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新芳
2022年版课标指出:“义务教育课程内容主要以学习任务群组织与呈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作为发展型任务群层级中的第一个,“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根据具体交际情境和交流对象,清楚得体表达,有效传递信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的交流沟通需要”。“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地,将对学生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实现有效关联。
任务群要落地,明确核心概念是根本。“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包含两个层面,即“实用性阅读”与“实用性交流”。所谓“实用性阅读”,笔者认为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实际应用的阅读需求出发,以实用性阅读文本为内容,通过精读、速读、略读、比较阅读等多种实用性阅读方法和策略,进行信息的提取、梳理、整合、分析等。“实用性交流”则是在“实用性阅读”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口头表述与书面叙写的关键能力。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实用性阅读”是基础,也是策略;“实用性交流”是过程,也是旨归。
新课标从阅读和交流两个维度,明确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学习目标与内容(见下页表1)。
表1
在梳理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既是一个有机融合的主体,又有各自螺旋式上升的进阶。
阅读范围渐次扩大,由第一学段学生熟悉的个人、家庭、社会生活,扩展到第二学段的自然与科学世界,第三学段要求进一步提高。阅读文体更为多样,有写人叙事性文本,有标牌、图示、说明书等非连续性文本,第三学段还有参观访问记、考察报告、科技说明文、科学家小传等。同时,阅读的文化主题也在逐渐丰富,第一学段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学段聚焦革命文化,第三学段倾向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交流对象越来越复杂,由家庭成员、亲朋好友到同学、老师,再到或熟悉或陌生的“他人”。交流要求越来越高,学习运用文明礼貌的语言交流沟通,文明地沟通,学会有礼貌地交流,用多种媒介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交流的形式与内容越来越丰富,第一学段注重生活中的口语表达,讲读到、看到、听到的故事;第二学段口语表达与书面叙写相结合,客观地表述;第三学段则在第二学段的基础上,通过口语表达与书面叙写难忘的人和事、生活中的新鲜事,表达自己的感动、崇敬之情。哪怕是其中一个讲故事的要求,也有看得见的进阶:第一学段把读到、看到、听到的讲给他人听,第二学段学习具体、清楚、生动地讲述,第三学段学习记笔记、列大纲、写脚本、画思维导图等整理和呈现信息的方法,尝试用多种媒介方式记录、展示、讲述革命英雄和劳动模范的故事,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
解析了目标与内容的进阶,我们就更加明确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目标定位,也更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探寻这一任务群在实际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薛法根老师这样解读任务群的结构形式:“每一个语文学习任务群,都有系列的学习主题,每一个学习主题都有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每一个学习任务都有内在逻辑关系的学习活动,每一个学习活动都可以具体化为若干个活动步骤。”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求教师在“实用性”的语文实践活动中,以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交流为基础,学习“实用性表达与交流”的策略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实用性表达与交流”的关键能力。下面以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为例,谈一谈如何设计关联性任务,驱动语文学习活动。
(1)单元内容简析。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简单的说明性文章,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阅读是前提与基础,表达与交流是目标与任务。
为此,教材安排了两篇精读课文《太阳》和《松鼠》。《太阳》用科学平实的语言,用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太阳的特点。《松鼠》用生动活泼的语言,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了松鼠的外形与习性。“交流平台”中进行内容与方法的梳理,“初试身手”部分引导学生尝试用多种方法说明一种事物,接下来两篇“习作例文”,为学生呈现了另外两篇说明文《鲸》和《风向袋的制作》,提供了介绍事物和介绍制作流程两种不同的说明性文章,进一步学习恰当的说明方法,有条理地表达。最后是《介绍一种事物》的习作要求,是单元学习的综合运用,建构起学生课内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并在交流与分享中,感受说明性文章的妙趣。
(2)单元任务群设计。
依据以上教材内容简析,笔者设计了如下四个相互关联的语文学习任务,将整个单元的学习贯穿成一个整体。
任务一:交流分享,选定要介绍的事物。
①你最了解或最感兴趣的事物是什么?请你把这种事物介绍给别人,你打算介绍什么?教材第74页的表格供选择参考。
②用上一单元学到的列提纲或画思维导图、列表格等形式,进行梳理。
③与伙伴进行交流,介绍选定的这种事物,小伙伴随时质疑,生成新的问题,做好记录,完善提纲。
这一单元的学习目标就在于写好一篇介绍事物的文章,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先初定,在与伙伴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要介绍的内容,做好记录,并多方搜集资料,加深自己对这一事物的认识与了解。
任务二:比较阅读,习得介绍的角度与方法。
①精读《太阳》《松鼠》,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的,从内容上读明白。《太阳》这一类的事物,可以从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介绍;《松鼠》这一类动物,可以抓住特点,从外形、习性等方面介绍。
②两位作家是怎样介绍清楚事物特点的呢?比较阅读,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这样说明的妙处,同时感受两位作家不同的语言风格。《太阳》科学平实,通俗易懂;《松鼠》语言活泼,描述生动。
③同样是介绍动物,《松鼠》与《鲸》又有哪些相似与不同?
④你从《风向袋的制作》这一篇说明文中又有怎样的阅读发现?
⑤修改完善自己的介绍提纲,从内容、方法、语言等角度进行调整和完善,形成写作提纲。
任务三:搜集资料,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用喜欢的语言风格,把某一种事物介绍清楚。
任务四:交流分享习作,感受习作的乐趣。
(3)学习任务群解析。
四个任务,瞄准“介绍一种事物”这一核心目标逐步推进,将阅读、写作、口语交际、搜集处理信息等融为一体。先选定要介绍的事物,从已认知的角度列出介绍提纲,在交流与质疑中,发现新的认知点,对提纲进行完善,并明确查找资料的目标与任务;精读两位作家的文章,拓展阅读同类文章,在比较阅读中学习不同作家介绍事物的角度、方法以及独特的语言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作提纲。最后,搜集资料,学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用喜欢的语言风格进行介绍。这四个任务之间,既相互关联,又逐层深入。学生在阅读、交流、写作、分享中,语言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在悄然生长,语言表达的准确性、规范性也得以逐步提升。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落地,离不开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而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又依托真实的情境来实现。吴东老师认为,所谓“真实的情境”,指的是在生活中、在社会上真实存在的,学生今天和明天会遇到的情境。只有在真实的情境中,才能培养学生实际生活需要的实用语文能力,而非“屠龙之术”。
如《故宫博物院》是六年级上册阅读策略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个非连续性文本,提供了四份阅读材料,以此进一步训练学生“根据阅读目的,选用恰当阅读方法”的能力。通过前面两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习得有目的的阅读策略,即在阅读中明确阅读任务,带着目的阅读,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提取整合信息,从而完成阅读任务。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同样设计具有内在关联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但教师创设了一个相对真实的生活情境——“故宫一日游”。
(1)真实的角色定位。
任务一:学前调查,了解家庭成员“故宫一日游”的游览需求,为自己规划游览路线与侧重讲解做准备。
任务二:以填表格的形式,从内容与方式两个方面读懂四则材料内容,以利于规划游览路线与讲解过程中借助相关材料。
任务三:结合学习任务,选择相关的阅读材料,并在交流中说清楚选择原因。
(2)真实的情境交流。
任务四:交流家人游览需求,并根据家人游览需求设计游览路线,在材料四的平面示意图中标出路线,结合文中的方位顺序等关键词句,与同学分享自己设计的路线图,小伙伴相互提醒和补充,从材料中选择信息,提取和整合信息,进一步完善路线规划。
任务五:选择路线中的一两个重要景点,结合材料内容,按游览顺序、用上方位词句进行景点讲解,调取五年级“我是小小讲解员”的学习经验,根据“游客”的需要,设计讲解词,练习有顺序、有侧重地讲解,并能根据“游客”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生动讲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还可以补充查阅御花园、苏州园林的相关资料,补充相关故事并讲生动。
(3)可能的情境体验。
任务六:假期与家人同游故宫,为家人生动介绍和讲解。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角色是真实的,家人的游览需求是真实的,围绕需求进行的路线规划与讲解也是真实的。在这样的充满“实用”价值的学习任务驱动下,学生充分运用阅读方法,成功帮家人定制了“故宫一日游”。合理规划路线,设计讲解词,熟练做到有目的的阅读,并学会根据不同的需求提取和整合信息,提升了综合运用和组合信息的能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也是真实的,看得见生长,听得见拔节。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要注重真实而有效的语文实践活动,通过倾听、阅读、观察,获取、整合有价值的信息,清楚得体地表达,从而满足生活需要。
(1)项目式实践。
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连续细致的观察,并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丰富的生活是语文学习最广阔的外延。种子发芽,秋叶变黄,月圆月缺,小猫长大,丰富而奇妙的生活无处不在。用心观察,连续细致,生活就会给我们无限惊喜。这一单元教学伊始,笔者便请学生自主选择项目,在清晰的步骤中推进项目实践。以“栽种培养”项目为例,学生明确步骤,栽种培养,连续观察,图文记录,交流分享,完成观察日记。
(2)跨学科实践。
其间,科学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培养种子;数学教师指导学生测量、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美术教师指导学生连续观察,用画把观察所得画出来,体现出事物形态、颜色等方面的变化;语文教师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观察、记录,组织学生进行观察体验的交流与分享。
(3)口语表述与书面叙写实践。
一周一交流,交流观察到的变化,分享观察时的想法与心情,既促进了学生对自己观察所得的梳理与表现,也为书面叙写做了内容和情感上的铺垫。学生分享着实践过程中的丰富体验,有失败后的冷静思考,有尝试中的小心翼翼,也有收获时的喜出望外。把观察所得与自己实践过程中的想法与心情融入其中,学生观察日记的习作表达水到渠成,丰富而生动。
这个实践的过程,身体力行与语言实践相结合,看、闻、量、摸等多种观察方式相结合,习作教学变成了一种跨学科式的、项目式的实践活动。栽种,观察,记录,分享,整理资料,完成习作,将丰富的生活引入课堂,将学生学习的视野向生活的外延充分打开,课外的观察与体验,成了课堂上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的源头活水。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以相互关联的学习任务为驱动,以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为依托,注重在真实情境中的体验,引导学生进行丰富多样的语言运用实践,让“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落地,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扎根、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