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马超

2023-03-06 03:19
广州文艺 2023年1期
关键词:马超京剧院港城

星 秀

在泥泞重现之前,会有很长时间;

在第一声鸟叫之前,会有很长时间:

所以,关了窗吧,别去听风,看风搅动的一切。

——节选自弗罗斯特《此刻关上窗户》

她到达“渔人码头”小店的时候,天还没有黑。雨后,夕阳如同一枚腌制过的泛红鸭蛋黄,悬在写字楼的玻璃墙边,它正在快速地坠落。天空蓝得澄澈,冰镇过一般,是悬在头顶上的一方遥远的湖水,一架民航飞机从渺无云烟的天空中飞过,机身的夜灯闪烁,像是一条闪闪发光的银鱼。

小店里很清静,她感到周围有一些颓败的气息正在游走,桌子上有一些凝结的油渍,被湿抹布擦出一道道笨拙的痕迹,像一些苍老的皱纹。老板娘金靖彩坐在赭红色的柜台后打着盹儿,紫红色的消瘦脸颊如同一只失去了水分的无花果正日渐干瘪,同半年前她第一次见到金靖彩时的样子很不相同了,眼前的金靖彩正在加速地老去。她向金靖彩苦笑了一下,金靖彩面无表情地点点头,示意她可以坐在沙发上等待。沙发前有一台小电视,里面滚动播放着港城京剧院的一些精彩节目集锦,供给来店住宿的年轻人观赏。

她每天都来,就坐在门口的那个灰色沙发一角。

温暖的气息在小店里游走,她感到一阵亲切,这样仄狭拥挤的温暖,她曾经也拥有过。“渔人码头”小店的味道像极了她和陈南曾租住过的出租屋。这样的气息令她无比眷恋。但她很快就意识到,这种熟悉的亲切感倏忽间就会消失,于是,沉溺在其中的时候,便觉得有些心惊胆战。是啊,不管在一起的时光多么明艳、温馨、美好,它们不久后都会被时间的河流湮没。

两年多前的那个春末,在恍惚的神思中,她办完了未婚夫陈南的丧事——准确地说,陈南早在生前就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他没有把那些琐碎而又令人悲伤的事项遗留给她,他找了自己的一个老同学,并且支付了预算的所有开销。

她将陈南留在出租屋里的遗物打包好,用快递寄给了在乡下的陈南父母,在所有的物品之中,她只留下了那把京胡。每次去“渔人码头”小店,她都会带上它,就放在那个和陈南在一起时常常背着的黑色双肩包里。

她瞥了一眼小店蓝色窄门外的天空,港城的海风如同浸过盐水的碎纸片一般带着清晰的棱角,擦过肌肤时有粗粝的触感。门口的两辆双人自行车上沾着一层细密的水珠。咸涩的海风不时从门缝间钻进小店来,尽管柜台上放着柠檬味的熏香,但她还是嗅到了店里那股若有若无的腐烂味道。

一对年轻的情侣走进小店。女生双眼红肿,苍白的脸颊上还残存着几许未干的泪痕,像是正在干涸的河道。男生跟在女生的身后,赌气似的拉开一段愤怒的距离。他们站在前台那儿登记,老板娘笨拙地从抽屉里取出登记卡,放在桌面上,耐心地等待他们拿出自己的身份证来做登记。

半年前的初夏,她和马超第一次走进这家小店。站在柜台边登记的时候,她显得有些紧张,那时她正背着那只黑色的双肩书包,拘谨地立在靠近楼梯口的毛巾消毒柜旁,像是一个胆怯的学生担心着自己随时会被提问。但马超却不同,他似乎已经是这家小店里的常客,一脸平静地站在前台,又认真地在单据上写下自己的名字。她望向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仿佛看见一座侧卧的小山。她喜欢他的沉静与从容,像极了陈南。

那时,“渔人码头”小店新开,不似那些开在港城大学旁边热闹街巷里的旅馆,它隐藏在低矮茂密的沙滩松树里,在港城京剧院的北面。港城里没有一班公交车经过那儿,马超和她也是在海边散步的时候偶然撞见这个小店的,偏僻,但却宁静。小店周围甚至可以用“荒凉”来形容,偶尔有车沿着海滨马路驶过,那灼热的灯光也难以穿透遮挡的松树。

冲着店门口的房间里有呻吟的声音传来,哼哼唧唧的,又夹杂着难以忍受的、烦躁的叹息声,缥缈但却无比真实。老板娘金靖彩用手支撑着桌子,慢慢站起身来,浮肿的脸如同一个发过劲儿的馒头,灰黄,没有弹性。她知道那个呻吟声音的来源,是在一楼楼道的最深处,那里有一个从不曾开放的临海的房间,即使是在海边生意最好的五月和十月,连门后的储物间都住进了旅客,那个房间也从不在预订的名单之列。

她预订了一间大床房,2202房间,在二楼电梯口的左手边,那个房间的门口常常摆放着一个置物车,黄色的塑料桶里堆满了其他客人用过的毛巾。那些毛巾许多已经渍成了浅黄色,还有一些肉眼可见的污迹,明明暗暗。第一次来这里住店,她和马超就住在这个房间,经过门口的置物车时,保洁员正把一条沾满水的浴巾从隔壁房间里拖出来,一脸嫌恶地扔到塑料桶里去。那条湿漉漉的毛巾半挂在桶上,像是一条正在死去的鱼。她想说要不就去前台问问,让给换一个房间。但话到嘴边,她还是咽了回去。她的目光瞥向站在一侧的马超,那张瘦削苍白的脸上没有波澜,像是楼梯口那方安然的海。

马超一直就是这样的。他最富有激情的时刻是在港城京剧院的舞台上,那也是她和马超初见的地方。半年前那个初夏的傍晚,她把咄咄逼人的老板和吱哇乱叫的陈小星丢在身后,沿着海滨公路一直走,穿过海水浴场和月亮湾,一直走到渔人码头那儿去。夜晚的港城海滨,寂静是它的主要风格。那一天,太阳早已落进海里,雨水从早上飘到黄昏,到处都是湿漉漉的海风和雨丝,海的尽头,尽是空蒙。码头上的人却不少,熙熙攘攘地排着队往广场深处去。她走得有些疲倦了,这一晚也没有什么别的安排,便跟在排队的人后面,也往广场中央走去。

走到临近处,她猛然抬头才发现原来这儿是港城京剧院。剧院门口放着一面复古风浓郁的彩色海报,页面泛黄,文字已然有些褪色,其上黑色的行书潇洒飘逸:魅力夏日——第二届青年京剧演员擂台赛。

她并不太懂京剧,唯一熟悉的曲目是《战马超》。头一次听《战马超》还是陈南在世的时候。三年前,陈南做过一篇有关马超的历史人物评论,在他写文章的那段时间里,家里随处可见陈南打开的书籍,那些书有的展开放在书桌上,有的被翻开,合在沙发靠背上又或是餐桌的一角。她原本对马超这个人物没什么印象,但陈南翻开的那些文字里,有一些只言片语,她不经意间就记在了脑子里,“狮盔兽带,银甲白袍,意气风发”“若论风貌诗书品,雄秀当推锦马超”,在她心里,马超的气质竟莫名地与陈南有些相像。

陈南去世以后,她常常混淆了白天和黑夜。有时一觉醒来,已经是天已黑透的夜晚。就在前天,她一个人撑着伞径自走到了剧院门口。门口挂出的海报是《武松打店》,她没有看到“马超”的名字。进了剧院,湿漉漉的伞就立在脚边,人不多,舞台上铿铿锵锵人物挪移,剧院里游走着一股冷清而又荒芜的气息。

她在第一次见马超时的座位上坐定,那儿正靠着出口,能看见舞台一侧正在候场的演员。她依然记得马超站在候场区时的情景,那儿有许多人一并站着,大家都很安静,但她依然在人群里被他吸引。在有些暗淡的角落里,马超定格成一枚清瘦的剪影。浅蓝色的挺拔戏服下,隐隐地廓出他均匀修长的身板。他静静地站立,像是一个站在黄昏中的少年,风度翩然。

她和陈南曾挤在六平方米的小次卧里,一起听过京剧《战马超》。陈南听得高兴就从床上跳下去,光着脚去门口的立柜里取来京胡,神情沉醉地拉上一段旋律。她想象的“马超”应该是一个健壮的轮廓,至少看上去在和张飞的挑灯夜战中,能够抗衡。但马超一上场,她坐在远处望过去,舞台上竟然是一个那么瘦弱又干净的男孩。但他目光炯炯,神采卓然,一开口,字音流转,清脆的声音里透着些青年的稚拙与坚毅。

她脑海里的“马超”模样瞬间就清晰起来,没错,他就是最合适的模样了!

那一天,《战马超》是擂台赛的最后一个节目,总有人陆续起身离场,也有人凑在一起聊着与节目毫不相干的事儿。杂乱,吵闹,没有秩序,像是一些或行或立叽叽喳喳的鸟雀。她望着台上依然无比投入的马超,心里忽然有点儿酸酸涩涩的味道,它们一股脑儿地涌向喉头。

后来,她也问过马超,你在台上能感觉到观众的情绪吗?

马超笑笑说,当然,一举一动。

她还问,台下那么乱,你还有心思唱下去?

马超依然从容,他说,我在戏里。

马超单纯得像是一个从戏文里走出来的人。

对马超这样的说法,她丝毫不感到意外。他总在演出后的深夜来到她的身边,用纤瘦的手指敲击她的房门。她欢快地奔到门口去,迫不及待地拉开门,他那张清秀温和的脸就呈现在她的面前。在阴雨天里,他有时会把装着戏服的行李箱带过来,她便央求他打开箱子,穿上那身白底蓝蟒的戏袍和云肩给她唱一段。有时他们坐在落地窗边的圆桌上吃晚餐,整个过程都很安静,只有食物咀嚼的声音在房间里游走。

但这样的安静让她觉得马超终有一天会离她而去。他似乎从没有说过什么亲昵的话,也从没有给过她任何承诺。只是在下雨的夜晚,马超会在入夜后来到她身边。她渴望马超到来的时刻,就像是在港城京剧院初见的那个夜晚,一颗雨花石激起一潭静水的无限涟漪。

在此之前,她的生活正是一潭被遗忘的水。日子按部就班地往下进行,一切发生得那样平淡。大学毕业以后,她在港城的一个培训班里教小孩子学语文。培训班开在一处老旧的住宅区一楼,是个三居室的房间。老板和老板娘,以及他们的侄女,再加上她,一共有四个老师。平日里,排给她的课不多,一般是老板和老板的女朋友教得累了烦了的时候,就会给她排几节课,但那都是临时的。她常常觉得自己就是一副备用的碗筷,只有等到别的餐具都被占用或是磕了碰了不能上阵的时候,她才会被摆到台面上来。她的固定学生也只有一个——开学后要迈入一年级的陈小星。

没人愿意带陈小星,因为他年龄太小,智力也比寻常的孩子要差一些。家长送来的第一天就明确了给孩子报班的主要目的:吃好晚餐,上大号擦屁股。这样的工作内容自然赚不到多少课时费,因此,这个活儿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她的头上。每天下午三点二十分,她都会沿着弯弯曲曲的街巷,走到两公里以外的小学门口,站在一群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中等待陈小星放学。

走在去接陈小星的路上,她总会感到一阵莫名的空虚。当下,她的生活也就像是这日日要走的两公里,看似没什么辛劳,但又常令人感到厌倦和无奈。再加上陈小星每次见到她,一脸的不情愿,一路都要嘟囔着我妈呢?我爸呢?我奶奶呢?他们为什么不来接我?这就越发让她觉得自己的多余——别人似乎都比她更适合。

陈小星说这些话的时候,她假装自己没听见,也并不在意,只是用那只完整的右手拉着陈小星脏兮兮的小胖手跟在人群里往外走。陈小星走得一愣一愣的,扁胖如柿饼的脸上写满一种不服气,仰起头来看她时的眼神里似乎带着一种简单而又明确的嘲讽。他同那些人一样。她索性不再看他,也装作没有听到他的嘟囔,只是拉着他一个劲儿地走。

她不是没想过和陈小星好好相处,接到陈小星的第一天,她给他准备了崭新的笔记本和钢笔,还特意从家里找出了带着柯南漫画的包装纸精心地将它们包起来,并且细致地缠上蓝色的丝带。她甚至在前一晚写了一封信,里面字字句句尽是鼓励与欣赏。但陈小星一到教室就嚷着要上厕所,拉完后在厕所咿咿呀呀大叫,她拿了卫生纸去马桶边,但陈小星却一噘嘴,嚷嚷着要拿礼盒的包装纸擦屁股。她在熏人的臭味中试图说服这个吱哇乱叫的孩子,但他并不能听进去任何一个字,像是一个程序失控的玩具,从马桶上哭喊着下来,裤子沾了粪便,堆在脚踝处,又被踩在脚下。她索性一狠心,把包装纸撕开,一边忍着懊恼接近他,一边攥住他的胳膊给他擦屁股。

再后来,或许是因为她总是静默地坐着,并不讲话,陈小星的姐姐来接的时候,同老板不无抱怨地说能不能给她弟弟换个老师。老板那躲在厚厚的近视镜下的幽深目光便瞥向了正在角落里的她。太内向——这是身边人对她的评价。从小到大都是这样的,欢快、活泼、外向、积极这样一类的字眼从来不会出现在她的身上。她无数次想起那个雨夜,母亲抱着高烧昏迷的妹妹指着她的鼻子吼:“为什么所有的不幸都要降临在我们身上!都是你,都是你整天阴阴郁郁招来的!”她蜷缩在角落里,感觉到脑海里一片混沌,父亲出走,弟弟落水,妹妹重病,所有的一切都自然而然地发生着。她和母亲一样,本是这些事件的承受者和受害者,她也曾在深夜里躲在院子角落里撕心裂肺地静默哭喊,她用右手的指甲把裸露的大腿划出一道道带着血丝的伤疤。但她又无能为力,直到她成了母亲眼中愤恨的对象。

大学毕业后,只有和陈南待在六平方米的小屋里,在紧紧相拥的温暖空气里,她的哭声和悲伤才通通被遮蔽。陈南送给她一把京胡。他说那胡琴的材料都是自己搜罗的,光把材料备齐就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从前一年的秋天到第二年的盛夏。细长的琴杆用的是白竹,弦轴是专门淘换的黄杨木头,最难得是琴筒上的那块蛇皮,是老家的爷爷从村里老中医杨家弄回来的,用了两个碗口那么大的野灵芝才换回来。

她从衣柜的最深处把陈南留下来的那把京胡拿出来给马超看过。马超抚摸着琴筒上的灰色蛇皮,仍旧是一脸平静,但他随即坐在饭桌前,正襟危坐地拉起来。在他的琴声中,她心里又感到一阵澎湃与热切。这把琴很久都没人触碰了,陈南去世以后,她没再听见过这京胡的响声。她不懂音律,自然也不会拉琴,但她却又时时盼着它再次发出熟悉的声音,直到马超出现在她身边。

马超总是认真地听她说话。她常在下雨的黄昏同他说起那些每日发生的不断重复又索然无味的小事。她说辅导班里的老板简直不能更抠门了,她每个月只有两千出头的工资,但是还要被扣掉看自习的部分,算下来,拿到手的只有一千七,交了房租,就不剩什么了;她又说,大学毕业的时候原本她参加过一次研究生招生考试,但是那次准备得不充分,离学校的面试线差了一分。她一直觉得有点儿可惜,说起来,她也能忍受生活现在的样子,起码可以自食其力,也不会给别人的生活带来什么麻烦;她还说,我很担心会有那么一天……但她的话没有说完。她在心里想着,要把马超留下来,就像戏文里那样。

她想过许多办法把马超留在身边。在天气就要放晴的早晨,她渴求马超留下来。但马超的态度却总是坚决的,不像在下雨的夜里,他会坐在她的身边,认真地听她倾诉生活里的一点一滴。她哭泣的时候,他会把她拥进怀里,轻轻地抚摸着她的肩膀。每个晴朗的早晨,她醒来时,马超已经拎着行李箱出门了,箱子里都是他的物件:戏服、化妆包、衬衫、皮鞋以及一些从戏剧院门口买的提子酥。马超总睡在沙发上,他和衣睡下时,她在凌晨起来煲汤,站在厨房的灶台前,切好葱段、肉丁和冬瓜,甚至她还从家居店里买来了一对精致的瓦罐,专门买回来给马超用。从夜晚到清晨,她总是要耗费三四个小时的光景,做出一桌子的饭菜。为着夜晚做饭时发出的叮咚声响和哐哐的剁肉声音,邻居已经不止一次地敲响她的家门。

但这依然不能阻止马超的离去。和马超交往半年后,她越来越觉得马超的冷淡和疏离。这样的不安定感让她每天黄昏时都要去港城京剧院的门口等马超出来。她并不知道马超几点下班,甚至也不知道他这一天有没有来到剧院。但只要看到剧院门口摆着的《战马超》的海报,她就知道马超一定在里面。放《战马超》的时候多是在下雨天,因为马超算得上是剧院里的角儿,即使下雨,也会有老戏迷来到剧院,只为得听他的戏。这是马超自己说的,即使每次到武打部分时,已经陆续有人离场了,但那些老戏迷却总是要听到最后谢幕的,他们还要鼓足了劲儿地给这场戏的演员们鼓掌。

为了去见马超,她也顾不得接陈小星放学了。刚开始是偶尔请下午的假,老板窄窄的眼睛一眯,眼睛里流露出为难的光,他说,阿一啊,老请假也不是个事,年轻人有困难还是要克服一下嘛。她知道老板早已经开始寻找其他的能来工作的大学生了,陆陆续续的新面孔都是来参加试讲的。本来这个工作也并不是非她不可,她大学毕业那年来面试的时候,老板看着她圆圆的左手掌,只说让她来实习一阵,代一段时间的课。老板的话欲言又止,她知道,一旦有了更合适的人,她就会被替代。但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毕竟,在别人眼里,任何一个条件和她差不多的人,身体都是健全的,都能完全甚至更好地替代她。

就连陈小星,那个智力发育比同龄人要慢一些的孩子,都能感觉到她的窘迫与软弱。他常常盯着她的左手掌,脸上流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她的话从不被认真倾听,她的心思也从来不被仔细琢磨,除了曾经陪着她的陈南和认真听她说话的马超。她决意要把马超留在身边,于是在那个飘雨的傍晚,她头也不回地走出了辅导班的门,只留下气急败坏的老板和放声诉苦的老板娘。她沿着湿漉漉的海滨公路一直走到港城京剧院那儿去,在剧院门口的沙滩上打算一直坐到黄昏。她朝不远处望过去,看到“渔人码头”小店的老板娘金靖彩正背对着门口,弯着笨拙的身子擦洗着什么。等到金靖彩站起身子走到一边去取东西,才发现原来她刚刚擦洗着的是一个瘦骨嶙峋的男人。

她恍然明白原来第一次和马超去“渔人码头”小店时,在前台那儿听到的呜呜咽咽的呻吟声是那个男人发出的。

还没看清风从哪个方向吹来,伞面已经被顶了出去,像一只举起的碗。海风夹杂着雨水扑打到她的脸上,她觉得自己像是一条溺水的鱼,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海滩上空无一人,细密繁急的雨水落到翻滚的大海里,周遭的一切显得迷离而又空蒙。她终于还是决定去小店里躲躲。

她进到店里的时候,金靖彩正在楼梯口那儿给排队等待的年轻客人取消毒过的毛巾和一次性用具。那个男人瘦得如同一棵枯槐,骨头上只有薄薄的一层灰褐色的皮,脸上的颧骨高高耸起,浑浊的眼睛深深地陷入眉骨之间,看过去就是乌青一片。但他的目光尖锐得如同一只暴戾的鹰隼,时刻都要牢牢攫住妻子笨拙迟滞的身影。他需要她,他每时每刻都离不开她,即使他什么都表达不出来。金靖彩忙完了,才看到站在门口湿漉漉的她。金靖彩走到前台去,拿出一张字条来,上面写着:你好,我听不懂中文,但你可以写下来。

她接过字条,从桌子上拿起笔,写下:你好,外面风雨太大,我可以在这儿待一会儿吗?

金靖彩接过字条,看了一会儿,之后面无表情地对她点了点头,又指了指沙发,示意她可以坐在沙发上等待。她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给人家添了麻烦,她的裙子正在往下滴水,但在这里,她又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温暖和安心。想起上一次来这家小店的时候,她同马超一起,她本想着和马超进一步确定关系的。毕竟他们在一起半年多的时间里,还从来没有过什么亲昵的接触,最多就是面对面坐着一起吃晚饭。

但那个夜晚并没有如同她想象的那般令人激动。就在她全身战栗的时刻,马超却突然推门而去,留下一团巨大的空虚。这团空虚从遥远的记忆里生发出来,带着嘲讽的气息,在出现的一瞬间就狠狠地击中了她。她失魂落魄地走下楼梯去退房,金靖彩似乎想对她说些什么,但终究还是什么也没说。

那天以后,马超再也没有出现过。她去港城京剧院门口等待,依然是下雨天,依然有《战马超》的剧目,但演员的名字却都是陌生的,扮演马超的青年叫作弋欢,那张脸比起马超来,要更丰润一些。金靖彩见她日日枯坐在剧院门口,便递来一张字条,邀请她到小店里坐坐。她觉得也好,如果马超出现,她坐在小店里的沙发上也是一眼就望得见他的。

坐在小店的沙发上,她不时瞥向斜对面的港城京剧院。站在前台处的女生低头翻检着包里的东西,一团白色的卫生纸随着她手的拨动上下翻飞。但前前后后找了好几遍,也没能找到自己的证件。男生站在她的身后,脸上并无丝毫的波澜。女生回头瞥了一眼,情绪瞬间就被点燃,她的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男生没有反应,仍然与她保持着那段距离,像是原本就长在那儿的树。面无表情的金靖彩这时转回身去,拿起那块湿抹布继续擦柜台。女生几乎要哭出声来,她拿起自己的包,冲向店外。

许久,男生也脚步缓缓地走出了小店。他们站在店门口的空地上争吵,海风把两人的嘶吼吹得断断续续……

“地图上明明显示是有的!”

“这个剧院早在半年前就关门了!”

雨后的阳光金黄而又斑驳,照在那把陈旧的京胡上,细密的蛇皮是一些苍老的皱纹,光斑闪动,如同一条要复活的蛇。她把京胡放进随身带的黑色背包里,跟老板娘金靖彩点点头表示告别。老板娘依然拿着那块抹布,依然忙于自己手里的活儿,也依然面无表情。小店的电视里正播放着《战马超》的京剧片段。她推开门,不远处,是那座早已经荒废的港城京剧院大楼。

猜你喜欢
马超京剧院港城
铁骑犁波联合制胜
边海放歌唱港城
A 45-µJ,10-kHz,burst-mode picosecond optical parametric oscillator synchronously pumped at a second harmonic cavity
马超尊顺刘备
以海为媒 构建新型港城关系
在空间中寻找戏曲的现代样式——专访上海京剧院舞美设计师徐鸣
新从旧中来——访国家京剧院一级演员、青年导演徐孟珂
张家港开展千名侨界人士看港城系列活动
秋染港城
SPH-BASED NUMERICAL ANALYSIS FOR GRANULAR MATERIAL MODEL OF SAND AND REGOLI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