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坤
古诗词与现代的白话文不同,它不仅仅具有意象之美、意境之美,更有音韵之美。在小学古诗词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吟唱、感受、体验、品味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古诗词富有平仄之美、对仗之美,诵读起来朗朗上口。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从字音、停顿等方面进行学习,让学生的古诗词诵读达到曲调婉转、意蕴深远、诗意盎然的境界。
一、品味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古诗词的音韵之美,表现在朗读古诗词时要具有一定的声调、节奏和韵味。所谓“声调”,是指汉语音节中所固有的,可以区别意义的声音的高低。普通话中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而古诗词中的聲调指的是“平、上、去、入”等。其中,“上声、去声、入声”又被称为“仄声”。所谓“节奏”,指的是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在古诗词中指的是行与行之间的一种匀称之美。一般来说,古诗词的朗读节奏为四言二顿、五言三顿、七言四顿。所谓的“用韵”,是指在诗词歌赋中,某些句子的末尾字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调和谐优美。而在古诗词中指的是每一句末尾汉字的韵母是相同的。因此,古诗词在朗诵的时候往往有一种和谐的韵律之美。
在教学中品味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就是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吟诵古诗词的过程中,要把握古诗词的声调、节奏与韵味。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还可以引导学生吟唱“古诗词”。吟唱古诗词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将情感融入、渗透到古诗词的吟唱之中,这样的吟唱才更加动情。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上册《长相思》这首词时,虽然篇幅短小,但令人回味无穷,读起来让人“齿颊留香”。其中“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具有对称之美和音韵的回环往复之美。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还可以让其反复吟诵,而后再吟唱。以此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音韵之美、意境之美,体会诗人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体会诗人和谐而朴素跃动的歌声。这种歌声具有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能给人以启迪。
二、体验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古诗词不仅仅具有音韵之美,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在古诗词的吟唱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诗眼、词眼,通过品味古诗词的音韵之美,去感受古诗词的意境之美、情感之美与哲理之美。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古诗词的遣词造句进行揣摩、推敲,让其紧扣古诗词的诗眼、词眼去品味,进而去感受、体验古诗词的意境之美。
古诗词中的每个字都是经过作者的反复推敲、斟酌而来,蕴含着作者的思想与情感。在吟唱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古诗词中每个字的音韵,让学生细细地品味。不同的韵脚给人的感受不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吟唱古诗词,可将古诗词的意象、情趣在声调中表现出来。
例如,在学习《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晓如何押韵,还要引导学生进行置换对比,通过置换对比,让学生切身感受古诗词的音韵和谐之美。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启发学生思考:如果将诗歌中的“茅檐低小”置换成“茅檐低矮”,你们觉得怎样?这首词为什么要押“ao”韵呢?这时,学生开始比较韵脚,并吟诵“小”“草”“好”“媪”。有的学生说:“用‘矮’这个字感觉很别扭,吟诵起来不流畅。”由此,让学生深刻认识到“押韵”的重要性。同时,学生在揣摩韵脚的过程中,对韵脚与古诗词本身的关系会有更加深刻的体会。通过反复比较、揣摩,学生对韵脚、押韵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学生也会明白:押韵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押韵,而是为了表达而押韵”。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不断揣摩押韵的方法以及规律,使其能够体验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三、感悟古诗词的音韵之美
总的来说,在古诗词中,平声比较悠扬,可以表达出一种愉快的心情。上升较曲折,可以表达出一种悠远的心情。去声下降力度较大,可以表达出一种决绝、果断之情。而入声比较短促,可以表达出一种激烈、轻快的心情。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悟音韵的区别。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后两句的韵脚是“u”,有一种哭泣的拟声效果,能给人带来一种如泣如诉的听觉冲击。而柳永的《望海潮·东南形胜》一词中的韵脚有“ai”“ei”等,给人一种爽朗的感觉。通过感悟古诗词的音韵,可以有效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古诗词的意蕴。
在吟唱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真揣摩、品味韵脚。通过对韵脚的品味,能够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审美能力。韵脚是古诗词声音之美的灵魂,也是表现古诗词意蕴的灵魂所在。借助于韵脚,学生能够体会到声音、情感与古诗词意蕴的完美契合。学生在吟唱古诗词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时引导学生用古诗词音韵的读法去诵读,也可引导学生用方言去诵读。如此,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古诗词韵脚的独特之处。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三衢道中》这首诗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吟唱的过程中,要对诗歌的节奏进行划分,并且让学生重点吟唱韵脚“ing”。在反复吟唱的过程中,让学生去细细品味、揣摩“ing”这个韵脚给人一种怎样的感受。通过吟唱,学生自然会产生愉悦的感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一边与学生探讨古诗词的思想情感,一边引导学生吟唱,从而让学生将古诗词的音韵之美与古诗词蕴含的情感结合起来。在比较、联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古诗词的美与情传达出来,从而切身地感受到古诗词中的音韵之美。
音韵是古诗词最为外显的一种美学因子。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知和揣摩古诗词的音韵,更应当引导学生在吟唱古诗词的过程中积累语言、体验情感、感悟思想以及陶冶情操。古诗词中的音韵还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唤醒学生的意象记忆。
总而言之,古诗词的意蕴往往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审美,让学生在吟唱古诗词、品味古诗词音韵的过程中去感受、体验古诗词之美,受到古诗词美的熏陶。一首古诗词就是一种境界,就是一种精神。以音韵之石能攻古诗词之玉。通过对古诗词音韵的学习,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古诗词的精妙绝伦!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