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课堂提问实施探究式教学

2023-03-06 07:53胡守福江苏宿迁市洋河新区实验小学
小学科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设置科学

◇胡守福 (江苏:宿迁市洋河新区实验小学)

在小学阶段进行科学教学时,科学地应用课堂提问策略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使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主动学习课堂内容,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大大增强,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探索,提升教学效果。

一、课堂提问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科学教师在选用课堂提问措施时,需要合理优化教学范围,全面贯彻人本理念。教师需结合学生学习能力与理解程度进行提问,使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学习中不断增强。同时,教师在提问时,还需结合教材内容,使教学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问题层次,确保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二)系统性原则

小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需要全面系统地整理提出的问题,避免盲目性,不断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设置具体问题,避免问题难度过大,保证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大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要合理设置问题难度,确保学生深入思考。教师还需要对教学知识进行有效拓展,保证提问的系统、合理、丰富。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不能盲目地引进其他无关内容,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拓展性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使课堂提问具有更强的系统性。

(三)启发性原则

在科学教学中,进行提问时,不仅要合理应用多种提问方式,还要确保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有效锻炼,对学生进行有效启发。教师在具体提问时,要确保问题的变通性,以强化学生的思维。科学课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可能会使部分学生出现厌烦情绪。为了使学生这种心理得到有效克服,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合理地学习科学知识。不同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需要进行层次化问题的科学设置,使课堂提问具有更高的层次性,引导学生更为深入地思考。

二、小学科学课堂提问探索

(一)确定探究目标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需要改变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引导与严格监督,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科学应用探究式教学,可以使教师的引导者地位得到充分凸显。教师在进行教学引导时,需要合理优化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方向进行正确引导,同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提供充分的依据,强化学生创新思维。小学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时,要使教学工作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就需要在新课教学之前设置探究学习目标,通过此方式,实现学生思维的有效拓展,使探究式教学实现预期目标。

例如,在进行“光”单元中《认识棱镜》一课教学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分析光的折射现象,了解棱镜可以对太阳光进行分散,形成七色光。教师在新课教学之前,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分析如何形成七色光,使学生对七色光的形成有充分认知。随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忆出现七彩光的地方,使课程内容与学生实践生活有机结合,确保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较高的方向性,使学生通过思维拓展能够充分了解课程内容。总之,教师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强化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大兴趣,教师要合理利用学生心理,结合科学问题设置具体情境。在现代教育发展中,多媒体设备在教学环境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教师要以此为基础进行问题情境的科学创设。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搜集相关网络资源,通过图片或视频形式进行科学展示,引导学生进入具体情境。随后,教师向学生出示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学生的探究兴趣有效增强,确保学生的思维在问题解决中得到发散,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进行《水的蒸发和凝结》教学时,教师要合理应用预设提问法,利用网络平台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验视频,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深入观察。教师对学生进行科学提问:水分别在什么温度出现凝结或蒸发反应?通过提问法,可以使学生深入思考并积极作答。教师再结合学生的回答情况科学导入新课内容。以此为基础,可以使学生主动融入问题情境,实现学生思考能力的有效增强,推动学生思维的发展。

(三)强化学生问题意识

对于科学教学而言,主动提问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体现。所以,教师在开展科学教学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确保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主动探究。一般情况下,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科学学习时,要开展相应的实验活动。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准备所需材料,并为学生设置具体任务,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准备材料时出现的问题,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对学生提问能力进行科学培养。

例如,教师在进行《蚯蚓的选择》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寻找蚯蚓,并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搜寻蚯蚓时出现的问题。最后,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进行总结,并组织其他学生共同探究。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有效增强学生信息收集能力和提问能力,同时还可以在科学课中融入很多价值性较高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能更为仔细地观察周围事物,实现提问能力的有效增强。

(四)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存在很多和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教师要对其科学应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并深入思考,然后在课堂上分享个人想法。

例如,教师在进行《当环境改变了》教学时,在教学之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并对学生提问:在大家成长过程中,生活的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还可以向家长询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结果深入思考。在学生课前任务结束之后,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和科学分享,要求各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讲述本组的观察结果。在学生讲述结束后,教师要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积极思考,进一步了解科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发散学生的思维。

(五)鼓励学生共同探究

实践操作作为多维探究活动,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目的性,教师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可以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对实践操作过程深入思考,同时提出具体问题,确保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入思考,实现学生科学品质的有效增强。

例如,教师在《制作与测试我们的小船》一课讲解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制造小船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充分发挥个人想象,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小船的设计和制作。学生在合作交流过程中,可以制成多种不同形态的小船。学生小船制造完成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其作品进行科学展示,讲解自己在设计制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由其他小组进行补充。最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共同探究小船的测试方法,对学生制造的小船进行科学测量,从承重能力、美观性、稳定性等多角度选出优质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通过该方式可以实现学生多维思考能力的有效提升,使学生主动提问,使提问教学效果得到更为充分的体现。

(六)设置差异性提问

对于小学科学教学而言,教师如果能够正确应用提问,则可以使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如果出现偏差,则会使班级中的学困生出现反感情绪。所以教师需要设置差异性提问,针对科学现象设置多个提问内容,确保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例如,《食物链与食物网》一课教学难度较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时,不仅需要掌握不同生物的食物关系,还要在生物群落中进行生物链的提炼。教师在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设置不同问题。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形式,向学生展示老鼠、蛇、蚂蚱、绿草、兔子、老鹰,组织学生进行生物圈训练。教师设置不同问题,对于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解答:在该生物圈中,哪种动物属于劣势地位?该问题的回答难度较低,可以引导学生对食物链知识进行有效巩固。而对于具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回答:这个生物圈中一共存在多少条食物链?分别是什么?学生需要根据教师的提问,找出多种食物链。教师在具体提问时,需要同时设置多个题目,引导学生结合个人能力进行对应题目的选择,确保针对性。

三、结语

实施探究式教学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确定探究目标,同时进行问题情境的科学创设,以实现学生问题意识的有效增强。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准备相关材料,结合学生实际生活进行课堂提问,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思考。教师还需要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严格把控问题难度,确保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充分满足,提升教学效果,使现代素质教育得到更大发展。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设置科学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科学拔牙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