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静 云南固废投资有限公司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化技术的不断更迭与创新,会计与财务领域产生颠覆性、革命性的改革,全面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会计与财务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对国有企业正确决策、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财务会计数据整合、提取与分析对整个国有企业业务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业财融合成为国有企业财务转型、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财政部正大力推行管理会计,业财融合不是企业面临需要解决的问题,而是必然要求和必须解决的问题。刘兴云(1996)指出,目前财务管理正经历改革,探寻适合中国特色经济发展、企业壮大发展的财务管理新模式,不能直接导入国外财务管理模式而应用于国内企业。汪家常等(2002)指出,业财融合对财务人员素质要求较高。如果缺乏基本的职业、专业素养,将不能理解业财融合的本质内涵,更不能理解价值信息,更谈不上通过信息化技术帮助处理会计和业务融合的关系。冯建等(2014)通过分析已有文献,分析财务管理发展现状,提出在当前资源禀赋等要素条件下,要通过创新会计财务管理研究新方法,丰富财务、业务深度融合的研究成果。伴随财政部大力推行财务会计改革,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业财融合问题引起理论界和实践界的高度重视。尽管业财融合在理论界已经有广泛和深入的研究,但从实际情况看,不论是财务教科书、相关文献,还是企业运作实践,研究业财融合的重点,还是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其主要内容往往远离业务,将资金作为重点,而淡化营运等业务。实际运作过程中的财务人员也更关注财务的管理、规范、安全,而忽视财务对于业务的服务、引导作用,业务之于财务的主导、决策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协同融合,而非割裂的作用。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将有效促进企业业务经营和财务会计融合发展,将改变企业业务和财务的运作方式及模式,进而提升效率和质量,从而赢得企业实际操作的认可和支持。为此,本文重新梳理业财融合发展的理论基础、必要性、现实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契合现状、解决问题、符合需求的国有企业财务管理转型的政策建议,以期对国有企业实现业财融合,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有所借鉴。
美国管理学家伊戈尔·安索夫(1965)在其出版的《公司战略》一书中进一步提出了协同融合的经济学含义,即“企业通过各业务单元的相互融合协作,可以使企业整体的价值大于各独立组成部分价值的简单加总”。国有企业业财融合协同发展,在宏观上体现为企业业务和财务政策协调,在中观上体现为业务和财务融合协同工具的应用,在微观上体现为业务、财务部门或项目的具体事项、业务操作的协同。要充分理解业财融合的实质,需要对业财融合中的“业”“财”“业财融合”进行仔细分析和阐释,剖析其实质内涵。
其一,“业财融合”中的“业”,主要有两种解释:一是专指业务部门以及所实施的各类活动;二是广义范围上的“业”认为不仅包含业务,还包含采购、生产、研发、销售等,包括企业成功运作的全套工作。“从战略规划的制定与执行,到经营计划的制订,再到具体的商业运作活动,这三者完整构成了‘业’的概念”。
其二,“业财融合”中的“财”,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企业中财务会计部门所涉及的业务,是企业微观层面的财;二是不仅指财务会计,也是企业通过财务信息进行分析资本运作和资金流动过程的一种方式,是企业中观层面的财;三是业财融合的“财”是指财务决策中涉及的信息(汤谷良等,2018),不仅限于财务,更是企业的一种信息、一种管理方式和控制的过程,是企业宏观层面的财。
其三,“业财融合”的实质主要有三种解释:一是认为企业财务会计部门通过数字技术,充分发挥数据平台作用,构建数理模型,打破部门瓶颈、链接业务和财务数据,相互配合,满足业务和财务决策需要,为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的信息(汤谷良和夏怡斐,2018);二是理解业务与财务融合其本质就是“业务引导财务,财务保障业务”的过程,通过整合、融合、调整业务与财务各自流程,促进流程再造,实现价值提升,将财务资源、数据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业务资料的作用融合进财务资源数据,为企业决策提供支撑;三是理解业务财务融合其本质就是实现财务业务一体化,合理地将国有企业的业务、资金、财务等相关方面的流程实现有机融合,通过数字技术、构建一体化平台,实现财务与业务的有机融合发展。
本文认为业财融合,其实质是业务与财务融合的简称,是指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将资源与信息融会贯通,打通业务与财务的融合渠道,促进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相互融合、相互贯通,互为一体,从整体上去思考业务开展、财务发展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目标方向,为决策提供支持,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其一,只有业财融合才能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业财融合,可转变企业财务、业务独立发展模式,引导财务部门积极参与企业业务活动,及早介入、发现业务活动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同时,通过业财融合,能够明确财务管理中业务工作的重要性,为业务部门、财务部门搭建起沟通渠道和信息资源共享平台。通过强化沟通交流,财务部门能够对业务情况有深入的认知了解,业务部门对财务风险也有深刻的掌握,为企业进一步发展、加强管理积累更多人才,改变国有企业传统管理模式,促进国有企业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提高企业防风险、抗风险的管控能力。
其二,只有业财融合才能促进国有企业管理者决策精细化。国有企业实现业财融合,传统的国有企业资金、财务管理职能将逐渐被替代,财务管理向业务延伸,财务预算、核算、总结、分析贯穿整个生产经营中。通过与业务部门的相互配合,财务部门可以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产品、市场等相关信息,对财务风险有效评估,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以供国有企业领导层、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开展企业经营决策参考,使国有企业在确定发展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方式等方面的决策更具有准确性,也更加科学和契合实际。
其三,只有业财融合才能促进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国有企业运营和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履行社会责任,获取更大利润,实现效益最大化。国有企业通过业财融合,可以打破国有企业业务、财务部门各自为战,数据条块分割的瓶颈和障碍,实现财务与业务工作的有效衔接与对接。从财务部门的角度看,可以为业务部门提供更加准确的投资决策财务分析数据,降低业务工作财务风险;从业务部门角度看,可以为财务部门提供更加丰富、更加精准、更加多元的各项数据信息,只有这样财务人员才能明白各项数据背后的具体情况和详细信息,进而提升财务数据分析的精准性,更好为整个企业业务服务,提升财务、业务管理水平,推动整个企业提质增效。
其一,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管理方式不尽科学。从当前国有企业普遍管理方式来看,属于职责分工体系下的部门责任制管理模式,虽然可促进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但是导致财务部门难以深入了解企业业务主要内容,缺乏业财融合背景下对业务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同时,业务部门人员亦只注重对本部门业务工作的开展,不重视从财务风险管控等方面,没有从企业全局利益的角度去考虑,无法作出对企业整体发展最优的举措。业务、财务“两张皮”情况下,企业掌握的财务、业务数据均具有一定的片面性,难以真实、全面反映企业情况,也不能为企业决策提供有价值的数据支撑,业财融合难以有效实施。
其二,国有企业信息技术应用不足。目前国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信息孤岛”现象严重。虽然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陆续实现了系统化办公,但各个系统之间相互独立,业务和财务数据无法共享,造成业务与财务信息不统一,不能及时提供业财融合所需的信息,无法确保数据分析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企业高层的决策判断。因此,国有企业构建一套能支持业财融合顺利实施的信息系统至关重要。
其三,缺乏既有财务专业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综合型人才。国有企业要切实推进改革,实现业财融合,需要既有财务专业知识又有业务技能的综合型人才。首先,传统财务人员大多知识结构单一,日常工作重心在结算、核算、报表、税务处理等环节,加上国有企业对于职能、责任的划分,导致一个部门的工作只关注于完成本部门的工作任务,跨部门业务更趋于流程化,对企业的业务不了解,导致对业务工作开展中提供的支持帮助甚微。其次,业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财务知识,工作目标仅聚焦于提升业绩考核指标,往往会忽视资金运作以及财务上存在的风险和潜在隐患,而且不能提供财务上需要的业务知识和数据,导致财务与业务沟通出现障碍,进而难以实现业财融合。
其一,搭建适合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组织体系。为实现业财融合,国有企业必须积极变革,勇于突破,重塑和搭建适合业财融合改革的组织体系。一是重塑业财融合新思想。国有企业全体员工应该深刻认识业财融合的重要性、时代性和技术性,学习了解业财融合发展的理念及相关知识体系,强调业财融合发展的协同作用和效应,改变传统财务管理工作重财务会计核算、轻业务知识体系分析的工作模式,从被动接受业务知识向主动学习、了解、掌握业务知识体系进行转变。二是重构现有财务组织体系。重新定义和构建现有财务组织体系,明确各岗位职责分工,将财务体系进行重新划分,基础的、传统的财务核算体系要嵌入现代数字化技术,利用数字手段,赋能财务体系,做到即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业务方面,财务部门要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深度融合,建立协同作业的合作伙伴管理模式,全面融入业务层面,财务人员通过对整个企业财务信息的掌握和财务管理手段的合理运用,确保业务各个环节的实施能够符合预期发展和达到理想的效果。同时,财务部门人员要充分运用掌握的财务及业务方面的信息,并将上述信息具体化、实际化,转化为企业决策层面的信息,为正确决策提供参考、提供依据,促进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和科学化转型,为企业稳健、有序和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其二,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业财融合的数字化建设。党中央高度重视我国数字化建设,指出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从而推动大数据、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从已有研究来看,数字化在促进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促进作用越来越明显。首先从企业生产环节来看,数字化使得同等条件下的企业效率更高,并通过加速固定成本的分摊而使边际成本递减,降低了企业成本。其次数字技术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力度,直接推动企业加快发展速度。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要推进业财融合,必须不遗余力地推进企业数字化改革,实现业财融合发展。一是国有企业应当加大对信息系统的建设投入,搭建和完善大数据信息平台,共享业务与财务信息,优化资源配置,促使企业长期战略目标的实现;二是国有企业要充分认识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企业人员数字化意识和数字化能力,做好企业规划,结合企业实际状况,打通业务领域板块、财务领域板块之间的障碍,建立业财融合发展中心,实现数据共通、信息共享,确保业务与财务融通发展;三是国有企业要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充分考虑企业的业务、财务具体情况,不盲目贪大求全,而要循序渐进,有序推进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为业财有效融合打下坚实基础;四是从全国层面看,针对业财融合要制定统一且契合实际的数字化业财融合的规范和标准,保持业务与财务的数据采集口径的一致性,做到数据及时流转融通,为数据使用者提供有效的决策支持。
其三,建设高素质的业财融合复合型人才团队。业财融合的本质即是对财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对业务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并对财务、业务进行了重新定义,对财务人员能力要求提出了很大的挑战。首先,财务人员应当在现有知识结构基础上,深入了解企业的核心业务,掌握管理会计和业务方面的相关知识,提高自身财务管理水平。其次,财务人员需要较强的沟通能力,积极参与到前端业务,与业务人员一起探讨数据与业务本身的实质关联,避免发生财务分析与业务实际不相符、不契合等情况,做到以财务分析推动业务决策改进,进而带动企业经营效率的有效改善和质的提升。再次,财务人员的分析能力不能只局限于内部数据及数据本身,还应当结合竞争对手与行业相关数据,多维度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帮助企业完善经营管理不足,及时调整企业战略方针。最后,企业可以积极开展员工培训,组织跨部门员工分享会,激发业务与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为业财融合的实施创建良好环境。