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视野话心育
——南京跨学科心育高层论坛综述

2023-03-06 08:10张玉玺
中小学德育 2023年1期
关键词:心育哲学心灵

张玉玺

“欲事立,须是心立。”《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高度重视心理健康问题。当下,疫情波动叠加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使“心”的安放问题再次凸显。“心”是多学科的交点,培养有“中国心”的时代新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心育论是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班华先生提出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为深化心育研究,接续学术传统,2022年11月20日,由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和江苏省教育学会心理教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主办,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省部共建立德树人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共同协办的跨学科心育高层论坛在南京举行。来自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和文学等不同领域专家聚焦新时代中国心灵走向、问题和建设,围绕心性、心理、心育、心灵等话题深入研讨,展开了一场跨学科的心灵对话。来自全国各高校和教科研机构的三千三百余名专家学者、教师和学生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了本次论坛。

一、教育学视角中的心育

江苏理工学院崔景贵教授梳理了班华先生探索心育思想的心路历程,详细分析了班华先生提出的“优化心理机能,提升精神品质,促进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的24字心育宗旨。他高度评价了班华先生为现代心育事业的和谐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将其归纳总结为四个方面。第一,班华先生是现代心育学科的开创者。班华先生最早构建了国内心育学科的理论体系,主编了第一本心育学术专著《心育论》,奠定了心育学科的理论基础。第二,班华先生是心育思想理论体系的开拓者。在《心育刍议》《心育再议》等多篇文章中,班华先生对自己的心育思想做了系列深刻精辟的论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学术思想体系。班华先生详细阐述了心育的积极意义,主张“主体—发展性心育”,提出班级心育是中国心育的基本组织形式。第三,班华先生是心理—道德教育实践模式的开辟者。班华先生积极进行心理—道德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努力探索中国自己的心育之道,提出了心育本土化的时代命题。第四,班华先生是心育社会服务创新的开掘者。班华先生积极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政策和科学决策服务,倡导建立了江苏省心育专业研究机构,积极推动心育领域的学术交流活动和实践改进活动。

江南大学沈贵鹏教授聚焦心育课程,从心育课程的内涵、设计和要素三个维度阐述了对心育课程的理解。沈贵鹏教授首先从教育文化视角和学科视角,提出心育和五育密切交叉与融合,认为各育在心育这一纽带的助力下构成了有机的整体,因而在原理、方法、内容等层面决不能割裂心育而独行。接着阐述了对心育的理解:从人之心力、人之潜能和人之德性三个方面,阐明了心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基于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和健全人格三个维度,明确了心育是发展性教育;从察知幸福、体验幸福和追求幸福三个层面,提出了心育是幸福教育。基于对“发展—矫正”区间和“显性—隐性”区间的分析,沈贵鹏教授提出心育课程是以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基础、关注学生当前的心理状态、以培养健康心理为主旨而设计和运作的教育活动,是学生本位课程、综合体验课程。心育课程设计应该以学生、社会和学科为三大基点,具有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个别性与共向性相统一、心理养成与心理训练相统一、现实活动与模拟活动相统一等取向。沈贵鹏教授认为心育课程内容应兼具由心理结构所衍生之横向选择和由学生成长发展的人生课题所衍生之纵向选择,要具有多元性、适切性和实践性;课程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情境、交往、自主、体验和践履五个要素,分别对应心理发展的空间、心理互动的进程、心理建构的前提、心理内化的基础和心理成长的归宿。

扬州大学薛晓阳教授从“大心论”视角阐述了心育与中国文化传统接续的理论可能。薛晓阳教授认为在班华先生等学者的探索和努力下,国内心育研究逐步向“大心育”方向转变,“心理—道德教育”成为新的教育形态,这对心育论的发展具有学科定位的作用。“大心育”的转变建立在对“心”的理解上,这需要在哲学层面开展理论建构,而中国传统哲学的“大心说”可望成为大心育理论的中国哲学资源。张载在传统心性论的基础上用“大心”概括了“以心为本”的心学思想,提出了“大心”之说,这使“大心育”具有了理论上的应然与可能。张载的“大心说”可以从四个维度为大心育理论提供支撑。第一,为认识并重新理解“心”或“心理”内涵提供了哲学和文化学依据。第二,为“大心育”理论基础的扩充提供了依据,如为从本体论上理解“心理”与道德、智力和审美的不同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文化解释力。第三,为建构本土化的心育理论提供了文化前提。东西方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均存在差异,“大心育”是体现中国文化心理传统和心理特色的教育体系或学科建构方式。第四,有助于解决五育的割裂问题,进而为五育的统一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为重新理解心育在教育结构中的功能定位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尽管功能不同,但心育和德育在目标上是统一的,建基于“大心说”的“大心育”有助于真正把心育与道德、人生幸福、精神发展结合在一起。

二、心理学视角中的心育

东北师范大学刘晓明教授阐述了心理教育的人性预设与心灵回归。基于对班华先生所提出的心理教育宗旨的剖析,他提出心理教育应从心理机能延伸到精神品质,由“心之理”走向“心之灵”。刘晓明教授深入分析了心理教育对心灵的遗忘的三重原因与表现:一是名不符实的“灵魂的研究”使心理学实际上与心灵渐行渐远;二是功利的教育只关注学生行为的形塑而导致对学生内在心灵伤害的现实;三是当下物质繁华与网络虚幻并行的时代,人的灵性在浮华的生活中越来越匮乏。心理教育是基于人性、弘扬人性的教育,应完成从“人性”“人格”到“人生”的纵向贯穿,即在人性的基础上促进个体人格和谐,以人格和谐服务人生幸福。从文化心理分析入手,刘教授基于对中国成语等文本的分析发现,中国人的人性观包括“自性”“群性”与“灵性”三大维度,“心灵”是中国文化心理的重要构成成分。“灵性”视域下的心理教育是追求从“心理”到“精神”至善的教育,是从“人性”到“人格”的教人成人的教育,也是从“人格”到“人生”的百年树人的教育。由“心之理”到“心之灵”的扩展和升华体现了对心理教育及其发展趋势的认识,也将为心理教育的开展和心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示。

南京师范大学傅宏教授以小见大,分享了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之近忧远虑的思考。所谓“近忧”是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困扰,而“远虑”则关乎对青少年学生长远的心育之路。心理困扰的发生有基础教育“内卷”和疫情等原因,更有人口结构和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叠加影响。傅宏教授以自杀行为和抑郁症为例,描述了一些具体执行者只聚焦于化解危机的现状。这一方面是担心被问责,进而会出现解决问题心切而靠“拍脑袋”找办法的情况;另一方面是因为受到心理问题“污名化”影响,即受制于文化习惯而怯于直面危机。欲解心理困扰之“近忧”,必须切实做到规范处置,努力探索生成一种公开透明的、与所有人见面的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规范处置既可以保护儿童权益免遭伤害,也有助于让心理服务工作更加规范有序。问道心育,应“解近忧”,更需“消远虑”,切实防患于未然是“消远虑”之重点。首先,心育相关的课程和教材需更聚焦孩子的成长烦恼与现实需求;其次,研究数据表明夫妻关系紧张、家庭内部矛盾突出的家庭里孩子的心理问题发生率往往更高,这启示人们需进一步注重和睦家庭氛围的营造,注重使家庭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家庭需要。“何以解‘心忧’,唯有放眼量。”傅宏教授指出,各方应在远近兼思之中切实呵护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努力做长远的心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南京师范大学汪凤炎教授在回应中肯定了心育和德育关系之密切,并以德育更加突显价值引导为例,指出切实把握两者所异与相通之处的重要性。他同时指出,在研究中,务必明确心育之“本”,进而探讨心育之“用”。此外,心育是可以培养智慧的,许多事情具有不确定性,而智慧可以指引人们积极合理地应对生活和社会中的不确定性。

三、跨学科视角中的心育可能

心育研究绝不仅局限于教育学和心理学范围。本次论坛从哲学视角聚焦心灵的价值转向与跨文化对话,从社会学视角聚焦时代心理嬗变,从文学视角聚焦“安心”之道,以多学科的共同研讨助力心育理论的丰富和拓展、心育实践的推进和深化。

(一)哲学视角:心灵的价值转向与跨文化对话

华中师范大学王世鹏教授立足西方心灵哲学转向,探讨了心灵的价值性转化问题。通过翔实的文献分析,王世鹏教授认为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出现了“价值转向”,在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研究领域,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传统的求真性心灵哲学只是“部分的”心灵哲学,重构全面完整的心灵哲学成为当前的发展趋势。全面完整的心灵哲学主张关注所有的心理现象,既重视对心灵的求真性研究,又重视对心灵的价值性研究,且努力实现两种研究的有机结合。重视心灵的价值性内涵,与班华先生所提倡的大心育论及与道德引导相融合的心理-道德教育模式是完全一致的。西方价值性心灵哲学的目的即在如实知心的基础上走向调心、制心、治心,这与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心性之学有着内在的相通性。因而当前西方的研究还具有重视挖掘东方有关“心灵转化”的哲思资源,尝试对东方心灵哲学在自然主义立场上进行解释和重构,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及分析哲学和现象学的技术方法对“心灵转化”的技术方法进行验证和分析,利用现代西方心灵哲学的理论资源重新解释幸福和道德关系的基础问题等特点。其中冥想被认为是促成“心灵转化”的重要方法,心灵哲学的冥想研究可以实现对“心灵转化”的去神秘化。在文化比较的意义上,王世鹏教授将西方的“心灵转向”与中国传统哲学的价值性进行了对照分析,提示对“心灵转化”文化差异性的梳理研究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呼吁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多学科研究者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共同参与进来。

(二)社会学视角:时代变迁是心灵建构的重要力量

南京大学周晓虹教授聚焦“知青”一代社会学家及其所形成的特定命运共同体,在侧重社会经验对个体心理蜕变影响的心理史学和关注整个社会精神风貌与集体心理的心态史学两个向度上探讨变迁时代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嬗变。周教授的研究基于事件、经历与“神话”的“历史三调”,使“知青”社会学家的生命历程更加明晰。依据“知青”社会学家的生命叙事,周晓虹教授提出,就个体心理而言,社会转型重构了“知青”社会学家认知世界的方式,如使其不迷信教条、不盲从学术权威;社会转型改变了其感情世界,如使其具有更丰富的因职业而生的学科情怀;社会转型增强了其个人现代性,如对新事物兴趣浓厚,具备了鲜明的变革意识等;就集体心态而言,可归纳出现代化与富民实践,遂生乐业与心态秩序的调适,社会学的本土化三大集体叙事主题。“知青”社会学家个体的心理蜕变有赖于其所处的群体或社会环境,而经过互动、认同和共情三步,个体心理互构整合成某一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集体心态或精神氛围。由此可见,每个个体的心理蜕变不是完全分离的,而是在变迁时代里交织互构成普遍的集体或社会心态。

(三)文学视角:文学是重要的“安心”方式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李美皆女士提出了“文学能为当下社会人心提供什么”的心灵之问,从文学与人的生活及精神世界的关系切入,呈现了对心育的独到理解,令人耳目一新。她以“疫情时代如何安置内心”为引,探讨了远达行万里路、深及读万卷书、微至居家期间房屋收纳工作中所蕴含的心安之理和心育之道。李美皆女士在阐述文学与心育的关系时提出,文学是心灵的结晶,是人生和历史的镜子,是疗愈人心的良药,文学是可以作为心育途径、发挥心育功能的。这一点也与班华先生“心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通过各育得以实现”的主张相契合。李女士认为文学和人心都需要信念、信仰,这构成了人的主心骨,也构成了文学的核心力量。文学自能丰富人心、启迪灵魂,而读书的过程亦是“读心”的过程,要观读自己之心、世人之心、历史之心,唯有入心的、将自己融入其中的阅读才不会乏味。从长远来看,仅仅做到“安身立命”的“安身”还是不够的,更要做到“安心”,重视文学对人心的疗愈和引导功能。

四、中国式现代心灵培育工程展望

南京师范大学孙彩平教授总结了本次跨学科心育高层论坛所实现的两个重大突破:第一,论坛极大扩展了心育研究的理论视野,切实回应了班华先生提出的“心育天地,大有可为”的观念;第二,论坛生动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心灵培育工程的雏形。自1987年班华教授参加修订《德育原理》教材时提出心育概念至今已经35年,其间诸多学者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然而,尽管近年来学校和社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关注日益高涨,但其仍主要聚焦于心理健康层面。当前学校和教师心中的心育也是如此。从中国式现代心灵培育的时代需要来看,这是远远不够的。心育不能停留于矫治,必须从治疗性走向教育性和发展性,这是班华先生30多年前就提出的理论期待。为实现这一理论与现实的期待,在未来的心育理论探索与实践中,人们应该充分关注人心之灵性,关切人心之远处、深处,在长善救失、传道授业中促进学生的心灵成长。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伴随时代发展,立足中国大地,这句话可以表述为“教师是中国式现代心灵培育的工程师”。孙彩平教授认为,本次论坛各领域专家关注心的时代精神之流变,关注心灵的道德与价值向度,关注中国文化传统的心育理论潜力、中国文学叙事的疗愈思维,关注心育理论与课程建设,秉持主动转向、多学科积极求索的态度。多学科视角下的心育思考无疑是深刻的,是具有方向性的,中国式现代心灵培育是一个需要多学科不断深入对话的系统工程,需要各个领域的合力推进。这次讨论必将为中国式现代心灵培育工程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这是接续传统、戮力前行的最好方式。

猜你喜欢
心育哲学心灵
心育课程资源建设的区域实践
江苏省无锡市查桥实验小学
——积极心育奠定幸福人生
菱的哲学
心育渗透: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诗意栖居”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晾衣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