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泽玉 (福建:浦城县九牧镇九牧中心小学)
小学科学实验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活动性和科学探索性的课程,对培养小学生的科学创新思维与实践探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我国现代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小学科学课能够帮助小学生形成科学思维,保持对事物的好奇心与探索欲,为小学生未来的科学学习打下基础。小学生正处于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索的科学启蒙时期,仅通过书本教学很难引起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喜爱。课本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枯燥难懂,学习兴趣不高。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需要在学习科学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科学实验,以增加学习趣味,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教师要有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意识,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虽然在新课标理念下,许多学校和教师对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实验过程中还是存在许多问题。在科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明确、落实不足的问题,使教学质量受到严重制约,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降低。笼统的教学无法让教师顾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对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掌握不到位,无法根据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制定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尽管小学生对新事物充满好奇与探究,但如果没有制订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对主要实验内容叙述不清、主次不明,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目标不明确,不仅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受到打击,也会使整个科学实验的教学质量受到影响。
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发,现阶段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工作逐渐贯彻落实,科学实验课在各地区小学受到重视,并对教学方式不断优化改进。但是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很多学校对科学实验教学的方式未能进行有效改进。第一,我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注重应试教育,把灌输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忽视了动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即便学生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方式下掌握了理论知识,但仍缺乏动手实践能力,也无法完全理解和掌握科学实验的学习内涵与重要意义,体会不到科学实验的乐趣。长期在单一、枯燥的氛围下学习,学生容易丧失学习兴趣。第二,受到教学区域、教学设施以及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目前还有一些学校没有把小学科学实验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没有制订专门的教学计划,学生只是被动学习,不会主动思考为什么这个东西是这样、这个现象是怎样产生的、它蕴含什么样的科学知识,缺乏主动学习与科学探索的欲望,导致学生思维受到限制。根本问题无法解决,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提高。第三,还有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理解,反复讲解同一科学理论。这会让学生的思维受到约束,无法进行发散性思维。仅仅让学生理解书本内容,而忽视了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引导,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既是小学科学实验课,那么小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应当受到重视,需不断提高。但是现阶段小学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还需要提高。首先,部分教师的教学思维还偏重于课堂教学理论的讲授,对实验操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对科学实验重要性的认识也不到位,无法将课堂理论与实践操作联系起来。学生对于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科学现象缺乏探索意识,无法有效提高科学实验的实践能力。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都是主动输出,学生只是被动接受,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主观能动性受到抑制。
小学阶段的科学实验教学要注重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掌握。小学阶段的学习不能够急于求成,应当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与学习需求,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循序渐进地进行实验教学。教师应该清楚现阶段的科学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科学学习的兴趣与科学学习思维,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操作,保证学生能够跟上学习的进度,不断层。首先,教师可以进行较为简单的理论教学,通过对学生开展各种提问、课后练习的方法,大致掌握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情况。教师针对遗存问题再进行讲解,在学生基本掌握的情况下,引导学生学习更为复杂的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学内容,让学生跟得上教学进度,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被重视。教师可以通过知识问答形式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尽可能让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也让学生放松紧张的神经,以最好的状态进行学习。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时,教师可以提问:如果水的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它还会是我们平常看到的样子吗?平常水烧开以后冒出的热气是哪里来的?如果温度太低水又是怎样的状态?学生发言后,进行实验,让学生知道水形态的变化是与温度有关的,冰和水蒸气都是水的形态变化,探究其中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学校和教师把灌输知识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但这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让学生真正地进入学习状态,只是被动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对科学学习的思考。久而久之,会磨蚀学生的探究欲望,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师可以融入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作为现阶段重要的教学形式,逐渐进入小学科学教学课堂,项目式学习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在学生学情基础上,重新构建教学导案,利用更加新颖科学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学习探究能力和科学实验能力。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和我们的生活》时,可以问学生:我们离得开空气吗?如果没有了空气,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利用自己已有知识,去实验探索,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能力。还可以让学生观察厨房里物质的变化,进行思考。例如,紫薯和米放在一起煮,看起来不是紫色,而是蓝紫色,怎样能让它呈现紫色呢?土豆切开放一会儿为什么会发黑?这些生活中的物质变化是怎样发生的?怎样解决这样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日常观察,去自发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的科学实验欲望。
信息时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用于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其中多媒体技术最常用。教师可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可视化的特点,搜集大量的网络资源,作为课堂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大量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教学影视资料可以满足学生科学实验学习的需求。通过相关资料的展示,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多媒体资料与萦绕耳畔的立体声音中,感受科学实验现象的神奇与奥妙,让科学学习不再是枯燥的理论学习,而是可以看得见、感受得到的真实场景。尤其是有些实验规模过大、实验过程过长、基础设施无法满足的实验操作,完全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满足教学与学习需求。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绿豆苗的生长》时,因为绿豆的发芽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无法现场实验,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搜集到的绿豆种植发芽生长的影视进行播放,让学生通过观看影视了解绿豆苗的生长过程,感受植物生长的神奇。教师可以适时地为学生讲解植物生长的科学理论,加深学生的印象与理解。还可以鼓励学生和家人一起动手实践,亲眼见证绿豆苗的成长,刺激学生的探究欲望,最后将种植成功的经验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实验成果,适当赞扬,让学生获得成就感,以充分调动学生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对于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不断优化改进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是提高科学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通过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丰富学生的生活,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让小学生能够主动对身边的科学现象进行观察与思考,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不断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发展,为学生未来进一步学习科学理论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