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衰兴亡多少事
——《红楼梦》主题浅谈之二

2023-03-06 07:46曾庆甫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广东深圳518106
名作欣赏 2023年5期
关键词:贾府红楼梦

⊙曾庆甫[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广东 深圳 518106]

第二回标题诗:“一局输赢料不真,香销茶尽尚逡巡。”也许你还对刚才的输赢耿耿于怀,但转眼一看,那棋盘上又摆上了新的一局。人生的输赢成败,谁也说不准,不过就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正如《好了歌解注》里所说“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天还觉得自己的官职太小了,想着往上爬,谁知道等来的却是牢狱之灾。

作者曹雪芹经历了清朝康、雍、乾三个时代,这是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时代。康熙初年,是罕见的“太平盛世”,到了康熙晚年,清廷内部各政治集团相互倾轧。雍正继位后,大兴抄家籍没之风,曹家成了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与财产再分配斗争的牺牲品。到乾隆中期,封建社会外表显赫,而实际上内囊已尽。曹家更是一蹶不振,直至最后“树倒猕猴散”“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曹家的社会地位及其家世变迁造成了曹雪芹复杂的历史观。

“千里搭凉棚,没有不散的筵席。”作者在第一回中,以“梦”“幻”等字作为此书立意本旨,又借二仙师之口劝道:“那红尘中有却有些乐事,但不能永远依恃,况又有‘美中不足,好事多磨’八个字紧相连属,瞬息间则又乐极悲生,人非物换,究竟是到头一梦,万境归空,倒不如不去的好。”在作者笔下,从个人的不幸、家族的衰落到万境归空的体悟,“悲悯之雾遍被华林”(鲁迅语)。

小说通过对各种社会关系和人物活动的描述,全面展现了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画卷,揭示了以贾府为代表的封建贵族阶层必然灭亡的历史趋势。

第一回中以甄士隐出家的小荣枯预示了贾府的大荣枯;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揭示贾府现状“虽说不及先年那样兴盛,较之平常仕宦之家,到底气象不同”;第三回写黛玉进贾府,让读者从黛玉的眼中看到贾府的显赫气派;第四回借护官符和贾雨村乱断葫芦案,展示了贾府庞大的势力背景;第六回安排刘姥姥进贾府,见门房,见平儿,见凤姐,见王夫人、贾母等,让我们更加具体地感受到贾府的豪富与威势。但到第十三回、十五回的秦可卿出殡,第十八回的贾元春省亲,两件大事写出贾府“鲜花着锦,烈火烹油之盛”,同时也暴露出贾府肆意铺张、子孙不肖风光背后的腐败。

一、贾府衰败的原因

(一)肆意铺张,贪图享受

贾府上下数百个奴仆,每天的忙碌就为满足主子极度奢华的生活。

宝玉一人有八个大丫头,四个贴身丫头(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伴学的贴身男仆,还有外屋的小丫头、奶娘、嬷嬷以及打扫的、跑腿的等数十人。

第七十二回旺儿媳妇说:“(府里)哪一位太太奶奶的头面衣服折变了不够过一辈子的。”贾府之人坐吃山空,入不敷出,加上为元春省亲修造大观园,花钱如流水,“别讲银子成了粪土,凭是世上有的,没有不是堆山积海的”(第十六回)。宫中太监往来于元春和贾府之间肆意敲诈勒索,贾琏说:夏太监“上两回还有一千二百两银子没送来”,还再次向贾府“要银二百两”。对于这些有去无回的钱,王熙凤说道:“若都这样记清了还我们,不知还了多少了。”这样的行为作派,使贾府钱财日益枯竭。第五十三回里,贾蓉向贾珍道:“果真那府里穷了。前儿我听见凤姑娘和鸳鸯悄悄商议,要偷出老太太的东西去当银子呢。”第六十二回,黛玉直言:“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你们一算计,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经济上捉襟见肘的衰颓气息还体现在饮食上,第七十回前,芳官等丫头都可享用“绿畦香稻粳米饭”,到第七十五回,作为宁国府当家夫人尤氏只能吃“下人吃的白粳米饭”了,鸳鸯言道:“如今都是可着头做帽子了,要一点儿富余也不能的。”在第十一回时,王熙凤安慰生病的秦可卿:“别说一日二钱人参,就是二斤也能够吃的起”,而到第七十七回,凤姐生病需要上等人参二两来配药,不只王夫人处只有“几枝簪挺粗细的”,凤姐处“也只有些参膏芦须。虽有几枝,也不是上好的”,就连贾母处的上好人参“虽未成灰,然已成了朽糟烂木,也无性力的了”,曾经显赫至极的大家族竟到了“这可没法了,只好去买二两来罢”的窘迫地步。连贾母的八十大寿都需要靠典卖东西才能维持,贾琏说道:“前儿老太太生日,太太急了两个月,想不出法儿来,还是我提了一句,后楼上现有些没要紧的大铜锡家伙四五箱子,拿去弄了三百银子,才把太太遮羞礼儿搪过去了”。贾府如此境况,真像冷子兴所说:“外面的架子虽没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

(二)子孙不孝,淫靡不堪

第二回,冷子兴讲到贾府“主仆上下,安富尊荣者尽多,运筹谋划者无一”,“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宁府贾敬虽有袭官,不久又把世职传给儿子贾珍,自己一味好道,喜烧丹炼汞,正事不做,只在都中城外和道士们胡混。贾珍更是不求进取,贪图享乐,与儿媳秦可卿关系不伦不类。贾珍之子贾蓉在其爷爷丧礼期间,与尤氏姐妹调情,并为贾琏娶二姐积极“出谋划策”……

荣府贾母每日只领着小一辈享乐,其长子贾赦年纪一把,还左一个小老婆右一个小老婆放在屋里,逼得鸳鸯剪发立誓。后又因着几把扇子,倚仗权势,把石呆子整得不知死活。

次子贾政虽喜读书,对贾府内务却也束手不管,闲时只与一帮清客消解光阴,连教育自己的儿子也要顾忌贾母脸色。即便是王熙凤现管着荣国府,也是独木难支,且她中饱私囊,无视可卿遗言,外放利债。

贾赦沉迷于酒色,儿子贾琏整日拈花惹草。贾政忙于政务,家教过于苛刻严格,适得其反。而被宁、荣二公寄予厚望的贾宝玉,“愚顽怕读文章”,厌恶功名利禄,将读书上进之人视作“禄蠹”。除了“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宝玉对于父亲安排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日后也有个朋友”的权宜之计也表现出推辞和不满。宝玉的理想是“和姐姐妹妹们能待一日是一日”,“凭他怎么后手不接,也短不了咱们两个人的”,难怪说是“于国于家无望”。而贾环在赵姨娘的挑唆下,更是举止荒诞,猥琐不堪。贾府子弟道德败坏,荒淫无耻,难怪焦大醉骂:“那里承望到如今生下这些畜牲来,每日偷狗戏鸡,爬灰的爬灰,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我什么不知道?咱们胳膊折了往袖里藏!”柳湘莲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上梁不正下梁歪。宁府掌门人贾珍和儿子贾蓉同时和尤氏姐妹关系暧昧。荣府贾琏也作风败坏,恃强凌弱,强占民妻,聚众赌博,是导致贾府被抄家的主要原因。

(三)内部腐败,管理混乱

贾家的亏空与上层奢华腐败有关,也与底层的滥用私权、滥报财政获取利益密切相关。元妃省亲后,二十几个和尚道士原本应该解散,但王熙凤为了给贾芹一个差事,硬是留下了这伙子人在家庙里养了起来,柴米供给三个月就要二三百两银子,一年下来只这一项就要花费一千二百两银子,这里面其实大部分都被贾芹贪污了。第二十四回贾芸领了园中种树的差事后,油水便随之而来,荣国府财政批给他二百两银子买树种,他仅用了五十两,剩余的便据为己有。秦显家的顶替柳嫂子的职务时,秦显家的便派人向林之孝家送去不少东西,“一娄炭,五百斤木柴,一担粳米”。赖大家的地位高于林之孝家,从第五十四回请吃年酒便可看出:“此日(十七日)便是薛姨妈家请吃年酒,十八日便是赖大家,十九日便是宁府来升家,二十日便是林之孝家……”

贾府内部腐败,管理混乱,各种矛盾迭出。司棋因为一碗鸡蛋,带人砸厨房;迎春的乳母敢聚众开赌并偷拿迎春的累丝金凤典当;来旺家的敢倚势耍霸成亲;“柳叶渚边嗔莺咤燕,绛云轩里召将飞符”;“茉莉粉替去蔷薇硝,玫瑰露引出茯苓霜”;“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七十五回,居丧期间的贾珍“为打发无聊,召集世家子弟富贵亲友较射”,后逐渐发展成“公然斗叶掷骰,放头开局,夜赌起来”。贾府内部仆人们聚赌酗酒问题亦十分严重,第四十五回,给黛玉送燕窝的老婆子毫不避讳地说道:“不瞒姑娘说,今年我大沾光儿了。横竖每夜各处有几个上夜的人,误了更也不好,不如会个夜局,又坐了更,又解闷儿。今儿又是我的头家,如今园门关了,就该上场了。”

第五十六回,宝钗对众婆子提道:“你们只要日夜辛苦些,别躲懒纵放人吃酒赌钱就是了……倘或我只顾了小分沽名钓誉,那时酒醉赌博生出事来,我怎么见姨娘……”

第六十四回,病中的王熙凤不得不强撑:“老太太、太太不在家,这些大娘们,嗳,那一个是安分的,每日不是打架,就拌嘴,连赌博偷盗的事情,都闹出来了两三件了。”

老嬷嬷们后来发展到在贾母的八十大寿上玩忽职守,迎春的奶娘甚至卖掉其累丝金凤来换取赌资……这些都反映了贾府内部的溃烂,可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四)为非作歹,仗势欺人

王熙凤大放高利贷:“这个月的月钱,早已支了,放给人使呢。等别处的利钱收了来,凑齐了才放呢……这几年拿着这一项银子,翻出有几百来了。”

王熙凤铁槛寺弄权,以一对无辜恋人的性命为代价,赚取三千两银子,之后“胆识愈壮,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的作为起来了”。

贾赦企图霸占石呆子画扇,贾雨村依仗官职,把石呆子拿到衙门里去,“变卖家产赔补,把这扇子抄了来,作了官价送了来(给贾赦)”(第四十八回)。

综上所述,贾府后继无人,内部腐败,入不敷出,仗势欺压百姓,得罪权贵,聚众赌博,道德沦丧,注定了贾府的由盛转衰。元春省亲看似“烈火烹油,鲜花着锦”,却加重了贾府的财政负担。持续百年的鼎盛之家贾府,一朝被抄,“忽喇喇似大厦倾”。

二、盛衰无常的感伤

小说通过描写贾府的衰败,反映出整个社会的衰败气息及其统治力量丧失生机的萎靡状态,也流露出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无限伤感。人生如梦,福祸相依,乐极生悲,人生最终是散场。

第七十八回,目睹司棋、入画、芳官等人被赶,晴雯屈死,宝钗搬离等变故,宝玉无奈感慨道:“大约园中之人不久都要散的了。”

第二十八回,林黛玉只因昨夜晴雯不开门一事,错疑在宝玉身上。至次日又可巧遇见饯花之期,正是一腔无明之气正未发泄,又勾起伤春愁思,因把些残花落瓣去掩埋,由不得感花伤己,哭了几声,便随口念了几句。不想宝玉在山坡上听见,先不过点头感叹,次后听到“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不觉恸倒山坡之上,怀里兜的落花撒了一地。试想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宁不心碎肠断!既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推之于他人,如宝钗、香菱,袭人等,亦可到无可寻觅之时矣。宝钗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则自己又安在哉?且自身尚不知何在何往,则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矣!——因此一而二,二而三,反复推求了去,真不知此时此际欲为何等蠢物,杳无所知,逃大造,出尘网,使可解释这段悲伤,正是: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从个人青春的消逝、无可寻觅扩大到“斯处,斯园,斯花,斯柳,又不知当属谁姓”的家族败亡,世间无常、无立足之地的感伤步步深化以至无穷。

中秋佳节,宁国府“异兆发悲音”,荣国府也因许多人的缺席流露出一股悲凉:“想当年过的日子,到今夜男女三四十个,何等热闹。今日就这样,太少了……”

夜深听到的笛声,更使得贾母“不免有触于心,禁不住堕下泪来”,众人“都不禁有凄凉寂寞之意”。中秋节后,紧接着晴雯惨死、迎春婚姻不幸、香菱病入膏肓,彻底拉开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帷幕……

生命中所有的灿烂,终如烟花,归于寂寞,人生无常,如《好了歌》所言:“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终朝只恨聚无多,及到多时眼闭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娇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说恩情,君死又随人去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曹家三代四人执掌江宁织造,又曾兼任巡盐御史,康熙“南巡”时多次接驾,可谓如日中天。但盛极必衰,树倒猢狲散,曹雪芹也由富贵公子成了一个贫民,“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敦诚诗),看惯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体察到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曲折坎坷的家世形成了曹雪芹特定的人生观:世事无常,万境皆空。正如甄士隐经历盛衰之变后所作的《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三、人生价值的感悟与追求

人生虽有太多悲苦无奈,却也有实在的意义值得追求。北京大学王博教授说过:“如果这短暂的人生充满意义,总算是一个有益的弥补,让人们觉得值得度过。”

失去才能懂得拥有。《好了歌》告诉我们,只有经历了地位、金钱、爱情、亲情等诱惑所带来的苦难与折磨才能真正了悟,从而更好地经营人生。

黛玉喜散不喜聚。“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清冷?既清冷则生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比如那花开时令人爱慕,谢时则增惆怅,所以倒是不开的好。”黛玉的“喜散”源于对生命的珍惜。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黛玉的《葬花吟》唱出了渴望生命的“回归”。宝玉在“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的偈语中表达了摆脱纷扰、追求自由的愿望;黛玉又以“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点明人生终归于“无”、生死为一的状态,淡化了死亡的忧惧,使人生更具积极的意义。

宝玉喜聚不喜散。“只求你们同看着我,守着我,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飞灰还不好,灰还有形有迹,还有知识。等我化成一股青烟,风一吹便散了的时候,你们也管不得我,我也顾不得你们了。”“我只愿这会子立刻我死了,把心迸出来你们瞧见了,然后连皮带骨一概都化成一股灰,——灰还有形迹,不如再化一股烟,——烟还可凝聚,人还看见,须得一阵大乱风吹的四面八方都登时散了,这才好!”“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宝玉珍惜相聚,害怕分离,他认为生命还可以有别的形式存在,所以他希望“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宝玉“喜聚”也是对生命珍爱的积极态度。

面对祸福难测的无常命运,不仅需要智慧和勇毅,还要有信心,保持本心,有平常心。

《恨无常》:“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眼睁睁把万事全抛,荡悠悠芳魂销耗。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一生荣华富贵的贤德贵妃贾元春深感封建统治阶层内部斗争的残酷,希望贾府能“退步抽身早”。

刘姥姥去贾府“打秋风”,王熙凤给二十两银子让刘姥姥家摆脱了贫困。刘姥姥知恩图报,二进荣国府,并给凤姐女儿取了名字。后得知巧姐要被狠舅奸兄拐卖而不惜一切相救。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看透了世事无常,便可放下,平平淡淡不也是一种幸福吗?“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珍惜每一个爱自己和自己爱的人,珍惜每一个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一颗平常心,失意时坦然,不随波逐流,安然守护好自己的一生。

《红楼梦》中关于种种不幸及死亡的描写能引发人们对人生的哲学思考,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与生命价值的追求。正如王博先生所说:“作为一个永远无法完成的精神性的存在,人们深知这个世界永远无法完美,悲剧、残缺和遗憾无处不在,但对于它们的理解和接受就足以让我们更加强大,也更有力量去追求那些值得追求的东西。”

猜你喜欢
贾府红楼梦
《红楼梦》中贾府的男子教育
《红楼梦》处处都是慈悲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刘姥姥的知恩与贾雨村的不义
从《红楼梦》看养生
贾府的“吹哨人”
浅析焦大之骂
话中话:《红楼梦》直接引语中的元话语分析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别样解读《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