、区)绩效考核的内容,作为对党政领导干部综合评价、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和提任使用的重要依据。各级林长主动上岗履职、担当作为,规范开展巡林,定期召开党政联席会议研究解决森林资源保护与发展问题,进一步调动了各级林长的工作积极性,初步实现了由“林长制”到“林长治”的转变。
为科学处理耕地保护和林业发展的关系,石家庄市进一步优化林地布局,科学确立了太行山绿化、平原绿化、退化林修复、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封山育林等五大林业重点工程,坚持山区以太行山生态绿化、平原以农田林网和路渠绿化为主攻方向,从起苗到管护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不断提高营造林质量和效益,逐步实现了林业发展方式由造林为主向营造林并举的方向转变。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抓手,完成了对234 个村庄的绿化美化,进一步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截至冬季造林结束,全市全年累计完成营造林100.36 万亩,占年度71.5 万亩任务的140.36%,提前超额完成年度营造林任务。为持续巩固提升市级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全市17 个农村县(市、区)全部启动国家和省级森林城市及森林乡村创建。目前,全市已有正定、平山、井陉、元氏、赞皇、赵县、深泽等8 县创建成省级森林城市;160 个村被命名为国家或省级森林乡村。
石家庄市坚持把森林防火工作作为资源管护的“重中之重”。通过强化宣传、建强队伍、优化机制、完善设施、责任追究等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成人防、物防、技防“空天地”一体化的防控网络。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组建专兼职护林员队伍2796 名,恢复建设县级专业扑火队2 支、180 名,组建半专业扑火队伍62 支、960 名,建设固定式标准防火检查站79 个,市、县两级森林草原防火指挥系统9 套,卫星地面接收站1 座,防火视频监控点位达到了720套,对全市山区林地实现95%以上监测率;2022年全年实现“无火灾”,创历史最好水平。扎实做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完成防治作业面积93.92 万亩,有效遏制了美国白蛾、杨扇舟蛾等食叶害虫发生危害,无成灾面积,成灾率为零。其中,连续20年对市域高速公路两侧、重点林区实施飞机施药防治,全年完成飞防作业420 架次,防治面积达59.45 万亩。同时,强力实施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行动,全市未发现松材线虫病发生。
持续推进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保护地优化整合,努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优化整合后,石家庄市自然保护地(不含风景名胜区)22 处,总面积77497.6 公顷,约占市域国土面积的5.74%。加强对遥感监测线索点位实地核查和明查暗访,对发现问题均已移交有关地方政府督促整改。全市组建65 支855 人的野生动物保护救助巡护队伍,全年巡护频率达1.7 万余人次,实现了鸟类迁徙通道、栖息繁衍地、迁徙停歇地、集中分布地和觅食地的巡护全覆盖;开设了市级24 小时野生动物保护救助热线,联合森林公安、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加大对花鸟鱼虫市场、鸟类迁徙通道、湿地等重点场所的突击检查力度,持续开展“清风”专项行动,建立了《石家庄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56 人次,清查各类场所95 处,救助各类野生动物1516 只(头、条)。
石家庄市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市域内共发现陆栖(包括两栖)野生动物292 种,野生植物2500 多种,华北豹、黑鹳、青头潜鸭、秋沙鸭、白天鹅等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已超过总量的40%。其中,黑鹳由过去的候鸟成为石家庄本地的留鸟,已在井陉冶河、平山滹沱河流域多处地带“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一是在联合市委组织部、市农业农村局、市乡村振兴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五部门印发《关于推动农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的意见》基础上,以市林业局、市林长制办公室名义先后印发了《关于加快经济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盘活林地资源,助力生态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重点是开发用好闲置林地资源,加快林地流转,在继续做大做强赞皇、行唐大枣,平山核桃,赵县雪花梨,晋州鸭梨,矿区苹果,元氏石榴等传统林果产业基础上,着力打造花椒、连翘、福枣等“亩产万元”林果产业,进一步为林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二是以重点培育22 个林果花标准示范园为引领,辐射带动全市实现林果业高质量发展。针对受疫情影响造成的市场预期转弱、供给链不足、需求收缩等问题,市林业局组成由7 名班子成员带队的工作组,深入62 家重点林果企业举行恳谈座谈,积极为基层纾困解难,激发林业主体发展活力,并选择7 家优秀林果企业制作成宣传推介片,在全市媒体巡回推送。三是由21 名副高以上林果专家组成的7 支科技小分队常年通过专家授课、科技下乡、以会代训等形式深入林果基地、果园大棚和田间地头,先后开展林果技术培训60 余次,培训林果农1500 人次。通过“林果科技大讲堂”微信公众号、石家庄电台“农村广播”栏目,推送林果技术信息、专家讲座280 余期。四是市林业局主动推介服务,以农民丰收节系列采摘活动和果品争霸赛等形式,组织有关县区开展了核桃、花椒、连翘、鲜食枣等4 场采摘节活动。同时,组织“果王”“花王”评选活动,评选出“果王”16 个、金奖果品27 个,花王10 个、金奖花卉15 个,既推动了乡村振兴发展,又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石家庄林果产品的知名度。
石家庄市坚持每年春、秋季节组织举办2—3 次由省、市四大班子领导,四大机关干部,驻军部队官兵、社会志愿者等参加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同时,市绿委积极推动71 个市直部门与17 个农村县(市、区)对接,按照每名机关干部5 棵树标准,履行公民植树义务。认真做好古树名木管理,对全市现有35773 株古树名木全部纳入电子档案。为方面市民在线查询、交流互动,了解相关古树保护知识,石家庄在全省首创首例制作了“石家庄古树名木”微信小程序,并于2022年9月16日正式上线。充分利用植树节、爱鸟周、湿地日、森林防火宣传月等节点,开展各种主题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2022年以来,全市在各级媒体发表或推送林业信息达1200 余条(篇),多形式、广视角、全媒体向社会各界传播了石家庄林业声音,讲述了石家庄林业故事。
一分付出,一分收获。2022年,石家庄市林业局(市绿委办)先后被评为“全国林草系统‘七五’普法先进集体”“全国绿化先进集体”“河北省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先进集体”“河北省自然资源系统先进集体”“石家庄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石家庄市普法工作先进单位”“石家庄市依法行政优秀单位”“石家庄市委政务信息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